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2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作者&投稿:成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篇 全国地质灾害及应对总体情况~

1 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11 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15664 起,其中滑坡 11490 起、崩塌 2319 起、泥石流 1380 起、地面塌陷 360 起、地裂缝 86 起、地面沉降 29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19 起,277 人死亡失踪、138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40. 1 亿元。本篇为全国地质灾害通报编写工作内容,所用数据来源于 2011 年各省 (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地质灾害月报,涉及数据均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011 年地质灾害发生在我国 27 个省 (区、市)境内,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西南局部、华南局部、华东部分地区。行政区划上是陕西南部和中南部,四川东部和中东部,湖南北部,浙江、江西和湖北西部等局部地区 (图 1)。上海、天津、宁夏和海南 4 省 (区、市)没有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湖南、四川和陕西 (图 2); 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陕西、四川和广西 (图 3);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四川、甘肃和云南(图 4)。

图 1 2011 年全国地质灾害点分布图


图 2 2011 年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


图 3 2011 年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统计表


图 4 2011 年各省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因灾死亡30 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 万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有22 起;因灾死亡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 ~1000 万元的大型地质灾害有 54 起。其中死亡失踪 10 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有 7 起 (表 1)。
表1 2011年死亡失踪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重大灾害


2 地质灾害特点
与常年相比,灾害发生数量偏少、死亡失踪人数最低; 灾害点多面广,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全年都有灾害发生,但 6 月和 9 月最严重; 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多,灾情严重。
2. 1 灾害数量较常年偏少,死亡失踪人数最低
与 2005 年以来近 7 年相比,2011 年灾害发生数量低,仅高于 2009 年; 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最低;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第三高,低于 2010 年和 2006 年。死亡失踪 10 人以上的重大灾害事件仅发生 3 起,是近 7 年来最少的年份之一。总的原因是 2011 年全国降水偏少,尤其是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南方地区降水偏少尤为明显,引发的地质灾害相对较少。另外,防灾减灾行动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9 月出现秋季异常强降雨在四川巴中等地区引发大量大规模滑坡,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2. 2 灾害点多面广,陕西、四川等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2011 年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在我国的 27 个省 (区、市),发生数量 1. 5 万多起,灾害点多面广。但受灾地区不均匀,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陕西南部和中南部、四川东部和中东部、广西东北部和湖北西部等局部地区。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肃、云南、湖南、陕西、湖北、贵州和辽宁。
2. 3 全年都有灾害发生,6 月和 9 月最为严重
1 ~ 5 月灾情较轻,6 月因旱涝急转而出现地质灾害由轻变重的急转。1 ~ 5 月全国许多地区干旱少雨,地质灾害发生少、灾害轻,但 6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据气象部门信息,6 月我国东南地区先后出现 5 次 (3 ~7 日,9 ~11 日,13 ~16 日,17 ~ 19 日,22 ~ 24 日)强降雨过程。月降水量普遍为 200 ~ 400mm,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达 400 ~700mm,局部超过 800mm。在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引发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尤其是湖南,发生地质灾害 8727 起,致使6 月全国地质灾害灾情突然加重。
年内相比,9 月地质灾害最严重,为历年罕见。多年来,6 ~ 8 月是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最多、灾情最严重的月份。但 2011 年 9 月却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月份,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高于 1 ~ 8 月的任何一个月份。此种情况历年罕见。主要原因是2011 年1 ~8 月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降水偏少,而9 月我国华西北部、西南东部等地区遭遇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秋季强降雨天气。在陕西南部和中南部以及四川东部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引发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其中,陕西发生地质灾害 537 起,死亡失踪47 人,直接经济损失 1. 1 亿元; 四川发生地质灾害 1213 起,死亡失踪 24 人,直接经济损失 11. 8 亿元。
2. 4 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多,灾情严重
全国 15664 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 13902 起,占总数的 89%; 人为因素引发的有 1762 起,占总数的 11%。强降雨是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如 6 月和 9 月的灾情之所以如此严重,主要是强降雨引起的。
3 应急避险情况
国土资源部门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增强专业技术力量,扩大了群测群防队伍体系的建设,加大了对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的宣传及普及,使得广大干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逐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得到了提升。2011 年全国共成功应急避险地质灾害 403 起,避免人员伤亡 34456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 2 亿元。
4 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2011 年 6 月 14 日印发了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11〕20 号,以下简称 《决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9 月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和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地质灾害防治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 《决定》为重点,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狠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国土资源部门指导有力,特别是在专业队伍、专家和群测群防监测员守护生命、守护家园的辛勤努力下,全国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4. 1 各级党委政府狠抓落实、相关部门配合密切
已有20 多个省 (区、市)明确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技术指导机构,223 个市及近 1000 个县加强机构建设,部分省 (区、市)已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逐步加大,其中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广西、山西等投入力度较大。重庆、广西、贵州、江苏等地部署开展人口密集区的调查,广东提出开展全省山区重点县详细调查和威胁 100 人以上及饮用水源地等重大隐患点的详细勘查。2011 年全国共组织开展不同规模地质灾害演练 2600 次,参加人数达100 多万人,应急演练对本年因灾死亡失踪人员减少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在汛期培训群众200 多万人。浙江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开展 “送一套书、贴一幅画、放一部片、讲一堂课”的地质灾害防治 “四个一”活动,对 10000 多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开展培训。国务院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经中编办批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分别加挂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配备专门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
4. 2 国土资源部门指导有效
2011 年 2 月召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趋势预测会商会,分析形势,判断趋势,确定防范重点。3 月下发通知,提出工作总体要求。4 月召开全国汛期防治工作视频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7 月根据防灾总体情况,召开紧急视频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等。国土资源部全年发出防灾通知 30 余次。在汛期防灾关键时期,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制作预警产品 153 份,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发布,新增国土资源手机报、微博空间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信息。部领导亲自带队赴汶川、三峡库区、西南山区、西北黄土地区指导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7 大区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长期驻守 18 个重点省份开展巡回检查。各省国土资源部门共组织开展督促检查 405 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3. 8 万人指导各地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复查工作。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时派出现场专家组,协助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全年没有出现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件。
4. 3 群专结合提升应对能力
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监测员作用,全面提升突发地质灾害应对能力。目前,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 1337 个,覆盖 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
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遍提高,通过广泛宣传培训,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深入人心,进入千家万户,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得到提高。全国群测群防监测员已从前几年的10 万名增加到35 万名,他们在汛期看守着20 万处隐患点,不畏艰险、不分昼夜、用心监测、成功预报,在最困难、最危险的环境中执行着最崇高的生命任务。
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专家作用,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开始系统加强各级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全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开展专业应急防治能力建设。专业技术力量不断加强,全国共有地质灾害应急专家 2500 人分布在各省 (区、市)指导防治工作,3520 家地质灾害防治资质机构共计 10 多万人承担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依托专业防治机构开展防治技术研究,包括地震扰动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与生态修复、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科研项目的开展,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总之,2011 年是着力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一年,是坚决执行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的一年,也是成效显著、能力建设显著进步的一年。

附件 3______年1-__月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汇总表( 表二)


填表说明:1.每月填报当月各项统计数据,并对上月数据进行修正,修正情况在备注栏中注明;2.每月月底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填报。

国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第 14 期

与多年同期相比,2011 年 1月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较少,15 起灾害主要发生在四川、河南、广东、广西和山东等地区,未造成人员伤亡。灾害类型以地面塌陷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据往年情况,2月份是地质灾害的低发期,但需注意防范雨雪冰冻和冰雪融化引发地质灾害。

一、1月地质灾害灾情

1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15 起,其中滑坡 1 起、崩塌 5 起、地面塌陷 9 起;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284.5 万元,无人员伤亡。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 (表 1)。主要原因是去年广西、贵州等省 (区)因降雨、削坡、采矿等因素引发多起地质灾害; 贵州发生一起特大型滑坡灾害,造成较大财产损失。

1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2 起,避免人员伤亡 581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7 亿元。

1月地质灾害分布在 6 个省 (区)。按发生数量依次是四川、河南和广西等(表 2); 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依次是四川、广东和山东等 (表 3)。

表 1 2011 年 1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表 2 2011 年 1月各省 (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 单位: 起

表 3 2011 年 1月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单位: 万元

二、1月地质灾害特点

(一)多年同期相比灾情最轻

与 2001 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1月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排第六位,多于2001 年 (5 起)、2002 年 (6 起)、2003 年 (4 起)、2004 年 (5 起)和 2009 年 (4起); 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虽较多,但因灾造成人员伤亡人数为历年最少 (同2009 年都为零伤亡),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为历年最少。

(二)灾害类型以地面塌陷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

1月份,全国 共 发 生 地面 塌陷 9 起,占 总数的 60% ; 崩塌 5 起,占 总数的33% ; 滑坡 1 起,占总数的 7% 。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共 14 起,占总数的 93% 。

(三)直接经济损失以人为因素引发为主

全国 15 起地质灾害中,人为因素引发的有 7 起,占总数的 47%,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 231 万元,占总数的 81%。人为因素主要为采矿和工程建设等。

三、2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2月份是地质灾害的低发期,但需注意防范雨雪冰冻和融化引发地质灾害。总体预测 2月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危害程度可能与 1月份基本相当或略偏重,预测灾害将主要发生在西南、西北和华东局部山区。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年月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答: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表 1)。1 ~ 10月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393 起,避免人员伤亡 34141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7.09 亿元。表 1 2011 年 1 ~10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二)10月灾情 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492 起,其中滑坡 316...

年月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答: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 (表1)。1 ~ 11月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403 起,避免人员伤亡 34456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7.18 亿元。表 1 2011 年 1 ~11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二)11月灾情 11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106 起,其中滑坡 44 ...

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
答:二、防治工作部署实施科学有力 针对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我部认真研判趋势,多次动员部署,督促落实防治措施,快速做好应急处置,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提早安排部署,明确年度防治任务。部党组在年初提出总体工作要求,2月组织地方和专家分别召开了全国和三峡库区趋势会商会,3月对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1·” 山东省沂南县纸坊村地面塌陷灾害
答:照片1 2014年1月23日形成的地面塌陷坑 照片2 2014年2月3日形成的地面塌陷坑 照片3 2014年2月7日地面塌陷坑塌陷范围扩大 2.3 灾情险情 2014年1月,沂南县孙祖镇纸坊村民宅陆续出现墙体裂缝。本次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涉及住宅4户,人口11人。分别位于原塌陷坑西北20m处1户、西南120m处3户,受损最严重...

导致唐山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答:曾成功的预报了1971年3月23日、24日新疆乌恰县的两次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潞西7.5 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岩石存在缝隙,盆地、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天然气就会存储在山体内,根据天然气可燃可爆特性,就存在膨胀、爆炸可能,产生地质灾害,而震源中心多出于这样的地理位置。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一、今年灾情及我部防范工作情况 今年,我国气候极端异常,部分地区前旱后雨,瞬时暴雨,持续强降雨,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1至6月,全国发生19522起,造成464人死亡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6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32.3%、177.8%和190%。 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今年上半年作出60多次...

2010高考地理热点问题
答:D.地质灾害的防御(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震监测台网。(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中国的灾害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时间
答:1、2008年中国雪灾 自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2、2008年汶川地震 2008年5月...

地震原因
答: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地震灾害原因与防治对策 地震发生的原因为何? 地震可分为自然地震与人工地震 (例如:核爆) 。一般所称之地震为自然地震,依其发生之原因又可分为, (1)构造性地震(2...

求2011中国所发生的自然灾害 要具体日期。谢
答:2011年1-3月中国发生自然灾害主要有年初旱灾,云南地震,前天的缅甸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等。2011年4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以风雹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干旱、洪涝、地震、低温雨雪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6月下旬,中国南方多省市出现洪涝灾害 6月24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