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原理,基本构造,使用方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真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原理,基本构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应用~

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分光光度法的测试手段和方法都在不断改进,但最根本的依据仍然建立在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之上。

A=KLC

式中:
A-为被测物在给定波长的需光吸光度值
K-为一系数,称为溶液的吸收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被测物质的特性有关)
L-为被测物质的厚度(一般与比色池的厚度有关)
C-为被测物质的浓度
由上式可以看出,被测物质对单色光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实际测试时,单色光通过被测物质达到光电接收器,由光电倍增管或光电池转换成光电流,而光电流的强弱决定了吸光度值A的大小。假定通过参比样品的光电流为I。,而通过待测样品的光电流为I,则两者之比设定为τ,也称透射比(或以T%表示,称为透过率)。

则:τ=I/I。×100%

朗伯-比尔定律的贡献就是发现了透射比的负对数值(也就是吸光度A)的变化与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呈正比关系。

即:A=-lgτ或lg(I/I。)=KCL

同时,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呈现出不同的吸光度值,这一变化特征也就是分光光度法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基于上述原理,你可以知道无论以往的仪器还是现代的仪器,其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就是为了能准确获得物质(或称样品)在某一波长的透射比或在某一个光谱波长范围的吸光度变化特性(具体说光谱特性谱图)。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同时测量参比样品和待测样品。由于参比样品和待测样品是同时测量,所以任何由光源带来的影响都被抵消扣除了,从方法上保
二、仪器的基本构造:不同档次进口或国产的仪器由三大部分组成:1、微机系统(提供数据运算放大,信号处理、计算机连接,自动波长设定等等)2、光学分光系统(通过光路分光使氘灯钨灯发出的复合光变为单色光);3、稳压稳定系统(为氘灯钨灯和微机板提供稳压电源)
三、仪器注意事项:
仪器的使用环境
在你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后,你可以安排开机使用的前期工作。首先,必须为仪器建立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由于任何仪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注意仪器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尽量不要让仪器工作在环境条件的极限边缘。

2.2.1 温度与湿度
仪器应在5℃~35℃之间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工作,但温度过低仪器的稳定时间较长,温度偏高时必须注意仪器的通风条件,同时也考虑至样品的挥发性所引起的测量误差。而仪器的光学件对于环境湿度的敏感性较高,在潮湿地区或相对湿度>85%用户必须考虑去湿措施,以确保仪器光学元器件的寿命。

2.2.2 工作电源
UV1901仪器可在220V±22V、50Hz±1Hz的电源条件下工作,也可在110V±11V、 60Hz±1Hz电源条件下工作。一般出厂设置在220V条件下,若你的地区电源为110V,请找到仪器后部,靠电源插座处有一个电压变换开关,把开关拨向指示110V即可
由于外部电源的质量对仪器的工作稳定性有极大关系,所以如果你所属地区的外部交流电压不很稳定,或者电网上的大功率动力性电气设备很多,建议你使用一个交流稳压设备(功率1000W以上),以防止“电网污染”对仪器的影响。当然,电源插座也必须符合国家最新标准,接触必须良好,否则仪器的工作无法正常。

2.2.3 接地线
由于变压器的交流感应,若无接地良好的地线的话,仪器的金属部位可能带电。而且仪器接地不良就没有良好的屏蔽电位,会造成仪器输出信号不稳,数据显示的跳动率较大。因此,建议你在使用前对电源的接地线很好的检查一下,必须符合有关电工标准。

注意! 电源中的零线不能与地线接在一起!
三、仪器的使用方法,每个厂家因为原件不同所以方法也不同









2-2
2.2.4 整机的放置
仪器必须放在平稳且周围无明显震动源的工作台上。仪器若靠墙放置注意离墙必须大于15cm,以保证通风散热,同时仪器安放处也应避免强烈的阳光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光源,是提供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的装置,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类;单色器:功能是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它是分光光度计的心脏部分;
吸收池:又称比色皿,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其底及两侧为毛玻璃,另两面为光学透光面,为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吸收池的光学面必须完全垂直于光束方向。根据材质可分为玻璃池和石英池两种,前者用于可见光光区测定,后者用于紫外光区;
检测器: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测量吸光度时,并非直接测量透过吸收池的光强度,而是将光强度转换为电流信号进行测试,这种光电转换器件称为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是将检测器输出的信号放大,并显示出来的装置。

扩展资料
在水和废水监测中的应用,对于一个水系的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一般包括水相、固相、生物相。在水质的常规监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占有较大的比重。由于水和废水的成分复杂多变,待测物的浓度和干扰物的浓度差别很大,在具体分析时必须选择好分析方法。
在农产品和食品分析中可用于检测的组分或成分有蛋白质、赖氨酸、葡萄糖、维生素C、硝酸盐、亚硝酸盐、砷、汞等;在植物生化分析中可用于检测叶绿素、全氮和酶的活力等;在饲料分析中可用于检测烟酸、棉酚、磷化氢和甲酯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分光光度法的测试手段和方法都在不断改进,但最根本的依据仍然建立在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之上。

A=KLC

式中:
A-为被测物在给定波长的需光吸光度值
K-为一系数,称为溶液的吸收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被测物质的特性有关)
L-为被测物质的厚度(一般与比色池的厚度有关)
C-为被测物质的浓度
由上式可以看出,被测物质对单色光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实际测试时,单色光通过被测物质达到光电接收器,由光电倍增管或光电池转换成光电流,而光电流的强弱决定了吸光度值A的大小。假定通过参比样品的光电流为I。,而通过待测样品的光电流为I,则两者之比设定为τ,也称透射比(或以T%表示,称为透过率)。

则:τ=I/I。×100%

朗伯-比尔定律的贡献就是发现了透射比的负对数值(也就是吸光度A)的变化与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呈正比关系。

即:A=-lgτ或lg(I/I。)=KCL

同时,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呈现出不同的吸光度值,这一变化特征也就是分光光度法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基于上述原理,你可以知道无论以往的仪器还是现代的仪器,其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就是为了能准确获得物质(或称样品)在某一波长的透射比或在某一个光谱波长范围的吸光度变化特性(具体说光谱特性谱图)。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同时测量参比样品和待测样品。由于参比样品和待测样品是同时测量,所以任何由光源带来的影响都被抵消扣除了,从方法上保
二、仪器的基本构造:不同档次进口或国产的仪器由三大部分组成:1、微机系统(提供数据运算放大,信号处理、计算机连接,自动波长设定等等)2、光学分光系统(通过光路分光使氘灯钨灯发出的复合光变为单色光);3、稳压稳定系统(为氘灯钨灯和微机板提供稳压电源)
三、仪器注意事项:
仪器的使用环境
在你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后,你可以安排开机使用的前期工作。首先,必须为仪器建立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由于任何仪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注意仪器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尽量不要让仪器工作在环境条件的极限边缘。

2.2.1 温度与湿度
仪器应在5℃~35℃之间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工作,但温度过低仪器的稳定时间较长,温度偏高时必须注意仪器的通风条件,同时也考虑至样品的挥发性所引起的测量误差。而仪器的光学件对于环境湿度的敏感性较高,在潮湿地区或相对湿度>85%用户必须考虑去湿措施,以确保仪器光学元器件的寿命。

2.2.2 工作电源
UV1901仪器可在220V±22V、50Hz±1Hz的电源条件下工作,也可在110V±11V、 60Hz±1Hz电源条件下工作。一般出厂设置在220V条件下,若你的地区电源为110V,请找到仪器后部,靠电源插座处有一个电压变换开关,把开关拨向指示110V即可
由于外部电源的质量对仪器的工作稳定性有极大关系,所以如果你所属地区的外部交流电压不很稳定,或者电网上的大功率动力性电气设备很多,建议你使用一个交流稳压设备(功率1000W以上),以防止“电网污染”对仪器的影响。当然,电源插座也必须符合国家最新标准,接触必须良好,否则仪器的工作无法正常。

2.2.3 接地线
由于变压器的交流感应,若无接地良好的地线的话,仪器的金属部位可能带电。而且仪器接地不良就没有良好的屏蔽电位,会造成仪器输出信号不稳,数据显示的跳动率较大。因此,建议你在使用前对电源的接地线很好的检查一下,必须符合有关电工标准。

注意! 电源中的零线不能与地线接在一起!
三、仪器的使用方法,每个厂家因为原件不同所以方法也不同

2-2
2.2.4 整机的放置
仪器必须放在平稳且周围无明显震动源的工作台上。仪器若靠墙放置注意离墙必须大于15cm,以保证通风散热,同时仪器安放处也应避免强烈的阳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