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陈宫的谋略如何

作者&投稿:尾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陈宫的谋略?~

一、陈宫的谋略不下于郭嘉、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陈宫是吕布身边的第一谋士,来看看陈宫对吕布的贡献:
1、《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宫说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曹操东征,兖州空虚;而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此意见被张邈采纳,吕布袭破究州,随据濮阳。
2、《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操回兵救兖州,吕布准备用薛兰、李封二人,坚守兖州,自己“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陈宫反对,认为“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彼。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此意见未被采纳,吕布曰“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且知之”。后来曹操重新夺回了兖州,证明陈宫的“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是正确的;后来曹军行到陈宫所说的埋伏地点,郭嘉确实提醒曹操当心埋伏,“曹操笑曰:吕布无谋之辈,故叫薛兰守兖州,自往濮阳,安得此处有埋伏耶”,看来吕布的这次举动,被曹操评为了无谋之辈!也说明陈宫的意见是正确的。
3、《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至近,陈宫献计,“今曹兵远来疲困,利在速战,不可养成力气。”―――未被吕布采纳,吕布很自信,确实,第一场战斗获胜。
4、《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吕布在寨中劳军,陈宫进言“曰:‘西寨是个要紧去处,倘或曹操袭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输了一阵,如何敢来!’宫曰:‘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事实证明,陈宫的提醒非常及时,要不是郝、曹、成、宋四将未能挡住典韦,曹操可能就跑不了了,此战获胜。
5、《三国演义》第十二回,这次吕布找陈宫商议,陈宫献计,让田氏做假内应,引诱曹操进城来,再“四面放火、外设伏兵,曹操虽有经天伟地之才,到此安能得脱也?”―――此计成功,曹操中计,又是典韦,在城内杀的往复三遍,才把曹操救了出去。吕布甚至遇到了曹操,“曹操以手掩面”,吕布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纵马向前追赶”。曹操掩面的动作怎么就没有引起吕布的注意?曹操的战盔怎么就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曹操的声音吕布怎么就没有听出来?把曹操作为敌方骑马的小兵顺手杀了不好吗?只能说曹操的运气真好!三国历史差点被改写。陈宫的计策大获成功!
二、人物简介:
陈宫(?-199年2月7日 ),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大将,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等人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三、人物评价:
荀攸:夫陈宫有智迟。
赵蕤:①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②当是时,虽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无所用矣。此谓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救兵有三势,善战者恒求之於势。
陈普:何物曾奴董太师,原陵青草正萋萋。一时翔集多知处,独恨公台不择栖。
罗贯中: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黄山:宫谓布不用其言,亦综平昔所言论耳。至谋使布自以步骑出屯于外,布尝自将千余骑出战而败矣。其言岂可用乎!
李贽: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

在《三国演义》中,陈宫是吕布身边的第一谋士,我们先来看看陈宫对吕布的贡献。
1、《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宫说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曹操东征,兖州空虚;而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此意见被张邈采纳,吕布袭破究州,随据濮阳。
2、《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操回兵救兖州,吕布准备用薛兰、李封二人,坚守兖州,自己“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陈宫反对,认为“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彼。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此意见未被采纳,吕布曰“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且知之”。后来曹操重新夺回了兖州,证明陈宫的“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是正确的;后来曹军行到陈宫所说的埋伏地点,郭嘉确实提醒曹操当心埋伏,“曹操笑曰:吕布无谋之辈,故叫薛兰守兖州,自往濮阳,安得此处有埋伏耶”,看来吕布的这次举动,被曹操评为了无谋之辈!也说明陈宫的意见是正确的。
3、《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至近,陈宫献计,“今曹兵远来疲困,利在速战,不可养成力气。”―――未被吕布采纳,吕布很自信,确实,第一场战斗获胜。
4、《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吕布在寨中劳军,陈宫进言“曰:‘西寨是个要紧去处,倘或曹操袭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输了一阵,如何敢来!’宫曰:‘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事实证明,陈宫的提醒非常及时,要不是郝、曹、成、宋四将未能挡住典韦,曹操可能就跑不了了,此战获胜。
5、《三国演义》第十二回,这次吕布找陈宫商议,陈宫献计,让田氏做假内应,引诱曹操进城来,再“四面放火、外设伏兵,曹操虽有经天伟地之才,到此安能得脱也?”―――此计成功,曹操中计,又是典韦,在城内杀的往复三遍,才把曹操救了出去。吕布甚至遇到了曹操,“曹操以手掩面”,吕布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纵马向前追赶”。曹操掩面的动作怎么就没有引起吕布的注意?曹操的战盔怎么就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曹操的声音吕布怎么就没有听出来?把曹操作为敌方骑马的小兵顺手杀了不好吗?只能说曹操的运气真好!三国历史差点被改写。陈宫的计策大获成功!
评论一:
(1)最初陈宫对吕布的两次意见(第2和第3次)都被拒绝,可以看作是二人的磨合,吕布刚认识陈宫没有多久,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完全是人之常情。
(2)第4次的意见,吕布认为曹操刚输了不敢来,虽采纳,也只能算是将信将疑的采纳,结果证明:陈宫的意见完全正确!
(3)第5次的妙计,是吕布主动找陈宫商议的,由此可见,吕布开始信任陈宫!
6、《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曹操诈言被火烧死,引诱吕布来攻,吕布中计失败。―――此计陈宫未能识破。
7、《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曹操重新夺回了兖州,进攻濮阳,吕布“欲自将出迎,陈宫谏:‘不可出战,待众将聚会后方可。’吕布曰:‘吾怕谁来?’”,最后被曹操六将群殴而败,且被城上田氏拽起了吊桥。进不了城门,丢了濮阳。陈宫保护吕布老小从东门出城。―――此战吕布是因为自大,或者说曹操“卑鄙”以多胜少,其实战争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你以什么手段,取得了战争最后胜利的才是强者。此战又可以看出,倘若城门上有随便一位武将在,便不至于被田氏出卖了城池;倘若八健将和高顺全在,未必就输给曹营六将(高顺再加一将对付夏侯敦,臧霸再加一将对付夏侯渊,张辽、吕布对付典韦、许褚,剩下六将,派四将对付李典、乐进,还多余二将随时支援,吕布方好像还稍占优势!)。只要不败,田氏便不会献城。由此看来陈宫的意见又是正确的,可惜吕布太自大了!
8、《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曹操来攻定陶,使用了疑兵计,吕布回报陈宫,实际是问陈宫的意见。“宫曰:‘操多诡计,不可轻敌。’布曰:‘吾用火攻,可破伏兵。’”―――此计陈宫未能识破,丢了最后一个根据地定陶。
9、《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吕布收集败残军马欲再于曹操决战,“陈宫曰:‘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布曰:‘吾欲投袁绍,何如?’宫曰:‘先使人往冀州探听消息,然后可去。’布从之”―――此次进言被吕布采纳,第一条让他不要忙着报仇,估计现在去报仇没有什么好结果的,曹操坚守不出,你都没有办法;第二条让他先探一下消息,一探吓了一跳,袁绍让颜良率兵5万,来助曹操。还好听陈宫的话先探了一回,要不然就送上门去了!
10、《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吕布投不了袁绍,又来与陈宫商议,陈宫让他投徐州刘备。―――最终由于一些原因在徐州没有能长住,刘备让他去了小沛,但是总算有了安身之处,陈宫的意见还可以。
11、《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张飞酒醉,莫名其妙打曹豹,曹豹恨张飞,请吕布来袭徐州。吕布“便请陈宫来议。宫曰:‘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布从之”。―――吕布一定想取徐州,但又犹豫,因为刘备在他困难的时候帮了他,所以才问陈宫,陈宫帮吕布做了决定,于是吕布取得了徐州。
12、《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因为袁术失信,吕布“欲起兵伐之。陈宫曰:‘不可,术据寿春,兵多粮广,不可轻敌。不如请玄德还屯小沛,使为我羽翼。他日令玄德为先锋,那时先取袁术,后取袁绍,可纵横天下矣。’布听其言”―――此次决策也还行,可以说是吕布集团的长期规划,虽然简单了一点!
13、《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袁术准备攻刘备,先给了吕布“粟二十万斛”,希望他不要帮助刘备。吕布与陈宫计议形成了如下结论:“玄德屯军小沛,未必遂能为我害;若袁术并了刘备,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不若救玄德”―――陈宫和吕布共同研究的这个结果,应该是对吕布和刘备都是有利的。后来袁术大怒欲伐吕布,正是担心“布与备首尾相连,不易图也。”于是才一再的用计。陈宫还是有能力的,至此几乎很少失误!
评论二、
(1)从6-13,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第6、第8陈宫未能识破曹操的计谋,其余陈宫未有任何过失,且吕布对其也是言听计从。2次未能识破,只能说明曹操、郭嘉他们很厉害吧。
(2)陈宫到目前为止是吕布阵营唯一的,也是最受信任的谋士。
14、《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袁术使用“疏不间亲”之计,陈宫是识破的。“陈宫竟往馆驿内拜望韩胤”,“宫乃叱退左右,对胤曰:‘谁献次计,叫袁公与奉先联姻?意在取刘玄德之头乎?’”但是,他不仅没有及时制止,而且却助其一臂之力,力劝吕布即日就将女儿送去。陈珪带病见吕布,逐一分析给吕布听,吕布最后只有一句“陈宫误我!”―――读到这里,我觉得没有道理。
评论三、
(1)陈宫要是想杀刘备,上次不要让刘备回来好了,自己派些人住小沛那里。实在想讨好袁术,请袁术来小沛;
(2)陈宫要是想杀刘备,纪灵来伐刘备的时候,你劝吕布去助战好了,或者劝吕布按兵不动好了,刘备肯定挡不住袁术的大军。
(3)陈宫的这种做法,对吕布而言简直就是一种背叛,我不知道他如何解释这件事情,说自己一时鬼迷心窍;说自己水平低,没有看出来。无论怎样,陈宫不要说做吕布阵营第一谋士,做一个被信任的谋士都成问题了。
(4)这个事件的结果致使陈珪和陈登父子俩也成了吕布面前的谋士,甚至吕布会更信任他们。
而随后可知陈登父子并不是真心辅佐吕布,而是暗中出卖了吕布。
15、《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当袁术来伐吕布时,七路大军前来,吕布召集众谋士商议,“陈宫与陈珪父子俱致。陈宫曰:‘徐州之祸,乃陈珪父子所招,媚朝廷以求爵禄,今日移祸于将军。可斩二人之头献袁术,其军自退。’布听其言,既命擒下陈珪、陈登。陈登大笑曰:‘何如是之懦也,我观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布曰:‘汝若有计破敌,免汝死罪。’”陈登果然用计破了七路大军。―――陈宫这一次的计策明显不如陈登,从而使得自己在吕布心中的信任度又一次下降。
16、《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端献馋,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陈宫的信任度下降的后果出来了,那件事以前,吕布都是言听计从的,现在吕布竟然用上了“怒叱”。这不能怨吕布:上一次你要用人家的人头退兵,人家用妙计帮我退了兵,这一次你又毫无跟据地说人家不好,人家最多也就是拍拍我的马屁而已! 陈登父子目前来说应该是吕布的功臣,又看不出哪里不忠,所以陈宫此次进言没有必要。当然要是吕布对陈宫深信不移,那不要紧,只是自从那件事后,吕布对陈宫并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
17、《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吕布在下邳,曹操起兵来攻,“陈宫曰:‘今操兵方来,可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待劳,无者不胜。’布曰:‘吾方屡败,不可轻出。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落泗水矣。’遂不听陈宫之言”。―――后来曹操来攻吕布城池,吕布好像没有能让曹兵“皆落泗水”,可知陈宫之言未被采纳,只是吕布不想采纳而已。一个不被信任的谋士,即使说的是正确的意见,说不定都会被看成另有所图。
18、《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谓布曰:‘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关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粮尽,可一鼓而破:此乃倚角之势也。’布曰:‘公言极是。’” 可惜吕布的妻子知道后认为,把城全部委托给别人,一旦有变,将不可收拾。于是吕布三天都没有能下决定“宫入见曰:‘操军四面围城,若不早出,必受其困。’布曰:‘吾思远出不如坚守。’”―――这次连吕布都认为是正确的了,自从那件事以来这是首次采纳陈宫的意见。吕布以前不是也出城打过仗吗?不也是交给手下人守城吗?如今形势紧急,反而不信任手下人,手下职位最高的有两人,高顺是绝对不会背叛的,那就只能还是不放心陈宫,怕陈宫又是一个陈登。
19、《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曰:‘近闻操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将军可引精兵往断其粮道。此计大妙。’布然其言。”可惜,又是妻子不肯吕布出去。―――吕布再次不采纳陈宫之言,吕布以前好像并不是什么事都问老婆的。
评论四、
(1)从15-19吕布几乎一句都没有采纳过陈宫的建议。19以后陈宫未再进一言,至此可以看出,从14那件事以后,吕布对陈宫是言不听、计不从!
(2)陈宫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有没有跟吕布好好的解释沟通过,大概是没有。陈宫曾经都有了要离去的想法,可能也是感受到了吕布对他的不信任。但又“不忍”?“不忍”吕布没有了他会兵败如山倒?“不忍”抛弃目前已有的高级谋士职位?大概是后者吧,因为陈宫是个有志向的人!如果说离去“被人嗤笑”,也是陈宫自己前后做事矛盾造成的。
(3)从陈宫的后来表现来看,其实还是想帮助吕布的,那一次的事件大概只能看成陈宫是一时糊涂吧,我想不出更好的解释。
陈宫如果说错,只是错了一次,但这一错,却从此丧失了吕布对他的信任,一个谋士如果不被信任,那么水平越高,出的计策大概越让主帅担心,越不敢采用。陈宫的谋略至少应该不下于曹操。
吕布确实只是一个智商普通的人,被那么多的顶级奸雄、顶级枭雄、顶级谋士所看透、所利用,确实让人为这位武力绝对第一的猛将感到可惜。
如果:吕布绝对的信任陈宫,就像刘备信任诸葛亮、曹操信任郭嘉那样,结果真的很难说?那样的吕布绝对是非常强的诸侯之一。
如果:张辽是主帅,陈宫做军师,吕布以诸侯的身份只做先锋,三人像刘、关、张那样结义成兄弟,那样的吕布一定也是非常强的诸侯之一。
陈宫在三国历史上,虽然声名不及周瑜、诸葛亮响亮,但是,陈宫的谋略并不在二人之下。作为一个谋士,他尽到了为主公效力的职责。他对曹操的奸诈的蔑视,更是凸显出自己光明磊落的人格,既忠于一主,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人所称道,《三国演义》对陈宫有很高评价: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陈宫的谋略不下于郭嘉、诸葛亮。

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人物评价

荀攸:夫陈宫有智迟。

赵蕤:①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

,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②当是时,虽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无所用矣。此谓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救兵有三势,善战者恒求之於势。

陈普:何物曾奴董太师,原陵青草正萋萋。一时翔集多知处,独恨公台不择栖。

罗贯中: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黄山:宫谓布不用其言,亦综平昔所言论耳。至谋使布自以步骑出屯于外,布尝自将千余骑出战而败矣。其言岂可用乎!

李贽: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



初识陈宫是因其捉曹操又放曹操一事,看此事件就觉得陈宫是一个忠义之人,他对忠义之士也是相当敬重的,以天下为己任,有着抱负的他,当见到曹操是位为天下的忠义之士时,便毅然弃官从操而逃,对县令一职无留恋,并不在乎名利一事,他所在乎的是国家天下吧,一般说来是难得有人有如此气魄的,所以在我眼中他算得上是英雄了。

而出逃没多远所发生的事情却不好判断陈宫究竟是如何想的了。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又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令陈宫察觉其实曹操也是狼心之徒,留操,必有后患,欲杀操又觉不义,只得弃操而投东郡。说到这里,陈宫是力求自己为忠义之士,具有儒家传统思想,他人不义也罢,但自己是应当做一个忠义之人的,这里不杀曹操也没有报官出卖曹操,我也可以猜测陈宫认为曹操是识人之人,两人其实是彼此欣赏的,杀操陈宫心中也有不舍;而他心中也应该知道,此时留下曹操,对自己的未来肯定是巨大的威胁,即使弃操之时无法完全看透以后的国家形势发展,但他还是了解曹操为成大事之人,以后若被操擒,自己必是无后路可退的,这件事算是为陈宫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陈宫在弃操之后辗转投奔了东郡、陈留,后被张超引荐,恰巧吕布来投张邈,宫劝邈结吕布攻衮州,此时是陈宫谋士的身份第一次在《三国演义》中展现,而攻略的对象为曹军之地——衮州。其实刚到陈留的陈宫应该也不非常了解张邈究竟是否为可得天下的明主,但他却直接劝张邈攻衮州,其意图真的是在想帮张邈谋天下?亦或其实是因为知道曹操欲尽杀徐州百姓,而陈宫心中不忍,才出此策略,一方面可令曹操退出徐州,另一方面,又可得新主的信任?

尔后,陈宫便一直辅佐吕布,在很多人看来吕布是骁勇之人,但却是典型的有勇无谋,因此在后面的几场战役中只要吕布听从了陈宫的谋略,便获得了胜利,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宫确实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在战场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陈宫在与曹操的对战中也算是将曹操的性格分析的透彻了,了解曹操会在何时使用什么计谋,因此陈宫在促吕布成业时是有大功劳的,那时的吕布很多事情也肯听陈宫之言,只可惜后来吕布鲜少听从陈宫的谏言,才拖累属下一起被操所缚。

在关于陈宫后来一直辅佐吕布一事,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陈宫已经由一个忠义之士,变成了一个放弃国家利益、只图自身发展、摇摆不定、为虎作伥之人,但这里我却有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陈宫是个很有责任的人,他完全的履行着“居其职,司其责”的原则,一开始弃官是因为执政之人已非陈宫想效忠的人,而后几经辗转,跟随吕布;虽然《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实在是个除了武力无什么可取之处的人,但当时的情况,陈宫不另择明主,我觉得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我个人有少许猜测如下: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在君王属下做事是要伴着被杀的危险的,此时,选择一个心胸相对宽广的上司于自身是比较好的,曹操虽然惜才,但他也是妒才之人,陈宫已觉他不仁,肯定是不愿再跟随曹操了;但对于吕布,陈宫自己也说布虽无谋,却不似操诡诈奸险,为吕布谋略可尽其所能,因为吕布即使不听陈宫的策略也不会对陈宫如何,而曹操则不一定了……想想杨修之死,自然是觉得辅吕布要来得安心得多;那就又有疑问,为何陈宫当时不去投刘备呢?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其实是偏向蜀国的,所以在作品中陈宫的做法对刘备算是不仁不义了,一开始刘备以徐州相让时,陈宫说“强宾不压主”,后来又主张吕布攻徐州,再到后来的连袁术灭刘备,看到这里,恐怕又有人要说,陈宫果然已非忠义之人,当日刘备给了吕布安身之地,如今陈宫却又纵布反噬恩主,自是有很多人对陈宫不满了,但我也还是要提那句话“居其职,司其责”,陈宫那时并不了解刘备是否为仁义之人,而当时也没有机会了解,便遇到刘备让徐州之事,即使当时刘备是真有心让吕布掌徐州,此事在陈宫看来恐怕也觉得刘备有疑人之意,才会说“请使君勿疑”一话吧,而后他当然得为自己所伺之主考虑,小沛本来也就不是久居之地,有机会将徐州攻下而获得治理权则更显得名正言顺,本来在天下姓未定之时,大家各伺一人,都是为统领大业发展,谁也不知道最后谁是可得天下的人,而如今他确实应该是尽其作为吕布谋士的职责,从有利于吕布的角度来考虑究竟该如何发展,而后陈宫知晓袁术欲结亲的本意为杀刘备,他主张杀刘备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在陈宫眼中刘备可能本也有些虚伪,外加徐州一事可能对刘备造成积怨,此人不灭对吕布是一大威胁,所以这里并不是陈宫看得不远,而是有些事尽自己的本职就必须那么做。也有人说刘备太虚伪,所以陈宫才不愿投他,具体史实我没有去研究,但仅作品中陈宫的做法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个人是比较欣赏他这么做的,陈宫跟夏商周的闻仲是一样的:效一主,尽其职。不过说起易主,我想起了吕布屡次不听宫言,陈宫当时意欲弃布而往,却又不忍,又怕被人嗤笑,这里的心情可真的是矛盾,而这里也看得出陈宫还是在乎面子的人。

陈宫最后被俘,实在是吕布听妻而不听陈宫劝言的结果,说起来陈宫也算得上是死于妇人手了,不过却也是死的有志气,曹操欲留,陈宫却就那么平然的赴死了。其实看到这里我是很感动的,可是这里的感慨我又无法很好的表达,只说其实是看到这里才真的觉得陈宫是一个忠义的人才,才想过陈宫在辅佐吕布时矛盾的心情,才想到陈宫是位尽职尽责的谋士了

一、陈宫的谋略不下于郭嘉、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陈宫是吕布身边的第一谋士,来看看陈宫对吕布的贡献:
1、《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宫说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曹操东征,兖州空虚;而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此意见被张邈采纳,吕布袭破究州,随据濮阳。
2、《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操回兵救兖州,吕布准备用薛兰、李封二人,坚守兖州,自己“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陈宫反对,认为“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彼。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此意见未被采纳,吕布曰“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且知之”。后来曹操重新夺回了兖州,证明陈宫的“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是正确的;后来曹军行到陈宫所说的埋伏地点,郭嘉确实提醒曹操当心埋伏,“曹操笑曰:吕布无谋之辈,故叫薛兰守兖州,自往濮阳,安得此处有埋伏耶”,看来吕布的这次举动,被曹操评为了无谋之辈!也说明陈宫的意见是正确的。
3、《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至近,陈宫献计,“今曹兵远来疲困,利在速战,不可养成力气。”―――未被吕布采纳,吕布很自信,确实,第一场战斗获胜。
4、《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吕布在寨中劳军,陈宫进言“曰:‘西寨是个要紧去处,倘或曹操袭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输了一阵,如何敢来!’宫曰:‘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事实证明,陈宫的提醒非常及时,要不是郝、曹、成、宋四将未能挡住典韦,曹操可能就跑不了了,此战获胜。
5、《三国演义》第十二回,这次吕布找陈宫商议,陈宫献计,让田氏做假内应,引诱曹操进城来,再“四面放火、外设伏兵,曹操虽有经天伟地之才,到此安能得脱也?”―――此计成功,曹操中计,又是典韦,在城内杀的往复三遍,才把曹操救了出去。吕布甚至遇到了曹操,“曹操以手掩面”,吕布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纵马向前追赶”。曹操掩面的动作怎么就没有引起吕布的注意?曹操的战盔怎么就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曹操的声音吕布怎么就没有听出来?把曹操作为敌方骑马的小兵顺手杀了不好吗?只能说曹操的运气真好!三国历史差点被改写。陈宫的计策大获成功!
二、人物简介:
陈宫(?-199年2月7日 ),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大将,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等人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三、人物评价:
荀攸:夫陈宫有智迟。
赵蕤:①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②当是时,虽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无所用矣。此谓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救兵有三势,善战者恒求之於势。
陈普:何物曾奴董太师,原陵青草正萋萋。一时翔集多知处,独恨公台不择栖。
罗贯中: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黄山:宫谓布不用其言,亦综平昔所言论耳。至谋使布自以步骑出屯于外,布尝自将千余骑出战而败矣。其言岂可用乎!
李贽: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

陈宫在三国演义里面的智谋怎么样?
答:三国演义陈宫智谋在三国排第8。东汉末年陈宫是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三国演义剧情简述 陈宫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

曹操手下哪位谋士谋略超群?
答:陈宫是顶级谋士,可以从以下两件事证明其谋略超人:1、辅佐曹操 陈宫在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出仕之,初平三年(192年),曾通过外交手段,为曹操收取兖州(当时的兖州因刺史刘岱跟青州黄巾军作战时战死而处于无主状态)。并且,陈宫争取到了济北相鲍信的支持,让曹操得以担任兖州刺史讨平盘据兖州一带的青州黄...

陈宫谋略如何
答:4、《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吕布在寨中劳军,陈宫进言“曰:‘西寨是个要紧去处,倘或曹操袭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输了一阵,如何敢来!’宫曰:‘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事实证明,陈宫的提醒非常及时,要不是郝、曹、成、宋四将未能挡住典韦,曹操可能就跑不了了,此战获胜。 5、...

评价三国谋士陈宫。
答:在三国历史上,虽然声名不及周瑜、诸葛亮响亮,但是,陈宫的谋略并不在二人之下。作为一个谋士,他尽到了为主公效力的职责。他对曹操的奸诈的蔑视,更是凸显出自己光明磊落的人格,既忠于一主,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人所称道,《三国演义》对陈宫有很高评价: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

三国里陈宫的智谋才华究竟在什么水平?
答:三国里陈宫的能力智慧都是较强的,他帮助吕布夺得了荆州,并且给吕布出谋划策,使得吕布的军事力量强大一时,可是后来由于吕布的刚愎自用,最终导致这股军事力量被消灭。

陈宫在三国众多谋士当中,他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答:我经常和他跪下来长谈他和马谡只是两个相反的人才,一个擅长战术,一个擅长战略,都是天才,但他们面对的对手太强,这两个人的水平应该差不多,如果是组合,一定很强陈宫的脑子是最好的,是最棒的。陈宫在《三国演义》中帮助吕布一个曹操集团,这是什么想法。曹操自己都是高手,何况荀彧、荀攸、郭嘉...

三国里有个很聪明但是反应慢的人,是谁。
答: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等人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小说中陈宫曾被刘晔评价为“陈宫多计”;荀攸评其“有谋而迟”。但陈宫不是反映慢 而是总喜欢深思熟虑 因此提出谋略的速度比较慢 ...

陈宫背叛曹操后,为何选择辅佐有勇无谋的吕布,没有选择刘备呢?_百度...
答: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失败,急忙逃出长安,结果在出城的时候被陈宫所救,陈宫与曹操一同逃难,在路过曹操父亲的朋友吕伯奢家时,曹操被好客的吕伯奢邀请到家中,在吕伯奢前去买酒的时候,曹操误以为在杀猪的吕伯奢家人要拿他报官,因此与陈宫合伙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来才发现是一场误会,...

《三国演义》陈宫是顶级谋士吗?
答:《三国演义》陈宫是顶级谋士。作为顶级谋士的一个必须特质就是能够看人识人。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后,逃难过程中被抓落入陈宫手里。陈宫只是简单地和曹操交谈后,便果断辞官和曹操一起亡命天涯。因为他能看出曹操是一个有着极大抱负的人,而这样的人在那个乱世中肯定会有一番作为,那么他的身边就需要大量...

三国时期的陈宫为什么要选择有勇无谋的吕布为主公,而不选择刘备。_百度...
答:三国时的陈宫,为什么选择有勇无谋的吕布为主公,而没选择刘备,是因为陈宫当时想反抗曹操,他认为当时只有吕布这样的能人才能反得动曹操,就去投靠吕布。他不投靠刘备的原因,和当时的刘备力量很弱,名不见经传有关。按客观的眼光来看,陈宫的谋略是上层次的,他投靠曹操是最好的选择,偏偏陈宫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