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荆州

作者&投稿:丑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荆州到底在哪里?~

荆州是汉朝十三刺史部之一,三国时期范围逐步扩大,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及河南南部部分地区。
荆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 之南地域。是汉族原居地区之一。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大致也是这样的,如同当时蜀汉政权的益州一样,范围很大的,囊括了整个四川、重庆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三国时期,由于荆州地区在某个阶段分属不同的政治集团,襄阳属于曹魏,东吴和蜀汉双方以湘江为界,各领三郡瓜分荆州,故而在说法上区分开来。

扩展资料:
襄阳在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王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仍属荆州南郡。汉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内。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但当时整个荆州不属于曹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荆州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
西汉有十三州及司隶,十三州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其中的荆州刺史部即是九州之一的荆州。
荆州∶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
按《汉书·天文志》天上星宿对应地上分野的说法:翼、轸对应荆州。
而《汉书·地理志下》所描述的荆州范围囊括当今的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区。
东汉建安十八年曾经重新分置全国所属九州州域,荆州地区一度扩大,将广东全境及越南北部地区都归属于荆州州域 。

扩展资料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南郡二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仅指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曹联合打败关羽,瓜分荆州。
荆州“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厥赋为上下”。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惟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荆州

在三国时代,荆州是三国争夺的焦点,荆州之争是决定国家分、合命运的关键。从三国形成之初到国家重新统一之时,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三国争夺一直没有停息,荆州之争的情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三方力量的消长和三国历史的进程。
三国与荆州如此紧紧相连。说明研究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三国演义》都不能不研究荆州,从而透过这个窗口去观察、分析那个历史年代蔚为壮观的社会画卷,触摸那个年代的思想文化脉搏。一、荆州是三国历史的缩影,一部三国历史,也可以看作荆州之争的历史三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也跟荆州在当时所处的重要地位分不开。而魏、蜀、吴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激烈争夺,则是构成这种特殊关系的基本因素。汉代荆州,地跨大江南北,幅员辽阔,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战略地位又十分重要。所以鲁肃称之为“帝王之资”,诸葛亮称之为“用武之国”。汉末刘表据荆州,经一十九年苦心经营,南据江陵,北守襄阳,“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单集中在江陵的大小战船即有一千多艘,军事实力相当强大,是当时一大割据势力。但刘表才略有限,坐保江汉,实际上不可能保住。曹操、刘备、孙权,正是看到荆州的极端重要,看到刘表据有荆州而不能自保的弱处,才都对荆州虎视耽耽,把攫取荆州作为他们发展自己势力、争夺天下的重要目标。曹、刘、孙全面展开荆州之争,正值国家处于继续分裂还是走向统一的重要历史关头。汉末自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开始天下大乱,经献帝初干元年(公元190年)的董卓之乱,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汉室名存实亡的国家分裂时期。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曹操经多年征战已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分、合的命运。而赤壁之战本身,正是在曹、刘、孙争荆州的基础上发生的。
二、荆州是三国文化的殿堂,从这个殿堂,可以感受到三国文化的无穷魅力三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社会激剧震荡的大变动时代。乱世出英雄,变革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荆州作为三国争夺的焦点,也就成了群雄角逐的舞台,成了三国杰出人才重点较量的场所,在接连不断的角逐,较量中,他们的政治抱负,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思想品格,他们的智谋韬略,都在荆州这个舞台上充分显现,至今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从而显示出三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三国荆州之争中,作为当时三个政治集团的代表人物曹操、刘备、孙权,都亲临荆州,角逐雌雄,以图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统一。他们的理想、抱负能否实现,他们事业兴衰成败的结局如何,都在荆州这个大舞台经受检验,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历史启迪。曹操取荆州得而复失,统一大业功亏一篑,失荆州而失天下的教训至为深刻。刘备借荆州而有立是发展之地,也因借荆州有借无还而最终失掉荆州,使兴复汉室的理想化为泡影,其成也荆州、败也荆州的教训也足以令人记取。孙权借出荆州本为巩固吴、蜀联盟,与刘备共同对付曹操,其后却又因此而撕毁联盟,结好曹操,与曹操共同对付关羽,获利最丰。政治风云的变幻说明:一个政治集团的基本利益,是左右其方针政策的关键所在;联合与斗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高屋建瓴分析与把握形势,善于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联合与斗争的正确策略,方能争取主动,防患未然,立于不败之地。三国荆州之争所体现的古代三角政泊斗争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是三国文化留给后世一笔可贵的政治财富。三、荆州是三国风物的胜地,多姿多彩的三国风物画卷,是三国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三国时代的如雷金鼓虽然在历史前进的脚步声中早已远去,但留下的斑斑踪影今天依然可以寻觅。在荆州,在这个著名的三国故地,至今留存着特有的众多三国风物胜迹,成为荆州的一大文化特色,成为三国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古城荆州,就是三国历史文化最好的见证。当初三国鏖兵的阵阵战鼓,就响彻在这里;一些著名的三国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它是我国南方迄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先,学术界对汉代江陵城(亦即荆州城)的地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近年通过对荆州古城墙的考古发掘证实,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城,就是现荆州城所在地。在今荆州城城脚深处晋代城脚遗物的下层,就叠压着汉末三国时期蜀、吴荆州城城脚。这一重要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荆州古城的文化内涵,使一些三国历史故事更加真切感人,更加生动传神。本文主要依据史实对三国与荆州作了一些论述,未就《三国演义》入手去分析,因为史实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解了史实,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三国演义》。当然,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小说的艺术加工和改造本身是一种文学创造,不能与史实等同看待。但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其基本方面是符合历史的真实性的。这正是这部文学名著光芒四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前提和基础。小说对人物、对一些具体事件的描写,特别是对包括赤壁之战在内的荆州之争的描写,大大发挥了文学的想象和创造,源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使其所反映的荆州之争更加波澜壮阔,更加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荆州之争在三国纷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使之成为这部古代政治百科全书的核心篇章和精华所在。所以,读三国,读通荆州,也就入了门,掌握了打开这部政治百科全书的钥匙。而从研究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三国演义》来说,荆州则是一部必读的经典。

荆州三围水,地利而居;位于三国时期中南部,四周交通便利,进可攻,退可守。
荆州鱼米之乡,壮民较多,利于军事征兵,荆州水陆可操练,水军实力很强。

荆州西通巴蜀 南有桂林零陵等郡 北临中原 东有孙吴;所以称军事战略要地

当时荆州的一只精良军(具体的我不记得了,不过这军队可以和西凉铁骑齐名。)这是刘备看重的原因之一

你看看图片吧



梳理三国演义中与荆州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1、刘备借荆州 公元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方针考虑,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2、周瑜谋荆州 周瑜设计,让刘备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成亲。婚后...

三国荆州是现在哪里
答:1、三国时期的荆州现在还叫荆州,是湖北省地级市,在古代又叫“江陵”,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2、荆州的名字起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因为在这里有蜿蜒高耸的荆山,所以取这个名字。“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里是古九州之一。荆州建城...

三国时的荆州 有哪几个郡
答:三国时的荆州有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三国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荆州:刘备: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曹操 :南阳郡,南郡 孙权: 江夏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

三国中关羽镇守的荆州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答:综上所述,三国时期的荆州好比是一个行政区划,并非特指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城市,放在现在来看,覆盖了河南南部、湖北全部、湖南全部等地区。如果特指关羽镇守的荆州(南郡)来看,毫无疑问就是今天的荆州市、江陵县等地区。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误请斧正 ...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哪
答: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定治南郡。荆州之名源于《 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始称津或江津,历荆州为江陵县的重要商埠和码头。

三国时期的荆州范围到底有多大?
答:荆州包括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荆州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曹操来说,为了夺取荆州,所以派遣大军进攻荆州牧刘表。在赤壁之战后,围绕着荆州这一地区,曹操、孙权、刘备三家都调集中精兵强将,最终在荆州三分天下。

三国中关羽镇守的荆州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答:至于江夏郡,主要就是我们现在的武汉、黄陂等地区,其治所叫做武昌。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分别是长沙、武陵、桂阳和零陵四郡,其治所分别是湖南长沙、湖南常德、湖南郴州、湖南永州。这四个郡,除上沙郡勉强过得去之外,其他三个郡,即便放在我们现在,那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三国时期,那是典型的落后...

三国时的荆州到底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城市,还是一个省?
答:荆州不是一个省,而是几个省,在汉朝主要包括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南西南部和湖南,湖北大部。以南阳郡最为重要,南阳郡的宛城是东汉第三大城市。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

三国演义中荆州在什么地方
答:移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建安十四年(209年),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即取得南郡)后,又移治江陵(今湖北荆州),关羽镇守 荆州,仍以江陵为驻所。从“借荆州”起,江陵既是荆州治所,又是南郡治所。《三国演义》叙述有关荆州的故事时,已是刘表任荆州...

三国时期的荆州具体包括有现在的哪些地方
答: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吃了败仗,还保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武陵(武陵蛮夷反乱,攻守 城邑,乃以盖领太守。)三郡;刘备最多,得了荆州的江南三郡——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