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是什么样的?

作者&投稿:赤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唐朝。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足8.8*7.1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镀连结着壶盖与提梁,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周身看不到焊缝。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侧面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代窑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舞马衔杯纹银壶的造型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最早的皮囊壶是用牲畜皮革缝制而成的,用来盛装水、酒和奶。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是唐代工匠们为适应皇室贵族外出游猎的需求,巧妙地仿制皮囊壶制作而成的。工匠们以金和银这两总贵重材料代替皮革,既彰显了皇室尊贵的身份,又保留了皮囊壶原本的形状和功能。

一些造型特殊的作品,如鎏金舞马衔杯仿皮囊银壶等,其形象生动,富丽华美,体现了匠师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何家村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8.9至9.2厘米,重547克。

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



你知道哪些能被称为“镇国之宝”的文物吗?
答: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

陕西省博物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藏品?
答: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包括: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高24.8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11厘米,重547克。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这件仿皮囊形的银壶,是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造型而制成的,壶身雕饰的是一匹奋首鼓尾、口衔酒杯的舞马。在马的口、鼻、耳之间,还雕有三朵如意云头...

“舞马衔杯鎏金银壶”,“银錾花香熏球”,分别有哪些特色?
答:唐代银器的制作多将主纹鎏金,纹饰不多,地子光素,别具简洁雅致之趣。代表作是“舞马衔杯鎏金银壶”,仿皮囊式的提梁壶,腹部两面各錾一浮雕舞马,马周身鎏金,颈系绶带,嘴衔一酒杯,摇首扬尾作舞蹈状,再现了为唐玄宗祝寿时的壮观场面。“银錾花香熏球”,是唐代银器中另一件优秀作品,设计精巧...

哪些文物是1970年在陕西和北京出土的?
答:文革期间出土文物邮票系列 青花凤首扁壶: 1970年10月,在北京市旧鼓楼大街路豁口东,发现元代窖藏的青花凤首扁壶,其独特的设计是壶嘴如凤头,腹部绘有莲花与双翼,椭圆形小圈足,构思巧妙。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同年10月,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造型如皮囊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马身金光熠熠...

国宝有哪些?
答:花纹含硫量高,硫化铜可以防锈。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金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为唐代文物。 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4.8厘米,直径2.3厘米。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仿皮囊形银壶,腹两侧捶马衔杯纹,马颈系流光,昂首翘尾,似舞。 镀金装饰。 造型优美,图案独特,制作精美。

何家村窖出土的文物有哪些?
答:此外,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更是一件精品。舞马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的曹魏,到庸代,舞马较为兴盛,不过,当时的一般官员和百姓,是无缘欣赏舞马表演的,因为舞马的节目主要表演给皇帝看。唐玄宗是最热衷于舞马表演的一位大唐皇帝,传说他养了400匹舞马,当他得到一匹从塞外来的良马时,欢喜...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答: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包括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皇后玉玺玉印等。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1970年出土于何家村窖藏,通体银质镂空,内层球体可自由旋转,通过钩链和活轴与外壁相连,使球囊能够随意转动而香料不...

谁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所有馆藏文物的资料?尤其是有关唐代的。
答:1985年西安市北郊火烧壁出土。口径13.5,高3.4釐米。盤口为五尖瓣花形,胎白质细,釉色洁白莹润,造型精巧,足底刻有“官”字款。是唐代定窑产品。16、舞马衔杯纹银壶 高14.3釐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舞马衔杯纹则印证了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历史...

舞马衔杯纹银壶
答:艺术价值与历史见证</ 舞马衔杯纹银壶,作为盛唐工艺品的典范,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见证了汉族与契丹民族的文化交融,还被印刻在1973年的邮票上,成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系列中的重要代表,象征着那段历史的珍贵记忆。历史的挽歌,艺术的永恒</ 尽管舞马在历史的洪...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简介
答:唐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一件珍贵的唐代文物,高度为14.4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在8.9-9.2厘米之间,重达547克。它的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皮囊,壶身扁圆,顶端开有一竖筒状小口,上面覆以莲瓣式的壶盖,壶顶则连接着银链和弓形壶柄,这样的设计既符合游牧民族的便捷携带需求,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