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确的教学工作

作者&投稿:藩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可以通过这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情况而得出结论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社会竞争对人才的需求给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新的难题。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和抓住机遇,对于每个教育者而言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我认为应该以小谋大,即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只有教育者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教育才能提升到新的高度和层次。关键词:课堂教学教育者学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很多时候是通过课堂得以实现的,课堂不仅是师生展开对话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构建师生关系最好的舞台。而要完全而又成功地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教与学的师生伦理关系,课堂的完善与否是相当重要的。我本人认为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教育者本人首先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首先,备教材。课堂是构建教学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育者是否有能力胜任往后的教学工作,是否有潜力去开发教学资源,是否有魄力去主宰教学从而更好地去影响被教育者,并促使其朝着教育者及社会各界的期望值成长。教育者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完善课堂教学,备教材始终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课堂是师生展开对话交流的平台,而这个平台的成功搭建在很大程度上则要借助于教材。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实现传授与吸收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而教材则是不可或缺的载体。教育者在课堂中对学生所讲述的任何内容、所阐释的任何理论都不能脱离教材。脱离了教材,意味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所做的言传身教工作已经没有实质上的教学实践意义,更没有丝毫教学价值存在。即使是有,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准备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候要立足于熟悉教材,掌握好每一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好课标,并实施到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最终做到脱离教材而执行教学程序。其次,备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育者所做的教其出发点和止点都是为了让被教育者更好地学。教学不仅仅只是对教师而言,它更大意义上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并且它一直都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严格上说它是为师生两者间共同的教与学而设立的。实践表明,过去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于现在的教育现状,也不再适应现在的时代发展。为此,备学生已经是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头戏。进行课堂教学时,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获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求职欲望都是教学者的首要任务。只有充分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贯彻实施,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算是完满和合格的。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师生间的关系和角色转换也是需要注意的。课堂教学不单讲究现代意义上所谓的教与学,师生间的角色转换也是需要讲究的,而不应单纯止步于师生伦理关系。课堂上教育者应该摈弃传统的传授与被动吸收的关系,尝试着去改变教学风格。基于平等的立场,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促进自己教学业务提高的督促者,聆听学生的心声,课后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要求他们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教学反思,以弥补不足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师生间不应只是教与被教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兼促进者。教师要实现其角色的根本转变,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成长。为此教师要从观念上超越,在行动中放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关心学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应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学生交往,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尽可能地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真城相处,关心学生的生活。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而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信赖感,有了浓浓的师生情,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理解、信任学生,既能大声表扬学生的优点,又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作出努力了,取得好的成绩或获得成功的时候,及时给予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及时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老师与他们同甘共苦,使学生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让学生倍感师爱。给学生一份爱心,他们会还以两份真情。当学生多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人格得到尊重,学生就会反过来尊重、信任教师,乐于跟教师亲近,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由喜欢教师而移情到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第三,备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者却是教师,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呼吁停止应试教育,还推行了新课程改革。然而教育者却始终不得不去接受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素质教育离我们还是很远,尤其是对教育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乡镇中学而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实施素质教育。课程理念在改变,势必要求教学者改变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当前新的教育形势。当然,使用何种方式是由教学者亲自决定的,也就是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备自己。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但我个人认为,这并不适合于每一位教育者。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学效果要借助于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实现,而这过程的实现完全是要依靠教学者本人来执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只有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来操纵课堂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过高或过低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教学效果往往只会是适得其反。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育者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能力主导教学整个过程。最低限度上要求做到自己清楚在对学生讲述着些什么内容,尽量挑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来讲,做到言之有理,有理可依。长期以来,老师依靠的是教材、教学参考书,如今却需要充分发挥的是自身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与学生的交流与协商,是对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个性培养,这却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掌握得好的。教育者把自己这一关口突破了,学生的难关自然不攻自破。

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就是记得意之处,记课堂上感觉特好的成功点,包括: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育教学才能接近完美。

曾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过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史、文学批评学、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20世纪美学等课程。 项目: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首席专家,总经费80万元,2012年立项
◇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文史哲复合型教师教育人才创新模式培养实验区——文史哲通修课程体系研究与建设》,主持人,总经费50万元,立项时间:2008年。
◇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二批特色专业点——汉语言文学》,主持人,经费20万元,立项时间:2008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东亚背景下中国美学的发生》,主持人,经费12万元,立项时间:2010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学的人间性研究》,主持人,经费5万元,立项时间:2005年,已完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儒家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主持人,1996.6—1999,已完成
◇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主持人,1996.6—1999已完成
◇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美学意识形态性研究》,主持人,经费:0.6万元,立项时间:2004年,已完成。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文科学专业教育与学生人格教育的关系研究》,1万元,2005-2008。
◇ 吉林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文学概论》,主持人。
◇ 东北师范大学创新团队项目《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150万元,2007-2011,首席专家,已完成。
论文:
73.《中国美学转型与生活美学新范式》,《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
72.《面对感性的思考——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值得一读》,《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
71.Wang Que and Liu Yuedi,MultipleDialogues on Living Aesthetics: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estheticstowards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Aesthetics Newsletter(《国际美学协会通讯》), Volume 41 - November, 2012.
70.《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哲学动态》2012年第12期
69.《基于三种理论路径看微薄客与社会的关系》,《中国电话教育》,2012年第8期,第2作者。
68.《“气质”与“内涵”的双重回归/贺绿汀音乐思想的现实指向》,《文艺争鸣》,2012年10月号,第2作者。
67.《论20世纪40年代华南方言文学运动的有限合理性》,《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第2作者。
66.《“十七年”文艺理论译介中的“现代性”问题》,《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第2作者。
65.《殖民地语境与爵青的身份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
64.《1949—1956:新中国美学理论的统识》,《文艺争鸣》2011年4月号,第2作者。
63.《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国学科美学发生的考察与反思》,《当代文坛》2011年第1期。
62.《贡布里希对中国新时期艺术观念的影响》,《文艺争鸣》,2011年1月号, 第2作者。
61.《“癸卯学制”与美学课在中国的最初确认和布局》,《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60.《植民地という言说空间における文学の振る舞い——爵青というのモダニズム小说を论ず》,王徳威《帝国主义と文学》、研文出版、2010年7月16日初版第1刷発行。
59.《中国新时期美学观念与人的主题——略论室内设计的美学衍变》(第2作者),《当代文坛》,2010年第2期。
58.《茶馆、劝业会和公园——中国近现代生活美学之一》,《文艺争鸣》,2010年7月号上半月。
57.《生活、身体以及文学消费——“新世纪文学”的婚恋叙事》(第2作者),《文艺争鸣》,2010年10月号上半月。
56.《美学课——民初“美学”教师肖像扫描》(第2作者),《文艺争鸣》,2010年5月号上半月。
55.《论人格构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2作者),《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54.《晚清至五四时期“美学”汉语名称的译名流变》(第2作者),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2期。
53.《美学关键词“崇高”的生成和流变》(第2作者),《文艺争鸣》2009年第11期。
52.《新闻的审美传播》(第2作者),《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国家级。
51.《中国の美学知识の形成——19世纪から20世纪初头の美学、美、美観概念を中心に》,铃木贞美・刘建辉编《东アジア近代における概念と知の再编成》、国际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08年。
50.《20世纪初中国“美学”课程发展略论》(第2作者),《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49.《文学性与文学艺术终结论》(第2作者),《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48.《前卫艺术的好处与坏处——兼论艺术对人类应该有用》,《文艺争鸣》,2008年第11期。
47.《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国家级。
46.《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7期。
45.中国儿童文学是“现代”文学--评朱自强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娄底师专学报》,2003/07/01。
44.《关于文学新历史主义的思考》,《吉林大学学报》,2002/11/24。
43.《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与时空概念》,《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2/02/01。
42.《世纪末的觉醒——中国新时期文化的内在自觉》,《东北师大学报》,2001/03/01。
41.《一种特别关注历史价值的文化选择》,《丹东师专学报》,2000/04/01。
40.《儒家传统与赵树理的民众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05/01。
39.《历史的对话——读王曦昌长篇小说<紫色学历>》,《文艺争鸣》,CSSCI,2000/05/03。
38.《儒家文化的历史处境》,《社会科学战线》,2000/07/01。
37.《赵树理的政治忠诚及其文化背景》,《克山师专学报》,2000/07/04。
36.《儒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走向》,《东北师大学报》,核心期刊级,2000/03/01。
35.《人生观,主体性与思维能力》,《松辽学刊》,1999/01/04。
34.《儒家传统与茅盾的现实关切》,《求是学刊》,1999/03/01。
33.《儒家传统与茅盾的文学价值论》,《琼州大学学报》,1999/03/04。
32.《儒家传统与郭沫若的文学功利观》,《长春大学学报》,1999/04/03。
31.《儒家传统与茅盾的尚群观念》,《社会科学战线》,1999/04/04。
30.《儒家传统与鲁迅的历史本体观》,《沈阳师范学院学报》,学科二,1999/04/06。
29.《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东北师大学报》,1999/05/02。
28.《艺术信仰的逃避——儒家文化与赵树理的文学工具理性》,《文艺争鸣》, 省级,1999/08/04。
27.《种学风,化新知,从教为乐》,《文艺争鸣》,1999/09/01。
26.《论儒家的救世精神》,《齐鲁学刊》,学科二,1998/04/03。
25.《道德人格:老舍毕生的追求》,《世纪论评》,1998/08/04。
24.《西化心态与五四文学观念》,《丹东师专学报》,1998/09/03。
23.《中庸传统与周作人的文化选择》,《东北师大学报》,1998/10/03。
22.《中庸传统与周作人的文化选择》,《东北师大学报》,1998/11/03。
21.《象征诗的天性》,《外国问题研究》,1997/01/01。
20.艾略特及其《荒原》再读解,《长春师院学报》,内刊,1997/01/01。
19.《文明时代对野蛮的认同》,《外国问题研究》,1997/02/01。
18.《儒家与五四文化重建》,《东北师大学报》,1997/02/01。
17.《儒家文化与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长白论丛》,1997/03/01。
16.《思维能力与知识结构的目标选择》,《教学研究》,内刊,1997/03/01
15.《香港女性作家的女性关怀》,《东北师大学报》,1997/04/01。
14.女性与命运的冲突—读《退休的女人》及其他,《新文化报》,1992/02/01。
13.《真理与时代文化》,《新文化报》,1992/03/01。
12.《主情的审美世界——谈日本人的美意识》,《外国问题研究》,学科二,1992/04/01。
11.里程碑铸就的华光——《狂人日记》和《浮云》创作启示,《东北师大学报》,1992/06/01。
10.《大文化氛围与美学突破》,《新文化报》,1992/10/19。
9.《社会批评与历史文化意识》,《新文化报》,1992/11/01。
8.《大众文艺与受众心理》,《新文化报》,1992/11/01。
7.《鲁迅的一个文化观》,《新文化报》,1992/11/01。
6.新文艺方向的呼唤——谈《讲话》的价值论思想,《新文化报》,1992/12/01。
5.《中国现代文学观发展述要》,《语言文学集》,1991/01/01。
4.《民族文化精神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畅然整合》,《文坛散论》,1991/02/01。
3.《论中国现代文学观的社会目的性》,《东北师大学报》,学科二,1991/03/01。
2.《相似的精神冲突,迥异的文化价值》,《小说报》,1989/02/01。
1.《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调节圈》,《现代日本经济》,1989/05/01。
著作:
1.《美育教程》,王确(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2006-08-01
2.《文学理论研究》,王确(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2005-06-01
3.《文学理论教程》,王确(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2003-06-01
4.《文学概论》,王确(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2003-05-01
5.《西方文论选读》,王确(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2003-05-01
6.《西方文论》,王确(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2002-07-01
7.《西方文论选》,王确(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2002-07-01
8.《使命的自觉》,王确(自著),东北师大出版社,专著,2000-06-01
9.《文学概论》,王确(参编),吉林文史出版社,教材,1993-02-01
10.《东西方艺术辞典》,王确(副主编)
获奖:
1.学术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独撰)获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国家级,时间:2009年。
2.学术论文《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获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吉林省政府奖,时间:2007年。
3.学术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获吉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学会级,时间:2008年。
4.学术论文《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学会级,时间:2007年。



中文系考研都考什么科目?
答:2、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指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简史自考本科教材?
答:80467课程与教学论6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 张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0472比较教育4比较教育王英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0542文学概论6文学概论王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5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践黄亢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5小学数学专题研究李...

谁能帮我找些IQ题啊
答:77 什么人一年中只工作一天? 答案: 圣诞老人 78 什么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较好? 答案: 射击79 ...118 小王是个司机,有一天开车出了车祸,当警察赶到时,发现车上有一个死人,小王确说不管他的事,...作奸犯科( )教学相长5.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6.在下列分数...

咨询自考小学教育本科科目?
答: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学(二)、中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英语(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外教育简史、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比较教育】...

自考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材都有什么
答:8 0467 课程与教学论 6 课程与教学论 钟启泉 张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9 0472 比较教育 4 比较教育 王英杰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10 0542 文学概论(二) 6 文学概论 王确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11 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5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践 黄亢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几道IQ题。。。最好多一点
答:77 什么人一年中只工作一天? 答案: 圣诞老人 78 什么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较好? 答案: 射击79 ...118 小王是个司机,有一天开车出了车祸,当警察赶到时,发现车上有一个死人,小王确说不管他的事,...作奸犯科()教学相长24.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字,使其与括号前的字组成一个词,同时又与括号后的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