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大佛寺的作文怎么写

作者&投稿:葛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昌大佛寺作文怎么写~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概况
  大佛寺
  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
  编辑本段历史
  大佛寺在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新昌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45年,高僧昙光为领略浙东的奇山异水,尤其受当时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影响,慕名来到石城山.昙光栖于石室,草建“隐岳寺”,这就有了新昌大佛寺的开始.
宗教地位
  大佛寺作为石窟艺术造像在外很有名气,但大佛寺在佛学研究与传播方面的历史贡献长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人们在重新认识新昌与新昌大佛寺在宗教界地位时,我们不能不再次提到高僧竺道潜与支遁.竺、支二人在当时的佛教界已经很有名气,由于他们在浙东新昌一带定居后,又有东晋十八高僧中的于法兰、于法开、于道邃等相继到来,因此又吸引了当时的大批名流来此共同探讨佛教,于法兰还在大佛寺的山门外建造“千佛院”的前身“元化寺”.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探讨的结果表明,昙光到新昌石城时,佛教传入中国不过150年,由于多位高僧在此研究与传播佛法,使当时的新昌大佛寺俨然成了全国的佛教研究基地,并由此在浙东一带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六家七宗”.众多高僧与名士在新昌的活动将中国的佛教学研究推向了高潮,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向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传播与渗透,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佛教界将新昌大佛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最主要理由.
造像艺术
  大佛寺的辉煌历史与在佛学发展中的地位,旅游者可以通过专门书籍与导游人员的口述中获知,而大佛寺的造像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是任何文字与语言难以完全表述的,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其中之奥妙.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不管出自何种目的造访大佛金身,不管你有无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一跨入大殿之门,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震慑.宝像庄严,慈眉善目,甚至于微笑着凝视每个“凡 大佛寺
  夫俗子”,但谁也避免不了这种感受.大佛造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说起大佛的来历,还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经过.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游新昌大佛寺

五一小长假这三天,我们去了新昌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创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坐着观光车,欣赏着一路的美景,这里空气清新,是人非常的舒服。没过几分钟,就到了大佛寺门前。走入大佛寺不久,就会看到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莲花池,那个莲花池直径十米,池中的莲花共有7瓣,瓣瓣莲花都是用汉白玉雕琢而成,莲蓬里喷涌的泉水流转不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所以,每个到哪里的游客都会把手放在池壁上,寓意是能够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大佛寺中还有一座宝塔--栖光净院万佛宝塔。据门外的僧人介绍,这座宝塔之所以叫做万佛宝塔,是因为这座塔内供奉着一万三千多尊佛像。这座宝塔共有九层,分别为:眼识之境、耳识之境、鼻识之境、舌识之境、身识之境、意识之境、极乐世界、光明化境、人间佛教。九层宝塔,总高73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一走进宝塔之内,就会看到四尊高大、凶神恶煞的佛像,上了二层有很多面的哈哈镜,每一面镜都是不一样的,象征着人有多样性。走到六层,就会看到佛像了,一尊巨大的卧佛菩萨微笑着侧身躺在床上。走到九层时,虽然已是吃力不已,气喘吁吁了,但是走到外面,围着塔走一圈,这周围都被群山笼罩着。看着绿油油、连绵不断的山峰,隐隐约约的,霎时间,让人感觉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一切世俗杂念都抛之脑后,只想在待在这片宁静祥和之中。
我们在这寺内游览了整整几个小时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一次的旅行,不仅散了散自己的心,还学到了许多佛教中的知识。总之,这次的旅行让我受益匪浅。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概况
  大佛寺
  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
  编辑本段历史
  大佛寺在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新昌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45年,高僧昙光为领略浙东的奇山异水,尤其受当时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影响,慕名来到石城山。昙光栖于石室,草建“隐岳寺”,这就有了新昌大佛寺的开始。
宗教地位
  大佛寺作为石窟艺术造像在外很有名气,但大佛寺在佛学研究与传播方面的历史贡献长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人们在重新认识新昌与新昌大佛寺在宗教界地位时,我们不能不再次提到高僧竺道潜与支遁。竺、支二人在当时的佛教界已经很有名气,由于他们在浙东新昌一带定居后,又有东晋十八高僧中的于法兰、于法开、于道邃等相继到来,因此又吸引了当时的大批名流来此共同探讨佛教,于法兰还在大佛寺的山门外建造“千佛院”的前身“元化寺”。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探讨的结果表明,昙光到新昌石城时,佛教传入中国不过150年,由于多位高僧在此研究与传播佛法,使当时的新昌大佛寺俨然成了全国的佛教研究基地,并由此在浙东一带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六家七宗”。众多高僧与名士在新昌的活动将中国的佛教学研究推向了高潮,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向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传播与渗透,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佛教界将新昌大佛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最主要理由。
造像艺术
  大佛寺的辉煌历史与在佛学发展中的地位,旅游者可以通过专门书籍与导游人员的口述中获知,而大佛寺的造像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是任何文字与语言难以完全表述的,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其中之奥妙。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不管出自何种目的造访大佛金身,不管你有无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一跨入大殿之门,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震慑。宝像庄严,慈眉善目,甚至于微笑着凝视每个“凡 大佛寺
  夫俗子”,但谁也避免不了这种感受。大佛造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说起大佛的来历,还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经过。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景点
  千佛禅院
  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窑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确有千尊以上,据统计,石窑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窑造像,因此位于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千佛禅院在“文革”时曾遭受损坏,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建筑。
  放生池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还是游客,一进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 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家天台宗的创始人,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应晋王杨广之请,自天台赴扬州,途经石城寺。因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圆寂于此,后移葬天台山塔头寺,在圆寂处建有衣钵纪念塔。因天台宗在日本流传甚广,新昌大佛寺也就成了日本游客经常观瞻朝拜之地。
  锯解岩
  锯解岩,俗称锯开岩,在山门外公路右侧,是一块高4米多的巨石,稍加留意即能看到。此岩中间有一缝,如刀劈一般,相传是两位仙人用稻草绳锯开,以启示开凿大佛之人能锲而不舍。游客可以看到放生池旁的木化石,和景区内木化石园中陈列的同出一个地方,即新昌镜岭镇的安溪村。木化石园是近几年新昌旅游 大佛寺
  管理部门为游客参观方便,从安溪村移放至此,具有研究地质变化的科学价值。生成于1.5亿年前的木化石,或高或低,或粗或细,起落有致地安排在景区之内,为大佛寺增加了历史和科学的氛围。 般若谷般若谷是利用石城山一处山谷的采石场建筑而成,设计者利用遗址的地势,巧妙地安排了佛教发展历史展示。以流动的瀑布形式增加大佛寺境内的动感,以佛的世界强调大佛寺佛教文化的气氛。在木化石园附近的一处山谷,是大佛寺近期增加的五百罗汉堂,众罗汉或坐或立,均布置在山腰的一处山洞之中。山洞对面还有以整个山头为一尊的大肚罗汉,形象逼真,神态生动,也是游客必定光顾的地点之一。 大佛寺已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但非常有序地散建在不大的山谷之中,如果没有景区入口处大佛城的渲染,紧邻繁华闹市的大佛寺,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繁华与宁静,巨大与微小均被巧妙地统一在石城山的山谷之中,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兼胜,这可能就是大佛寺始终保持香火旺盛的秘笈所在。游览大佛寺如得宽余,建议围绕大佛寺上四周山顶略作观赏,那是一种与穿梭在庙宇之间、沉浸在佛教氛围中完全不同的一种感受。不仅往下可以见到红、黄、黑等不同颜色组成的飞檐翘角建筑若隐若现,通道围墙迂回曲折,池水似镜倒映着披绿的青山层次丰富,而且你所在的山野,到处是古树野花。尤其在秋日,枫叶飞红,野菊吐黄,一派秋日春光。
  射雕村
  “射雕村”三字,这是金庸先生的手笔。走过一段石板路,就是“牛家村”,村口这一射雕英雄青铜像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重达3吨,底座为花岗岩,这雕像也没特指谁,是《射》剧中的英雄郭靖?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还是我们身旁的英雄呢?……前面这个由土墙构筑的亭是一个了望台,宋末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金兵和官兵来骚扰时,村民登上亭子,可远远看到而报警。 走在牛家村的街道上,左边是曲三酒店,右边是街面店铺,牛家村的两位人物郭啸天和杨铁心经常到这个酒店喝酒,酒店老板曲三是个跛子,是东邪黄药师的弟子。走过小石桥是一个大水车,水轮直径六米,靠水流带动使它旋转起来,房子里面就是江南已消失的水碓磨房,年糕就是在这里加工而成,如有兴趣,现在就可以掺一包酥糖等做馅,慢慢品尝这一民间美食——糕花。前面的空地时常有坐花轿、拉大片、斗鸡等民间杂耍表演。再往前就是郭啸天和杨铁心的家院了,青瓦屋是主屋,墙中有一门相通, 现在这里是农家餐馆,您可以在此享用一顿新昌风味的农家饭。 转过牛家村,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建筑是归云庄八卦书屋,庄主叫陆乘风,原也是黄药师的弟子,被逐出师门后,回归太湖故里,沿袭师门之精髓,按伏羲六十四卦方位而建归云庄,里面陈列的是2001年央视《射》在新昌拍摄留下的剧照。这里也是被选为《天龙八部》的场景,拍摄少林和尚生活的戏。 绕过归云庄八卦书屋,我们就进入了东邪黄药师的领地。眼前八角飞檐的重檐亭叫东邪八卦厅,为黄药师的客厅,取易经八卦的造型元素而筑,八面透风临空,似亭非亭,似厅非厅,体现出黄药师的“邪”。这八卦亭及右边的塔林在《天龙八部》中作为少林寺的一部分,发生过惊天动地的打斗场面。亭左边的山坳就 大佛寺
  是黄蓉绣楼和黄药师主屋。大家上去要通过黄药师布置的八卦阵,现在黄药师主屋已改建为财神阁了。 前方高处是丐帮轩辕台,是丐帮每年七月十五聚会的神台。轩辕台前面的湖面呈半个阴阳图,与台面陆地半个阴阳图构成了一个阴阳太极图案。在轩辕台旁边还有几项自费的娱乐活动,如小李飞刀、弯弓射箭等。从文君酒肆前面走过,就到了枫林客栈,客栈对面这口水塘恰巧成为《射》剧中所需的沼泽地,地上的梅花桩布满机关,却又是唯一通入瑛姑院的通道。瑛姑院的主屋是悬空的,由木柱来支撑,那圆型的竹屋是瑛姑演奇门五行的场所,中间搭起了八卦型的台,连接主屋与竹屋的走廊柱子,其形状就像天上的北斗星。
新昌大佛寺交通
  城区内乘2路、6路、7路、8路公交车至“大佛城”站点,进入大佛寺风景区大门后,电瓶车费用每人2元

游大佛寺的作文
答:出了大佛寺,我随感写了一首小诗,以记这次大佛寺之行: 三八闲游大佛寺, 佛像甚多数不清。 谁知大佛指为曲, 泾河河水来回复。 游大佛寺的作文2 清明节是我们祭祀去世亲人的。天空好像也知道今天是清明节,下起了濛濛细雨,好像天空流下的眼泪。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新昌的大佛寺游玩,我坐在电瓶车上时,看见桃...

仿照颐和园写一篇作文写大佛寺200字左右
答:今天是10月3号,爸爸妈妈带我们一起去看了新昌大佛寺。刚到那里,桂花的香味就像受惊的蝴蝶,朵朵都飞到了我的鼻子里。伴着桂花的香味,沿着黑青色的柏油路,我们来到了卧佛殿的下面。卧佛殿的下面有条美丽的小河,过小河,爬过石梯,我们来到了卧佛殿。卧佛殿是由整座大山雕啄而成,一走进里面,一...

小学四年级作文400字:新昌大佛寺之旅
答: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四年级400字的作文,题目为:《新昌大佛寺之旅》,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今天虽然下起了毛毛细细,可我们还是去了新昌大佛寺旅行,我们打着的,到了大门口,我们首先去了山门佛心广场,再去看放生池,里面金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它们多快乐!我们走着走着就到了大雄宝殿,我们拿出...

游新昌大佛寺写作文
答:众多高僧与名士在新昌的活动将中国的佛教学研究推向了 *** ,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向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传播与渗透,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佛教界将新昌大佛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最主要理由。 编辑本段造像艺术 大佛寺的辉煌历史与在佛学发展中的地位,旅游者可以通过专门书籍与导游人员的口述中获知,而大佛寺的造像艺...

去大佛寺春游作文1000字左后
答:春游大佛寺作文 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正是春游的好天气!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大佛寺春游。走进大佛寺,明目的绿色一下子扑入我的眼帘。瞧,那么多种绿,嫩绿、翠绿、深绿、墨绿,就像用调色盘中的绿,轻轻抹上去的。草是绿的,树是绿的,水也是绿的。嫩绿,绿得那么感染人,那么有生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作文 家乡
答:我的家乡在浙江新昌,那里有个地方叫大佛寺,风景秀丽,非常有名。大佛寺里最有名的是一尊坐佛,号称江南第一大佛。它修在石城山脚下,直接凿刻在山岩上,据说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呢。后来有人在外面盖起来了飞檐翘角的阁楼,叫大雄宝殿。远看大佛,雄伟壮观,金碧辉煌;走近仔细一看,大佛栩栩如...

关于游记作文四百字
答:关于游记作文四百字3 烈日中天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好心的云朵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新昌的大佛寺,大佛寺里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我们先来到了中心广场,广场对面有一条一泻千丈的瀑布,这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听导游姐姐说,这座山的山洞里...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答: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放风筝的作文如下: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了。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大佛寺,趟过小溪,吹过垂柳,掠过树梢。小溪唱起了欢快的歌,小草欣欣然地张开了脸,粉红色的桃花引来了蜂围蝶阵,鸟儿在树枝上啾。清明节这一天,爸爸、弟弟、李琳和我一行四人来到新昌大佛寺放风筝。到达...

仿写《七月的天山》新昌大佛寺的作文600字
答: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上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百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回水窝,都有鱼儿在欢快得跳跃。这个时候,饮马西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

新昌大佛寺作文怎么写
答:大佛寺在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新昌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45年,高僧昙光为领略浙东的奇山异水,尤其受当时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