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一共有多少件文物?

作者&投稿:弘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圆明园收集了多少文物是一个谜。无论是紫禁城,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都会有相关的档案,将记录建筑物所拥有的文物。

只有圆明园缺乏档案,因为圆明园收集的文物总数没有明确的记录,很难统计往国外流失了多少文物。

圆明园里面有名人书画,秘书,中鼎珍品,金银珠宝等珍贵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圆明园也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木花园,拥有数百万珍贵的花草树木。

扩展资料: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著名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

《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中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

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清代著名皇家园林)



圆明园被称为中国“万园之园”。据统计,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可以说哪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园林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多平方米。其中的珍贵文物是数不胜数,如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圆明园四时全景图》等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为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一处景区惨遭劫掠,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也难逃厄运。石雕被砸毁,铜兽头和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朝皇帝的玉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亦流落海外。《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难。

如今被抢走的珍贵文物大部分藏于欧洲,如英法两国的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2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收藏的很多都是从圆明园抢走的文物。

笔者去北京时,曾专门去圆明园感受了一番,看到剩下的残垣断壁,真是痛心疾首!这就是弱国任人宰割的耻辱历史,今天中国强大了,再也没有谁敢侵略中国。时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以上图片拍摄于北京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毁灭前至少有150万件,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主建筑正门向西,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正是我国的十二个属相)。

圆明园曾遭遇四劫: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他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今天,我们对圆明园文物的盘点主要来源于众多文物专家的研究。

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曾在《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中提到:1973年5月,史树青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法。前往巴黎东南70公里的枫丹白露的一座行宫参观,法国人称为枫丹古堡。1863年,拿破仑三世在此另建中国馆,这里收藏着法国侵略军当年从圆明园劫去的大量珍贵文物。

中国馆门前有俩石狮,馆中收藏文物一千余件,展出了320件,全部是1860年从圆明园劫夺去的。中国馆室内金漆桌案及多宝格上,陈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重要瓷器有宣德青花莲花大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五彩和粉彩瓶、罐、花盆等),明景泰蓝熏炉(宫熏)、尊、觚、吊灯,各种玉雕,各种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尚有成对大象牙、成对大犀角。

此外,尚有翡翠、玛瑙、珊瑚、水晶、文竹、黄杨木、象牙器、雕漆等工艺品。宫廷肩舆(辇)一抬,据说,此肩舆被劫运法国后,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曾乘坐过。

1890年(光绪十六年),薛福成出使法国,在巴黎东方博物馆中国室见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部分圆明园回购文物

一只圆明园银铸兽面门环:

由我国已故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秦公先生牵线,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入成为该馆的馆藏之物。

一对乾隆银铺首(银铸兽面活门环):

于2003年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被国内买家购得,此物原为圆明园长春园玉玲珑馆陶嘉书屋之物。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由北京文物公司斥巨资从香港拍卖会购回后捐赠给首都博物馆,现在首都博物馆馆藏之物。

四件兽首:

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等4件铜兽:由保利艺术博物馆购回。

霁蓝描金瓜棱粉彩花卉大瓶:

曾在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中亮相,该拍品是圆明园陈设之物,其尺寸之巨在乾隆一朝同类品种实属罕见。

部分圆明园流失国宝

《女史箴图》

此画由东晋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所绘,宣扬宫廷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全卷共12段,现存9段,每段后有“箴”文。《女史箴图》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无上珍品。进入清代后,更成为宫中秘藏。圆明园成为继紫禁城的另一个政治中心后,《女史箴图》珍藏于此。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女史箴图》先被英军盗运回国,后经多次转手,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包括正大光明、勤政亲贤、方壶胜境、蓬岛瑶台等。四十景图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等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由乾隆御笔题诗,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盖有“圆明园宝”等99颗图章。绘工精美,书法飘逸。“这套四十景图采用西式笔法,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圆明园的四十景面貌。”王道成评价说。1860年,这套彩绘图被盗运回法国,现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历史解密 圆明园遭遇“四劫”方成废墟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四十景仍剩下超过13处的景观,山形水系也并未破坏。此后100多年,遭难的圆明园是如何历经火、木、石、土“四劫”,而彻底变为一片废墟的呢?知名圆明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专家王道成向本报揭示了历史真相。

1860年:“火劫”

1860年,圆明园遭焚毁,建筑绝大多数被烧毁,花草树木也遭到严重损害。同治十二年,清廷调查后发现圆明园尚存13处景观。“比如方壶胜景、蓬岛瑶台都是建在水中的,英国人没有船,烧不到。”王道成说。1860年后,圆明园的中国园林部分并未成为一片废墟,有些建筑还保存得相当完整。但这场劫掠和焚烧,是这座名园灾难的开端。

八国联军入北京:“木劫”

王道成认为,目前并无史料证明八国联军曾进入圆明园劫掠,真正让圆明园遭受“木劫”的,是清王朝驻守西郊的败兵游勇和地痞流氓。这次的破坏主要是大量古树被砍伐,甚至烧成木炭拿出去卖。同时,残余的陈设被洗劫,幸存的建筑物被拆毁。这些劫掠和损坏,已无数字可考。从此,圆明园的古树破坏殆尽。但此时,圆明园的山形水系仍然没有遭到破坏。

北洋军阀时期:“石劫”

清王朝覆灭后,军阀、官僚、政客乘机对圆明园的石料巧取豪夺,民间也有人肆意取用了圆明园的石料。比如,军阀王怀庆把圆明园的一些石料拉走,修自己的达园。抚顺张作霖的陵墓也用了不少圆明园的东西,燕京大学的翟牧师从圆明园私拆走了一对华表,至今仍矗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

1917年至“文革”:“土劫”

1917年后,一些农民开始进入圆明园,山形水系开始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圆明园的农民越来越多,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据1980年统计,圆明园里共有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2000多人,住户有270多家。农民进了圆明园后,为了种水稻,要挖山填湖,因为水深了水稻种不出来;为了建房屋,要挖山取土;为了在圈里养猪羊,要挖山垫圈。

“圆明园的山形水系,其实是近几十年才破坏的。”王道成叹道。

思考 圆明园文物为何难回归?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曾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零距离直面流失的中国国宝后,他感慨地写道:“只有与流失国宝面对面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回忆,残缺的艺术及其依旧微芒绽放的文化之光,才会有彻底的觉悟和生动的灵感,这不啻为一个悲喜交加的魂魄打击。”但是时隔100多年,如何让众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回归,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课题。

罗哲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文物外流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外国侵略者偷抢出去的,应依据《国际法》无条件还回来;一种是私下卖出去的,很难找回来,如果再倒手几次就更难要了,可以等时机合适时,以民间交流的形式要回来;还有一种是政府赠送的,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等等,你就不能往回要了,除非两国文物相交换。

2003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火烧圆明园时流失海外的猪首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国人同意转让,最后由澳门企业家何鸿捐资近700万元人民币购回。

牛宪锋告诉记者,虽然还有回赠和讨还两种方式,但目前文物回国较常用和直接的方式还是回购。由于流失文物大多散落民间,只有进入市场、拍卖会等流通渠道,文物才会露脸,才有可能被国人发现。目前,专项基金根据两个标准关注流通领域中的流失文物,一是有较高艺术、文化价值的流失文物;二是有特殊历史背景和含义的流失文物,如被抢夺和盗凿的文物。“比如2003年回购的猪首,既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技术,也有特殊的战争历史背景。”依据这两个标准,专项基金从2003年至今,已接洽了一二十件流失国宝,结果有成有败。

牛宪锋认为,目前一些“你抢了我的,就必须归还”的观点太过简单,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为海外博物馆毕竟只是文物传承链上的收藏者,而非掠夺者。”但他强调,我们不能放弃观点和立场—希望海外博物馆承认中国流失文物属于中国文化范畴,与之展开协商,希望能回到原址保护。所持的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在起源地保护文化财产”原则,文物不能脱离原属地的文化氛围和文明序列,否则将降低文化价值,尤其原址的破坏毁灭将不可挽回。但他也坦承,作为民间组织,专项基金目前所能做的还仅限于合作协商层面,比如将文物请回国举办展览等。



欢迎收听历史有事说,本期主播要讲的是圆明园修复期间被发掘出的文物。



大约有90000多文物,还有的文物被侵略者拿走了,这些文物本来是数不清的!

圆明园有哪些文物?
答:圆明园的文物有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景泰蓝麒麟、四库全书、圆明园印、四十景图、乾隆大阅甲胄、寒食帖、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

圆明园有多少文物?
答:大概有几百万件吧

圆明园中有多少稀世珍宝?
答: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

圆明园中的文物都有那些?都多少钱?
答: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圆明园的文物介绍?
答:枫丹白露宫(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位于塞纳河左岸的枫丹白露镇),据说馆内存放着中国历代名画、瓷器、玉雕、香炉、宝石和金银器等有3万余件,而大多数藏品来自圆明园。图上三幅巨大的乾隆年间“缂丝”制品占据了整个天花板空间,三幅巨作应是圆明园某几个较大的佛堂或寺庙中之物。康熙玉如意,圆明园旧藏...

圆明园有哪些文物
答: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2、《圆明园四十景图》《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这四十幅图真实地纪录了圆明园当年的盛况,每一幅绘画代表了园中(仅仅是圆明园...

圆明园的文物有哪些
答:圆明园的文物有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长颈葫芦瓶、四十景图、“情韵墨花”手卷、圆明园印、女史箴图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稀世宝物。一、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圆明园里面最有价值的当属十二生肖铜兽首,它曾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
答:它曾收藏于放山居,并在2010年被拍卖,创下了嘉庆瓷的新纪录。10、中国圆明园兽首 中国圆明园兽首是中国圆明园遗址里面的稀世珍宝之一,它是中国流落到国外的一件国宝级文物。这个兽首由铜鼠首和铜兔首两个部分组成,被称为世界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一,虽然它现在被世界上最有钱的艺术家伊夫圣罗朗收藏。

圆明园的文物有哪些?
答:Top2、长颈葫芦瓶 这是清乾隆收藏到圆明园的一件珍宝,上面绘有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在2010年10月07日的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最终拍卖价是2亿2千万元!长颈葫芦瓶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看起来极其美丽。Top3、四十景图 《四十景图》,圆明园十大...

圆明园有什么宝物
答: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如下: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说到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里面有价值的当属十二生肖铜兽首,它曾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幸运的是截至2021年3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已回归祖国,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