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渤尼、暹罗、真腊、锡兰. 分别是今天的哪个国家﹖

作者&投稿:当涂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竺、波斯、暹罗、扶桑”分别是今天的哪个国家﹖~

”天竺、波斯、暹罗、扶桑“分别指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伊朗、泰国、日本。
1、天竺:是现在的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的统称。唐初统称为天竺。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

2、波斯:是现在的伊朗。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3、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泰语为สยาม(Sayam),英语为Siam。主体民族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

4、扶桑:扶桑国,现指日本。古文中一说是墨西哥,一说为西域某古国,还有一说为山东曲阜,具体已无可考,但总体泛指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小岛国。

扩展资料
波斯名称由来
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而关于波斯人的第一个书面记录是来自亚述人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叙述,他们称为“帕尔苏阿舒”(Parsuash)及“帕尔苏阿”(Parsua)。
这些近似的词语源自古伊朗语“Parsava”,大概是指“边界”、“边陲”的意思,用在地理上指称波斯人(他们在种族上自称为雅利安人,以示尊贵)。帕尔苏阿及帕尔苏阿舒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后者位于伊朗西南部,在古波斯语当中称为“伯尔萨”(Pârsa,今法尔斯)。
希腊人在公元前六世纪使用“帕尔塞斯”(Perses)、“帕尔斯卡”(Persica)及“波西斯”(Persis)等形容词用于居鲁士大帝的帝国,英词里的波斯人(Persian)因此而得。
在圣经较后的部分常提及到波斯帝国(以斯帖、但以理、以斯拉及尼希米记),称为“派拉斯”(英语:Paras;希伯来语:פרס)。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中古雅利安人帝国”。
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汗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朗”。但“波斯”一词在这之后还有人使用。在中文里,“波斯”被用于描述1935年之前的伊朗,或该民族从古就有的名称,如波斯语和波斯地毯。现代政治、经济等事物则用“伊朗”一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波斯

第一次: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第二次: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今文莱) 、暹罗 今泰国 真腊(今柬埔寨) 、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
.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东,最远到达古里.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
郑和下西洋到底到过哪些国家?历来史书记载各不相同,且无一个统一而确切的数目。记录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历的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史料较多,说法各异,现介绍如下:据郑和撰刘家港《通番事迹记》及长乐《天妃灵应之记》两块碑文记载,有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苏门答刺国、满刺加、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卜刺哇国,大小凡30余国。“三十余国”的国名和数字是郑和亲自提出的。目前一般学者都采取此数。但此二碑只举了14个国家名称,其余的国家名称不得而知。这些国家的名称究竟是什么?各种史书记载不一:据马欢《瀛涯胜览》载有占城国、爪哇国、旧港国、暹罗国、满刺加国、
苏门答刺国、那孤儿国、锡兰国、小葛兰国、柯枝国、古里国、忽鲁谟斯国、榜葛刺国、阿丹国、祖法儿国、溜山国、天方国、哑噜国、黎代国、南浡国,共20国名。马欢是郑和的通事,通阿拉伯语,随郑和三次下西洋。这是他以亲历诸国所见所闻,回国后写的记录,是重要的史料。
费信《星槎胜览》载有45国名。费信也跟随郑和四次下西洋。该书分前后两集;前集记他亲览目识之国22国;后集记他采辑传闻之国23国。22国名为占城国、宾童龙国、灵山、昆仑山、交栏山、暹罗国、爪哇国、旧港、满刺加国、九洲山、苏门答刺国、花面国、龙牙犀角、龙涎屿、翠兰屿、锡兰山国、小(口具)喃国、柯枝国、古里国、忽鲁谟斯国、刺撒国、榜葛刺国。

23国名为真腊国、东西竺、淡洋、龙牙门,龙牙菩提、吉里地闷、彭坑国、琉球国、三岛、麻逸国、假里马丁国、重迦逻、(口具)泥国、苏禄国、大(口具)喃国、阿丹国、佐法儿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溜洋国、卜刺哇国、天方国、阿鲁国。从费信所记国名来看,其中有些不是国家而是岛屿或地方名称。其采辑传闻之国,费信并未去过,或抄自《岛夷志略》一书。
但不一定是郑和未到之地。
巩珍《西洋番国志》载有20国名。巩珍是随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幕僚,其所记20国名皆采自马欢书。又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载有23国名,但皆可见于费信书载,而无新的国名。
史书《明实录》载有33国名,《明史。郑和传》载有37国名,《郑和家谱》载有20国名。综此所列国名,除与前所列国同名外,新列出国名有:加异勒、阿拔巴丹、甘巴里、急兰丹、孙刺、麻林、沙里湾泥、哈丹、西洋琐里、默底纳等。根据以上数种史料的不同记载,近80年来,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和考证,其中梁启超、朱偰为代表。梁启超以马欢、费信等书记载,加以综合考证,早在1904年就撰《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首先按地区列出了40国名。
马来半岛以东诸国,凡15国名:占城、灵山、真腊、昆仑、宾童龙、暹罗,彭坑、东西竺、龙牙门、交栏山、假里马丁、麻逸冻、爪哇、重迦罗、吉里地闷满。剌加诸国,凡4国名:满剌加国、亚鲁、九州山(原文缺一国名)。苏门答刺诸国,凡7国名:旧港、苏门答剌国、南浡里、那孤儿、黎代,龙涎屿、翠兰屿。印度诸国,凡6国名:榜葛刺、柯枝、大小葛兰(实为二国)、古里国、锡兰、溜山洋。阿拉伯诸国,凡5国名:阿丹国、祖法儿、忽鲁谟斯、天方、刺撒。非洲东岸诸国,凡3国名: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此外梁启超还考证,郑和还曾到达文莱(浡泥国)、吕宋(菲律宾)。
朱偰于解放后着《郑和》一书,他亦据马欢、费信、巩珍的记载和《明史》、《碑文》所载,更详细加以归纳考证,提出了56个国家和地区名称。属于东洋者有琉球一处。属于印度支那半岛者有占城、灵山、昆仑山、宾童龙、真腊、暹罗,共6处。属于马来半岛者有满剌加、急兰丹、彭亨(彭坑)、东西竺,共4处。

属于南洋群岛者有苏门答剌、阿鲁(亚鲁)、那孤儿(花面国)、黎代、南浡、旧港(三佛齐)、淡洋、九州山、龙涎屿、龙牙迦邈(龙牙犀角)、龙牙门、爪哇、重迦罗、吉里地闷、浡泥、假里马丁、交栏山、麻逸冻(麻逸)、龙牙善提(龙牙菩提)、三岛国(三屿)、苏禄国,共21处。属于印度、锡兰及其附近岛屿者有榜葛剌,琐里(西洋琐里)、迦异勒、柯枝、古里、小葛兰(小(口具)喃)、大葛兰(大(口具)喃)、南巫里、甘巴里、阿拨把丹、沙里湾泥、锡兰、翠兰屿、溜山,共14处。
属于波斯湾者有忽鲁谟斯一处。属于阿拉伯者有祖法儿、阿丹、天方,共3处。属于非洲者有卜剌哇(比剌)、竹步、木骨都束、麻林、剌撒、孙剌,共6处。
以上是郑和或其船队的其他使者分(舟宗)去过的国家和地区名称。如再加上前列未包括的吕宋、南天竺、哈丹、默底纳,则有六十个国家和地区之多了。但郑和到底亲自访问了哪30余国,则有待深入考证。

1、天竺: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西汉以来所说的身毒、天竺、信德均是梵语sindhu的音译,是确指印度河流域的辐射区的,而非整个南亚大陆。

2、渤泥:是亚洲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的古国。中国史籍又称为浡泥、佛泥、婆罗。浡泥共辖14州。首都居民达万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龙脑香。百姓“煮海为盐、酿秫为酒”。

3、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主体民族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个时代。

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

4、真腊: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是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真腊国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之中,远及秦汉。

5、锡兰:即斯里兰卡,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天竺

百度百科-渤泥

百度百科-暹罗

百度百科-真腊

百度百科-锡兰



天竺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统称。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山海经》记载:“西方有天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称为天竺。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

渤尼,今东南亚文莱
文莱苏丹国地处南洋加里曼丹岛北部,古称婆罗、渤泥。郑和研究专家、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认为,渤泥国是郑和下西洋时期海外诸国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郑和第二次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去渤泥国访问。为表达对中国的友好和感激之情,永乐六年,即1408年8月,渤泥国王麻那箬加那乃远涉重洋,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随从有王后和他的弟妹、儿子、女儿以及陪臣150余人。

暹罗: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其部分先民原居住在中国云南一带,为逃避蒙古入侵而南下迁居中南半岛。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是信仰佛教的宗教国家。1949年更名“泰国”,意为“自由之国”。

真腊(kmir), 今柬埔寨。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是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真腊国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之中,远及秦汉,《后汉书》便有记载,当时称为究不事,后至隋唐,《隋书》始称真腊(音译自暹粒Siem Reap),《唐书》改称为吉蔑、阁蔑(音译自Khmer),宋承隋代亦称真腊(又作真里富),元朝则又称“甘勃智”,明前期称“甘武者”,明万历后称“柬埔寨”。

锡兰,今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因为它有美丽绝伦的海滨,神秘莫测的古城,丰富的自然遗产,以及独特迷人的历史与文化。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该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锡兰红茶。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因此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

天竺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统称。
渤泥,亚洲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的古国。
暹罗,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
真腊, 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是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
锡兰,是个热带岛国,如今的斯里兰卡。

印度及巴基斯坦,加里曼丹岛一带及文莱,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均为大概方位)

印度和巴基斯坦,文莱,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

郑和远航的主要路线
答: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第二次: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今文莱) 、暹罗 今泰国 真腊(今柬埔寨) 、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东,最远到达古里.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

明代朝贡体系下,向明朝朝贡的65个国家及部落的详细资料
答:《明会典》中记载的朝贡国(万历年间):1.东南夷:朝鲜、日本、大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渤泥、索里、西洋索里、览邦、淡巴、须文那达;2.西南夷:苏禄、古麻剌、古里、满剌加、娑罗、阿鲁、小葛兰、榜葛剌、锡兰山、沼纳扑儿、拂菻、...

中国历史朝代附属国列表
答:郑和下西洋时期有:吕宋(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上的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合猫裹(猫裹务)、美洛居(印度尼西亚境)、婆罗(文莱)、古麻剌朗(马来西亚苏禄)、冯嘉施兰(菲律宾中部)、真腊(柬埔寨境内)、碟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日里河下游)、日罗夏治、旧港(印度尼...

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是当年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地方吗?
答:他就是我们熟知的郑和,而且还有一座城市居然用他的名字,这就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很多小伙伴是不是很纳闷为什么会叫三宝垄,这也不是郑和的名字呀?其实很多了解过历史的人就会知道郑和在变成太监之后就被封为三宝太监,而这里真是用了他的道号,在郑和下西洋的途中就发现了这样一座小岛,于是就...

郑和七下西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吗
答:占城(今越南归仁)、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旧港、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小葛兰(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钦)、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

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
答:一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藩属关系;二是发展海外贸易,获得海外物产;三是向海外各国夸示中国的富强,宣扬大明威德。七次下西洋过程: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年)到达爪哇岛、苏门答腊岛 第二次、永乐五年(1407年)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暹罗、真腊、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

查一查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归纳一下当时郑和所到过的地方,并根据学过的...
答:郑和下西洋的航程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期就开辟了西航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两广地区,最远到达今天的斯里兰卡.唐宋时期,中国的远洋船舶抵达波斯湾,到了红海和东非海岸.这在中国文献和阿拉伯文献中都有记载.元代著名的旅行家汪大渊在1330年和1339年两次乘商船到达桑给巴尔...

请问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在我国古籍中的古称...
答:中国古称:扶南 / 真腊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来源:元代称“甘孛智”,明代转音为“柬埔寨”,为“山地之国”。 泰国:Thailand 中国古称:堕罗钵底 / 暹罗 来源:公元6世纪,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堕罗钵底国。“泰国”泰语中为“自由国度”,“泰族”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国的傣族。

郑和下西洋时间 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多久
答: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历史上四月份发生了什么大事 和船有关
答:节回国。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