两幅画作相似:抄袭和摹古如何区分

作者&投稿:悟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幅画作相似:抄袭和摹古如何区分~

华喦白描仕女图(仿品)华喦白描仕女图(真迹) □文/图 林琳 郭晓昊 最近在收藏者宋先生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买到的两幅几乎一模一样的书画作品,竟然分别有两个当代画家的题款。到底是谁抄袭了谁?此前,英国广播电台(BBC)消息报道,日本著名艺术家和田义彦由于被揭发多幅油画抄袭意大利艺术家ALBERTO SUGHI的作品,日本政府已收回颁发给他的年度艺术大奖。关于“抄袭”,艺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艺术必然需要原创,同行之间的互相“复制”,或者从外面直接“拿来”,都令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另一种则认为艺术必有传承,尤其是中国书画更有摹古的传统,不能以抄袭论之。那么艺术品的抄袭该如何界定?抄袭和摹古如何区分? 焦点一 临摹古人:传统美术应向大师致敬 策展人吴杨波认为,关于抄袭,艺术界向来就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凡是艺术就一定要是全新的创作,另一种认为艺术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甚至可以是“对大师的致敬”:“就像京剧一样,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唱段,要原创很难。但是不同的艺术家对同一段京剧的理解不同,表现的效果也不一样。”他认为,艺术的创造不一定全部是原创,也可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做的革新、改良、改造。但是抄袭与这种革新和改良截然不同:“抄袭在艺术界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抄袭者模仿其他画家的作品,签自己的名字,以假乱真。” 然而,在中国美术史上,却存在着一种绘画的传统——后人以能更好地模仿前人作品为荣,即使在仿作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也往往能获得认可。在广东省美术馆就藏有两件这样的作品。一件是清代画家华喦的《杨贵妃肖像图》,另一件是上世纪初广东的国画研究会画家黄君璧的《杨贵妃肖像图》。“两件作品相似度达到99%,可以判断黄君璧原封不动地将华喦的作品临摹了一遍。黄君璧把华喦原画上的款都照搬了一次,同时也落了自己的款。”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告诉笔者,“临摹的过程里,虽然笔法中可能加入了自己的东西,但黄君璧并没有进行‘再创造’,作品的构图和意境与原画完全一样。”从某个角度看来,黄君璧或许是在“向大师致敬”,但是对于朱万章来说,更认为黄君璧这件作品的意义在于展现了自己临摹古画精湛的艺术功底,同时也证实了国画研究会以临摹“起家”。 临摹的功底历来都被认为是中国书画传统功力的一种,古人临摹,一是为了练习,二是为了展示自己能将古画临摹得毫无二致的功底,而不是为了再创作来展现自己的艺术水准。“对于古人来说,最高水准不外乎将古画临摹出100%的相似度,与原画丝毫不差,甚至连对方的毛病、败笔都临摹下来。”朱万章认为,这种文化和审美传统一直影响了国画界,即使在现代也依然存在以临摹起家的现象,有的画家甚至一辈子都在临摹,“只是有的人临摹后‘幸运’地找到自己的出路,形成了自己的技巧。”所以他认为界定临摹或抄袭的标准是,如果把临摹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当然就有抄袭之嫌,但如果是博采众家之长进行的习作,那就无可厚非了。 焦点二 抄袭西方:油画家名利双收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抄袭的界定和对待方法有所不同。”朱万章认为,譬如西方古典油画注重写真,临摹的不是古人,而是复制大自然、复制物体、复制人体,但不能复制达·芬奇或者凡·高的画,不然会被世人批评甚至攻击。 上世纪末,一个现在已经成名的油画家在当年他的本科毕业论文中探讨了抄袭的问题,将国内部分艺术家著名的作品,找到西方作品的原作进行比较。这篇论文在当时的艺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和反思。时隔20年后,吴杨波认为,当时中国油画界的艺术家模仿西方大师作品是有一定的意义所在:“不同语境下,西方和东方作品的比较,只是后者借用了前者的图像和符号,可以说是抄袭,也可以是对图像的借用。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东方抄袭西方,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其后一直都有。”这种现象被业内称为“画册现象”,吴杨波解释称,当时中国对国外的艺术界还很不了解,有些艺术家率先得到西方的画册,见到好的作品,在其他人还没获得该信息之前,迅速将这种风格改装一下,变成自己的,并靠这种风格成名。“通过走这条捷径成为著名艺术家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在艺术界并没有被口诛笔伐或严加斥责。”他认为,一个原因是每年全国美展的油画部分都会出现类型风格非常接近、学自某人的作品,但丝毫没影响其入围和评奖,证明业界对这种“抄袭”的宽容,二是在著名的画院领军人物中,不乏抄袭西方作品成功的案例,令此在美术圈子中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抄袭的画家却往往有可能名利双收,这种极其不合理的现象就是知识产权落后的表现。”华辰拍卖总经理甘学军[微博]强调,应该对此进行立法,但抄袭的界定是个难题。“在构图、画法上应该可以界定,重点是如何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他看来,印刷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画以临摹的方式来作为传承、延续的方法。所以,在国际上极为严重的抄袭,因为中国的这种历史传统,而被“淡化”。他认为,现代的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市场需要创作、独特个性,所以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面临世界大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应该考虑如何遵循国际通行的法则,“传统书画可以有传承关系、门户之风,但现代创作不遵循国际通行原则一定会吃亏。” 焦点三 相似度多少才算抄袭? “即使在西方艺术圈中也没存在100%的原创,即使是标榜的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艺术,也曾存在于前人的语境中,哪怕当时只是存在于反对声中,但跟前面的东西一定是有关的。”吴杨波如此说道。事实上,在西方艺术界,关于是否抄袭有一个比例的衡量。据策展人熊斌了解,一般相似度达到30%~40%就有抄袭之嫌,否则就只属于雷同。然而,在中国书画中,这个比例却并不适用。“怎么可能界定一个书画家的作品学习了20%的齐白石,25%的张大千,15%的傅抱石呢?”画商刘先生说。 熊斌说:“中国的油画大部分是拷贝外国的手法,连当代的中国水墨画都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画家郭润文曾经说过,油画已经没有什么创新的空间了,只有学习其深度。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成名的艺术家不少都是融合古今中外,先抄再求新。”所以艺术创新就是一种学习、整合,“太阳已经有这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我们对太阳的理解不断在深入。这种理解并不是创新,而是本来就有的,所以对艺术也一样。”不过,不少美术院校的学生为了创新,不加强学习,而是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文化产品总是具备现实有效性。在不同语境里,承担的文化角色并不一样。在不同时间、空间、语境里,同一件作品、同一个样式,被不同艺术家使用,承担的文化角色和功能是不同的,所以在艺术界用‘抄袭’这个词不太准确。学术界的抄袭很明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但是文化产品很难这么界定,因为图像、符号语言很有限。”熊斌说。 一个艺术圈的资深人士说得更直白:“当代艺术允许这种‘学习’,这不犯法,也无可挑剔,中国人就是这样学习和创作的。当代艺术创作方法允许使用已有的图像,譬如张晓刚[微博],使用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家庭合照,这就是挪用,比如周春芽或其他艺术家,也是这样的。但他们挪用已有的图像创造了新的意义。” 有市场人士认为,抄袭者能够在市场“吃得开”,也与收藏者普遍水平不高、无法判断有一定的关系。甘学军则认为收藏者、消费者确实应该具备一定的鉴别和消费艺术品的能力,但是归根结底,原因不在收藏者身上,收藏者不可能了解所有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只有制定法律,创作者即生产者不能抄袭杜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抄袭、借鉴、挪用,这些词语的语义之间存在一部分的共同点,却有褒贬之分。了解美术行业的人都知道,一个艺术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然要学习古人或是同时代的人,在此基础上,锤炼出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而形成独特的风格。中西方艺术家无不如此。通常情况下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临摹古人,称之为学习传承。这里没有抄袭问题,只有风格相近或是没有创新的判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成名后,其画风往往会延续好多年,被无数后人临习,甚至很多后代画家以模仿前代名家为荣、为谋生手段,以至于最后形成了一种画派。

2、是学习同时代的人,称之为借鉴。这里可分为多种情况:
(1)学生学老师、弟子学师父。很多老师或师父喜欢学生或弟子学自己,并以此为荣。因为有人学习,说明自己的影响很大,还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当然好的老师或师父是不希望学生像老师的。但学生弟子的作品要做到不像老师和师父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子女学长辈。艺坛名门之后,他们往往会主动模仿其父辈的画风,亦步亦趋,成为拷贝不走样的二代、三代。但也没有谁会认为他们是在抄袭,顶多说“一代不如一代”。
(3)当代不相识艺术家的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代人相互学习,当然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学习的方法和目的。照搬照抄、大同小异,肯定为人所不齿。如果能通过学习而能创出自己的面貌,显然是受人尊敬并能流传于后世的。
拓展资料:美术创作的借鉴与抄袭是有界限的。其根本区别在于,借鉴不是依样画葫芦般的照抄,而是法乳吸收后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与成熟,目的不再以因袭为能而是要强调主体“我”的品格;
而抄袭是以掠美充作己出,以博取名利为目的,在形貌与手法上与原作无明显差别。不同画家间构图、形态上基本一致,属于明显的抄袭;而有的画家为了谋利,大批量地自我复制,亦属于抄袭。
二者皆与“创作”的本义相悖。当然,如果是取法学习,在画面上坦诚写明“临”“仿”之类,此乃君子之道。不少搞艺术的假文人以抄袭他人与自己为常、为是、为傲,不仅作品不配称“创作”,连人品也大打折扣了。
参考资料来源:大为书画网-美术创作借鉴与抄袭的根本区别

华喦白描仕女图(仿品)
华喦白描仕女图(真迹)艺术中国□文/图林琳郭晓昊最近在收藏者宋先生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买到的两幅几乎一模一样的书画作品,竟然分别有两个当代画家的题款。到底是谁抄袭了谁?此前,英国广播电台(BBC)消息报道,日本著名艺术家和田义彦由于被揭发多幅油画抄袭意大利艺术家ALBERTOSUGHI的作品,日本政府已收回颁发给他的年度艺术大奖。关于“抄袭”,艺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艺术必然需要原创,同行之间的互相“复制”,或者从外面直接“拿来”,都令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另一种则认为艺术必有传承,尤其是中国书画更有摹古的传统,不能以抄袭论之。那么艺术品的抄袭该如何界定?抄袭和摹古如何区分?焦点一临摹古人:传统美术应向大师致敬
策展人吴杨波认为,关于抄袭,艺术界向来就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凡是艺术就一定要是全新的创作,另一种认为艺术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甚至可以是“对大师的致敬”:“就像京剧一样,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唱段,要原创很难。但是不同的艺术家对同一段京剧的理解不同,表现的效果也不一样。”他认为,艺术的创造不一定全部是原创,也可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做的革新、改良、改造。但是抄袭与这种革新和改良截然不同:“抄袭在艺术界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抄袭者模仿其他画家的作品,签自己的名字,以假乱真。”
请登录会员后阅读全文。

什么是张大千的一幅绘画作品,它改变了
答:《墨荷通景屏》是张大干的一幅绘画作品,它改变了传统的作画方式。张大千是20世纪最著名的书画大家之一,集文人画、宫廷画、作家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和许多名画家一样,张大千也经历了师古、师自然、师心这个渐进过程,但张大千绘画天地的构成及特色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早期主要为张大千临古师古并不断...

中国古代10大传世名画,你认识其中几幅?
答:2、《清明上河图》朝代:北宋 作者:张择端 收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它是由北宋画家张择端现存唯一一幅存世画作,现今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整幅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主要描绘了当时北宋时期东京、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画中所涵盖的各色人物、建筑、牲畜之多,作画描绘之...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画家关仝简介,山水画作有《关山行旅图》
答:《关山行旅图》画深秋季节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简括有力,景物高深,虚实富有变化,穿插各种人物活动,使画面更富生活气息。关仝不善画人物,画中人物多请胡翼代为绘制。胡翼,字鹏云,五代画家,主要活动于后梁之际,善画佛道人物,也能画楼台车马,亦精于摹古。 关仝的画风对当时及后世均有很大影响。北宋著名画家...

在明四家中画作风格与另外三人有较大差异的是谁
答:都有粗细两种面目。"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与仇英分别代表吴门四家中的另外两种类型: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阅历较广,入世较深,故题材范围宽广,古今皆能,不拘一格。仇英文化修养不博,专画传统题材,但摹古功底深厚,尤擅长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拘。

寻古派艺术大师张大千
答:他仿古、摹古,形似达到乱真的程度,使许多收藏大家上当受骗。 构图: 张大千的构图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国画构图,山水画喜爱描绘高山大岭,传统的高远、平远、深远法以及散点式,被他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采用,构图往往是上下留白、虚实相映、气魄宏大,并配以精美的题款。 不足与遗憾: 张大千在近现代书画大师中...

除了《清明上河图》,中国还有哪些知名的画作?
答:《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的画家黄公望,通过对于浙江富春山的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的一幅画作。画面淡雅清丽所描绘的是一副美到极致的山水画,也是属于国宝级的文物,对于中国字画的历史也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由北宋的画家王希孟所画,不仅仅是连绵不绝的山水,...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包括哪些?
答:《唐宫仕女图》不是哪一幅画的名称,而是唐代仕女画的一个统称。唐代是仕女画最辉煌的时期,以雍容华贵、端庄典雅而著称于世。在所有仕女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五牛图》是唐代的韩滉所画,韩滉是...

书画的分类解释,比如画作分为工笔和写意,还有书画里的专业术语,越详细...
答:赭墨山水画:  赭红就是酱色,也叫浅绛山水。元代黄公望创造的,薄施色彩,描写江南风光,为了表现柔和的景色, 用浅薄山水。明、清两代较多,特别是清代摹古派画黄的山水画校多。白描画:  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称为“白描“。白描有单勾和复勾两种。用线一次画成的叫单勾。 单勾有用...

如何激励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答:当练习的过程可以有更多的变化,那么无论是弹奏音阶,重复练习射击还是描摹一幅画作,便都会进展得更好更顺利。如果鼓励孩子去掌握这些技能,将自己独特的天赋用在这些过程中,并且让他认识到并非只有这种方法才可以成功,那么,创造的乐趣与适应的乐趣就能让他在这些基础训练中保持对这项活动的爱好。还要...

谈谈欣赏名作《星夜》后的感受,或运用你喜爱的艺术样式,创作一幅自己...
答: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凡高来说,画中的图象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凡高所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