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在废船上呆那么久吃什么?

作者&投稿:素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海上钢琴师的评价~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

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Max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Max这个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节,几个精彩的桥段更是令人吟咏不已,包括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滋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Jelly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如何展现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黄色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看懂了一点吧

最后那段 那个小号手不是问1900,当时他为什么没下船,人们都以为他看到了什么~~ 但是他却说,正是什么都看不到~~ 这个世界的一望无际~~ 飘渺~~ 没有尽头,没有始终~~ 他需要知道他走出船舱的理由,不是因为什么都看不到~~ 让人觉得不知所措, 但是反而在船舱里~~(虽然地方很小,但他可以享受无尽的欢乐~~,有钢琴陪着他~~)

可能那是中无法言喻的事情~~ 太多人争名夺利~~ 已而失去人生的真正价值~~

对1900而言~~ 也许更多的是…… 看清了世界的本质吧


下面是些影评:
生命像极了一场茫无头绪的冒险,所以我们往往会敬佩那些流连于同一个地方,专注于同一件事情的人。被无常的命运折磨的时候,拒绝改变有时候能提供给人一种安全感。所以《海上钢琴师》从一开始便给了我们很多期待。一个被遗弃在巨型渡轮上的孤儿突然间成了天才的钢琴师,他一辈子都不曾下过这艘船。海、船、来来往往的两千名乘客和他的钢琴构成了他唯一的世界。这部根据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柯的独白体小说改编的电影原本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丰富有趣的寓言,无论它是用来表现世事沧桑间闪现出的纯真与灵感,还是那些勇敢自信、充满梦想的移民,还是音乐给人的力量,还是一点点过了时的英雄主义……只不过,影片想告诉我们的太多了,结果倒好像什么也没有说清楚。


看片的时候我们也许隐约感觉到了点什么:1900的音乐是和他心底始终保有的那些价值分不开的,他弹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不离开他内心那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但影片没有印证我们内心的期待,我们不知道这个男人在想什么?他是个英雄还是个疯子?影片最后那段小号演奏仿佛是在追忆些什么。是的,也许的确是在追忆些什么,但,凭什么追忆呢?

他一生拥有三个可以下船的机会,但他统统放弃了。第一次是希望追随他爱慕的姑娘,当1900手提行李箱走下船梯时,怪事出现了。能够在大风大浪中如履平川的他竟然在平地上歪歪扭扭不能成行。那一霎那,不知道1900是因为恐惧失去,还是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他即可回头是岸,放弃了第一次下船的机会,即使那岸上的一边有他年轻的梦想和梦想中的姑娘。

第二次是他的音乐,他的音乐通过一拨又一拨上船的旅客的传播,开始声名远扬,唱片公司专程到船上来录制了一张唱片。不能下船的1900本可以让这张唱片代替他下船,去到热闹的岸上,去领略他从来只是远观的喧哗生活。但是,他依然放弃了,那张唱片始终没有发行。

第三次,1900所在的船终于寿终正寝了,成了废船,所有的人都已下船,除了1900。没有人相信1900还在船上,在一艘已经停泊在岸上的再也不能航行的废船上,他们要炸船。1900的朋友小号手知道他在船上,拼命去找,拼命劝1900下船。但就是这样即将被毁灭的废船,1900依然不肯离去。最终,船毁人亡,1900终于在船上善始善终,渡过一生,没有下船。

在这部名为《海上钢琴师》的电影中,1900终其一生都在生活在船上,终其一生都在海上漂泊,他曾经说:“钢琴只有88个键,它是有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轮船有船头和船尾,它是有限的,我看得见自己的生命。而在陆地上,我无法面对无限的城市,我看不见……”我对1900明白自己拥有的有限而钦佩,可是我无法揣测他不想了解无限的那种心情。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从有限走向无限的一个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限在不断地吞噬着无限,只不过遗憾的是无限依然是无限。也许有限就如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吧,终于有吹破的那一天。

1900到底应不应该下船,我们所一直追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快乐和幸福?还是名利和成就?到底这些我们所追求的是对还是错?到底这些我们所追求的在我们的船上还是船下?到底我们该不该放弃现有的去追寻未知的?每个人的答案,甚至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给予不同的答案。也许就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样吧,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在船上时梦想着上岸,而在岸上却希望驾驭着航船去大海深处遨游。而我们不知道的就是,无论我们如何选择,结局依然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我们有太多的好奇心不能克服,我们有太多的利益不能放弃,我们有太多的感情无法割舍,于是,我们一直碌碌无为,在船上和岸上匆匆穿行,没有领略到岸上的喧哗,也无法把握船上的执着。我们只是穿行着,懊悔着,但从不停下脚步。

1900可以把握的就是船和音乐,因此他牢牢地抓住这两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我们大多数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能够拥有的是什么,应该放弃的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了身边那个其实我们内心深处最爱的人,直到蓦然回首才发现一切都已错过。更多时候,我们以为那个我们最爱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口袋里,实际上他早已溜去,口袋已空空如也。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安安心心呆在船上。因为前方总有目标,因为地平线总在远处,而我们就这样风雨兼程,一路追赶,也许如狗熊掰棒子般笨拙,但也许可以在晚年留下温馨的回忆。是的。我们无法选择,到底该不该下船?到底我们拥有的是什么?到底我们该不该拿拥有的去交换未知的不知是好是坏的东西?我们沦陷在欲望和所得之中,徘徊在梦想和现实之中,随波逐流着,放纵着,不断放弃,不断索取,却始终不能心安。

吃鱼,一饿了就弹钢琴,鱼听到钢琴声就上船了

电影里有说后来1900在医疗船上为伤员弹钢琴,当然有吃的了。直到船被拖来,说明船被拖来没多少天

这是我觉得唯一没拍好的地方,那么大个人没被发现已经不科学了,关键是还那么干净……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有的人说是那个吹小号的幻想出来的

认真你就输了,电影是艺术创作,不合理的东西太多了

简单介绍下《海上钢琴家》
答:他的曲子被传扬开来,有人专门来录制他为姑娘做的那首曲子,当他听到自己的音乐被其他的机器播放出来,而并非钢琴时,他愤怒了。后来船要被拆毁,他的朋友疯狂的在已经废弃的船上寻找他,要他下船,但是这个船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年轻多才的他就永远和他的音乐世界在一起了,最终留下的也只有他的那...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答:影片的前半部流淌着明快和欢乐的音乐,而后半部则几乎都是以那段1900唯一留在人间的那段短曲及其变奏——空灵短巧,细微孱弱得如同1900具备自闭潜质的心灵。而影片另一个不得不说到的细节,一般的回忆录式的影片在回忆部分总会制作成比较灰暗的色调,而在《海上钢琴师》里则完全颠覆了这个传统——我们...

关于电影
答:结局千呼万唤始出来,普鲁特·泰勒·文斯的演技似乎却并不足以驾驭max的戏份,所以只能让提姆·罗素所扮演的1900唱独角戏,整体上显得苍白。 但海上钢琴师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他的许多对话精确的体现了1900的内心。从小就呆在船上的1900对陆地充满了恐惧,他一生从未曾踏上陆地,只在双手游动于琴弦间时神游世界,和通过...

《海上钢琴师》中,1900为什么最后没有下船?
答: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丹尼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尽管马克斯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

问个关于一个神童的电影的名字
答:《海上钢琴师》剧情简介 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个人生都已经是一场悲剧了。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答: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我不知道为什么说他是悲剧,但也许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悲剧的生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5篇5 好几天不上线,昨日一来就看到朋友推荐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钢琴师》。实话说,...

《海上钢琴师》到底想告诉大家什么啊?看不懂
答:举个例子,你是地球本土人,假如有一天地球毁灭,你必须离开地球,去另外一个你不熟悉的星球,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总之都是一切与你无关的事和物,简言之,你将会是个未亡人,你还愿意离开地球吗?而在这部电影里面,船就是地球,陆地就是其他星球,1900是属于船上的,他从来也没有...

《海上钢琴师》口碑这么高为何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它是否被神话了?_百 ...
答:在意大利银丝带奖上,《海上钢琴师》再度包揽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5项大奖。第二年,它又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配乐和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的最佳外语片奖。蒂姆罗斯饰演的1900非常成功,他在影片里展现出来的那种忧郁、浪漫、以及天真得像孩子一样的气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蒂姆罗斯为了演好这个角色...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真人真事吗?
答:是虚构的,《海上钢琴师》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影片中的黑人是爵士乐发明者,听闻1900琴技高超便登船与之斗琴,后经过三轮角逐败下阵来。在维吉尼亚号抵达南安普顿时下船回到美国。

论钢琴的音乐元素在《海上钢琴师》中的应用
答:《海上钢琴师》改编自亚历山卓•巴利科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从这部片名我们也不难想象这是一部关于人物一生的精彩故事。而“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电影也都是在世界电影史上值得我们研究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这样三部优秀的电影就构成了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经典之作“时空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