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细胞生物学活性有哪些方法

作者&投稿:度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细胞生物学学习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你如何理解?试举例说明!~

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习的一个基本观点,也就可以说,细胞生物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研究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核孔复合体
1、定义:镶嵌在核孔上的复杂结构
2、结构模型
1)胞质环(cytoplasmic ring):外环,位于核孔边缘胞质面侧;
2)核质环(nuclear ring):内环,内环上对称连有8条纤维,形成核蓝结构
3)辐(spoke):由核孔边缘伸向中心,呈辐射状8重对称。
?柱状亚单位(column subunit):位于核孔边缘,连接内外环,起支持作用
? 腔内亚单位(luminal subunit):接触核膜部分的区域。
? 环带亚单位(annular subunit):在柱状亚单位之内,靠近核孔复合体中心部位。
4)柱(中央栓)(central plug):位于核孔中心,呈颗粒或棒状。
3、核孔复合体成分研究
1)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代表蛋白是gp210 和 p62
2)gp210:结构性跨膜蛋白
? 介导核孔复合体与核被膜的连接,将核孔复合体
锚定在“孔膜区”,为核孔复合体装配提供一个起始位点
?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核孔中起重要作用
?在核孔复合体的核质交换功能活动中起作用
3)p62:功能性蛋白,具有两个功能结构域
? 疏水性N端区:在核孔复合体功能
活动中直接参与核质交换
? C端区:可能通过与其它核孔复合体蛋白相互作用,将p62分子稳定到核孔复合体上,为N端进行核质交换活动提供支持。
4、核孔复合体功能
1)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
双功能: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
双向性: 入核和出核
2)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被动运输
一般10nm的分子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自由出入核孔复合体,有的则由于含有信号序列或者和其它的分子结合成大分子而不能自由出入核孔复合体。
3)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
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主要是指亲核蛋白的入核,RNA分子及核糖核蛋白颗粒(SNP)出核运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并且是双向的选择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对运输颗粒大小的限制;
②是信号识别和载体介导的过程;
③双向性:蛋白质的入核;RNA和核糖体亚单位的出核。
4)亲核蛋白与核定位信号
? 亲核蛋白(karyophilic protein)
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进入核之后一直滞留在其中执行功能;穿梭于核质之间行驶功能。
?核定位信号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核质蛋白的C端有一个信号序列,可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5)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步骤
? 结合:需NLS识别并结合importin;
? 转运:需GTP水解提供能量
6)核质蛋白向细胞核的输入可描述如下:①蛋白与NLS受体,即imporin α/β二聚体结合;②货物与受体的复合物与NPC胞质环上的纤维结合;③纤维向核弯曲,转运器构象发生改变,形成亲水通道,货物通过;④货物受体复合体与Ran-GTP结合,复合体解散,释放出货物;⑤与Ran-GTP结合的imporin β,输出细胞核,在细胞质中Ran结合的GTP水解,Ran-GDP返回细胞核重新转换为Ran-GTP;⑥imporin α在核内exportin的帮助下运回细胞质
7)转录产物RNA的核输出
转录后的RNA通常需加工、修饰成为成熟的RNA分子后才能被转运出核。
? RNA聚合酶I转录的rRNA分子:以RNP的形式离开细胞核,需要能量;
? RNA聚合酶III转录的5s rRNA与 tRNA的核输出由蛋白质介导;
? RNA 聚合酶II转录的hn RNA,在核内进行5’端加帽和3’端附加多聚A序列以及剪接等加工过程,然后形成成熟的mRNA出核,5’端的m7GpppG“帽子”结构对mRNA的出核转运是必要的;
? 细胞核中既有正调控信号保证mRNA的出核转运,也有负调控信号防止mRNA的前体被错误地运输,后者与剪接体(spliceosome)有关。
? mRNA的出核转运过程是有极性的,其5’端在前,3’端在后。
? 核输出信号 (Nuclear Export Signal,NES):RNA分子的出核转运需要蛋白分子的帮助,这些蛋白因子本身含有出核信号。
? 入核转运与出核转运之间有某种联系,它们可能需要某些共同的因子。

细胞活性测定方法有台盼蓝染色法、克隆(集落)形成法、3H 放射性同位素掺入法、 MTT 法等。其中 MTT 法以其快速简便,不需要特殊检测仪器、无放射性同位素、适合大批 量检测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 MTT 法形成的 Formazan 为水不溶性的,需要加有机 溶剂溶解,由于在去上清操作时会有可能带走小部分的 Formazan,故有时重复性略差。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又开发了很 多种水溶性的四氮唑盐类: XTT、 如 CCK-8 (WST-8) 等。

1、台盼蓝法: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原理;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易进入细胞内,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具通透性,台盼蓝进入细胞中,使其染色。
2、MTT法:利用活细胞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与MTT反应,生成甲瓒,用DMSO溶解后在一定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值。

显微镜观察

细胞生物学
答:2. 植物细胞中既有叶绿体这种产能细胞器,为什么还必须有线粒体存在?3. 为什么凡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都明显偏大?4. 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在蛋白质合成过程前后的装配和解离有何生物学意义?5. 氯霉素等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其原因是什么?6. 以一种荧光染料检验细胞活性的实验方案和原理。...

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答: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1、分辨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2、细胞培养:把机体内的组织取出后经过分散(机械方法或酶消化)为单个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传代,观察其生长、繁殖、接触抑制、衰老等生命现象的过程。3、细胞系: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有的细胞发生了遗传...

请哪位高人帮我回答一下有关细胞生物学的问题
答:其基本过程包括固定,脱水,干燥,镀膜,观察等过程。干燥过程一般选用CO2临界点干燥法,由于不存在气液相面,细胞的原始形态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持。镀膜是为了得到良好的二次电子信号。扫描电镜成像具有良好的立体感,分辨率达0.7nm。(7)方法是表达融合了绿色荧光蛋白(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的...

如何从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两方面解释乳酸脱氢酶在细胞内的定位?
答:LDH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还原与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促进lacticacid向pyruvicacid方向的反应,而在中性条件下促进pyruvicacid向lacticacid的转化(为逆反应)。LDH是参与糖无氧酵解和糖异生的重要酶。由于LDH几乎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而且在人体组织中的活性普遍很高,所以血清中LDH的增高对任何单一组织或...

细胞生物学 答出来会有加分啊
答:其基本过程包括固定,脱水,干燥,镀膜,观察等过程。干燥过程一般选用CO2临界点干燥法,由于不存在气液相面,细胞的原始形态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持。镀膜是为了得到良好的二次电子信号。扫描电镜成像具有良好的立体感,分辨率达0.7nm。(7)方法是表达融合了绿色荧光蛋白(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的...

细胞生物学:如何从血液中分离b淋巴细胞?
答:材料 1. 淋巴细胞分离液 (比重1.077土0.001)。2. 肝素。3. 无Ca2+、Mg2+的Hanks溶液,pH7.2~7.6。4. RPMI-1640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5. 其它:注射器、吸管、滴管(均为无菌),血球计数板,水平离心机,显微镜等。方法 1. 无菌抽取静脉血2ml,去掉针头注人含有肝素的无菌试管中摇匀,...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答: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细胞生物学 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 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

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与题解电子版哪里有啊?
答:1. 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 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2) 范围:(1) 细胞的细微结构;(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2. 你认为是谁首先发现了细胞?

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讨论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答:生物技术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的生物识别功能、极高的选择性,它可与现代的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产生一些简单、结果精确、灵敏、专一、微量和快速、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因此其在食品检验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食品检验中应用的几种生物检测技术1 免疫法 免疫法是最灵敏的生物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灵敏度可...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
答:脂分子的运动与脂分子的类型有关,与其他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温度等环境因素也有关。在特定的细胞中测定的某类脂质的运动速率,可能与人工脂膜的数据有所差别。脂质体liposome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现象而制备的人工膜。脂质体是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的较好材料。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