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单元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作者&投稿:石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和范围~

根据河南铝土矿床的成矿特点,资源潜力评价采用地质单元法:以晚石炭世区域性铝土矿含矿坳陷为基础,根据以往勘查工程的分布和勘查工作所反映出来的沉积坳陷各部位沉积-成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将含矿沉积坳陷细化为2~4个部分作为预测单元,进行定位预测;通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优选变量,然后用优选出的变量计算预测单元的成矿概率,进行预测单元优选,并就预测单元与邻近的已知矿点进行适当对比研究。预测单元优选之后,采用地质体积法进行铝土矿资源潜力定量预测。
河南铝土矿产于晚石炭世本溪组中,主要分布在渑池坳陷、洛阳-西村坳陷、颍阳-密县坳陷、禹州坳陷、临汝-郏县坳陷中。预测范围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本溪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分布,以含矿岩系出露为边界;二是含矿沉积坳陷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即确定预测区必须是滨海潟湖潮坪-沼泽相区或者滨海潮坪-沼泽相区。

(一)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区域预测模型
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其资源量占区内已控制资源量的绝 大部分,同时尽管矽卡岩型铜矿床也是重要的类型,但由于其通常与斑岩铜矿伴生,区域 成矿定位预测结果也表明两者的成矿有利度高值区域重叠,斑岩型成矿有利远景区一般已 包含了大部分矽卡岩型矿床有利区域,因此对研究区的资源评价将主要依据斑岩型铜矿床 范围来确定(佘宏全等,2009)。因此本研究也将主要依据斑岩型铜矿床来进行冈底斯东 段研究区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中使用的数据具有多源、多类和结构复杂的特点。本研 究区采用的是1:20万的地质综合图含矿地层数据、赋矿岩浆岩数据、控矿构造数据、化 探异常数据、重力异常数据、遥感铁染与羟基异常数据、遥感环形构造数据。
由于不同的矿产有不同的生成环境,有不同的控矿因素,有其特殊的源-导-容构造。因此需要对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构造、赋矿地层、含矿岩体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对研究 区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研究区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区域成矿预 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确定研究区斑岩型铜矿床的主要控矿要素有:
1)地层控矿因素分析:研究区内大部分矿床(点)分布在侏罗系—白垩系的多底沟 组(J3d)、林布宗组(K1l)、叶巴组(J2-3y)、门中组(K1-2m)、比马组(K1b)等含矿 地层。
2)构造控矿因素分析: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控制了研究区成岩和成矿过程。级别较高的深大断裂常常为地球深部物质到达地表提供通道,而级别较低的次级断裂则常 常成为热液活动和矿质沉淀的空间,由此可见,断裂构造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矿因素。研究区内处于近东西向雅江断裂带北侧北西西与北东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带。层 矽卡岩矿床往往受北东东向层间剥离断层控制,斑岩型矿床往往受北西西向次级推闭型转 换断裂构造控制。利用ETM遥感数据提取了北西西和北东东向的线性构造以及环形构造。
3)岩浆控矿因素: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广泛,主体为燕山晚期—喜马拉 雅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中粒黑云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勒屋岩体)、中粒黑云 角闪花岗闪长岩(车门岩体)、细粒黑云花岗闪长岩(娘姑处岩体)和粗中粒斑状黑云角 闪二长花岗岩(陈坝复式岩体)、中粗粒巨斑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旦师庭岩体)、中粒 钾长花岗岩(多坡章岩体)等。其中,厅宫矿区钾长花岗岩和车门花岗闪长岩、陈坝复式 岩体中的含铜钾长花岗岩(30 Ma)、驱龙矿区二长花岗岩(15.68 Ma)、努日矿区石英 闪长岩(23 Ma)等,与铜、钼等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火山岩以中性—中酸性 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除喷溢相英安岩、安山岩外,还有爆发相的集块岩、火山角 砾岩、凝灰岩,具有岩浆弧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特征,旦师庭组安山质火山活动(68 Ma)可能为区内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4)地球化学信息:是矿床(矿点)在岩体或者水系沉淀物中的直接反映,其控制着 矿床(矿点)的分布和量级,但由于矿化元素之间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元素及 多相关元素的综合分析更能体现赋矿性。本次研究利用铜、钨、钼、锌、金等元素区域 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
5)重力异常:显示在研究区内已知大中型铜矿床多位于重力异常-500至-470mG 区间内。
6)磁力异常:显示研究区已知大中型铜矿床多位于磁力异常-200至100nT区间内。
7)遥感信息:斑岩型铜矿在蚀变分带特征水平方向上,由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黄铁 绢英岩化+粘土化带→黄铁绢英岩化+粘土化+青磐岩化带→青磐岩化带;岩体垂直自上 而下为黄铁绢英化+粘土化带→黄铁绢英岩化+钾化+硬石膏化+石膏化带→钾化+硬 石膏+硅化带。用ETM遥感影像提取出1:20万遥感蚀变信息铁染、羟基异常。
(二)成矿远景区预测
根据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目前的数据状况,在建立该研究区斑岩型铜矿床的区域预测模 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网格单元划分2万多km2预测区域,确定本次预测网格 大小为6km×6km,共有646个单元。采用基于GIS的MRAS资源评价系统对冈底斯成 矿带东段斑岩型铜矿床进行区域成矿定位预测,根据主要成矿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预测 变量20个,以及相应的标志权系数(表7-3)。运用特征分析法计算成矿有利度,并根 据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并调整预测变量或找矿模型,优化预测结果。图7-13是斑岩型铜矿成矿有利度色块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已发现的大中型铜矿 床均位于成矿有利度大于0.6的区域内,说明本次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图中其他成矿 有利区块尚未发现大中型矿床,将为进一步的找矿部署和开展提出了方向,同时划分了几 个找矿远景区。
表7-3 6km×6km网格单元变量标志权系数



图7-13 冈底斯东段斑岩型铜矿成矿有利度色块图 1—成矿有利度>0.6;2—0.6>成矿有利度>0.4;3—0.4>成矿有利度>0.3;4—小型矿;5—大中型矿

(三)资源潜力评价
在区域远景区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使用MRAS系统进行资源量综合 计算。采用MRAS系统的数量化理论I方法进行资源量预测。计算步骤为:(1)打开矿点图层; (2)添加专题图层;(3)网格化预测单元生成;(4)提取各个变量专题图层的信息;(5)原始变量 构置(生成含有专题变量因素的专题图层);(6)设置矿化等级;(7)选择模型单元(参与计 算的模型单元数为10);(8)构置定量二值化转换数据专题图层(数据转化为0和1的表 达方式);(9)构造数量化理论I预测模型专题图层;(10)用平方和法计算因素权重;(11)检验;(12)靶区预测。根据已知的22个矿点模型进行整个区域铜金属资源量潜力评价,对成矿有 利度大于0.6的区域进行找矿远景区划分,几个找矿远景区的资源量预测结果如表7-4所 示。从表7-4铜金属资源量预测结果看,研究区潜在铜金属资源总量约有7999.95万t,找矿前景巨大。现有矿产勘查成果显示驱龙-甲玛大型铜矿床远景区内已控制的铜资源量 有1000多万t,因此资源量估算结果表明该远景区内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表7-4 冈底斯东段成矿远景区铜金属资源量预测结果


(一)成矿远景区划分依据

矿产资源的形成是地球物质在漫长历史演化过程中运移、富集的结果,成矿作用受沉积、岩浆、变质以及变形四大地质作用的制约,受控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亦即成矿作用与地壳及岩石圈发展演化相关联。地壳发展演化的一定阶段便有该阶段特定的构造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变质岩相及其相应矿床、矿床组合的生成,具有独特地质演化历史和特定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的区、带便构成了特定的成矿区带和远景区。相似的成矿环境、相似的或密切联系的成矿机制形成的空间相近的一组矿床,构成一个矿田或成矿远景区。

参考《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成果报告》与2007年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结合河北省冀东地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航磁、重力、地质工作程度等综合信息进行成矿远景区的划分。

(二)冀东地区铁矿成矿单元划分

冀东属滨太平洋成矿域(Ⅰ级成矿区(带))华北陆块(地台)北缘成矿省(Ⅱ级成矿区(带))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太古宙、元古宙(Ⅲ级成矿带)冀东铁矿成矿远景区(Ⅳ级成矿区)。

根据铁矿形成的地质背景、含矿建造的不同和铁矿与找矿标志及方向,冀东铁矿成矿远景区可进一步划分为9个成矿远景区带(表5—2,图5—1)。

表5—2 冀东铁矿成矿远景区划分

Ⅰ.遵化—迁西—青龙大岔沟铁矿成矿远景区

该成矿区带位于遵化穹褶束中心地带,呈东西带状。西起马兰峪—挂兰峪一带,东至肖营子岩体,长100km,南北以太古宙地层出露为边界,宽30km左右,面积近3000km2。航磁异常较多,一般规模不大,但强度较高。

冀东地区迁西岩群分为上下两个含矿层,矿床(点)分布众多,目前已发现铁矿床(点)近140处。

区内出露含矿地层为迁西岩群下部的火山岩硅铁建造,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辉石岩、暗色麻粒岩、辉闪岩及部分片麻岩。原岩为一套基性一中基性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类,夹少量超基性小侵入体和中一中酸性火山岩。与磁铁石英岩共生的是一套富含辉石(紫苏辉石、透辉石)的变质岩石组合,变质相属麻粒岩相。区域重熔型混合岩化普遍,但不十分强烈,以中低级白色条带状混合岩为主。该火山岩硅铁含矿建造的岩性岩相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化较大,磁铁石英岩往往呈多层状成群出现,但厚度薄,延伸不远。岩石以粗粒结构,条带状或片麻状构造为主。矿石主要由磁铁矿和石英组成,硅酸盐矿物含量较少,主要为紫苏辉石、透辉石。该区矿床规模小,个别达中型规模。以隐伏矿为主,矿层较多,此类含矿建造形成的铁矿称太平寨型,是冀东沉积变质岩型铁矿四大主要类型之一。

图5—1 冀东地区铁矿分布及成矿规律图

Ⅱ—①宽城豆子沟—北大岭—板城铁矿成矿远景带

该成矿带位于遵化穹褶束东北地带,西南起自宽城碾子峪—东大地一带,东北至大字沟一带,长40km,宽15km左右,面积近600km2。航磁异常主要为宽城豆子沟—于杖子磁异常带,异常规模大,强度中等,有单个异常浓缩中心。

该带内含矿地层为遵化岩群火山岩—沉积岩—硅铁建造,岩性为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有时见大理岩)、混合花岗岩等。原岩火山岩以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夹少量基性熔岩;沉积岩主要是凝灰质黏土岩、半黏土岩和粉砂岩,局部夹少量硅质岩和碳酸盐岩。变质程度为高绿片岩相一高角闪岩相。区域重熔型混合岩化普遍强烈,混合花岗岩较为普遍。磁铁石英岩为中细粒结构,条纹状及少数条带状构造。矿石中的硅酸盐矿物较少,以透闪石、阳起石、角闪石、镁铁闪石为主,偶见透辉石。主要矿床有豆子沟、北大岭、三炮台、四道沟、熊虎斗等。

Ⅱ—②青龙—张杖子铁矿成矿远景带

青龙—张杖子铁矿成矿远景带与宽城豆子沟—北大岭—板城铁矿成矿远景带同属一个成矿区,二者分别位于成矿区东、西部,中间被都山岩体分隔。该成矿带西南起自青龙八道河,东北至张杖子一带,属遵化穹褶束东北部,面积近400km2。有青龙—马圈子—大石岭航磁异常分布。

区内含矿地层为遵化岩群火山岩—沉积岩—硅铁建造,含矿建造岩性特征与宽城豆子沟—北大岭—板城铁矿成矿远景区相似。该区铁矿产地较少,目前尚未发现比较大的铁矿床,主要有张杖子、湾杖子、小秋子沟、满杖子等小型铁矿。

Ⅲ.迁安水厂—杏山铁矿成矿远景区

该成矿区地处遵化穹褶束东南部的迁安一带,北起水厂—建昌营,南至彭子店,南北、东西方圆30km左右,面积近900km2。航磁异常一般规模大,强度高,是冀东地区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区内含矿地层为迁西岩群上部的含沉积岩的火山岩硅铁建造,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麻粒岩、黑云变粒岩、矽线石片麻岩。原岩为一套中基性—中酸性的安山玄武质、英安质火山熔岩,夹基性火山岩及中酸性凝灰岩和杂砂岩、粉砂岩、黏土—半黏土岩。与磁铁石英岩共生的是一套含不等量暗色硅酸盐矿物(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变质岩石组合,变质程度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区域重熔型混合岩化普遍而且比较强烈,混合花岗岩较为普遍。矿石矿物为中粗粒结构,条纹状、条带状和片麻状构造。矿石硅酸盐矿物含量较少,主要为紫苏辉石、透辉石和角闪石、黑云母、石榴子石。该区矿层厚度一般较大,延伸较远,大中型矿床较多。主要有水厂、马兰庄、孟家沟、菜园等铁矿,此类含矿建造形成的铁矿称水厂型,是冀东沉积变质岩型铁矿四大主要类型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Ⅳ.卢龙—滦县—滦南铁矿成矿远景区

该区位于开滦台凹与山海关台拱接触地带,南部少跨南堡断凹和柏各庄断凸部分。西起唐山古冶,东至卢龙茶棚,北起滦县野鸡坨,南至唐海柏各庄一带,面积2800km2左右。分布着司家营、马城—长凝、宋道口、大夫庄、滦南司各庄、中堡王庄、乐亭毛庄及唐海柏各庄等航磁异常。地表多被第四系覆盖,异常规模较大,强度中等或较低。

长凝和宋道口两个磁异常,近东西长10km,异常规模大。西侧的大兰坨异常经物探队2008年钻孔验证,在739m处滦县岩群变质岩系中发现了20m厚的铁矿层,钻孔未曾见到矿体顶板。该异常规模较大,找矿潜力巨大,该区有望找到新的大型或超大型铁矿床。

区内含矿地层为滦县岩群,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原岩为一套火山岩和沉积岩并重的含矿建造。其中火山岩除了少量基性熔岩外,基本上是一套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沉积岩主要是凝灰质黏土岩、半黏土岩和粉砂岩,局部夹少量硅质岩和碳酸盐岩。与磁铁石英岩共生的是一套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有时见大理岩)组合。变质相属高绿片岩相一高角闪岩相。冀东单塔子群以再生交代型混合岩化为主,铁矿赋存在由熔岩向火山碎屑岩、由火山碎屑岩向沉积岩过渡转化的层位中。该区蕴藏着冀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铁矿,如司家营和马城铁矿。

司家营、湛店子—马城、长凝南套3个大型铁矿、磁异常,有望形成河北省最大的铁矿资源基地(22km×10km=220km2),按勘查深度1000m计,预测其资源总量达60~70×108t,目前已探明资源量超过30×108t,尚有很大资源找矿潜力。

Ⅴ.青龙庙沟—抚宁榆关铁矿成矿远景区

该区位于秦皇岛抚宁榆关—青龙龙王庙一带,地质构造单元属山海关台拱的核心部位,面积约1200km2。航磁异常有榆关、北庄河、马坊、庙沟、凤凰山、夏杖子等,异常规模一般较小,除庙沟、榆关两处矿床外,其他工作程度较低。

含矿建造属滦县岩群火山岩—沉积岩—硅铁建造。安子岭花岗片麻岩套(拉马沟组)为一套中低变质程度(角闪岩相)的变质岩,主要由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角闪石英片岩、绢云母、二云石英片岩及磁铁石英岩组成。变粒岩主要分布在矿体顶板及远离底板的围岩部位,片岩主要分布在矿体底板部位。混合岩化作用不均匀,含矿建造混合岩化作用较弱,外围有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分布。

磁铁石英岩多为中细粒结构(粒径0.05~0.25mm),条纹状构造,次为条带状。矿石中成分较简单,主要有镁铁闪石、铁闪石、透闪石,阳起石。

该区已发现了庙沟铁矿、榆关铁矿等,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在响山、半壁店两个岩体与碳酸盐接触带矽卡岩类型铁矿的发现,也揭示了该区寻找矽卡岩型铁矿的前景和希望。

Ⅵ.青龙榨栏杖子—迎午山铁矿成矿远景区

该区位于遵化穹褶束与山海关台拱接触带,西南起自青龙迎午山,北东经双山子—大巫岚,至榨栏杖子一带,长40km,宽10~15km左右,面积500km2左右。分布着黄杖子—榨栏杖子、双山子—半壁店、隔河头、迎午山—厂房子等航磁异常。

区内含矿地层为朱杖子岩群(双山子岩群),为含火山岩—沉积岩—硅铁建造,岩性为云母片岩为主,夹少量的火山泥灰岩和基性熔岩。原岩为一套陆源的黏土、半黏土质和粉砂质沉积岩,夹少量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凝灰岩。与磁铁石英岩共生的变质岩为黑云变粒岩、浅粒岩、云母片岩组合,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未遭受混合岩化作用。铁矿赋存于云母片岩(原岩为凝灰质砂岩)中。该建造中的磁铁石英岩为细粒结构,条纹和条带状构造。矿石中的硅酸盐矿物含量较多,主要有透闪石、阳起石、铁闪石、黑云母、石榴子石等。该区铁矿资源较少,局部有大型矿床产出。有榨栏杖子、前白枣山、迎午山、厂房子等铁矿分布,此类含矿建造形成的铁矿称榨栏杖子型,是冀东沉积变质岩型铁矿四大主要类型之一。

Ⅶ.遵化马兰峪—兴隆挂兰峪铁矿成矿远景区

该区位于马兰峪穹褶束的西部兴隆与遵化交接部位,有马兰峪磁异常带分布,面积约250km2左右。

含矿建造为遵化岩群沉积岩—火山岩—硅铁建造,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混合岩等。目前该区仅发现几处小型铁矿,主要矿床有遵化惠陵、兴隆四拨子等铁矿,含矿建造岩性特征与宽城豆子沟—北大岭—板城铁矿成矿远景区相似。

Ⅷ.兴隆雾灵山—寿王坟—侯家庄铁矿成矿远景区

该区位于承德兴隆雾灵山—寿王坟—侯家庄一带,地质构造单元属马兰峪复背斜宽城凹断束西部边缘,西与密云台拱相接,成矿远景区形态不规则,面积约500km2,有平安堡、寿王坟、侯家庄航磁异常分布。

该区有中生代的雾灵山正长岩、钠铁闪石英正长岩及寿王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侯家庄花岗闪长岩等岩体分布,围岩为中、新元古界高于庄组、雾迷山组钙镁质沉积地层。岩体与钙镁质岩石接触,在岩浆热液交代作用下,二者发生物质交换,使得铁、铜等有用物质从其他矿物中析离出来形成铁矿,如寿王坟铜铁矿。

该类铁矿石多为中粗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少见镁铁闪石、铁闪石、透闪石等。矿石常含有铜等其他有用组分,可综合回收利用。寿王坟航磁异常与矿体出露空间位置的吻合说明二者的相关性。其他矿点的不断发现,也证明了该区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铁矿的潜力。

关于冀东铁矿的成矿区划问题,早在1986年河北省区调队完成的《1∶500000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矿产总结》第三篇第一章(沉积变质铁矿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第四节中进行了成矿单元的划分;2007年,河北省地调院完成的河北省铁矿找矿总体设计,分析了冀东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对冀东地区成矿区和找矿靶区进行了筛选。虽各次工作目的任务不相同,划分的成矿单元也有所不同,但对铁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成因的认识基本一致。成矿单元划分对比如表5—3。

表5—3 成矿区划对比一览表

(三)冀东地区铁矿资源总量潜力评价

1.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冀东地区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根据铁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分布范围和航磁异常分布的特点,应用地球物理块体法、地质推断法、类比法等几种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冀东地区铁矿进行资源总量评价。

2.冀东地区铁矿资源总量分析——地球物理块体评价法

冀东沉积变质铁矿的分布与古老的结晶基底相关,地质航磁异常图可以看出:沉积变质型铁矿严格受古老的结晶基底地层控制,变质结晶基底的分布范围与航磁异常零值线圈定范围基本一致,说明古老的结晶基底富含铁物质,变质结晶基底是寻找沉积变质铁矿的重要依据和线索。冀东地区铁矿属于含铁物质沉积后经变质富集形成的,铁物质富集成矿概率在1%左右,含铁30%左右的矿石其体重按3.6t/m3计。根据地球物理块体评价理论,铁矿资源总量=航磁异常面积×矿层厚度×平均体重×含矿系数。资源总量预测如下。

(1)遵化—迁西—青龙大岔沟—迁安铁矿成矿区(Ⅰ、Ⅲ成矿区)

该区含矿建造为迁西岩群火山岩—硅铁建造、含沉积岩—火山岩—硅铁建造。目前该区已发现和勘探了200多处铁矿,该区有两种铁矿类型:太平寨型铁矿厚度一般为17~160m,平均60m;棒槌山铁矿厚度一般为17~215m,平均71m;磨盘山铁矿厚度一般为20~160m,平均90m;水厂型铁矿厚度一般为10~300m,平均厚度80m;杏山铁矿体厚度一般为30~120m,平均60m;前裴庄铁矿体厚度一般为33~300m,平均60m;两种类型的铁矿体厚度平均为70m左右。兼顾小铁矿厚度较小,一般几米至十几米的特点,该区资源总量估算参数为面积7600×106m2,厚度35m,矿石体重3.6t/m3,含矿系数为1%计:铁矿资源总量=航磁异常面积×矿体厚度×体重×含矿系数=7600×106×35×3.6×1%=9576×106t。

(2)卢龙—滦县—滦南铁矿成矿区

该区为滦县岩群沉积岩—火山岩—硅铁含矿建造。该区已发现和勘探铁矿10余处,成矿区的南部有规模较大的低缓航磁异常分布,经对部分异常进行钻探验证,证明异常由铁矿引起,该类型矿床类型为司家营型。主要矿床司家营铁矿厚度为100~120m,最厚达300m;大贾庄铁矿厚度为20~100m,最厚120m;平均厚81m。考虑到该区以含矿层厚度较大,矿床以大中型为主,采用矿体厚度为40~50m为宜。该区资源总量估算参数为航磁异常面积3689×106m2,厚度40~50m,矿石体重3.6t/m3,含矿系数为1%计:铁矿资源总量=航磁异常面积×矿体厚度×体重×含矿系数=3689×106×45×3.6×1%=5976×106t。

成矿区南部的司家营、马城、长凝3个铁矿区总面积200km2左右,已探明资源量超过30×108t。长凝航磁异常地质工作较低,根据其异常规模,东西长8km,南北宽4km,勘查深度1000m计,预测其资源潜力为(20~30)×108t。

(3)宽城豆子沟—北大岭—板城铁矿成矿区

该区为遵化岩群沉积岩—火山岩—硅铁含矿建造。目前已发现勘探多处铁矿,其中较大的矿床为豆子沟铁矿,矿体厚度为61.0~63.3m;北大岭铁矿体厚度为5~20m;平均厚20m左右。该区航磁异常分布面积500km2。资源总量估算参数厚度20m,矿石体重3.6t/m3,含矿系数为1%计:铁矿资源总量=航磁异常面积×矿体厚度×体重×含矿系数=500×106×20×3.6×1%=360×106t。

(4)青龙榨栏杖子—迎午山铁矿成矿区

该区为朱杖子岩群含火山岩—沉积岩—硅铁建造。目前发现最大的矿床为榨栏杖子铁矿,2号矿体厚度一般为40~87m,1号矿体厚度一般为4~22.10m,两层矿体累计厚度近百米。该区异常分布面积300×106m2。该区资源总量估算参数厚度30m,矿石体重3.6t/m3,含矿系数为1%计:资源总量=航磁异常面积×矿体厚度×体重×含矿系数=300×106×30×3.6×1%=324×106t。

(5)青龙庙沟—抚宁榆关铁矿成矿区

该区为滦县岩群沉积岩—火山岩—硅铁含矿建造(原为拉马沟组)。磁异常分南北两个小区:北部为马坊老岭—祖山异常区,面积200km2;南部为榆关—西郁家沟区,面积近300km2。主要矿床有青龙庙沟、抚宁榆关两个铁矿,庙沟铁矿体厚78m,榆关铁矿厚度30m,其他一般规模较小。

北部资源总量=航磁异常面积×矿体厚度×体重×含矿系数=200×106×30×3.6×1%=216×106t。

南部资源总量=航磁异常面积×矿体厚度×体重×含矿系数=300×106×15×3.6×1%=162×106t。

上述6个铁矿成矿区预测资源总量为166.14×108t,截至2007年,该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6.5×108t,尚有铁矿资源找矿潜力99.64×108t(表5—4)。

表5—4 冀东铁矿资源总量评价结果

由于其他成矿区范围相对较小,已知资料少,本次未作评价。考虑其资源量,预测全区铁矿资源总量为(160~180)×108t,尚有铁矿资源找矿潜力100×108t以上。



成矿系列的划分
答:成矿系列研究是矿床学研究与找矿实践之间的桥梁,具有明显的指导找矿意义。 程裕淇等(1979,1983,1991)首先提出了成矿系列的概念和划分方案;陈毓川(1994)重新限定,指出“在一定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单元内,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在一定的地质构造部位形成不同矿种、不同类型而且有成因联系的矿床...

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展现状
答:如何去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在哪里有所需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的矿产即在哪里进行地质勘探工作,这就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我国通称成矿预测)的根本任务。 成矿规律概念是由法国地质学家朗内首先引进到地质学中的,它被用来表示矿床生成的某种联系,研究矿床生成时空规律即是矿产预测。目前,成矿预测已广泛被广大经济地质...

研究区主要金属金铜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答:国家305项目在古亚洲洋成矿域西部的新疆地区,近年来查明了许多重要的金属矿床,而同样的矿床在古亚洲洋成矿域东段的大兴安岭则刚刚开始发现,故预计其找矿潜力不可估量。 (二)矿产资源潜力估算 1.估算方法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以评价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为背景或以区内已知的矿床储量为依据,...

成矿远景区划分
答:一、划分原则 吴川-四会断裂带是广东有色金属、贵金属主要成矿带之一,归属Ⅲ级成矿带,是省内最高级别的成矿单元。在吴川-四会断裂带内又可划分六个Ⅳ级成矿单元,Ⅳ级成矿单元或成矿远景区的划分依据是: (1)根据相应的大地构造单元,Ⅳ级成矿单元处于低级别的构造单元中; (2)北东向次级断裂带、构造岩浆岩带...

胶西北金矿综合信息资源潜力预测
答:山东省地质六队完成了《山东省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预测全省36个有矿单元金矿资源总量3026.486t,其中潜在资源量2319.079t;1989年物探队完成了《1∶20胶东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编图与金成矿预测报告》,将胶东地区划分为9个成矿区、71个预测矿田,其中Ⅰ类预测矿田12个、Ⅱ类预测矿田19个、Ⅲ类预测矿田...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矿床类型划分
答: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无论在铁和金矿床方面,还是在铜、稀有金属、铬和铂矿床上均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和良好的找矿远景。如何根据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对本区金属矿床(点)进行较为准确的区带划分,不仅是当前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工作部署的当务之急,更是进行综合性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3
答:区内广泛发育多期侵入岩、火山岩,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聚矿构造样式繁多,且成矿物质来源丰富。除前述已发现的诸多矿床之处,秘鲁还有许多地区因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限制有待进一步的查证;特别是最近安塔米纳特大型Cu-Zn-Ag矿床的扩大,预示着本区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秘鲁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沉积...

甘-新交界北山地区镍铜铂资源潜力与找矿方向
答:其中,坡北岩体呈两个相互连通的岩盆状,岩浆分异好,相带清楚,由辉橄岩、橄榄苏长岩、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斜长岩组成,并显示良好的成矿潜力(预测资源量可达中到大型。杨甲全,2002)。坡北硫化铜镍矿床有两方面特点:①矿床出现于大火成岩省的CFB喷发区,并与CFB形成于同一时代;②成矿岩体呈缓倾斜的岩盆状...

东南沿海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综合研究
答:特别是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东南沿海成矿带开展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发现了一批金、铅锌、银、铜、钼、锰等大、中型矿产普查基地和重要找矿远景区段,确定了该区主攻矿种及主攻矿床类型。综上所述东南沿海成矿带铜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具有较好的潜力及找矿前景。为了深化东南沿海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

综合信息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理论体系
答:综合信息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王世称等,1985,1989,1990,1993),包括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定性预测)、综合信息统计预测(靶区定位预测)和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矿产资源量估算)三部分。它以地质成矿理论为地质先验前提,以地质体和矿产资源体为单元,研究地质、遥感、物探、化探之间信息的关联、综合和转换规律;根据相似类比原理,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