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夫有几个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汗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夫”和“是”有哪几种解释

夫 1.成年男子 (读fū),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丈夫(读fū) ,例如“今夫又死焉” (《捕蛇者说》)3.这、那(读fú) ,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4.句首发语词,一般表示将发议论 (读fú)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5、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没有实在意义,例如“悲夫”(《烛之武退秦师》)是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词语“是”的出现很常见,其用法主要有虚词、实词两大类,代词、助词、动词、形容词四小类用法:(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

(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使宾语前置,起强调作用,无实义;(3)作动词,与现代汉语中判断动词“是”相同;(4)作形容词,与“非”相对,“正确、对”之意,此义项有时活用为意动词,“认为……正确、对”之意。下面逐一阐述。

一 、虚词类: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这是文言词语“是”在古代书面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且这种用法一 直保持到现在。

请看下面的例子:(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故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墨子·非攻(上)》)“是何故也”与“此何故也”义同,“是”即“此”,作该句主语。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指示代词,复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作主语。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同上)“是”复指上句“非我也,岁也”这种说法,作主语。(4)是时,上未立太子。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5)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6)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是”作指示代词,常与其他一 些词合用,构成固定的习惯用语。如“是以”、“是故”、“于是”等等。

(7)太伯不从,是以不嗣。(同上句)(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7)(8)两句中,“是以”“是故”均为“因此”“所以”之意。(9)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捕蛇者说》)(10)民之有口,犹士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国语·邵公谏弭谤》)(11)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同上)(1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于是”的用法有二:“于”“是”各为一词,(9)中的“于是”表示“在(捕蛇)这件事上”,(10)中的“于是”表示“由此”“从此”之意;(11)(12)中的“于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表示承接的词。2、作助词,用于动宾倒装结构中,起强调作用,无实义。

这种用法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几个词语中,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等。(13)《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句中“是”是何用法?查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册第69页注:全句的意思是“击退戎、狄,制御荆、舒”,;是,助词。可见这是个倒装句,可“是”的用法,讲得不够清楚。

再查万光治和徐安怀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第81页,注:戎狄必须打击,荆舒也应该严惩;是,助词,使宾语提前,加以强调。前者用主动语态译句,后者用被动语态译句,因而语序不同;把二者对“是”的注释结合起来看,“是”的用法就清楚了。

(14)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无乃……与”是古汉语中一种表示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恐怕……吧”。“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助词,使宾语提前,加以强调。

(15)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将虢是灭”即“将灭虢”的倒装。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同上)(16)诸君若有意,惟余马首是瞻可也。

(《冯婉贞》)“惟德是依”“惟德是辅”“惟余马首是瞻”分别是“惟依德”“惟辅德”“惟瞻余马首”的倒装,意思分别是“依据于有德者”“只是辅佐有德者”“只要大家看我的马头所向(听我的指挥)就行了”。“是”的这种用法,与“之”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相似:孔子云:何陋之有?/何罪之有?以上两句中的“之”,用于肯定反问句中,将动词宾语提前,有否定和加强语气的作用;“是”则基本用于肯定陈述句中。

二、实词类:1、“是”作判断动词。在古汉语中,常用“为”“乃”“则”等词语和判断句式来表示判断,用“是”表示判断则出现较晚,且主要见。



夫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答:有以下意思:1、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等;2、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等。3、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称老师;旧时妻称夫;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等;5、妇妻;6、量词。另外,当读夫(fú)时有以下意思:1、文言发语词;2、文言...

文言文夫的用法
答:妇妻 笔画数:4; 部首:大; 笔顺编号:1134 详细解释: --- 夫 fū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 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同本义〖man〗 夫,丈夫也。 ——《说文》...

“夫” 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范例
答:◎ 夫 fū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man]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

文言文解释“夫”“其”“则”“然则”的所有意思
答:夫:在文言文中,有如下意思:1。发语词,不翻译 2。成年男子 3。丈夫 ◎ 其 qí 〈代〉(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jī),变成“其”。( 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2) 彼、他 [he]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

文言文,夫虚词是什么意思
答:译文: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四、用作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清代蒲松龄《促织》)译文: 听说这件事,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五、“夫”假借为“彼...

古文中夫在句首的意思
答:问题二:夫在古文中有哪几个意思 一、名词。“夫”作名词时,读作“fū”,意思是成年男子或丈夫。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译文:于是带领儿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②未几,夫声起。(《口技》) 译文:不久,丈夫..的呼噜声想起来了。③此庸夫.之怒也,...

求问文言文中的"夫"字的含义
答:1 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没有实在意义.2 丈夫(读fū)3 这、那(读fú)

文言文夫是什么意思?
答:当我们用夫句式表现一个事实、推理或论证,我们需要使用夫作为先行词,再用 “则”、“故”、“乃”等后接上表达的结论或推理,构成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复句。夫是一个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被淘汰。在文言文中,夫有时候是指人,有时候也可以指物品,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夫句式...

诫子书中夫和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实词:穷庐:破房子。诫:警告,劝人警惕。原文: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文言文《口技》中"夫"什么意思?“妇”是什么意思??
答:夫:丈夫,夫君 妇:妇人,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