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狂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梁启超,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除了上述各种身份,他还有一个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身份——“超级奶爸”。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其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院士,其他的子女也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号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的9个子女:

梁思顺:长女,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

梁思成:长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梁思忠:三子,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

梁思庄:次女,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四子,经济学家,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

梁思懿:三女,著名社会活动家。

梁思宁:四女,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

梁思礼: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如此成功,教导出满门才俊呢?

从梁启超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不难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导师、亲密的朋友。

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学习感悟

梁启超教育子女不要耽于物质上的享乐,而是要做到精神上的富足。这同样适用于现代家庭教育。当今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很多青少年贪图物质上的享乐,没有树立良好的金钱观、价值观,家庭教育应当重视这个问题。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学习感悟

萧公权评价梁启超“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爱国是梁启超刻在骨血中的信仰,他的九个子女,也都追求着同样的信仰。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爱国不仅仅是责任,也是我们的情怀与信仰。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学习感悟

梁启超教育子女们做事情不要在没有付出的时候,就只想着回报、酬劳,默默地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收获。不骄盈自满,不怯弱自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他从不曾要求子女必须做到何种程度,但子女们依然成为了栋梁之材。

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

学习感悟

多方取益、博采众长是梁启超关于治学的态度。广交益友,博览群书,不要自己限制住自己,学得越多,见识到的天地便越广阔。如果在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一方小天地内,道路只会越走越狭窄。大多数人在讲“精益求精”,不要“博而不精”,但梁启超却恰恰相反,这就是他的智慧。

你们到温哥华那天,正是十五,谅来在船上不知蹭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了。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

学习感悟

由此可见,梁启超家书打破了中国家书“庭训”的传统,称呼方面,他用“我的宝贝思顺”“老白鼻(oldbaby)”等亲切的昵称;内容方面,既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也看不到居高临下的说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慈爱、热情而又体贴的父亲,在窗前灯下,与他的孩子们娓娓话家常,谈自己的悲喜,对子女的相思。即便到现在,大多数家长也难以直接对孩子说“爱”,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含蓄的,这或许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坦然说“爱”的能力。

《梁启超家书》真可谓是一本“模范父亲手册”,在家书中,梁启超的形象不再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文学家,而是一位可爱可亲的慈父、思想开明的家长,他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规矩,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
答: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富的国,哪有强的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有知规矩,守方圆,才能不忘初心。懂规矩的孩子,为人处世,有章法,与人交往,有尺度。好的家风,永远是知善恶,懂廉耻。待人接物,从容自若,不卑不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是梁启超的家门...

历史题请问梁启超家的儿子是什么名字
答: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思顺(1893-1966):长女,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梁思成(1901-1972):长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思永(1904-1954):次子,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梁思忠(1907-1932):三子,西点军校毕业,...

什么样的家庭出学霸?美国大数据研究表明:多具备这6种特征
答: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出学霸呢?我想大部分的家长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吧!像梁启超先生的9个儿女就都个个成才,被称为是: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而且,这样的学霸家庭并不少,可见 子女有怎样的成就,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美国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曾展开过一个名为“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

崔恺一门三院士啥意思
答:是对崔恺家族的赞誉。根据快懂百科查询显示,崔恺,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恺一门三院士”这个说法是基于崔恺家族中三位院士的事实。崔恺本人是工程院院士,他的父亲崔唯唯是建筑学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他的叔叔崔起鸿也是一...

一门三院士,“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梁启超的教育观有多先进?
答:三女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四女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一门三院士一门三院士,梁启超先生被誉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那么,梁启超先生的教育观到底是什么,又有多先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观...

怎样写关于家风的作文
答:家风对于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是这样,近代亦是如此。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梁启超,不但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而且还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教育家,其子女人才辈出,被后人称作“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对子女教育的用心之处,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更体现在精神与思想的熏陶。在孩子年幼时,...

三个名人爸爸写给孩子的信,爸爸带孩子越久,孩子越优秀,真没错_百度...
答:胡 适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梁启超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在梁启超的这封信中,不谈成功,不见利益,只在乎学习与做人。梁启超先生有九个孩子,在他的家庭教育下,个个成器,"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三人均为院士,三子...

那些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妈,可怕的是还不自知
答:可看了《梁启超家书》、以及梁先生相关传记的人都知道,梁启超先生对家庭子女的总是温文尔雅、平等对待,所以他养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有出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九个子女个个都是各方面的专家,有3个子女甚至是国家级的院士!最出名的就是国徽的设计者梁思成。 而看看与他齐名的、与他一起发动戊戌变法的...

梁启超家被誉为一门三院士都是谁
答:梁启超,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他的后代,个个成绩斐然。他有9个子女,其中3人是院士,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梁思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第一届中国院士,创办了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第一...

在历史上,培养子女的最成功的最棒家长是谁呢?
答:看罢苏家、王家以及李鸿章家的教育都非常成功,我们再看现代的教育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梁启超。因为梁启超不仅把9个子女,全部培养成才,“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说的就是梁启超的这九个儿女。而且,他还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把非常多教育思想传授下来,到今天还被教育界应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