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作者&投稿:舌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图为某大洲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该洲的正确叙述是 ( &nb...~

小题1:A小题2:D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小题1:结合图示的地形剖面图和纬度位置判断该大洲为南美洲。故南美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小题2:甲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沿岸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沿岸的洋流为秘鲁寒流;乙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沿岸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沿岸的洋流为巴西暖流。故D项正确。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试题分析:小题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伊拉克的农业区,位于西亚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的交界处,甲是西亚的阿拉伯高原,乙是南亚的印度河平原,丙是亚洲最高的青藏平原,丁是太平洋。小题2: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小题3: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呈辐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海洋。


小题1:A
小题2:B

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A是___(科学考察站),濒临...
答:(1)中山站;印度;北冰;欧;亚;北美(2)甲;酷寒;干燥;烈风;企鹅;北极熊(3)乙;甲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答:小题1:A小题1: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陆漂移假说的相关知识。小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小题1: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的特征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判断甲、乙两图:表示南极图的是___.图中...
答:(1)甲图中的极地地区是海洋,故该图是北极地区,乙图极地地区是陆地,故该图是南极地区; (3)由大洲的轮廓及位置判定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为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K南美洲,由大洋和考察站的位置判定字母代表的大洋及考察站为D大西洋 E北冰洋 J 印度洋 I太平洋 F中山站 G 长城站;...

...1,①点经纬度为(___,___).(1)读图1,②是___洋.附图中甲
答:(1)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赤道--0°纬线,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①点经纬度为120°W,30°N.(2)结合图示得知:②是太平洋;附图中甲是非洲;乙是南美洲;丙是大洋洲,图中的空白区域是南美洲.(3)...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图代表南半球的是___.(2)写 ...
答:读图可知,(1)甲、乙两图代表南半球的是甲图.(2)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E南美洲,F大洋洲,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3)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看上去更像一个“水球”.②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只占29%.③乙图所...

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8.图...
答:读图可知,甲是非洲,丙是南美洲.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这说明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故选:A.

...1)大洲名称:A___B___(2)大洋名称:甲___乙___(
答:读图可知,(1)图中大洲名称是:A 亚洲、B 欧洲.(2)图中大洋名称是:甲太平洋、乙大西洋.(3)大洲A与C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F与G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亚洲;欧洲;(2)太平洋;大西洋;(3)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国家地跨两大洲,数字①②属于两大洲分界线...
答:读图可知:(1)图中所示国家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数字②是乌拉尔山脉,属于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①是伏尔加河;A地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中西伯利亚高原.(2)图中字母B是北海道岛,C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3)图中所示国家钢铁工业都很发达,发展条件各有优势,据图示信息比较分析...

...1)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它们的分界线是___和__
答:读图分析可知:(1)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它们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构成经线圈;(2)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B是欧洲,D是大洋洲;(3)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a是太平洋;(4)图中字母H代表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5)陆地面积位居于世界前二位的大洲是A亚洲和...

读下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 ] A.北...
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