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原始佛经 小乘佛经 中对 六道轮回的叙述,我要佛陀真实的原话,改的编的就不要发了,谢谢

作者&投稿:逮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 原始佛经 小乘佛经 中 关于 神通的叙述。 我要的是佛陀真实的原话,改的,编的就不要发了,谢谢~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佛说四十二章经》

  阿弥陀佛!施主多虑了!要知道,所有的佛经,除了后来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六祖坛经,都是在大藏经里三藏十二部中的,大藏经经历几千年的传抄,已遍及全国各地,所有的刊印都是有历代大德与之校验,各个朝代也只有文学才华很高翰林上卿的和高僧大德才能参与,这是非常严肃的!重要的是,因为人和人的文学功底,教育程度,文化层次,修养,见解,理解,悟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就像鸡上树,鸭下水,冷暖自知!你要是多看些经书就知道了,阿难的记性第一,当时都是证得阿罗汉的佛陀亲传弟子来集结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位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一位外国和尚,就是鸠摩罗什
  法师。在南北朝时代,秦王苻坚为了请鸠摩罗什到中国来,派出了二十万大兵,
  消灭了两个国家。在世界人类文化史上,只有中国才会有这种事,为了请一位学
  者,一位出家法师,居然派出二十万大军去接护,中国文化就有如此气派。

  派去接鸠摩罗什的大将姓吕,接到了新疆,准备进入国境时,听到秦王苻坚
  已经失败,他遂在甘肃自立为王,称为西凉。鸠摩罗什在西凉待了好几年,等到
  西凉亡了,才进入中国长安。

  鸠摩罗什到达长安以前,与中国军队相处了许多年,所以,他的中文已有了
  根基。再加上皇帝对他的供养与器重,他的中文当然好。而且,当翻译佛经时,
  参加的人很多,不是他一个人。方法是由他讲一句,其他人讨论再讨论,字字斟
  酌,往往为了一个字,讨论了几个月,才确定一句佛经。

  再说唐代玄奘法师的译经院里,拥有三千人之多,包括在家、出家,集合了
  全国有智慧、有学识的人才,而且还包括了基督教的传教士。玄奘法师甚至将祆
  (XIAN1:拜火教,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崇拜火,南北朝时传入我国)教
  的经典也翻译了,有一部摩尼竺天经,不是佛经,那是祆教的经典。玄奘法师还
  不只如此,他把中国的老子、庄子翻译成梵文,送到印度去,可惜现在找不到了,
  因为印度人不知文化之贵重。不过,现代的中国人,也已不像以前那么重视文化
  了,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在《巴利三藏》,中部《第一二九 愚人智者经》中,佛陀描述了轮回中恶道的痛苦以及人生的难得,详细经文如下:

  诸比丘!虽以任何譬喻亦不能说于地狱如何之苦耶?
  如是说已,一比丘白世尊曰:“然者,世尊!得为我说喻耶?”
  [世尊曰:]“得也,比丘!”世尊告[比丘曰:]“比丘!譬喻捕捉盗贼、犯罪 者以示王:‘王![此]盗贼、犯罪者也。请加于彼所欲之惩罚。’而彼王如是言曰:汝等当往之,[而且]于清晨对彼者刺百刀。’而清晨对彼者刺百刀。时,王于午时如是曰:‘汝等!彼者如何?’[彼等言]‘王!如是彼尚活。’而彼[王]如是告彼等曰:‘汝等当往之,而且于午时对彼者刺百刀。’午时刺彼者百刀。时,王于晡时如是言曰:‘汝等!彼如何?’[彼等言:]‘王!如斯彼者尚活。’王告彼等曰:‘汝等当往之,而于晚时刺彼者百刀。’于晚时刺彼者百刀。诸比丘!对此如何思惟耶?彼被刺三百刀,为其缘,应受忧、苦耶?”
  [比丘言:]“世尊!虽唯刺一刀,为其缘,彼者当受忧、苦,何况刺三百刀耶!”
  其时,世尊手取拳大之小石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如何思惟耶?我于此手所握拳大之小石与雪山之山王,何者为大耶?”
  [比丘言:]“于此,世尊!世尊之所握手拳大之小石与雪山之山王者比较不入其数亦无有至千万分之一,不得取为比较也。”
  [世尊曰:]“恰如是,诸比丘!彼者被刺三百刀,为其缘而受忧、苦者其与地狱比较者,不入其数亦无有至千万分之一,不得取为比较。诸比丘!诸狱卒对彼行五种名之刑罚。即名以五技之赤热铁杙,刺其两手、两足及中胸。彼其时受激甚之苦受。而只要彼恶业之未尽,于其间无有命终。诸狱卒诱行彼,以斧截之。彼于其时受激甚之苦受。而只要其恶业之未尽,于其间无有命终。诸比丘!诸狱卒置彼足于上,以头于下,以利斧切之。彼其时……乃至……只要彼恶业之未尽,于其间无有命终。诸比丘!以彼轭于车、令往还于热、烧燃之地上。彼其时……乃至……只要彼恶业之未尽,于其间无有命终。诸比丘!诸狱卒令彼上、下于炭山、热、烧燃之大山。彼其时受激甚之苦受。而只要彼恶业之未尽,于其间无有命终。诸比丘!
  诸狱卒捉彼足于上、头于下,投进于热、烧燃之大铜釜中。令彼于其处煮沸。使彼于其处煮沸,或上、或下、或横。彼于其时受激甚之苦受。而只要彼恶业之未尽,于其间无有命终。诸比丘!诸狱卒捉彼投于大地狱中。诸比丘!而且彼大地狱,有四隅、四门、相分平等之部份,围著铁壁,以铁蔽之,其铁制之地令敷燃烧之火,有扩偏[上下四方]百由旬存续一切时。
  诸比丘!由种种之异门,我虽说地狱之论。诸比丘!究竟如何是地狱之苦?依 言述不能尽。
  诸比丘!畜生之类,有草食之生物、彼等以齿龃生、干诸草而啖。然,诸比丘! 如何畜生类为草食之生物?种种之马、牛、驴马、山羊、鹿、乃至其他凡畜生类为草食之生物也。诸比丘!彼愚痴者,曾于此处[人界]为食味之贪著者,于此处作诸恶业,身坏命终后,即生为彼诸草食之有情、彼诸有情之类。
  诸比丘!畜生之类,有粪食之生物。彼等从远嗅至粪臭而趣:‘于此处我等可饱食,于此处我等可饱食。’譬如诸婆罗门之由供物之香而趣:‘于此处我等可饱食,于此处我等可饱食。’诸比丘!恰如是,畜生之类,有粪食之生物。彼等从远嗅到粪臭而趣:‘于此处我等可饱食,于此处我等可饱食。’然者,诸比丘!如何畜生为粪食之生物耶?鸡、豚、狗、豺乃至其他之凡畜生类而为粪食之生物也。诸比丘!彼愚痴者,曾于此处[人界]为食味之贪著者,于此处作诸恶业,生坏命终后,生为彼诸粪食之有情、彼诸有情之类。
  诸比丘!畜生之类,有生于黑暗中、老于黑暗中、死于黑暗中。诸比丘!而如何畜生、有生于黑暗中、老于黑暗中、死于黑暗中?即昆虫、蛆虫、乃至其他凡畜生类,生于黑暗中、老于黑暗中、死于黑暗中三生物也。诸比丘!彼愚痴,曾于此处[人界],为贪著食味者,于此处作诸恶业,身坏命终后,生于彼诸黑暗中、老于黑暗中、死于黑暗中之有情、生为彼等诸有情之类。
  诸比丘!有畜生类,生于水中、老于水中、死于水中之生物。然者,诸比丘! 如何诸畜生,生于水中、老于水中、死于水中之生物?即鱼、龟、鳄、乃至其他,凡畜生类,生于水中、老于水中、死于水中之生物也。诸比丘!彼愚痴,曾于此处[人界]为贪著食味者,作诸恶业,身坏命终后,生于彼诸水中、老于水中、死于水中之有情,生为彼诸有情之类。
  诸比丘!有畜生类,生于不净中、老于不净中、死于不净中之生物。然者,诸比丘!如何畜生类,有生于不净中、老于不净中、死于不净中之生物?诸比丘!凡彼成生于腐败鱼中、老于腐败鱼中、或死于腐败鱼中之诸有情,或生于腐败死体中、腐败食物中、或污池中、或秽水淈中……乃至……诸比丘!彼愚痴者,曾于此处[人界]为贪著食味者,作诸恶业,身坏命终后,生于彼诸不净中、老于不净中、死于不净中之有情,生为彼等诸有情之类。
  诸比丘!我虽依异门得说畜生论。诸比丘!毕竟,于任何之畜生类,不能依言 说尽其苦!
  诸比丘!譬如有人,以有一孔之轭投于海中。而且东风从彼吹去西方,西风 吹去东方,北风吹去南方,南风吹去北方。其时有一瞎龟,彼过一百年始一度浮起。诸比丘!汝等对此作如何思惟?彼之瞎龟,应以其首,入其一孔之轭中耶?”
  “世尊!在混杂中,若久历其时,于何时之间[或有此可能]。”
  [世尊曰:]“诸比丘!彼瞎龟,欲从首入其一孔轭中应甚迅速。诸比丘!我说, 无宁此一度趣险难处之愚者言得为人更为艰难。此何因由耶?诸比丘!不论如何, 于其处[险难处]无有法行、寂静行、善行、福行,诸比丘!于其处,是彼此相食、 弱肉强食之行也。诸比丘!如是愚者,若经时已久,于何时还来人位,彼还生于种种卑贱之家,[即:]或旃陀罗之家、或猎师之家、或竹工之家、或造车人之家、或屠杀者之家、如是类贫困缺乏饮食、穷苦生活之家。于此,得衣、衣亦甚艰难。因此,彼之容色不佳、面颜丑陋、倭小而多病。或成为瞎眼、曲臂、跛足、跸足也。或不得饮食、衣服、车乘、花环、香料、涂油、座位、住宅、灯火。彼身为恶行、语为恶行、意为恶行也。彼身为恶行、语为恶行、意为恶行已,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

轮回观在古印度婆罗门教时期就已经出现,佛教产生同时代的外道也多有论述,所不同者在于原始佛教阶段出现的轮回观本身还是建立在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缘之佛教基础理论之上的。其后的大乘佛教,秘密佛教所有所发展,但是并无甚大改变。如《本生经》云:"世间诸有情,皆随业力转;业为其眷属,业为其伴侣;随业而往生,不定如轮转;或处天人中,或居四恶趣。"已经概括了佛教的轮回观。而各道的业果及生存状态可参考《长阿含经 》第四分《世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