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拼搏了一生,终成“玻璃大王”,却被质疑动用了哥哥的资源

作者&投稿:司马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身上,一度很有话题:家道中落,逆风翻盘,在三十不到的年纪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万元户;艰苦创业,克服万难,把一家濒临破产的水表玻璃小厂打造成闻名海内外的福耀玻璃;不畏海外强权,维护华企利益,突破美国和加拿大封锁,历时数年打赢两国提起的反倾销诉讼案;

作为在国际市场搞得天翻地覆的中国民营企业之一,扛着爱国的旗帜,也扛起爱国企业家的责任,把慈善事业做得尽善尽美,据统计,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开始,他个人已经累计捐献超过110亿元。

名利双收,站上了人生巅峰,然而成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质疑,他的家庭背景常常被人翻出来做谈资。一直有人说,曹德旺能够在商界如鱼得水,都是借用了他哥哥的影响力。

而说起他的哥哥曹德淦,在福建政坛可谓是大名鼎鼎,还曾经做过4年的福建省副省长,直到2008年退休。但是曹德旺对这种说法一直大加反对,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我创业至今,从没动用哥哥任何资源"。

各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不予置评。或许,看看曹德旺的"发家史",可以从中看出些许端倪。

"玻璃大王"曹德旺出生于1946年的上海,他父亲在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是当时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一的永安百货的股东;1947年,为躲避内乱,曹德旺的父亲曹河仁决定举家迁回老家福建福清,当时交通不发达,基本都只能走水路,而他们放置资产的船只,在半路遭遇事故沉没,回到福清时,全家一贫如洗。

只能靠着曹德旺母亲的嫁妆钱,他们在老家福清买了块地,盖了栋两层的小楼;但因为用工纠纷,曹河仁不胜其扰,只身返回上海谋出路,当他1956年再回福清时,曹德旺已经10岁。

可能是从小缺乏父亲的管教,曹德旺一直很调皮,是个"惹事精",也是全村人的"眼中钉"。所以他后来在自己的自传中说:小时候离开村子是被打出去的。他离开村子时,13岁,而此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在1961年到1969年,这九年间,曹德旺干过很多工作。15岁在农场做帮办,因为捞鱼"薅 社会 主义羊毛"被开除;16岁和父亲一起在高山公社和福州城之间私贩香烟,后因担心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改贩水果;

在福清城和高山公社之间往返50公里,载300多斤货物,还要赶在6点市场开门前把货物送到,曹德旺一干就是四年;1967年曹德旺21岁,这年他和父亲曹河仁重操贩卖烟丝的生意,还没做满一年,就被抓了,烟丝和自行车都被没收。

这九年的小贩生涯,他总结出了一个做生意的道理:只干政府允许的事。1969年,曹德旺成家,并开始经营白木耳生意,他的经营思路是跨省销售,这在当时属于"投机倒把",他的货被扣在鹰潭;后托熟人关系终于拿回被扣货物,而他本人却心灰意冷,在一个工地做了两年采购员,直到工地解散。

1972年,曹德旺进入莆田一家农场做果苗技术员,偶然认识了福州一个农场的场长,在对方的强力邀请下开始做果苗推销员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功。到1975年底,曹德旺已经攒下六万元的家底,而且成了福清一带有名的"能人"。

但是他担心自己树大招风,于1976年春便辞去推销员职务,同时,也萌发了自己建工厂的想法。这就是福耀玻璃的前身,早期的高山异形玻璃厂,当时属于集体企业,虽然他是牵头者,但是最终他只在里面做采购员,属于编外人员。

当时国内还是指标制度,虽然只是做采购员,但是曹德旺利用出色的人际能力,早就在物资界混得风生水起。1983年,他接手连续亏损6年的高山异形玻璃厂,大刀阔斧改革,仅仅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

这其中的秘诀就是大打"关系牌",他的想法也从"做政府认可的事"转变成"让政府认可自己做的事",至于其中的真正运作方式,外人不得而知。总之,结果就是,在1984年后,国内所有水表用的玻璃都指定用高山厂生产的。而此时他的哥哥曹德淦,在省里担任处级干部。

1984年,机缘巧合下,曹德旺动议把水表玻璃厂改建 汽车 玻璃厂并取得同意;8个月后,首片 汽车 玻璃下线,他的玻璃厂取得空前利润。这其中,他的关系网起了重要作用。1986年底,高山玻璃厂的市值已经达到6000万,年缴税上百万。此时曹德旺开始着手进行工厂改制,成立后来名满中外的福耀玻璃。

1990年,曹德旺开始计划福耀玻璃上市;1993年福耀正式进入A股市场,每股44.44元;1994年,曹德旺把手里所有股份转让给法国企业圣戈班,准备移民美国;1999年,曹德旺原价收回圣戈班手里福耀的股份,重新成为大股东;2001年福耀遭遇美国和加拿大的反倾销诉讼,曹德旺积极应诉,花巨资打赢官司,这也为他赢得国内巨大声望。

如今,曹德旺的财富已经超过其祖上;福耀 汽车 玻璃市场份额不仅占了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三,也占领了国外市场的四分之一;他的美国工厂成为唯一一家把中国管理经验、技术和企业文化带到外国的企业。

看曹德旺的经营史,最令人震惊的是他对风险的预见性和对市场的前瞻性。不管是在从异形玻璃行业转产到 汽车 玻璃行业,还是果断应对近二十年的两次经济萧条。

在1999年之前,曹德旺总是把国家政策风险放在考量的首位;而在中国加入WTO后,他对风险的考量就完全放在市场本身了。他的创业史,和诸多现今活跃在一线的企业家一样,都是一部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 历史 ,是国家由弱变强的缩影。

曹德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自然会有人"眼红",许多质疑声响起,说他是"不择手段",说他是凭着哥哥的影响力才有如此成就。

这些其实都是无稽之谈,他能取得这般成就,与他的哥哥并无太大的联系,因为他甚至要比他的哥哥还要更早的"功成名就"。而且比起兄长,明明他的父母对他的影响才更为深远。

穷则思变,是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古训。换个角度看,曹河仁可以把两个儿子,一个培养成福建省副省长,一个培养成国际知名企业家,自然不会是偶然。曹河仁的父亲曾经是福清首富,曹河仁自己本也是上海滩成功商人,因为 历史 原因,到曹德旺这代落魄潦倒。

有的人会甘于贫穷,有的人则会奋力抗争,而现代所有知名的企业家们,没有哪一个不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勇气下,历经艰险取得成功。

曹德旺的父亲早年在日本当了三年学徒,取得经验后才会在上海落地开花;在一夜赤贫后,没有沉浸在消极中,不管多大的困难,都在想办法解决;贫苦难捱,也不忘传授儿子经商道理。

胸怀多宽广,天地就有多大。福耀玻璃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取得出色的成绩,虽然离不开他的舵手曹德旺的深谋远虑的筹划,但也有他的父亲曹河仁辛苦教育他的功劳。因此若干年后,曹德旺才会以自己父亲的名字来命名基金会,来感谢自己父亲。

曹德旺的母亲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教给他的都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永远抬头微笑,有骨气,有志气,这些都是标准中国母亲教育孩子的标配。她会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不许孩子撒谎,不许偷东西。

她会告诉孩子:要摆脱贫穷要靠自己努力拼搏,穷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没有志气。在曹德旺10岁之前,所有的调皮捣蛋都是由他的母亲来赔礼道歉,而在看到儿子吃苦受累时,又是自己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好的家族传承可以像灯塔为人生指引方向,而优良的家风则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成员生机勃勃。曹德旺在生意场起起落落,能够做到失意时不妄自菲薄,得意时不忘形,离不开父母的熏陶和培养。所以他的成功应该更得益于家庭的助力。

现如今,众人在判断财富事件的时候,总喜欢贴上背景标签。所谓的官商结合,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初期,不能说没有,但是,在经济还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还是单单把一个企业或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归纳为官员保护伞或政策的红利,那也是不恰当的

中国企业家是最有闯劲的一群人,也是最敏感的一群人,更是最富有争议的一群人。

举贤不避亲,实际上驱动企业家前进的动力,不仅有利润,也有企业家精神,这是企业家的初心。回头看这四十年以来,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崛起了一批赚的盆满钵满的商人;也正是这些赚了钱的人,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添柴加火,使中国的发展更彻底更有成效。

四十年后的今天,企业利润已经变薄,甚至有企业家提出"商人无国界"来混淆视听。其实大家更期待的是有一批愿意继续支持国家,愿意继续发扬企业家精神的人来默默建设。

而这就更应该做好营商环境,筑巢引凤。那些打着"资本原罪"的旗号,幻想着在各种"清算"中分一杯羹,实现"均贫富"想法的少数人,应该适可而止。

想问一下曹德旺是谁?
答:作为国内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福耀玻璃不仅在国内汽车玻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以上,同时在全球汽车玻璃市场上的份额也相当高。早期创业经历: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的曹德旺,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

曹德旺是如何将自己的玻璃实业做到世界首屈一指的?
答:福耀玻璃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出口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福耀汽车玻璃产品过硬,技术含量高,得到市场的积极认可。公司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当然和创始人曹德旺的努力分不开的,一个玻璃小厂,做到了世界规模大大企业。曹德旺生活经历丰富,很多苦,性格刚烈坚韧,...

韩松庭:“曹德旺是如何从一贫如洗,到创业成功身价百亿的?”
答:直到9岁曹德旺才上学,结果仅仅读了5年书,14岁那年就被迫辍学了,迫于生计,曹德旺去贩卖水果,每天早上三点多就起来开干,而且倒卖过烟丝、拉过板车、修理自行车,种木耳、在工地上当炊事员等等,想各种办法赚钱补贴家用。后来,各种机缘下,曹德旺开始做汽车玻璃,1987年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敢于创新...

曹德旺家族背景有多强大,是怎么做到玻璃大王的?
答:背后一个强大的女人支持,即曹德旺的老婆,一直默默地支持他的产业,即便一开始生意不好,但仍然相信曹德旺的能力,一直认可他,不管他遇到什么困难都一直为他加油打气不断地支持他的选择,得以让曹德旺的玻璃产业持续地做下去。

“玻璃大王”易主,一代商业枭雄曹德旺就此落幕?(一)
答:今年年初,同样耕于玻璃行业的李贤义横空出世,夺走了曹德旺多年来稳坐的“玻璃大王”宝座。 相比声名远扬的曹德旺,一向低调的李贤义一鸣惊人。先是1月份公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李贤义以510亿元的身价排名第356位,比位列第900名的曹德旺足足多出250亿元左右。 而近日,李贤义的信义玻璃和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分别公布了2021年公...

我国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企业家?
答:当很多人进入房地产捞快钱的时候,曹德旺避而远之,并劝自己妹妹把多余的房子赶紧卖了,曹德旺一直痛斥房地产让中国压力太重。曹德旺从一而终只做玻璃,而且是只做汽车玻璃。除了坚守做一样产品的品质,曹德旺还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他几年前就料到2020年会有很大的拐点,大前年就策划怎么度过2020年。

曹德旺动员海外买口罩物资,他为什么被叫做玻璃大王?
答:成功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点就是敢为人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80年代刚开始的时候,汽车在中国逐渐兴起,但是当时中国的技术工艺造不出来汽车所需要的玻璃,从外国进口的话,不光价格昂贵,而且会处处受到别人的限制。这时候的曹德旺经过一次偶然的出差,发现了这个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且暗暗下定决心...

主动放弃美国国籍,捐款110亿,曹德旺如今怎样?
答:曹德旺是一个非常很有名望的令人尊敬的企业家。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14岁辍学。他很早就进入社会打拼。年轻的他做过很多脏活累活,见过很多人情冷暖。但他一直努力拼搏。再后来当他进入到玻璃厂的时候,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后来在玻璃产业上失败过,但他从未放弃过。1985年他把自己...

曹德旺捐一百亿建大学,曹德旺是谁?
答:坚韧不拔、不怕吃苦。曹德旺是福耀玻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被称为“中国玻璃之王”,曹德旺9岁入学,14岁就被迫辍学。他在街上卖烟草、水果,还修过自行车,做过很多行业,但最终他以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一步一步建成了福耀集团。其实在当今时代,这种拼搏精神还是很多...

玻璃大王曹德旺,身价百亿欲娶红颜知己,现如今怎样了?
答:1. 玻璃大王曹德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2. 在他的创业路上,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那就是他的糟糠之妻陈凤英。3. 曹德旺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他14岁就辍学,开始在社会中谋生。4. 他曾在做贩私烟生意时,与父亲一起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5. 曹德旺在做白木耳生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