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繁华的宋朝,最显著的特点却是长期贫困,这不难以置信吗?

作者&投稿:妫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浏览网络文章时,我曾看到一个对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概括:强汉、盛唐、富宋、刚明。虽然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有待商榷,但它确实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这四个朝代的普遍印象。"寇可往,吾亦可往"体现了汉朝的雄浑气魄,"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更加强了这种气势。至于唐朝的"盛"、宋朝的"富"、明朝的"刚",网友们都给出了相应的理由,这里就不一一细说。
然而,人们对于宋朝的印象主要是一个"富"字,详细来说就是"繁华富庶"。一旦提到繁华富庶,我们就会立刻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以及柳永的那句词。但是,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什么?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积贫积弱"!"积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长期的贫困。一个人们印象中最为繁华富庶的王朝,却处于长期的贫困之中。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当中学历史老师说,宋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积贫积弱时,我就感到很疑惑,但当时并没有深入研究。直到前些星期,我又重新注意到这一问题,查了很多资料,还写了相关文章,来考证"积贫积弱"这一显著特点究竟是谁给宋朝概括的。考证的结果是: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他的史学名著《国史大纲》中最确切地提出了宋代"积贫积弱"的问题。关于宋代的"积贫"问题,他说:"宋代……内部又终年闹贫,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建国后,近现代的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他的史学名著《中国史纲要》中说的更为直接。从此,宋代积贫积弱就成了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定论。虽然钱穆和翦伯赞二位先生都是近现代见解极为高明的史学大家,但是宋代是否就如二位先生所言的那样"积贫"、"积弱"似乎还可以商榷。今天我就先说说"积贫"!
根据现有史料的记载,唐代的可耕地面积约为620万顷,而宋朝的可耕地面积为524万顷。这是否就说明相比于唐代宋代的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了呢?当然不能这样简单地认为!因为唐代的尺比宋代的尺要小,唐代的一亩地约合现今0.783亩,而宋代的一亩地相当于现在的0.974亩。如果按照现在的单位面积计算,唐代的耕地面积约为485万顷,而宋代的耕地面积约为511万顷。由此一组数据可知,相比于唐代宋代的可耕地面积明显增多了。而且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王朝所控制的实际国土面积要比宋王朝控制的国土面积多得多!这说明,宋朝时期的土地利用程度要远超唐朝时期。
我们再来看单位面积产量。唐朝时期单位亩产量最高的,不是我们印象中富饶的江南,而是土地优质土壤肥沃的关中平原。唐朝时期关中平原的一亩地大概可产粮食2—3石,而在宋代即使是土壤质量较为一般的土地,也可产粮2—3石,有些地区粮食亩产量可以达到4~6石,刷新了中国封建时代亩产量的新纪录。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宋代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之唐代有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如前所说宋代的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也是提升了很多。
除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考察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手工业的发展程度。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宋代是中国古代手工业走向辉煌的一个重要节点。宋代的制瓷业、纺织业、印刷业、造船业相比于前代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印刷业,虽然早在隋唐时期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是雕版印刷术的大规模推广普及,则是在宋代。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在唐代的印刷业发展水平下,想读破万卷书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对于宋代的文人而言,读万卷书则十分容易。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治铁,在现代炼钢炼铁应该属于重工业部门,但是在农业社会还无所谓轻工业重工业,我之所以把治铁业单独来说,是因为据人统计,整个宋代铁的产量约相当于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前产铁量的总和。我个人认为,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宋代的手工业有多么辉煌。
再者,要考察宋代的经济情况就不得不考察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众所周知,中国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远超同时期的西方的。甚至有外国学者推测,早在南宋末年中国就有可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推测到底对不对,我们暂且不论。不过宋代的商业繁荣是空前的,这却是确凿无疑,因为有明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当时北宋的首都东京汴梁城、临安城都是蜚声国际的繁华大都市,也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金融中心。
因为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宋代不仅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而且宋朝政府铸造的钱币成为了许多国家都通用的"国际货币"。这是有亚洲和非洲的某些国家出土的宋钱文物资料证明的。如此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的海外贸易是多么繁荣。
一个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朝代,竟然处于长期贫困之中这无论如何都是难以置信,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宋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是很尖锐,宋朝政府在某些方面是表现的有些不如人意。但是这样一个朝代,这样一个政府是否就该被打上"积贫积弱"的印记,是我们应当慎重考虑的。
汉唐时代是我们心目中的天堂,但是就以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程度来看,它们都远不及宋代。西晋、东晋的政治状况是和两宋时期差不多的,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及宋代。就这样,也没有哪个历史学家公开的宣说:西晋、东晋长期的贫穷,始终的软弱。
所以,把"积贫积弱"的帽子扣在宋朝身上,把宋朝最为显著的特点概括为"积贫积弱"是不公平的。

宋朝都市发展对文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永词的特点
答:宋朝都市发展特点:1、坊市制打破2、设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取消3、官府的控制减弱3、行政和军事因素减弱,经济功能上升。对文化影响:随着市民阶级的发展,民俗文化繁荣,带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 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众多题材,宋词的发展 文化氛围宽松 柳永词的特点 (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第一,在描写...

从宋代的画作中,能看出不一样的大宋市民生活吗?
答: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其民间的富庶也远超过唐朝。但是宋朝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呢?官方对民间社会生活的文献记载较少,但是我们可以从宋朝的画中了解当时的生活。在宋画中,不仅包含了画家有意识所描绘的图像信息,同时也包含着画家无意识中所透露出来的“社会生活痕迹”。

关于宋朝的经济与军事
答:地经就是地图,宋朝的地图已经相当的精确。宋朝四京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宋代大城市人口集中,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临安都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洲一样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

大家帮忙搜搜宋朝的资料,要快!!!
答:宋代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

虽无互联网,但是宋朝的娱乐活动有多具有闲情雅致?
答:宋朝在很多史学家的眼中是极其繁华的盛世。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市井文化悄然发生,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这一时候的宋朝,有着丰富的娱乐活动,发展久远的酒文化、有着强身健体的蹴鞠与修身养性的斗茶活动,在宋朝时都是非常常见的。在宋朝时,除了没有网络以外,宋朝人的日常休闲活动和我们相比其实并无多大的区别...

宋朝经济,军事简介
答: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宋朝在军事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

宋朝的集市有什么特点
答:]4、宋代以后,独轮“鸡公车”几乎成了民间常备运输工具,千百年一直传了下来。1967年文革武斗,交通瘫痪,笔者还见过母亲坐上老祖宗留下的“鸡公车”赶回城里。一辆大车一匹马(牛),便是先辈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富庶生活的象征。 5、宋代以后又有所谓海上丝绸之路,并...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骆驼 6、类...

宋朝经济如此发达,那么其经济模式?
答:地经就是地图,宋朝的地图已经相当的精确。宋朝四京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宋代大城市人口集中,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临安都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洲一样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

如何评价宋朝
答:根据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三个就在宋朝得到广泛的应用,指南针跟弹药,在宋朝时期被运用在军事上,这也是之前所有朝代所没有的。发明的背后离不开知识,而知识需要学习,在宋朝建立初期,就开始重视文学,重视知识的传播,“宋词”就是当时历史最好的证明。宋朝的宋徽宗...

宋朝为什么很富有
答: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