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投稿:愈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真的实用吗?~

新能源汽车采取换电模式是过渡期的辅助方式,不具备推广价值。

新能源汽车有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两类,混动车电池组容量小充电时间很短,纯电续航只是为满足日常短途通勤代步,长途驾驶以混合动力输出为主;而混动运行模式包括HEV油电混合以及REEV增程式混动,两种不同模式能实现的油耗已经非常低,对于长途通勤频率不高的家用汽车而言并不亟需换电服务,或者说PHEV和REEV正是替代换电模式的最理想类型。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续航里程偏短,家用代步能够满足但是长途驾驶总会有里程焦虑,长续航的一线品牌电动汽车平均每经过4个服务区也要考虑充电;然而充电影响的只是路线规划,在进入服务区后是选择充电还是换电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快充技术的进步速度非常快,30分钟充满80%基本是行业标准。



而换电无非是让几乎相同的时间达到100%,然而车辆每次都要开上举升机、拆卸掉固定动辄数百公斤重的电池包,然后在紧固和拆卸以及插装,在频繁的操作中是否会影响车辆的可靠性,是否会增加意外情况的发生。




其次换电后的100%是否能保证续航里程与原车相同,不同内阻情况的电池组在容量相当的前提下,有些能续航400公里、有些还不能突破300公里,因为内阻增大后SOC低于40%左右会出现快速耗电;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换电只适合某个车企自行推广,说白了就是车主服务而已;真正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的一定是无线充电,甚至可以是高铁模式的搭线充电。

新方案提及的无线充电已经在规划中,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地补会从 补车转型为补桩补路,无限充电道路一旦普及,电动汽车在驶入高速时不仅不耗电而且会缓速补充电能,充电道路有多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有多长。

一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在电池储能以及充能技术未能实现颠覆性突破前,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毕竟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能源车的顾虑都集中于充电条件不够便捷,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尾的消费者,每次都去充电站充电,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就北方冬天这个气温,就算坐在车内,怕也要冻得鼻涕直流。

而通过换电模式,可以将漫长的充电过程和电动车运行相分离,充电过程由换电站负责,换电过程仅需要数分钟,使得新能源的充能速度可以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大大提高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电池的集中管理,可以更加便于管理和调度,有效降低电池的充电成本。

二尽管在理想情况下,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仍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与缺点,例如,换电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换电站储备大量的电池,并要时刻保持电池的满电状态,这大大增加了换电站的投资建设以及运行成本。电池更换中的拔插也会造成额外的机械磨损,有可能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伤。

区别于充电,新能源车换电是指采用更换整个电池的方式,恢复新能源汽车能量的运行模式,就理想状态而言,电池在换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统一充电,在新能源车主需要能源补给时,只需要前往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耗时几分钟就可让爱车重焕活力。

区别于充电,新能源车换电是指采用更换整个电池的方式,恢复新能源汽车能量的运行模式,就理想状态而言,电池在换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统一充电,在新能源车主需要能源补给时,只需要前往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耗时几分钟就可让爱车重焕活力,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思路,但我国是否具备全面推广换电模式的条件与环境,确实也值得我们思考与讨论,毕竟任何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与壮大除了需要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发展环境同样至关重要,那么新能源车换电到底靠不靠谱,且听老王来分析!

换电服务,究竟靠不靠谱?

1、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

在电池储能以及充能技术未能实现颠覆性突破前,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毕竟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能源车的顾虑都集中于充电条件不够便捷,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尾的消费者,每次都去充电站充电,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就北方冬天这个气温,就算坐在车内,怕也要冻得鼻涕直流。而通过换电模式,可以将漫长的充电过程和电动车运行相分离,充电过程由换电站负责,换电过程仅需要数分钟,使得新能源的充能速度可以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大大提高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电池的集中管理,可以更加便于管理和调度,有效降低电池的充电成本。

换电模式始于tesl

新能源出租车已经开始应用换电模式

2、换电模式的缺点有哪些?

尽管在理想情况下,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仍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与缺点,例如,换电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换电站储备大量的电池,并要时刻保持电池的满电状态,这大大增加了换电站的投资建设以及运行成本。电池更换中的拔插也会造成额外的机械磨损,有可能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伤。

额外电池储备增加投资成本

3、换电模式的前景如何?

总体上来讲,老王对于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是不看好的,一方面是因为电池缺乏统一标准,单靠主机厂投资建设的仅针对本品牌车型的换电站,在覆盖度上,根本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主机厂以及电池供应商的核心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换电站的兼容性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则是换电模式下电池的归属问题,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来看,不排除有一些消费者会拿老旧的电池去换电站更换较新的电池,而这也是新车或者准新车车主们的顾虑,谁为电池的损耗买单,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问题,对于首次提出换电构想并付诸于实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头羊特斯拉,通过缴纳押金的方式,要求换电服务接受者未来更换回自己的电池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但相较于50美元的押金,一块崭新的电池往往更具有吸引力,美国社会的强自律性下,这种方式或许可行,但在初尝共享经济的我国,换电站最后只能剩下一把无处安放的押金以及诸多状态不够好的电池。也正是因为如上两个原因,老王是不看好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的。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选择充电模式还是换电模式的争论就一直没有终止过。国家电网最初倾向支持换电模式,并从2006年起组织了一系列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研发与实践工作,但是从近几年国家电网在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已看到,充电桩的布局速度远远大于换电站的建成速度。


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是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或者集电池的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

此模式可以省去车主大笔的购买电池的费用,并且可以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但是电池重量极大必须使用机械,而且这对车辆制造有限制必须统一电池标准,并且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高。



在电动车的发展史上换电模式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换电的特点就是“快”,有些企业甚至提出比加油还快。但是缺点很多:

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型号规格有差异,提供换电的企业就需要储备多种电池型号以备换电,否则容易出现没有相应电池型号的尴尬场面。

前期投入巨大。特斯拉曾经建换电站的成本高达50万美元,不包括土地租金和人工费等,由此可见建站成本之大。另外不同型号的电池都需配备,还有必须储备足够的电池,最好是达到1.4倍于车辆数。

换电过程比较繁琐,技术要求严苛。底盘快换时防水的问题仍未解决,插件反复拉动易打火引起燃烧等。



充、换电模式各有优缺点。换电模式实现了对电池模块的整体更换,可以节省充电时间,对电动公交来说非常便利。不过,频繁换电搬动电池会对车架造成损伤,导致电极插头易磨损打火花,产生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各家电动车企的电池规格和标准都不一样,很难保证每种电动车型都能在换电站找到适合更换的电池。电动汽车企业对换电模式也比较排斥,担心丧失对电池技术的掌控权,这自然不利于发展电动车产业。



研磨抛光的步骤如下:
1、清洗整车。用去污力强的漆面清洗剂清洗整车,采用清洗剂时,应避免颗粒灰尘在研磨中造成新划痕。

2、水砂纸打磨。对于涂面有粗粒、细微砂纸痕、流痕等缺陷,在抛光前先用600#~1000#水砂纸沾水包于小橡胶衬块内,对其轻轻打磨至平整(注意不能磨穿漆层)。

3、粗、细研磨。采用机用研磨机(电动或风动)加上粗研磨膏,对水砂纸的痕迹进行粗磨;再加研磨膏抛光进行抛光细研磨。

4、抛光。采用机械抛光机,加上镜面处理剂抛去粗研磨膏留下的旋印,达到漆膜镜面抛光的效果。

5、手工上光。研磨抛光结束后,擦净研磨抛光膏,立即用棉纱沾上光油蜡把抛光部位全部擦一遍,再用干棉纱擦净多余的上光蜡,使漆面光亮似镜、艳丽夺目。
汽车表面经喷涂之后,可能会出现粗粒、砂纸痕、流痕、反白、橘皮等漆膜表面的细小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通常在喷涂后进行研磨汽车抛光处理,以提高漆膜的镜面效果,达到光亮、平滑、艳丽的要求。

扩展资料:
汽车抛光就是汽车美容过程中,在打蜡、封釉或镀膜时先给汽车做一次抛光。因为封釉镀膜必须先经过抛光,而且是经过精细抛光的车子,才能做出镜面来。
这个是封釉必须经过的操作。没有经过抛光处理,车漆不平整,封釉保持时间非常短,根本起不到长期附着的效果,和打蜡没有什么区别。当然,根据车漆的情况,抛光不一定要三步都做,新车往往一步还原就可以了。但是做过粗蜡的车一定要中蜡抛光,做过中蜡的车一定要细蜡还原。
汽车抛光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而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尤其是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并不多,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在需求旺盛的阶段,行业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好,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如何保持行业的健康,稳定且可持续发展,需要业内企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发挥吹毛求疵的研发精神,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真正解决客户的实际困难,严把质量关,提供最可靠的产品。

1、换电相对于充电,能达到传统燃油车的能量补给速度;
2、换电可以将电池价格从整车价格中剥离出去,从而达到和传统燃油车相当的价格;

此模式可以省去车主大笔的购买电池的费用,并且可以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大幅推广
答:同时,探索建立全市纯电动重卡换电联盟,研究制定换电车辆、换电接口、标准化电池箱、模块化电池等标准,发展培育换电领域团体标准。在此基础上,南京计划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换电渣土车换电调度运营等平台,探索“电池银行”等新模式,即由银行管理这些电池资产,企业既可以购买电池存入银行,...

要变天?工信部牵头推广换电模式,蔚来恐成最大赢家
答:有了政府的关注,必能促进换电模式的推广。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中便能看出,国家对换电模式还是持鼓励态度的。不然就没有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不享有补贴,换电模式除外的规定了。上文中也提到,换电模式之所以难以推广除了成本大外,电池规格不统一也是阻碍换电模式推广的一大难题。

换电模式盘点-唯一争对个人用户的换电业务
答: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分别给大家讲解了力帆、伯坦科技(时空电动)和北汽新能源的换电模式,其中北汽新能源的模式和蔚来的模式非常像,两者都是底盘换电,整包摘取。虽然在车方面的总体方案是一致的,不过在换电站上却有些不一样。其中北汽新能源采用的是奥动的集装箱式换电站,为了便于机械设备从汽车...

新能源换电模式逐渐起步加速
答:换电模式最先由以色列BetterPlace公司在2007年推出,但受重资产问题,电池资产管理问题、下游需求不足、没有统一标准等问题,最终亏损过度破产。中国换电模式自2011年引入,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能源公交车换电示范性项目已是中国第一次尝试换电模式补能。2011年至2014年多地相继推出公交领域的换电示范性...

蔚来公布的换电模式,对消费者来说有利可图吗?
答:通过以往李斌的介绍,它的底层逻辑是与纯电动车补能息息相关的三个词语:可充、可换、可升级。“可充”很好理解,就是目前电动车最常见的补能模式;“可换”很有前瞻意义,蔚来是国内电动车换电的先驱者和推行者,ES8和ES6开卖后,车主也开始成为“换电”的拥趸者;“可升级”则意味着蔚来车主只要...

北汽新能源的“三分钟换电技术”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呢?
答: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里程焦虑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除了传统的充电方式之外,“换电”这种新的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北汽新能源就在2017年向广州正式交付了200台换电出租车并且正式开始运营。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掌握了非常成熟的换电技术,整个换...

怎么看纯电动汽车电池换电模式?
答: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换电模式,湃客对其技术层面从未有过疑虑,然而经济考量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旦电池需要更换,老电池如何处理?鉴于换电模式,是否会有人刻意利用这项服务来换取更好的新电池?一旦更新,他们可能就不再依赖换电服务。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两个问题:首先,新车用户可能会对换电池有所...

“充电好还是换电好”,电动汽车的模式之争?
答:为了保证正常运营,每个换电站需备大量备用电池包,以应对高接车量。假设每个电池包8万元,大量投资需求对全面推广构成阻碍。其次,电池标准的不统一限制了换电模式的普及。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规格各异,不同车型甚至同一车型的改款电池包也不通用,导致无法实现跨车型换电,限制了换电模式的推广范围。再...

换电模式,是满足市场刚需还是浪费公共资源?
答:新能源车换电模式正在借着"新基建"站上风口。 在2020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提出,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并且,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 日前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充换电基础...

蔚来推“BaaS”,换电模式+车电分离前景如何?
答:电动车换电模式前景如何?换电模式相比以往的充电模式,最大的益处在于极大的加快了充电时间,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可以凭借接近燃油车进站加注燃油的时间快速完成电能的补充以提升续航。同时,换电模式也可以在对电池回收后,由换电平台统一对电池状况进行检测,减少因电池引发的故障,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