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为啥要除掉张郃?

作者&投稿:单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意思是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因为天气原因,李严无法及时供应粮草,诸葛亮只能无奈退兵。这个时候,司马懿命令张郃率军追击,张郃却说,“兵法有云,围攻城池的时候,一定要给城中之人,留一条出路,别人撤退的时候,千万不要追击。”


可是,一向以隐忍著称的司马懿,却坚决不肯听从张郃的劝说和建议,执意命令张郃前去追击。“军令如山倒”,张郃纵使再不情愿,也要率军前往。结果,正如他所料——蜀军借助地势,安排了伏兵,当张郃追到近前的时候,万箭齐发,于是张郃被射中了髀骨,不治身亡。相信不必小编多说,明眼人都能够看出,司马懿这是在借刀杀人。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张郃为什么明知有伏兵,还要搭上性命,不过,对于这件事,大多数人,大约还会有另外一个疑问,那就是司马懿为什么非要除掉张郃呢?

《三国志》记载,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张郃已经从军四十余年,仅是为曹魏效力,也有三十载。他本身就是河北名将,到了曹操麾下,战绩更是出众,抛开其他不谈,单是汉中之战时,他面对刘备的进攻,能够“率亲兵搏战”,让刘备无法攻克,甚至有“刘备惮郃而易渊”的说法,也就是说刘备忌惮张郃,却不把张郃的主将夏侯渊放在眼中。另外,当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兵陈仓的时候,曹叡派他去救援陈仓,他却料到了,自己到达之前,诸葛亮就会因粮尽而退兵。

当时,曹魏还经常面临着战争,留着张郃,可以为司马懿产生巨大的助力,为什么司马懿非要将其除掉呢?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张郃是曹魏老臣,司马懿想要架空魏室,害怕遭到张郃的反对,必须将其除掉,所以他在这一战中,选择了借刀杀人。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小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当时的张郃,仅征战沙场,就已经有四十余年,再加上他成长的时候,那么他在当时,最起码有六十岁左右,而这个时候,距离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还有十二年的时间,就算司马懿不杀他,他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都不一样,司马懿何必提前自断臂膀呢?

其实,司马懿在这个时候,借刀杀人除掉张郃,是有另外的考虑。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张郃是一个能力非常卓越的智将,

《三国志》评价他道:“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地形,无不如计”

,他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曾让刘备忌惮,到了抵御北伐时,又能让蜀军“自诸葛亮皆惮之”。


这个时候,司马懿虽然不着急发动高平陵之变,也没有架空魏室的条件,但是他的野心早已萌生,司马懿要杀张郃的原因,只有2个字:军威。所以,为了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势,他必须要在军中立威,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他绝对不会甘心,成为第二个夏侯渊。可是张郃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第四次北伐之初,他不赞同司马懿的军事安排,司马懿一意孤意,结果吃了大亏;木门之战前,他又用兵法反驳司马懿的决定,而且存在一定道理,长此以往,谁又能保证,蜀汉的将领不会“惮郃而易懿”呢?

不管张郃是曹魏的忠臣,还是司马懿的心腹,司马懿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而避免这一现象出现,唯一的手段,就是除掉张郃。所以,即便张郃能力卓越,战绩非凡,即便张郃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真正成为他的拦路虎,他还是要借刀杀人,将张郃除掉。而这把刀,就是第四次北伐的诸葛亮。



因为这个人对于司马懿的战略持有怀疑的态度,而且在背后捣鬼,所以司马懿才会除掉对方的。

张郃对司马懿很堤防,认为其心怀不轨,司马懿为了掌握军事权力,要排除其中的异己,所以正好借机会除掉张郃。

因为张颌是忠于曹魏听命于曹爽的,所以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才要借诸葛亮的手来除掉张郃。

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为什么守而不攻?
答:可能受不了部将嘲讽,司马懿就试一试,司马懿于是就吃了诸葛亮的大亏。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先是在部将要求下主动应战,结果大败被俘3000人;后是诸葛亮正式回军之后,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结果却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导致大将张郃被杀。总之,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的教训就是,守而不攻是上策,一旦进...

老版本《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为了退兵,散布谣言说司马懿要...
答:是74集诸葛装神。司马懿派蜀降将苟安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要废了刘禅取而代之。刘禅一听就下诏把诸葛亮召回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战记录及胜负情况(正史)
答:,唯一一次交战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各种史料记载的版本不同,司马家编的晋书说司马懿获胜了,但历来史家都认为这是替司马懿吹嘘。被公认的说法是取自《汉晋春秋》:孔明第四次北伐,击退魏将郭淮的前军,收割了当地的小麦,和司马懿在上邽东部遭遇,不等交战,孔明先退军,司马懿追击,但追...

司马懿对诸葛亮畏手畏脚 司马懿真的是在害怕诸葛亮吗
答:司马懿是在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时才接替曹真的职务,指挥关陇军团与诸葛亮交锋。在诸葛亮的第四、五次北伐中,司马懿才正式成为诸葛亮真正的对手。但是,这并不影响司马懿成为大家的笑柄。在这两次抵御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司马懿损兵折将,表现得丑态百出。连《晋书》中对他的表现都看不下去,在书中对他进行了严厉...

孔明和司马懿是老对手,他俩都在哪些地方交过手?
答:在蜀汉建兴九年、曹魏太和五年(即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了第四次北伐,其实如果说是大规模的、以割取陇右为目的的北伐,这其实算是第二次。而此时诸葛亮的对手、曹魏西线主将曹真身体状况非常不好,魏明帝曹叡紧急将司马懿从中线调到西线,开始了二人的对抗。诸葛亮围攻祁山堡,司马懿、张郃等人向陇右...

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见面双方目的一致
答:虽然我们都喜欢把诸葛亮和司马懿视为宿敌,但实际上,诸葛亮第一次见到司马懿还是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而且当时的司马懿还非常惧怕诸葛亮,做事极其谨慎。表面上看,这一仗是蜀军赢了。其实司马懿也达到了目的。诸葛亮还把李延削为文官。双方在内政方面基本扫清了所有障碍,双方的权利可以提升到一个更...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故事
答:《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斗得不亦乐乎。然而这毕竟是小说家言,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其历次北伐过程中,与司马懿的正面交锋对决,仅有两次。当然,这不包括诸葛亮死后的一次对决——1、第一次对决 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包围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区的贾嗣...

司马懿和诸葛亮有没有直接交战过?胜负如何?
答:1、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231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刘禅听信诸葛亮早晚欲称帝的谣言,下旨令武侯退兵,加上蜀军粮草将尽,...

大军事家司马懿龟缩坚城,为何不敢和诸葛亮交战?
答:诸葛亮第四次出征岐山北麓时遇到司马懿。由于一次对峙,他打败了司马懿的军队,绞死了郭怀等名将,斩首3000人,枪杀了魏国第二军长张军,使司马懿患上了“恐亮症”。宰相停职了司马懿,同时他可以自由地割魏国的麦子,这在力量上是截然不同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顶尖的战略家。但是诸葛亮太累了。但...

诸葛亮临终前斩杀了魏延,还留有一妙计救蜀,司马懿自叹不如吗?_百度...
答: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第一次北伐,之后连续六次,但是无一例外都是以失败告终,在第四次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遇到了一生之敌司马懿,一个连曹操都有些忌惮的人。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围困住了司马懿,由于害怕诸葛亮神魔一般的阵法之术。被困许久的司马懿也开始死马当活马医冲出城去破阵,却不料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