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9月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第四季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作者&投稿:爰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年8月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9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国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第 55 期
2011 年 8月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小,人员伤亡相对较少,经济损失同比大大减少。2011 年 9月防灾形势依然严峻。9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汛期,也是台风 (热带风暴)登陆频繁期。预测 9月地质灾害重灾地区可能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华东和西北等地区山区。汶川地震影响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高,需要重视。同时应高度重视台风 (热带风暴)带来的强降雨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
一、地质灾害灾情
8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648 起,其中滑坡 293 起、崩塌 148 起、泥石流 175起、地面塌陷 22 起、地裂缝 6 起、地面沉降 4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22起,15 人死亡、2 人失踪、20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2.53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大大减少 (表 1)。主要原因是今年 8月异常强降雨少于去年同期。
表 1 2011 年 8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8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71 起,避免人员伤亡 4528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1.84 亿元。
8月地质灾害分布在 24 个省 (区、市)。按发生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四川、湖北、云南等 (表2); 按造成的人员死亡失踪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云南、四川、陕西等 (表3); 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大到小依次是云南、四川、湖北等 (表4)。
表 2 2011 年 8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 单位: 起


表 3 2011 年 8月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统计表 单位: 人


表 4 2011 年 8月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单位: 万元


二、地质灾害特点
(一)多年同期相比灾情最轻,死亡失踪人数最少
与 2005 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8月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最低,因灾造成人员死亡失踪人数为最少,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少。
(二)西部地区受灾最严重,没有重大群死群伤事件
人员伤亡基本都在西部地区,因灾共造成 15 人死亡失踪,占总数的 88%; 云南、四川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共造成 1.78 亿元的财产损失,占总数的 70%。
(三)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
8月份,全国共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616 起,占总数的 95% 。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共 602 起,占总数的 93%。
(四)以自然因素引发为主
全国 648 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597 起,占总数的92%; 人为因素引发的有51 起,占总数的8%。自然因素主要为强降雨,人为因素主要为采矿和切坡等。
三、重大灾害实例
8月15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功果桥镇功果村鲁基沟村民小组发生特大泥石流,规模 6 万 m3,直接经济损失 3286 余万元。
四、9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9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汛期,也是台风(热带风暴)登陆频繁期,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区域强降雨、局地暴雨和台风(热带风暴)带来的强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很大。地质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西南、中南、华东和西北的局部山区。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国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第 66 期
一、地质灾害灾情
(一)2011 年 1 ~10月灾害灾情
2011 年 1 ~ 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15514 起,其中滑坡 11430 起、崩塌 2267起、泥石流1374 起、地面塌陷300 起、地裂缝84 起、地面沉降29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114 起,236 人死亡、32 人失踪、129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39.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表 1)。
1 ~ 10月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393 起,避免人员伤亡 34141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7.09 亿元。
表 1 2011 年 1 ~10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二)10月灾情
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492 起,其中滑坡 316 起、崩塌 134 起、泥石流 20起、地面塌陷 15 起、地裂缝 4 起、地面沉降 3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5 起,13 人死亡、11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0.7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 (表 2)。
10月全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21 起,避免人员伤亡 2371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994.6 万元。
表 2 2011 年 10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10月地质灾害分布在 18 个省 (区、市)。按发生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广西、四川、福建、云南等 (表 3); 按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由多到少失踪依次是山东、贵州、广西、陕西等 (表 4); 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依次是四川、福建和云南等(表 5)。
表 3 2011 年 10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 单位: 起


表 4 2011 年 10月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统计表 单位: 人


表 5 2011 年 10月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单位: 万元


二、10月地质灾害特点
(一)与多年同期相比灾害发生数量较多,死亡失踪人数最少
与 2005 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10月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次高,仅低于 2010年; 因灾造成人员死亡失踪人数最少; 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次高,仅低于 2010年。原因是受台风 “纳沙”带来的强降雨影响,10月初在广西南宁市、钦州市等地区引发 129 起滑坡、崩塌灾害。
(二)西部地区受灾最严重,其他地区相对较轻
人员伤亡一半分布在西部地区,因灾共造成7 人死亡失踪,占总数的53.85%;四川、云南、西藏、广西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共造成 0.44 亿元的财产损失,占总数的 62.78%。
(三)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
10月份,全国共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470 起,占总数的 95.53% 。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共 477 起,占总数的 96.95%。
(四)以自然因素引发为主
全国 492 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 386 起,占总数的 78.46%; 人为因素引发的有 106 起,占总数的 21.54%。自然因素主要为降雨、重力作用等; 人为因素主要为采矿、人工切坡、开采地下水和爆破等。
三、重大灾害实例
9月25日,山东省烟台莱州市夏丘镇京长采石矿因降雨和采矿发生崩塌,灾害规模达 1000 立方米,造成 6 人死亡。
四、11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11月份是地质灾害的低发期,但仍需防范秋季异常强降雨和人类活动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总体预测 11月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危害程度可能较 10月份轻,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西南、东南和西北的局部山区。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国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第 59

2011 年 1 ~ 9月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同比大大减少。9月是今年以来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月份。第四季度将进入地质灾害低发期,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将低于主汛期。秋季强降雨、台风和人类工程活动还将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总体预测第四季度地质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西南、西北、中南和华东局部山区。

一、总体情况

(一)2011 年 1 ~9月总体灾情

2011 年 1 ~ 9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15022 起,其中滑坡 11114 起、崩塌 2133起、泥石流1354 起、地面塌陷315 起、地裂缝80 起、地面沉降26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109 起,223 人死亡、32 人失踪、118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38.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表 1)。

1 ~ 9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372 起,避免人员伤亡 31770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6.29 亿元。

表 1 2011 年 1 ~9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二)9月灾情

9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2290 起,其中滑坡 1527 起、崩塌 364 起、泥石流 309起、地面塌陷 76 起、地裂缝 7 起、地面沉降 7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20起,81 人死亡、9 人失踪、24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16.32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减少,而发生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增加 (表2)。9月是今年以来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月份,主要原因是月内四川、陕西等地遭遇强降雨袭击,引发较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9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71 起,避免人员伤亡 16151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1.33 亿元。

表 2 2011 年 9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二、突发事件及处置情况

2011 年 9月17日14 时 10 分,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办石家道村白鹿塬北坡发生特大黄土滑坡灾害,滑坡体方量达 24.80 万 m3,共造成 32 人死亡,5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5200 多万元。

根据调查,该区土质情况以及连续强降雨是造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原因。该滑坡位于黄土塬边,滑坡体上部为马兰黄土,土质疏松,下部为离石黄土,中间夹多层古土壤。黄土塬地形高陡,垂直节理发育,易于雨水渗入,而古土壤土质致密,具有隔水作用,形成易滑地质结构。在强降雨作用下,黄土体易于在黄土与古土壤界面产生失稳滑动。该地区 9月份前半个月累计降雨量达 284.50 毫米,是同期月均降雨量的 3 倍,发生灾害前 24 小时的降雨量为 42 毫米。降水渗入土体,使得坡体自重增大,降低土体强度,在降水作用影响下,引发此次黄土滑坡。

灾害发生后,西安市、灞桥区党委、政府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接到灾情报告后,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并向陕西省应急办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办电话报告,派出应急工作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调查和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国土资源部派出专家组与当地工作组进行会商,提出监测建议、二次险情发生的撤离预案等安全抢险、搜救指导意见,防止了二次灾害的发生,保证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趋势预测

第四季度将进入地质灾害低发期,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将低于主汛期。秋季强降雨、台风和人类工程活动还将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总体预测第四季度地质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西南、西北、中南和华东局部山区。

四、对策建议

为防范台风和秋季强降雨对西南、西北、中南和华东局部山区带来的地质灾害,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应继续加强预防,密切关注当地天气变化,加大对地灾隐患点的排查、巡查和复查力度,确保群测群防体系健全、信息通畅,能及时应对出现的灾情险情。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