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读物

作者&投稿:后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五代十国历史方面的书推荐下,谢谢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及欧阳修《新五代史》。 北宋路振撰《九国志》,其孙路纶续作《荆南志》,遂称《十国志》,其后刘恕《十国纪年》。

2.谁能给我介绍几本有关五代十国历史的书籍

五代十国风云录 作者:乱世烽烟话说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作者:朱长孝

讲述五代十国作者: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 《中国往事:讲述五代十国》内容包括:蜀乱难治,天下第一——王建建前蜀、挑个好地儿我率先割据吧!——杨行密据淮南、消藩决心大、结果惨——李茂贞笑纳十五州、藩镇混战争夺傀儡皇帝——唐僖宗只是块“招牌、不幸生在衰微的皇室——韩建杀十一王、奸臣与太监的战争——与皇帝无关的事、天子们的噩梦终结者!——朱温“注销”唐帝国、沙陀壮汉与砀山无赖——梁晋交兵等。

中国往事:讲述五代十国

五代史演义

五代十国

是比较可靠的

3.有没有写五代十国那段历史的好看的书

数种十国史书提要

《蜀桂堂编事》二十卷

右伪蜀杨九龄撰。杂记孟氏广政中举试事,载诗、赋、策题及知举登科人姓氏,且云:“科举起于隋开皇前,陋者谓唐太宗时,非也。”

《九国志》五十一卷

右皇朝路振子发撰。杂记吴、越、唐、前蜀、后蜀、东汉、南汉、闽、楚,凡九国。

《十国纪年》四十二卷

右皇朝刘恕道原撰。温公序云:涣之子也。博学强记,同修《通鉴》,史事之纷错难治者,以诿恕。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往借观之,目为之瞀。性刚介。初与王安石善,及改新法,言其非,遂与之绝。卒年四十九。所谓“十国”者,一王蜀,二孟蜀,三吴,四唐,五吴越,六闽,七楚,八南汉,九荆南,十北汉。温公又题其后,云:世称路氏《九国志》在五代之史中最佳,此书又过之。以予考之,长於考异同,而拙於属文。其书国朝事,皆曰宋,而无所隐讳。意者各以其国为主耳。

《外史梼杌》十卷

右皇朝张唐英次公撰。序称:王建、孟知祥父子四世八十年,比之公孙述辈,最为久远。其间善恶,有可为世戒者,路振之书未备。治平中成此书,以补其遗。凡《五代史》及皇朝日历所书皆略之。温公修《通鉴》,搜罗小说殆遍,未尝取此书,盖多差舛,如光天至二年之类是也。

《江南录》十卷

右皇朝徐铉等撰。铉等自江南归朝,奉诏撰集李氏时事。王介甫尝谓:铉书至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存亡论之,其于《春秋》、箕子之义为得也。虽然,潘佑以直见杀,而铉书佑死以妖妄,殆与佑争名。且耻其善不及佑,故匿其忠,污之以罪耳。若然,岂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世多以介甫之言为然。独刘道原得佑子华所上其父事迹,略与《江南录》所书同,乃知铉等非欺诬也。

《江南别录》四卷

右皇朝陈彭年撰。伪吴、伪唐四主传也。

《南唐近事》二卷

右皇朝郑文宝编。记李氏三主四十年间杂事。

《江南野史》二十卷

右皇朝龙衮撰。凡八十四传。

《旧五代史》

《五代会要》

好象都是文言的 百度有五代十国贴吧

4.我想了解一下五代十国的历史,不知道哪些书可以作为参考

在古代写五代十国历史的主要有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蔡东藩的《五代史演义》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关于五代历史的章节。《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纪传体,历史事件往往孤立不连贯,不如编年史简单明了,《资治通鉴》专为帝王而写的,有些偏颇而不详细,而《残唐五代史演义》太简略,《五代史演义》比较平淡,最主要的是这五部书都古代人用文言文写的,现代人在阅读上比较困难。

不久前,有朱长孝的新出的《五代十国》,,在网络中比较有名的有“姜狼豺尽”的《五代十国风云录》和杜文玉的《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五代群英传》等等.

5.有什么关于五代十国的书吗

5本五代十国背景的历史小说 第一本:《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书评:主角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创始人杨行密的长子,以南向北争霸天下。

最终先南后北,灭越,吞楚,并江西,鲸吸岭南、福建,继而梁蜀,伐后唐,统一天下,弥补了原时空赵匡胤一生的遗憾。主角穿越于朱全忠讨伐李茂贞,杨行密封王前夕,内有徐温、外有朱延寿,诸多威胁之下,主角逐渐开始崭露头角,整个过程基本上还是很自然的,首先外放徐温,边缘化;之后攻克苏州等地,扩大底盘,建立军功,在之后平定三路叛乱,立下赫赫战功,至此既在老将中赢得认可,又在新生代中获得效忠,树立了威望,着手调整军队和地方上的军政不分问题。

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文,精品值得一看! 第二本:《十国帝王》 作者:我是蓬蒿人 书评:主角穿越成五代十国时期李嗣源之子,征战四方,争夺天下的故事。晋王亲兵起家,立功外放,种田,征战天下做太子,平定四方,南平、川蜀、淮南江东、浙闽还有国内各种藩镇节度使、北边的契丹等等各路英雄豪杰野心家,当然了,女主不少,主要有美女山贼,青春腹黑小萝莉,温柔的大家闺秀、还有骨科老司机们喜欢的同父异母的姐姐。

文笔也不算差,没有什么大毒点。 第三本:《北唐》 作者:蚕室废人 书评:此书背景是五代后周。

本书与众不同在穿越在一个艰难的时代,主角却不是太一本正经,苦大仇深的类型。恶搞,自嘲又搞笑,但笑过之后又能让人思考。

五代十国,又是一个五胡乱华式的悲剧!两脚羊,饥荒,战乱,华夏农耕文明三百年一轮回,实在是过于惨烈了!看现代子弟兵回去保卫治下人民!单女主角。作者对时局的分析,对那个时代的评价很独到。

文字严谨,情节张弛有度,角色各有风采,女性也不是男性附庸。文笔诙谐,布局合理,主角没有任何外挂,有的只是来自现代的军事政治知识,以及由于自己对历史的爱好所钻研的历史知识。

这也是一本太监书,但是即便太监,也是非常值得看! 第四本:《十国千娇》 作者:西风紧 书评:五代十国背景,西风狂魔的水准还是不错,剧情严谨,政治军事描写都很好,女主各具特色,既有冷艳高贵的皇后也有质朴的村姑。男主性格复杂,有欲望也有懦弱的一面,没有王霸之气但显得真实。

历史后宫文佳作,行文紧凑,情节跌宕,文笔细腻,作者尤擅人物刻画,对配角的塑造极出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特别是对女主感情的描写极为细腻~喜欢作者写得战争场面,战争描写重点并不在于战术和战略,而是细腻地描写出战争的场景,展现战争的残酷。

除此之外,对人物的刻画也十分到位,很多角色都栩栩如生。细腻地文本是这作品的优点,缺点很多评论也提到了,就是作为一部历史军事题材的书,本书政治斗争,军事推演确实不是很多,但在我看来也已足够了。

本人心目中的仙草,强烈推荐! 第五本:《皇家娱乐指南》 作者:贼道三痴 书评:五代南朝娱乐故事,男主周宣误打误撞穿越到五代十国,凭借着自己精明的头脑和超前的知识,在异世左右逢源,抱得美人归。围棋,斗虫,斗鸡,蹴鞠,一样都不少。

作为会玩的男主,他更有人世间五大快活信条……这本书大体走的是休闲流,没有太多尔虞我诈,也不怎么涉及国仇家恨——其实还是有涉及一些的,但不是主线,尤其是主角只是一个“闲人”,也不怎么能影响大势。此书风格最有人文生活气息,因为把那个时代生活气息写的很浓,当然有些地方也挺香艳的,全文都是轻松随意的基调。

真正的穿越爽文,可惜斯人已逝,到这本书真是经典之作,保持智商在线的同时,还能让大家看的爽,看的兽血沸腾,各种小玩应,琴棋书画都描述的很有水准,真诚推荐。



1. 《五代史》:五代十国时期的正史,由宋代的官员编纂而成,详细记载了五代十国的历史事实和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迁。2. 《太原王国史》:该书记载了太原王国的历史,揭示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和太原王国的兴衰。3. 《南唐书》:该书是南唐风云的历史记录,描述了南唐的建立、治理和灭亡过程,揭示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权的特点和互动关系。4. 《后梁纪》:该书是记录后梁历史的重要史书,详细记述了后梁建国、国运、灭亡等事件的沉浸思考。5. 《后周书》:该书记载了后周的历史,包括后周建国、大臣、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6. 《五代后周王思竜与夫人李氏的爱情》:该书以历史人物王思竜和夫人李氏为主线,生动润色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和生活。7. 《唐太宗后裔与南唐历史》:该书解析了唐太宗后裔在南唐的角色,揭示了南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风貌。8. 《仁宗传奇》:该书以仁宗为核心,描写了他的卓越才能和矛盾心理,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所作出的不同选择。9. 《赵匡胤传奇》:该书以赵匡胤为主角,生动描述了他的成长历程和建立北宋的艰难过程,是一部历史小说佳作。10. 《李后主传奇》:该书以李后主为主角,生动描绘了他在五代十国时期的生活和突出的政治才能。并通过女主角的配合,展示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女性形象和特点。

广东和广西的“广”体现在什么地方?两广为何要分家?
答:后来在南北朝对抗的时候,他们又把南部地区细分成了很多的州,所以当时的称呼也非常的混乱。后来又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在北宋时期,广西和广东的轮廓已经划分的非常的清楚了,广东和广西也是一路在地方争斗的过程当中不断走过来的,他们的名字也就这样永远的留在了历史上。

百家姓是按什么排序的
答:《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

古人的百家姓是怎样排名的?又是根据什么排名的?
答:南宋学者王明清经考证指出,《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氏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则为南唐国王的姓氏。许多朝代编制了“百家姓”老《百家姓》本来收集了411个姓,后增补...

求一篇古言
答: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

临安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答:2、钱镠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

为什么要说中国的姓为百家姓?
答:《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 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 字经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 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 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 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 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

花笺的历史沿革,起源
答:宋代城市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是因赵匡胤用兵结束了五代十国时诸潘割据的战乱年代,社会暂时得到安定。造纸质量提高及活字版印刷术出现,更推进了文化昌明。就笺纸而论,宋代有澄心堂纸极佳,有碧云春树笺,龙凤笺、团花笺、金花笺……,都是宫中御用之笺纸相当华贵。元代制纸,有彩色粉笺、蜡笺、花笺、黄笺、罗纹笺皆...

百家姓的发展史
答: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

百家姓是怎么来的
答: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早在...

百家姓怎么读啊?
答:百家姓拼音 赵(zhào)、 钱(qián)、孙(sūn)、李(lǐ)周(zhōu)、吴(wú)、郑(zhèng)、王(wáng)冯(féng)、陈(chén)、褚(chǔ)、卫(wèi)蒋(jiǎng)、沈(shěn)、韩(hán)、杨(yáng)朱(zhū)、秦(qín)、尤(yóu)、许(xǔ)何(hé)、吕(lǚ)、施(shī)、张(zhāng)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