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赏析“九月寒砧催木叶”的表达效果。

作者&投稿:丘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关于这句诗的全篇。~

独不见①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②。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③。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④。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⑤![1]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诗的内容主要是思妇对征人的怀念。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思妇的哀怨,以双飞双栖的燕子反衬思妇的孤独;以寒砧催落叶、明月照流黄来烘托离愁别恨。情景结合,意境鲜明。

以寒砧催落叶、明月照流黄来烘托离愁别恨,主要是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时间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凉了,窗外频频传来撩人心绪的捣衣声和秋风催落叶的声音,女主人公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苦苦思念的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

出处:唐代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原文: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译文: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这首诗是用乐府题目来写思妇愁怨的七律诗,故蘅塘退士把它编入卷六七言律诗,而不编入卷四七言乐府。诗先写夫妇双栖于京都,犹如海燕双栖玳瑁之梁。然后写到阔别十载,少妇思夫之苦。一扬一抑,其意自现。

在手法上诗人借镌刻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了增强抒情色彩的效果。如以“海燕双栖”,烘托少妇独处;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远戍”、“音书断”之思愁;以“月照流黄”烘托“含愁独不见”的愁绪。语言构思新巧,读来清新无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在九月的捣衣声中树叶已落尽,思念着在辽阳征戍十年的丈夫。寒砧(zhēn),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木叶:树叶。卢家少妇莫愁此时又听到窗外西风吹落叶的声音和频频传来的捣衣的砧杵之声。秋深了,天凉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紧了。这进一步勾起少妇心中之愁。“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寒砧声声,秋叶萧萧,叫卢家少妇无法入眠。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诗人充满同情的描述,到这结尾两句则转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诗句构思新巧,比之前人写望月怀远的意境大大开拓一步,从而增强了抒情色彩。
附录
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题解】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刻画了一位对远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闺中贵妇形象。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思妇的哀怨,以双飞双栖的燕子反衬思妇的孤独;以寒砧催落叶、明月照流黄来烘托离愁别恨。全诗辞藻典雅,华美艳丽,情景结合,意境鲜明,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
【译文】
郁金香涂饰在卢家少妇的楼堂,海燕栖息在用玳瑁装饰的屋梁。
在九月的捣衣声中树叶已落尽,思念着在辽阳征戍十年的丈夫。
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讯不通,京城中的我总觉日夜过得漫长。
谁能够看见她的孤独她的悲愁,只把那明月清辉洒落在纱帐上。
【赏析】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此诗对后来唐代律诗,尤其是边塞诗影响很大,历来评价甚高。姚鼐说它“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卢家少妇,名莫愁,梁武帝萧衍诗中的人物,后来用作少妇的代称。郁金是一种香料,和泥涂壁能使室内芳香;玳瑁是一种海龟,龟甲极美观,可作装饰品。开头两句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无比芬芳,无比华丽。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双栖”两字,暗用比兴。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这位“莫愁”女也许有所感触吧。此时,又听到窗外西风吹落叶的声音和频频传来的捣衣的砧杵之声。秋深了,天凉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紧了。这进一步勾起少妇心中之愁。“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
颈联出句的“白狼河北”正应上联的辽阳。主人公想:十年了,夫婿音讯断绝,他现在处境怎样?命运是吉是凶?几时才能归来?还有无归来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连怀念都没有一个准着落。因此,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在这秋夜空闺之中,心境就不单是孤独、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而且在担心,在忧虑,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上联的“忆”字,在这里有了更深一层的表现。
寒砧声声,秋叶萧萧,叫卢家少妇无法入眠。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诗人充满同情的描述,到这结尾两句则转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诗句构思新巧,比之前人写望月怀远的意境大大开拓一步,从而增强了抒情色彩。
这首诗,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论手法,则有反面的映照(“海燕双栖”),有正面的衬托(“木叶”、“秋夜长”),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诗虽取材于闺阁生活,语言也未脱尽齐梁以来的浮艳习气,却显得境界广远,气势飞动,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直下”(《诗薮·内编》卷五)之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芝草不为瑞,还共木叶零洞庭白波木叶稀, 燕鸿始入吴云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遥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木叶亭皋丁,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南山木叶飞下地, 北海蓬根乱上天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木叶飘零,萧条一派秋声,吹在檐户西风吹木叶,与汝倚栏干, 斗洒一为别,湘江终古寒木叶下时惊岁晚, 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张食淹留地, 惭愧先生苜蓿盘...举头遥望鲁阳山,木叶纷纷向人落

“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

时间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凉了,窗外频频传来撩人心绪的捣衣声和秋风催落叶的声音。女主人公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苦苦思念的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

乌夜啼·春思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卢家 *** 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

托明月寄故乡的诗句
答:1、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2、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3、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4、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濮淙《闻梁蘧玉已寓京口》5、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最早的七言律诗是什么?是谁写的呢?
答: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为“七律”,是律诗的一种。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因为用了乐府古题,所以常常被归类为乐府诗,其实这是当时比较罕见的标准七言律诗:例如《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

关于古朴塞北的诗句
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 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 意》)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 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关于边彊将军的诗句
答:4.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5.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河湟旧卒》张乔) 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9.戍客望...

沈佺期千古名句
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杂诗三首·其三-唐代·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唐代...

描写郁金香的诗句
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译文: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4、《过汉故城》——唐代王绩 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译文:...

庆余年:剧里推杜甫《登高》为七律之冠,还有哪些可以与之一决高下...
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知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的这首诗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但它却不是一首乐府诗,而是一首标标准准的七律,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居住在长安城里富贵堂皇大宅子里的少妇,她“思而不得见”的是去边关辽阳打仗...

有什么诗词能用来形容一个三十岁的女人?
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译文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

关于捣衣砧的诗句
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齐天乐·蟋蟀[宋 ] 姜夔庾郎先自吟愁赋。 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