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怎么操作

作者&投稿:成王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2022年确认怎么操作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2022年确认怎么操作,为能2022年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红利,纳税人需对2022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确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2022年确认怎么操作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怎么操作1

  步入12月

  一年一度的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

  又开始啦

  其中包含子女教育、住房租金等6方面红利

  具体如何进行操作?

  @上班族

  下面这份超详细的攻略

  手把手教你轻松完成!

  年终奖到底怎么纳税 你了解吗?

  到了年底

  上班族另一件最期待的事莫过于年终奖的发放了

  需要注意的是,从2022年起

  年终奖纳税方式迎来转变

  将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简单来说就是:

  今年年底前

  个税缴纳分为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

  到明年,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

   ·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人来说:

  以一位年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扣除三险一金、6万元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等后的计税税基)15万元的个人为例,假设他的年终奖为3万元,如果合并计税(也就是今年以后的计税方式),这3万元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税为6000元,也就是最终拿到手的年终奖是2.4万元。

  上述个人同样的情况,假设单独计税(今年仍可选择的计税方式),这3万元年终奖适用3%的税率,缴纳个税为900元,最终拿到手的年终奖是2.91万元。

  因此在上述的案例中,年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的个人,今年可以比明年少交5100元个税。

   ·对于年终奖高于工资的人来说:

  B公司小李,2020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年终奖27万元。如果单独计税,小李年终奖共需缴税52590元,工资缴税900元,合计53490元。

  如果合并计税,则共需缴纳个税43080元。

  对小李来说,两种计税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由此可见,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人来说,合并计税以后到手的年终奖将有所减少;对于年终奖高于工资的人来说,则情况相反。

   各地方政府减征/免征个税新举措

  除了六项扣除和年终奖纳税方式的改变,各地政府也都纷纷根据实际情况对个税的征收政策作出了修改。

  ·海南:将在海南省内取得应税所得的残疾人、孤老人员、烈属及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个人,减征个人所得税。

  ·广州: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签订缴存协议缴存住房公积金,享受与强制缴存职工同等的个人所得税减免等便利措施。

  ·重庆:重庆英才计划入选者可获得10万—50万元的人才奖励金,并且作为市政府奖励,依法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怎么操作2

  2022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经开始确认啦!为了能在2022年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红利,纳税人需要对2022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确认。

  2022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若无变动,只需在2021年基础上确认即可。具体步骤为: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了解一下”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2”,随后根据提示操作即可。

  目前,纳税人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类专项附加扣除。

   4种情况

  需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想修改2022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有老人在2021年去世,2022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夫妻一方不再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在2022年由另一方申报;

  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的情况,即: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或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

   年终奖两种计税方式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如下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从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就要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年底前,缴纳个税有两种计税方式,即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了。

   举例

  小王2020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后,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年终奖3万元。

  按单独计税,小王共需缴纳900元个税,年终奖到手29100元;

  按合并计税,相当于年终奖扣税6000元,到手24000元。

  两种计税方式下,到手的年终奖差了5100元。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怎么操作3

  市税务局介绍,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开始确认。纳税人可下载并登录个人所得税App进行修改、确认。详细步骤见

   手机端确认情形操作

   情形一

  2022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若无变动,只需在2021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了解一下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2。

  依据提示“将带入2021年度信息,确认是否继续?”或者“您在2022年度已存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果继续确认,将覆盖已存在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后点击确定。

  打开待确认状态的专项附加扣除,核对信息:如有修改可以点击修改,信息确认后点击一键确认。(注意:如有“已失效”状态的信息,则需先删除之后才能点击“一键确认”)

   点击一键确认后,信息则提交成功。

  用户可以在确认之后在App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2022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情形二

  2022年需要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如:需要修改申报方式、扣除比例、相关信息等,则需点击待确认之后进入相关修改页面进行修改。

  以下这种情况需要修改专项扣除信息:

  想修改2022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情形三

  2022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比如有老人在2021年去世,2022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点击待确认状态的赡养老人信息,点击删除,点击一键确认。

   情形四

  2022年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比如2022年新增子女教育扣除,需要申报填写。

  先按情形一步骤确认之前申报的其它不需要修改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点击App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情形五

  2022年首次填写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直接选择首页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即可填写信息。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是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之一。

   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处于学前教育阶段或者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子女年满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继续教育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大病医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3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南 附流程步骤图解
答:2023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南 1、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在菜单栏选择“办税”;进入“办税”页面后,在“扣除填报”栏目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2、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若无变动,可以选择“一键带入”,将2022年填报的扣除信息带入到2023年继续使用。3、选择扣除年度“2023”,点击“确认”。

2022年金华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指引
答:或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个税APP端|确认操作步骤1、2022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在2021年基础上确认即可①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一键带入”;②依据提示“将带入2021年度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或者“您在2021年度已...

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操作
答: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详情可见个人所得税APP,以上步骤操作环境:设备名称:HUAWEI P30 操作系统:HarmonyOS 版本 2.0.0 个人所得税APP版本号:1.7.3 小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操作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操作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怎么操作?
答:个税改革再出红利!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在两部门官网向全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然后,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暂行办法,旨在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信息、住房租金、赡养...

专项附加扣除选择自行申报后续要做什么
答:具体操作流程: 1、登录“个税APP”点击【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2、点击其中一个进入【编辑】3、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4、注意:把图片上的资料准备齐在进行填报哈,点击【确定】跳转到“准备完毕,进入填报”页面 5、点击本人信息填报 6、注意:请仔细阅读上面的填报信息哈,在点击【我知道...

2021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该如何操作?
答:然后根据弹出来的提示确认后选择确定。然后在待确认那里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信息会提交成功。用户如果要查看,可以在首页专项附加工作信息查询,选择年度扣除2021,就可以查看到已经提交的信息啦。虽然看起来有点繁琐,但是实际操作上并不难。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2023年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答:操作步骤: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了解一下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3即可,详见正文!2023年个税专项扣除怎么申报一、如果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1、进入个人所姿岁得税APP后,在首页找到【...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怎么操作
答: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操作如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操作如下:1、由单位按月发工资预扣税款时办理。除大病医疗以外,对其他五项扣除,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行在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2、自行在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个税专项扣除什么意思1、个税...

个人所得税一键带入2023怎么操作
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每年12月进行次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就能在下一个年度享受相应的专项附加税前扣除。 2023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在手机上具体怎么操作?可分为以下5种情况: 情况一: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没有变动,只需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打开个人所得税App,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