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

作者&投稿:茹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

由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可知W的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且根据图可知半径比W大,可知X为11号元素,钠元素;Y的半径介于X和W之间,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所以Y是硅元素;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且半径也介于X和W之间,所以Z为氯元素,(1)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且根据图可知半径比W大,可知X为11号元素,是钠元素,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1,W的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基态原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3s1;2;(2)X是Na,Y是Si,非金属性Cl>Br,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Br,故答案为:Si;HCl;(3)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SiCl4,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应生成硅酸与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3H2O=H2SiO3↓+4HCl,故答案为:SiCl4+3H2O=H2SiO3↓+4HCl;(4)Y是硅元素,因为SiH4+2O2═SiO2+2H2O~8e-,所以,当有1molSiH4参加反应是,放出热量为190.0kJ×8=1520.0 kJ,其热反应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1,故答案: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1.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则W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8-10=8,故W为氧元素;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X为Na或F,X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故X为Na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故Y为Si元素;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故Z为Cl元素,(1)由上述分析,W为氧元素,W的核素符号是818O,故答案为:818O;(2)钠属于金属晶体,熔点较低,Si的单质属于原子晶体,熔点很高,Si的单质熔点高,故答案为:Si;(3)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4)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故答案为:HClO4;(5)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6)由SiH4+2O2 点燃 . SiO2+2H2O,每转移lmol电子时放热190.0kJ,该反应中Si元素由-4价升高到+4价,则转移8mol电子时放出190.0kJ×8=1520kJ,即1mol该气态氢化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为1520kJ,故答案为:1520kJ.

 (1)       (2分)  (2)三;ⅠA(2分) 
(3)H 2 SiO 3 (2分) (4)Cl 2 (2分)     (5)Na 2 O、Na 2 O 2 (2分)

...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答: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则W应为H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6,应为O元素,Y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 2 Y和Z 2 Y 2 ,则Z为N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Na 2 O和Na 2 ...

...短周期元素.X与W可形成正四面体型的共价化合物,Y的次外层电子数等...
答: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Y有3个电子层,令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a+2)×2=8,解得a=2,故Y为镁元素;X与W可形成正四面体型的共价化合物,则为第ⅣA族与ⅦA族元素,若X为第ⅣA族元素,W为第ⅦA族元素...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答: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为C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应为O元素;Z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为Na元素;W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只有一个电子,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2、8、18、1,原子序数为29,应为...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
答: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元素,其中X的原子中不存在中子,则X为H元素;Y原于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内层为K层,则Y是C元素;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则Z是N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9,则W是Cu元素,(1)Y是C...

(10分)X、Y、Z、W、V为前四周期常见的五种元素,其中四种为短周期元素...
答:则X是H;常温常压下,Y单质固体难溶于水而易溶于 ,所以Y是S;Z的氢化物在水中可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且Z是短周期元素,所以是Cl;W原子的电子层数是其价电子数的3倍,则W只能是Na。V的单质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因此V是Fe。(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程式是MnO 2 +4H + +2Cl - ...

(10分)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答:⑴ 3N A (或1.806×10 23 ) ⑵ CH 4 ⑶ 3d 10 4s 1 出现蓝色沉淀,后又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 〔Cu(NH 3 ) 4 〕 2+ 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该元素只能是C元素,即Y是碳。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

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
答: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Z元素是O元素;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X的原子序数最小且能和Y形成共价键,则X和Y都是非金属元素,Y的...

...相关信息如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答: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X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s能级上最多排2个电子,且p能级上还有电子,所以n为2,则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所以X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则X是N元素;Y的基态原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所以y基态...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
答:Y为碳; Z为氮; W为氧;(1)中,W元素的元素符号和该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O,1s 2 2s 2 2p 4 ;(2)中,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图: ,1s 2 2s 2 2p 3 ;(3)E为NH 3 ,NH3 的电子式为 NH 3 可以进行喷泉实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NH 3 极易溶于水;...

X、Y、Z、W分别是HNO 3 、NH 4 NO 3 、NaOH、NaNO 2 四种强电解质中的...
答:0.01mol·L -1 HNO 3 溶液的pH为2,NH 4 NO 3 是强酸弱碱盐,NH 4 + 不完全水解生成H + 溶液显酸性pH小于7,NaOH为强碱,0.01mol·L -1 NaOH溶液的pH为12,NaNO 2 是强碱弱酸盐溶液,NO 2 — 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pH大于7,故X为NaOH,Y为HNO 3 ,Z为NaNO 2 ,W为 NH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