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评价手册第六单元答案

作者&投稿:荆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请问,是要人教版的吗?不知这套测试卷怎么样?呵呵
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
(80分钟,共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积累运用(30分)
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邹忌(zōu) 昳丽(yǐ) 朝服衣冠(ɡuàn)
B.孰与(shú) 弗如(fú) 入朝(cháo)
C.窥镜(kuì) 期年(qī) 纳谏(jiàn)
D.间进(jiān) 旦日(dàn) 暮寝(qīn)
2.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4.默写。(9分)
①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 。
②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③使愚公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大山一定会铲除的重要依据是
④ ,风多杂鼓声。 ,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⑤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杜甫《登楼》)
⑥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
(王观《卜算子》)
⑦夏完淳的《别云间》一诗中表达出诗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的诗句是 。
⑧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
无常的诗句是

⑨请选出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并写明出处和作者。

5、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4分)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通 的意思。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的意思。
C、甚矣,汝之不惠
通 的意思。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的意思。
6、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5题。(2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回答下列问题。(2分)
请写出反映曹刿政治思想主张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10.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小信未孚( ) (2)小大之狱( )�
(3)公将鼓之( ) (4)望其旗靡( )
11.用原文语句填空。(5分)�
(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 。�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 。
12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3.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公将驰之。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一气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1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6~20题。(13分)�
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8.�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2分)
19.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两个。(2分)�

20.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3分)��


(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12分)
(一)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恩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1.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 )
A.吾与徐公孰美
孰为汝多知乎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2.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24.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3分)

(四) 阅读《关雎》,回答25-28题(11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① )。 窈窕淑女,(②)。
参差荇菜,( ③ )。 窈窕淑女,(④)。
25、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
C、寤寐求之: D、左右芼之:
26、选择下列诗句放到文中①②③④处,保持诗文的完整,正确的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2分)
A、钟鼓乐之 B、左右采之 C、左右芼之 D、琴瑟友之
27、请从诗中找出三个成语(3分)
A、
B、
C、
2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关雎》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女子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
(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9.研读甲乙两段,完成下列表格。(4分)
出自课文 主要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中心话题
甲段 议论 据事说理
乙段 《曹刿论战》
30.选出每组中加点的文言虚词与其他三句用法不一样的。(2分)
① ②
①A.亲戚畔之 B.小大之狱 C.忠之属也 D.封疆之界
②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以天下之所顺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31.(甲)段中,作者着重从“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谈到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揭示了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 。(乙)段从两个人的对话中,能够反映(甲)段揭示的这一实质的句子是 。最后以肯定的语气指出其结果的句子分别是 。 。(4分)
32.这两段都是写战争的,阐明的是同一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道理
(3分)


附: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①(三节中任意一节即可。)苍苍为霜在水一方。
②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④雪暗凋旗画宁为百夫长
⑤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⑥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
⑦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⑧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⑨不设统一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A、“徧”通“遍”;遍及,普遍 B、“反”通“返”;往返 C、“惠”通“慧”;聪明 D、“厝”通“措;放置 6、D 7、D 8、B
二、(一)9.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1)使人信服(2)案件(3)击鼓(4)倒下
11.(1)请见 、请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3.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4C
15.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二)16.(1)苦于 (2)顽固
17.意思表达符合原意,能准确表达言者的语气即可。
18.嘲讽、怀疑 语言、动作
19.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20.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三) 21.A 22.D
23.①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③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24.①人贵有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25、A、配偶。B、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C、寤,醒时。寐,睡时。这里指日日夜夜。D、挑选。
26、①B ②D ③C ④A
27、A、梦寐以求 B、求之不得 C、辗转反侧 28、A
2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记叙 对话描写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30. A C
31.得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2.战争的成败在于是否得民心。(意对即可)

CADD.四、对错错错对。五抄书。
六、冬天,大雪纷飞,万物凋零。梧桐树的树叶开始飘落,玫瑰花的花瓣开始凋谢,连一年三季都开的夹竹桃也都纷纷“下岗”,但是梅花却依然挺立枝头,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这样坚韧的精神值得学习与赞颂。
七、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A)。
文章以省略号结尾,这样结尾的好处是给读者想象的的空间。
答:有时候,一些举动就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都像老人一样,无私帮助他人,这样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张振芳 张春梅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客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__。⑵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成语“辗转反侧”出自《关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句。 (5)曹刿认为“取信于民”的具体事情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狼藉.(jí) 畸.形(qí) 提.防(dī) 悄.无声息(qiǎo) B.参差.(cī) 挑剔.(tī) 诸.位(zhū) 拈.轻怕重(zhān) C.洗涤.(dí) 校.正(jiào) 创.伤(chuāng) 潜.移默化(qián) D.污秽.(huì) 粗糙.(zào) 模.样(mú) 弄巧成拙.(zhuō)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
B.①⑤②④③
C.⑤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⑤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毕业在即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①、【成长的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
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2分) ②、【挥不去的记忆】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
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展现的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某校九(1)班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在本次捐赠活动开始前,请你在班级黑板上写一句有鼓动性的宣传标语。(2分)
你写的是: (2)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把全班的2198元捐款以大写方式填入汇款单的汇款栏内,
汇往灾区。人民币(大写): 整 (2分)
③、【临别赠言】即将告别三年来一如父母的老师,某同学眼含热泪地在给老师的留言中深
情写道: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 , ;” 请你仿照原句的格式将语段补充完整。(2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5.诗中 ________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________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7、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
宣于夏门亭候之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3)使宣叩头谢.主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2分)
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10.“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1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12.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3分)
13.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二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三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14.语言品味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3分)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3分)
15.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3分)
(二)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一直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就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资治通鉴》等。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学习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孩童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先生深知记诵之重要,把寄送比作“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得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选自《作家报》,有删改) 16、阅读全文,将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等。(2分) 18、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内容?(2分)

19、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就文章内容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写作
20,以“心灵的阳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40分)

参考答案
一、1、略2、C 3 A
4①所述内容必须是初中三年里出现的,而且是一件积极的、有益的事例(1分);自我点评:(2分)(能围绕上述事例进行适当点评,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②、示例:①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②情系四川,我为灾区重建尽一份力;⑵贰仟壹佰玖拾捌圆③示例一: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们整个大海 示例二:撷取一片枫叶 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枫林。
二、(一) 5.(1)斜阳 (2)半日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2分,意对即可)(二)7、宣于夏门亭候之8(1)躲藏(藏,藏匿) (2)覆盖 (3)道歉(谢罪,认错) 9.董宣两手撑地,一直(终究)不肯低头。10.“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11、不畏权势 执法公正 清正廉洁
三、(一)12.中心内容:围绕母亲三句话写 叙事线索:母亲的三句话 文体特点: 记叙文 主要人物:母亲 目的意义:暗示母亲的三句话对“我”影响大 13.遇到困难要坚强(执著) 牵牛 遇到压力要放松(坦然) 吵架
14.(1)(一语双关) 既指现实的冬季,又指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为母亲的话作铺垫 表明母亲的话很平常、很朴实 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 15.略(句式一致1分,运用比喻揭示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1分,共2分) 16.略(简述经历或谈感悟均可,要求文从字顺,表意清楚,真实可感,3分) (二)16、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17、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18、在孩童时代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 19、示例:我在读书过程中,当遇到重点或难点时,也会熟读至成诵,并且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收获,所以我认为作者强调的传统读书重记诵和朗读,是值得提倡的。
四、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答:第三单元:《谈生命 》冰心;《那树》 王鼎钧;《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人生》 勃兰兑斯第四单元:《威尼斯商人(节选)》 莎士比亚;《变脸(节选)》魏明伦;《枣儿 》孙鸿;《音乐之声 (节选) 》勒曼第五单元:公输《墨子》;《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孟子》;《庄子》故事两则第六...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答: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普林博雅教育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28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秋水 一、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生字词
答:诵读欣赏 咒诅(zǔ zhîu)- 3 - 第二单元第5课 藤野先生 烂熳(màn)油光可鉴(jiàn)精通时事 物以希为贵 芋梗汤(yù gěng) 抑扬顿挫 寒颤颤(chàn)和蔼(ǎi)落第(luî)毫不介意 诘责(jiã)不逊(xùn)匿名(nì)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第6课 ...

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答: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6.凶狠,贪婪。第二问回答略。7.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意思对即可)10.略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九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有哪些文言文
答:出师表,逍遥游

有谁有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
答:有谁有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 就是有古文二则四知,私书,送东阳马生序,诗词六首...的练习... 就是有古文二则四知,私书,送东阳马生序,诗词六首...的练习 展开 1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pryy520 2008-12-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
答:2017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我分享的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欢迎参考!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蒲柳人家里的何满子盼望的救星是谁
答:——刘绍棠《蒲柳树下》可见救星就是望日莲姑姑。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 评论(5) 52 5 沧浪悠云 采纳率:27% 擅长: 教育/科学 文化/艺术 娱乐休闲 电脑/网络 生活 为您推荐: 语文九年级下册目录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 蒲柳人家九年级主题 蒲柳人家ppt 九年级蒲柳人家读后感 九年级蒲柳人家概括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有哪些
答: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8-02-27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全文翻译是什么? 2014-12-2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 2015-10-25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文有哪些 2016-10-18 人民教育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多义词有哪些 2012-06-26 初三语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注释(有+100)
答:http://www.pep.com.cn/czsyjc5/index.htm http://www.pep.com.cn/czsyjc6/index.htm 看看就知道了。http://www.ht88.com/downinfo/109698.html http://www.ywzx8.com/jajx/UploadFiles_7428/200810/2008102618575863.rar 这个教案中有有关文件的注释以及背景等的说明 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