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事项?

作者&投稿:大狐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轻者造成返工和经济浪费,影响建设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重者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如何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注意事项,以供大家参考。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一)建筑原材料
1.所有进场的建筑原材料均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但工程中常见砂、石等材料不提供厂家产品合格证);进场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验收后,建立进场台帐。
2.砼使用的砂、碎石含泥量及石粉含量应严格控制。砂尽量使用天然砂,碎石应采用连续粒径,避免单一粒径。级配良好可减少水泥的用量。
3.水泥应尽量按实际进场批次进行复试。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禁止使用。
4.严禁使用劣质钢筋。加工成品的钢筋应做好防锈措施,防止因氧化膜脱落引起的锈蚀。
(二)钢筋安装
1.应严格按图施工。对钢筋品种、级别、规格不能随意更改、替换。禁止用HRB335代替HPB235钢筋。
2.注意框架梁柱节点箍筋,主次梁加密箍筋,大截面梁构造分布筋,沿沟、雨篷等悬臂板上部钢筋等关键部位钢筋的设置。
3.要严格控制分离式配筋现浇板上部钢筋的有效高度;防止其下沉;若使用预拌泵送砼应考虑温度收缩变形等不利因素,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筋,防止现浇板开裂。
(三)模板工程
1.注意现场支模架搭设与模板施工专项方案的一致性,禁止随意用钢管扣件式支撑代替木支撑。
2.层高4.5米以上的模板要求使用钢管扣件式支撑。
3.采用木支撑方式的,立杆不得使用多段搭接的方式,应采用对接方式。
4.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施工总荷载大于10千牛/平方米,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千牛/平方米的支模架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审查通过后方可付诸实施。
5.模板的拆除应根据留设的混凝土同条件养试试件的试验报告或构件回弹强度记录来进行。不能凭施工经验拆除。
6.后浇带模板应独立于相邻结构模板。模板拆除和支顶应有施工技术方案。
(四)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搅拌区域应悬挂混凝土施工配比牌,便于工人操作。
2.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检验设计配强度。
3.每日混凝土拌制前应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4.严禁使用铲车作为计量工具。不提倡用小推车直接进行体积计量配比。按体积进行配比容易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发生。
5.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能超过自身的初凝时间。天气炎热季节,因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混凝土现浇结构经常会出现施工冷缝。
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抹压不少于两道,并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保温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掺用缓凝或抗渗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混凝土养护不当、失水,易使表面强度偏低,碳化加速。
7.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数量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规定留置,标准混凝土试件应放在现场标准养护室内养护,不得运出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装入定制的钢筋笼,加锁后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位置,采用相同措施养护。
8.现浇结构拆模后,若存在外观质量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施工技术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对缺陷进行处理。对经处理部位应重新验收并做好相应记录。
9.在工程主体底层柱施工完成后,及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10.主体结构验收前,应做好伸缩缝的清理工作,便于发现质量缺陷和结构变形。
二、基础工程施工
1.单桩单柱的灌注桩每个桩必须留置一组试件。若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注,可按每50方留置一组标养试件,该组试件强度代表此批孔桩的混凝土强度。
2.桩基应进行桩身质量和承载力检验,检验方法和数量应由设计单位明确。
3.采用独立基础或板式基础的地下室应及时关注地下室上浮问题。此类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往地下室内蓄水,墙体外回填土应及时回填,回填的土质尽量采用透水性差的粘土等,并应分层夯实。
三、砌体工程施工
1.砌筑前,烧结砖、页岩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
2.砌筑砂浆严禁采用石粉充当细骨料。
3.采用蒸压砂加气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应按有关标准图集施工,严禁不同块材混砌。采用混凝土砌块做外墙,应认真做好抗裂措施。
4.填充墙砌至梁板底,应留一定高度,间隔7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并做好抗裂措施(加钉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等材料)。
5.砌体施工过程中,严禁不按图施工,若墙体更改,应有设计单位变更联系单。墙体不宜直接砌筑在底部无梁的现浇板上。
四、建筑节能施工
1.涉及建筑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应报请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
2.墙体保温材料应持有当地产品推广认证证书,方可应用于当地工程中。
3.墙体保温厚度及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尤其在外墙外保温的窗洞四周,外墙内保温的楼梯间、厨房、卫生间等部位的外墙,均是易被遗忘或不施工的部位。禁止外墙外保温只在底层施工的偷工减料行为。
4.节能型的外窗必须按图施工,严禁以普通铝合金型材代替断热桥铝合金型材。施工中应注意钢塑窗与塑钢窗的区别。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有哪些方面
答:一般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分类:安全性能:地基沉降:主要表现为房子的四周墙体出现45度裂缝,阳台悬挑梁、悬挑板因钢筋设计不合理或表面钢筋下沉; 建筑工程电气系统不合格,电线接触不良引起火灾,接地不良好存在安全隐患;高层排水管未安装防火圈,一旦楼下起火存在安全隐患。栏杆安装不合格,栏杆玻璃、窗户玻璃质...

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答: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在施工中,配筋间距大,配筋率小,就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开裂,出现墙体或顶部裂缝质量问题。 施工管理不善。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少,管理不到位,致使水泥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水泥强度降低,性能改变,或钢筋淋雨生锈,影响与水泥砂浆的结合牢固度。 墙体砌筑施工时,干砖上墙,致使...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并没有对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与方法进行规范,导致了在实际施工过程汇总出现施工秩序混乱,偷工减料等现象。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施工技术较为陈旧,且在正式施工前,在没有对设计图纸重点进行掌握前就开展施工,从而导致无法实时有效的组织分工,进而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第三,缺乏相关的质量监...

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
答:(1)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1)常见问题的成因 A.违反建设程序 B.违反法规行为 C.地质勘察失真 D.设计差错 E.施工管理不到位 F.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G.自然环境因素 H.使用不当 2)成因分析 分析的基本步骤可概括如下:A.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研究,观察记录全部情况,充分了解与掌握引发...

工程质量主要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答:一、工程质量主要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 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防水工程沥青...

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
答:一、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1. 常见问题的根源<!-- 违反建设程序:<!-- 违规操作可能导致质量问题。违反法规行为:<!-- 法律法规的不遵从是重要因素。地质勘察失真:<!-- 地质信息不准确是问题之一。设计差错:<!-- 设计失误可能导致结构问题。施工管理不到位:<!-- 管理松弛可能影响施工质量。使用...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200例的目录
答:第一节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第二节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二章 地基基础工程第一节 土方工程问题1 场地平整出现积水问题2 挖方边坡塌方问题3 填方边坡塌方问题4 基坑(槽)开挖泡水或遇流沙问题5 基坑(槽)回填土沉陷问题6 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致使地基变形增大问题7 基础墙体被回填土挤动变形第二节 爆破工程问题...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答:(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6)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7)自然环境因素;(8)使用不当。1.2成因分析方法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一个工程质量问题的实际发生,既可能因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纸中存在错误,也可能因施工中出现不合格或质量问题,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者由于设计、施工甚至使用、管理、社会体制等多种原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答: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 (1)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 (2)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顾后果以垫资、压价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 (3)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自行或串通设计人员乱改设计,使用低价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放任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粗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答:(二)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初就存在质量管理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是主导者,因此也出现了相关问题。在施工之初,包括所有领导以及基层员工等都有义务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参与人员尤其是底层员工没有监督意识。另外,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往往不够具备专业的技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