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原则是?

作者&投稿:和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原则是?

遵循次序性和渐进性的市场化基本原则。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决定了利率市场化在整个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次序,金融约束是金融抑制向金融自由化变革的合理过渡,促使各种利率的放开。

利率市场化;次序性;渐进性。

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个人消费贷款的定价都有哪些基本原则

个人消费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不同品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不同的定价标准,但总体定价策略和定价方法是一致的,但据汇小贷了解,
一般来说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个人消费贷款定价既要覆盖风险、补偿各项成本和预期损失,又要让银行获得必要的收益,所以,这个价格应该是一个兼顾三性的均衡价格,最终实现共赢。
2、以"贷款风险"作为定价核心个人消费贷款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商品的特殊产品,其转让的只是资金的使用权,非所有权,因此,从贷款发放开始银行就面临遭受资金损失的各种风险,如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中以信用风险最为重要,因此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度量是确定个人消费贷款定价的核心。
3、以"贷款成本"作为价格下限银行在个人消费贷款方面的主要收入就是利差收入,因此个人消费贷款的利率定价是其获取收益的唯一来源。商业银行要获取利差收入,首先就要弥补贷款成本支出,因此,个人消费贷款的定价应以此为下限,覆盖贷款的费用支出、平均风险和资金成本,保证基本的成本收益均衡,实现银行的经营效益。
4、以"风险差异"作为价格浮动依据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因用途、客户群体、贷款方式、贷款期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险。一方面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不同贷款品种也因产品特点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差异。因此,这就需要这对不同种类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和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所存在的风险差异确定不同的利率浮动空间。

三、银行贷款定价应遵循什么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进行贷款定价时,银行首先必须确保贷款收益足以弥补资金成本和各项费用,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2扩大市场份额原则。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求生存,求发展,除了在业务类型方面不断括展,还应该在信贷市场份额方面不断扩展。3保证贷款安全原则。在银行贷款定价时,必须遵循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确保银行贷款安全性。4维护银行形象原则。作为经营信用业务的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信贷工厂贷款利率定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信贷工厂利率定价应

通常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有四类:成本加成定价、价格领导模式定价、成本收入定价、基准利率加点定价等。

1.费用附加价格方法:

放款利率=筹资边际成本银行其他运营成本违约风险支出-银行预期收益

该模型适用于处于领先地位或信用市场需要的情况下,属于典型的内向型价格模型,它综合了银行的内部成分和盈利因素,但对信贷市场

第1页

?

A.O.史密斯家族年轻时尚品牌-佳尼特电热水器60升储水式家用无地线可安装速热节能60NB

¥2499元¥2599元

立即购买

京东广告

的把握不足,从而造成了客户的损失和信贷市场的萎缩。该方法的困难是各类费用的核算,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数据很难做到对各个行业的费用进行精确的分摊和统计,同时又很难做到全面、准确地进行风险定量,因而不适合大部分农村信用社。

第2页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有哪些
答:利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经过30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收益率曲线也...

我国利率体制
答:利率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经过10多年发展,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将截至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简要介绍如下:2003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发布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

中国的银行利率由市场还是政府决定
答:当然是政府,中国人民银行 利率市场化介绍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提出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

1.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沿革
答: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沿革 中国利率市场化在改革进程中稳步推进。——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改革的基本思路。——1996...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高频考点汇总【二】
答: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我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重点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考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

结合实际,谈谈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效应
答: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供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国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也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有利的外部条件。对此,央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总体思路。具体而言,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产生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麦金农、爱德华肖提出。 利率市场划分为“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

沈阳寻找小额拆借合伙人
答:2.2 我国利率改革遵循一般规律 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所走的道路,从步骤上看,我国确定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渐进模式。同时,央行确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以及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这与国际...

2. 叙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改革情况。(200~300)
答:中国利率的决定和传导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已进入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为确保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活动按照适应金融资源特征、符合金融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行,在此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阶段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在某种意义上...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和选择
答: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渐进式,分步骤进行(即先外币再人民币、先贷款再存款、先大额再小额),这样可以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保持对利率的灵活管理。具体操作应按以下三个原则进行: 第一个原则是货币市场利率化优先。因为放松利率管制以后,中央银行仍然必须保持对利率的控制力,而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调控金融机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