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的特点

作者&投稿:剑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中学教育性质的理解,我们分析一下中学教育的特点,这是中学教育性质的具体表现。

(一)中学教育的基础性

中学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对年青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未来做人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科学文化发展情况不同,基础教育年限与要求也不同。我国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都是基础教育,高中是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基础的。

从中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看,中学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成长为合格劳动者打基础。高中毕业学生大部分将走向社会,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初中毕业生除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外,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技教育。中学教育的基础性,首先表现在为他们的就业和接受一定职技教育训练打基础。

二是为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初中毕业生有一部分进入中等专业学校接受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高中毕业生有广部分将升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中等学校的基础性也表现在为这一部分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基础。

三是为个人终生学习打基础,中学教育不单是为直接就业做准备,也不单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就业或升学是毕业后面临的一次社会选择,但不论选择结果如何,每个人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必须终生接受教育,中学教育也是为继续接受终身教育打基础。

中学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中学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也就是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打基础。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人数极少,而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接受中学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未来的社会成员都将是至少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因而未来整个民族素质状况如何取决于现在中学教育的质量。

(二)中学教育的全面性

基础教育应当是全面性的,不是为某一方面打基础。1982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学教育的全面性正是遵循了宪法的要求。

普通中学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道德品质形成时期,因此打基础,不仅包括在知识技能的发展方面,也包括在身体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心理素质发展等方面打基础。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等方面。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学必须对学生施行全面教育,当前的中学教育质量是否全面,关系到今后民族素质是否得到全面提高。要端正办学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作贡献。

(三)中学教育的义务性(当前我国是指初中阶段)

“承认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进步的条件,这无疑是20世纪后半叶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学教育的义务性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已摆脱了阶级地位限制,不分性别、出身、民族、种族,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不同的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不同。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分初等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两个阶段。义务教育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表现为普及性,但普及教育与义务教育并不是同一概念,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一定程度的普通教育,它无严格的法律规定。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有其特定的规范性和严肃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体说有以下含义:按法律规定政府有为国民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的义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使其适龄儿童就学的义务,社会有排除阻碍学龄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种种不良影响的义务,个人有接受一定年限教育的义务。决定指出:“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因为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相互联系,所以常常称之为普及义务教育。

认识普通中学教育性质和特点,对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归纳如下。

1.明确中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认识中学教育基础性,能更好地认识中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3.认识中学教育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处理好普教与职教、基础与提高、少数尖子学生与大部分学生,升学率和合格率,巩固率的关系。

《中学教育学》教学原则的历史概述
答:·有关学生、有关教学主体的教学规则,13条;·有关教材、教学客体的教学规则,12条;·适应外在条件、时间、地点、情况等等的教学规则3条;·有关教师的教学规则,5条。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教育学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4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48)对我国建国初期影响很大...

2015考研教育学知识点:中国教育史部分(8)?
答:专管全省教育事务;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4)制定教育宗旨:①中国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始于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反映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②1906年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

《中学教育学》自主参与原则
答:要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有自己的位置,有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如同日本教育社会学者片岗德雄所提出的“一人一个角色的全体参与”。我国中小学许多有经验班主任实行的班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以及根据需要和可能在班级中设置了墙报编委、学习组长、报刊管理员等岗位都是发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好经验。实行自主...

《中学教育学》“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
答:上海市青浦县顾泠沅小组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基本属于探究式范畴。这是经过十年的探索、验证、总结得到的,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启疑 —尝试活动 —变式训练 —归纳总结 —回授调节 (1)启疑──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牵动全堂课的、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点4
答: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2)对教育的启示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

从教育中来,到教育中去,体现了教育学研究的什么特点?
答:从教育中来到教育中去体现的教育,就是遵照以人为本的一种客观理念。

教育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答:激情常占有相当地位。他们的意志特征也在发展,但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可见中学阶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解析:案例分析题出题角度:在案例里面看到学生思想、情感经常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就属于动荡性。口诀:会(社会性)所(闭锁性)过(过渡性)冬(动荡性)...

《教育学教程》第六章第一节
答: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属于学校教育活动(或工作)的范畴,它与学校其他工作如思想政治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等并列。智育则是社会主义全面以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属于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并列。教学除了要完成智育的任务外, 还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

《中学教育学》品德形成的阶段
答: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经过群体活动、交往,由被动到主动形成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心理学认为这个过程可以有以下阶段,教师宜根据这些阶段的特点进行指导。1.心理准备。这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师生关系,特别是...

第五节 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物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按照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以兹那敏斯基的《中学物理教学法》为范本。如这一时期我国编著的一些中学物理教学法的专著,〔如《物理教学法总论》(方嗣1954)、《中学物理教学法》(蔡宾牟1957)、《中学物理教学法》(段天煜1958)〕在教育理论上都是以苏联的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