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方向有哪些

作者&投稿:赵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说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联产承包,实现生产和收入超常规增长。1978年以来打破“一大二公”形成的对农民的集中管理,通过联产承包把农民从生产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劳动者生产选择的自主权和产品的所有权。使生产的成果与自身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联产联利,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焕发出来,成为推动农业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1978-1985年,农业净产值平均增长6.4%,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6.9%,是农业超常规增长时期。
  2.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形成新动力。198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在主要农产品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靠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经济作物、养殖业比重扩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但这一时期由于农产品价格走低,各种税费增多,农民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3.劳力转移,形成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工业化进入新的阶段,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产业的步伐加快,沿海与内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农村正是这种廉价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尽管农民务工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相当比重,2002年江西全省农民人均在外务工得到的纯收入为658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2%,但农民的身份未变,农民外出务工是劳动地点的外延而不是真正的身份置换,因而也不可能与城市真正融合在一起。这一过程中,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4.城乡统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化长足进步,特别是沿海等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实现了从以农哺工到以工补农的战略转变,解决二元结构导致的问题,既日益突出又有了必要的条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真正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央确立了多予、少取的原则,加大了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力度。费改税,农村电网改造和城乡同网、同价,乡镇公路建设等措施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的环境,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二)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2003年12月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六个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助于我们对新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1.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多少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愿苍生得温饱”的目标得以实现。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使农产品的增长在受到资源约束的同时,越来越受到需求的制约。农业结构问题凸显,农产品价格一度低贱,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的问题日益困扰农业发展。
  2.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速,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现在已有超过1/3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农民外出就业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权宜之计。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民,由一人进城到举家进城,由暂时居住到稳定居住,由离土不离乡到离iX.离乡。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将稳定呈现农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外出就业较快增加的基本态势。
  3.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但农民收入的增长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业并举,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接近一半,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已占到1/3,工资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达80%左右,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4.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开始有所打破,多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和促进。
  5.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各国农业联系更为紧密,农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产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入WTO后,既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引进资金、技术和扩大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也使我国农业发展更加直接地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严峻挑战。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我国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的丰歉、价格的高低、品种的多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冲击国内生产和市场。
  6.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产量、保证供给,往往忽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往往很难顾得上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中出现的“三农”问题。
  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农村内外部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产生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被综合概括为“三农”问题。
  1.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1997-2002年的6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549.5元,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平均增长率不到4%,仅为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半。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分化,少数高收入户掩盖了多数低收入户,近半数的农民收入处于零增长状态,许多农产收入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倍,扩大到2002年3.1倍。(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3)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由于事实上缺乏强有力的利益代表者,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入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例如,广东东莞市常住人口100万人,打工人口有500万人,这100万和500万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级,他们共同创造了城市的繁荣,但却享受着完全不同的待遇。
  2.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的生产低效率。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二十多年来,实际上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制度变革,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分家分户经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土地产出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因此日益缺乏竞争力。(2)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从外部注入新的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以及新制度要素。然而在现行体制下,这个过程是反向进行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导致农村廉价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向城市和工业,形成支持工业化的“低成本”优势。出现三个净流出,即土地价值净流出,农村资金净流出和优秀劳动力净流出,使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日益弱化。这就使中国改造传统农业的速度和效益大打折扣。有人估计,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占用农地的差价,约在2万亿元之巨,相当于改革开放前30年价格剪刀差总额的4倍。近几年,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业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业。农民创造了40%以上的居民储蓄,但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村企业贷款则占比只是5%左右。特别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如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27%,但19-30岁年龄组的转移率达55%。“青壮劳力不下田”,务农主要是老、弱、妇、幼。(3)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卖难伺题经常性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沟通城市、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流通体系,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缺乏有效的联结手段,难以避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致使农业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市场拉动力。
  3.农村问题,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入,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也无法得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村容、村貌不堪人目。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症结性”问题。10年前,“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等情况依然严重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中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强调,我们今天“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就产生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问题。原来讲的发展是比较狭窄的概念,把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发展,进而又把经济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主要是看GDP这个指标。这种传统发展理念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

“十一五”期间之所以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作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相当严重,原来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成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教授等在《增长的极限》中就警告世人,受资源约束,增长是有极限的。最近,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讲到亟待解决的八个突出矛盾时,把“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列为第一位,是意味深长的。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家发展战略角度考虑,要打破这一战略瓶颈,必须要在增长方式方面找出路。二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下一步怎么走?不能按照西方和东方国家老的工业化思路走,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污染比较小、各种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三是我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WTO的“后过渡期”,逐步与国际经济交融到一起,加上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崛起,这两个潮流同时涌来,给我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

我们深知现在中国的竞争力在国际上排序不高,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新发展模式的角度看,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战略性措施。一是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产业依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重大举措: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制度支撑:推进体制创新,在开放中获取尽可能大的比较利益。自主创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和世界,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9.04,0.17,1.92%)泉。通过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若干规律性现象的研究,有下列5点认识:(1)科学发明——技术创新——产业化推进,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2)量变——部分质变——根本质变(突变),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运行方式;(3)开拓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是先进生产力向整个社会生产领域“挺进”的两条主要战线;(4)局部发达地区创造——向国内更大范围扩散——向国外相关国家和地区转移,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运动规律;(5)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的某些有利条件,有可能促进某一产业乃至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这5条中,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是基础性的东西。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虽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仍较弱。如果把技术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比重与其他国家(如韩国)比,或者在国内把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与台湾省相比,就会发现差距明显,令人扼腕!在这方面,韩国坚持自主创新的经验对我国颇有启迪。下一步应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将之作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基点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应瞄准五类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空间海洋技术。基点在于加强原始科技创新和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力争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提高对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再创新能力。为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需建立新的制度,如产权保护制度、风险投资制度、技术入股和技术期权制度,推进“技术资本化”,给技术人员安上激励机制的“马达”。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产业依托 “十五”期间,提出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在“十一五”期间,应继续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突出抓以下三点:一是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进程。目前,尽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如上海及周边的苏南地区等),但从全国来说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推进工业化仍是未来经济发展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现在的问题是,不能走传统的靠大量资本要素投入的工业化老路,而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通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工业部门的技术含量。同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推进工业由过多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发展的进程,利用后发优势,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处在工业化时代,同时又面临信息化的浪潮。从国际竞争的角度分析,工业化时代争夺什么?一是资源,二是市场。信息化时代争夺什么?一是高新技术及产业,二是尖端人才。在“十一五”期间,应抓住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发展信息产业,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微电子、软件开发产业以及生物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新环保产业等,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成长链。三是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将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之后向我国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而且是扩大 “内源性”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的要解决“总量”问题、 “竞争力”问题、“结构”问题、“体制”问题等。在结构方面,“十一五”期间应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技术研发业、创意服务业、动漫服务业、会展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我国服务业领域虽然蕴藏着可观的潜在能量,但有些潜在能量至今仍被传统的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国有垄断体制所束缚,其中相当一部分至今未被当作现代服务产业来发展。必须按照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着力推进体制改革,用体制创新特别是产权制度创新的办法,来释放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在能量。

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循环经济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创新。相对于传统的 “资源—产品—废弃物”(而且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强调“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这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须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企业层面,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打造循环型社会。而要这样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而不是按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要点有四:一、在政府的协调下以市场为主导,防止把循环经济演变为“干预型经济”;二、以企业或企业集团为基点,同时发挥现有园区的作用,防止借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新一轮“土地开发热”;三、以产权多元化为特征,发挥各种所有制的功能,防止单纯强调用国有资本发展循环经济;四、实行社会广泛参与,包括发挥非政府组织特别是环保组织的作用。 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要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节约型社会是一种以尽可能地减少资源耗费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尽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的一种运转模式。创建节约型社会固然要强调资源的开发和节约并重,但是把节约放在首位,当前应特别强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综合利用”,简称 “四节一综合”。在节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创建节约型社会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体制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支撑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摆脱不了传统的增长方式?原因之一是在经济机体内部“惯性运作”的僵化的(而且是不协调的)经济体制,因此需要着力推进改革。从支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角度看,有以下几点:一是以职能转换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众多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关的体制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者,是政府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与政府自身管理方面缺位、越位和错位有关。因此,要转变增长方式必须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做到一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二不包办企业决策,三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关键在于把“经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探索在经济多元化特别是混合经济所有制的格局下,政府如何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新机制,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二是在更具关键性的企业层面推进体制创新,塑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企业是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行为主体,企业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外微观基础不尽相同。在我国,必须推进国有企业的深度市场化改革,切实建立企业现代产权制度。根据当前国企改革的进程,下一步在继续推进竞争性领域国企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和领域的国企改革。在企业层面推进体制创新的基础上,由国企改革向整体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升华。

三是抓紧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和“现代环境产权制度”。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制度支撑。建议建立“国家资源现代产权制度”,包括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在资源领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例如,各类资源产权转让的价格问题很多,要使各种资源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的真实成本和供求关系)。还要建立“现代环境产权制度”,通过产权界定制度,做好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通过产权流转制度,使优质环境的受益企业(如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相应的转让费用;通过产权保护制度,维护环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方面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的产权概念还比较模糊。总之,通过一系列产权制度创新,使人们从利益的角度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使资源资本和生态环境资本升值。

四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开放中转变增长方式。美国经济学界有句名言:“越开放的经济,效率越高,全要素生产力对增长的贡献越大”。但开放应该是双向的、多向的。我国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积极、主动地改革国内现有的体制,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同时,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也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通过优势互补,使大家从开放型经济增长中实现互利多赢的目标。

  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这五个坚持精辟概括了农村改革30年的主要经验,这五条经验不仅理论上具有创新意义,而且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

  1、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成功经验最集中的体现。农村改革以来我们党每年都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进入启动阶段,我们连续发出了五个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号文件。二十一世纪初期,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性的战略机遇期,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五个新的一号文件,正因此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村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地位,都要强化农村发展机制,把农村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都要强化农民权益保护,把农村问题作为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

  2、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之举。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发展源远流长,农业必须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业是人类的衣食资源,也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历朝历代无不以农为本。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后,农业的发展水平和所能提供的农产品决定了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也决定城市化的规模和程度。在现代化过程当中农业的比重逐年下降,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但是基础地位和作用丝毫没有降低,我国改革开放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基本的前提是我们始终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保障供应水平,这就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这是贯穿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农村改革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等等,都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设计和实施的,目的就是按照供求决定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市场取向,大力的培养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推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形成一体化新格局,都是为了把农业、农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和活力,促进城乡资源的流动,促进城乡优势的结合,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实践证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继续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

  4、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两百多年来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后,

  中央始终把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两个车轮,明确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农业逐步的由简单劳动和土地相结合的传统农业,走向了以资本为主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作用优化配置的现代农业。

  进入新世纪,中央通过新一轮的一号文件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科学技术、农业装备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农村管理思想、增长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农业正在出现质的飞跃。今后我们要实现中国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的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5、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坚持保障农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中国农村改革是内容最复杂、环节最多、层次最深、难度最大的改革,改革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顺应民心民意,尊重群众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在经济上关心农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20年以后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又一次重申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农村改革当中,土地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等等都是在农民首创的基础上总结推广的。

  改革过程当中始终优先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难、增收难、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等的突出问题,让农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而这些也正是改革得到农民支持拥护,并取得巨大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改革三十年成就如此重大,意义如此重大,值得我们纪念,经验如此宝贵,更值得我们尊重,所以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无疑是对农村改革30年最好的纪念。



具体分三部分:
  第一,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的台阶,粮食生产连续“十一连增”。同时,农业深层次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我们重点报告以下七个方面的趋势:
  一、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形成交融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从国际经验看,广大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城镇企业进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工农业交融发展,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新增农业转移劳动力900万人左右,“十三五”期间700万人左右,2020-2030年间预计在500万人左右。据世界银行模型预测,今后农村劳动力每转移1%,GDP可提高0.7%;转移5%,GDP可提高3.3%;转移10%,GDP可提高6.4%。近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已达45%以上,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正如农民所说的:一家人一人务工解决温饱,二人务工实现小康,三人务工达到富裕。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在相当多的地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多为妇女、小孩和老人,群众称为“386170”部队。加上农业耕种面积小而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形成缺人、缺钱、缺技术和缺装备的局面。这种状况迫切要求通过外部生产要素的引入,通过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企业与合作社联盟等,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企业进入农村之所以有动力,主要是从事第一产业经营风险小、市场好、发展空间大、优惠政策多,能够发挥企业资金、信息、人才、技术和管理的优势。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为工农业交融发展创造了条件。工农业交融发展的这种趋势,目前在全国各地已颇具规模,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二、农业集约程度提高,设施农业成农业增效新途径
  要正确认识农民增收与农业本身发展的关系。一些地区农民收入高,并不说明农业本身就发展得好,主要是农民收入是多方面的,相当多的地区,农民收入很大部分是来自二三产业,近几年有相当部分来自政府对农业的补贴等优惠政策。因此,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能完全说明农业发展的水平。正如群众所说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常常出现“农业增产,农民不一定增收;农民增收,农业不一定发展”的现象。而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一计双赢”的产业。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具有一定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良好的环境。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如各类塑料棚、各类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等;设施养殖,如畜禽、水产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和现代集约化的养殖小区等。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专家调查表明,标准化日光温室亩均收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18倍,比漫灌式的水浇地节水38%。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蛋鸡产蛋量可提高18%,奶牛产奶量可提高12%。设施渔业单位水体产量和效益大大高于池塘等传统养殖方式。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不断推进,设施农业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资源节约型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增长将更多地依靠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消耗。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却分别为世界总用量的30%和26%,在单产相近的情况下,氮、磷肥用量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这表明,仅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消耗来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增长,不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这种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扩大耕地面积或增加化肥和农药投入,而是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靠广泛应用高新技术。
  实践表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降本、增产提质、转化增值等方面的潜力,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这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营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实践中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5.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4.56万亿,分别比2010年增长41.6%和75.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由最初的“公司+农户”,逐渐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又进一步发展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这些发展形态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市场对生产、加工的要求,反映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经营环节、经营单位之间协作互利关系的调整变化。“公司+农户”主要解决最初农产品卖难问题;“公司+基地+农户”稳定了企业与农民对农畜产品的供求关系;“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规范了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合理的经济利益。由于我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必然是多样的。
参考: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Agriculture/Speech/201507/t20150713_229511.htm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发生过哪三次重大变化_百度...
答: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三大阶段如下:1、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形成时期(1949年至1954年)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开始了全国性的互助合作社运动。这一阶段,通过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并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私有制,使得农民能够自己...

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发展不起来,乡村振兴就缺乏根基,无从谈起。“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满足农民的...

说说新时代的变化
答:更清新的空气、更美的中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3、新时代的中国军队 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

加快农村改革的意义的论文(3000字)
答:决定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乡镇发展之路如何走
答:一是依托农村,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二是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把农村需要的物资、信息、科技知识引进来,让土地增产,让农民增收。一是硬件,道路、绿化、水电等配套设施应该齐全。二是软件,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不越权,不干涉具体经营,只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维持一个好的治安环境;与工厂建立联系制度...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读本内容简介
答: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保障战略基础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此背景下,对我国过去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回顾和总结,提炼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对当前和未来农村工作的...

联系十七届三中全会谈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答:然而,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改革进程依然任重道远。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有30年改革的宝贵经验。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始终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中央不断深化支农举措,已向全社会发出了这样的强烈信号。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这要求各级...

回顾农村改革3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答:1998年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此后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要求,改革农产品贸易的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进出口政策,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第四阶段(2003年到现在):重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形成新时期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和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党的十六大...

我国财政对“三农”投资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怎么写? 谢谢 急...
答:这一时期,财政支农投入逐步增加,在继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抗灾救灾、农村扶贫开发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 第五阶段(2003--)。2003年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在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协调、可...

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政策是??
答:2014年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启动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项目、组织召开农村改革工作交流会、完成改革试验项目中期评估,加大试验项目组织实施力度,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子。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