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电镀你能介绍详细一点吗,我是门外汉

作者&投稿:戈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是一名电镀师傅,哪里有招聘电镀师傅的求介绍一下谢谢~

我这里招滚镀镍带班的,镀电池钢壳的。

我是跑业务的,主要是钣金方面的业务,你要不要合作要下,我帮你跑电镀方面的业务,

一、名词定义:

1.1电镀:利用电解的方法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叫电镀。

1.2 镀液的分散能力:

能使镀层金属在工件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均匀沉积的能力,叫做镀液的分散能力。换名话说,分散能力是指溶液所具有的使镀件表面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也叫均镀能力。

1.3镀液的覆盖能力:使镀件深凹处镀上镀层的能力叫覆盖能力,或叫深镀能力,是用来说明电镀溶液使镀层在工件表面完整分布的一个概念。

1.4镀液的电力线:电镀溶液中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轨道,叫电力线。

1.5尖端效应:在工件或极板的边缘和尖端,往往聚集着较多的电力线,这种现象叫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

1.6电流密度:在电镀生产中,常把工件表面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叫电流密度,通常用安培/分米2作为度量单位

二.镀铜的作用及细步流程介绍:

2.1.1镀铜的基本作用:

2.1.1提供足够之电流负载能力;

2.1.2提供不同层线路间足够之电性导通;

2.1.3对零件提供足够稳定之附著(上锡)面;

2.1.4对SMOBC提供良好之外观。

2.1.2.镀铜的细步流程:

2.1.2.1ⅠCu流程:上料→酸浸(1)→酸浸(2)→镀铜→双水洗→抗氧化→水洗→下料→剥挂架→双水洗→上料

2.1.2.2ⅡCu流程:上料→清洁剂→双水洗→微蚀→双水洗→酸浸→镀铜→双水洗→(以下是镀锡流程)

2.1.3镀铜相关设备的介绍:

2.1.3.1槽体:一般都使用工程塑胶槽,或包覆材料槽(Lined tank),但仍须注意应用之考虑。

a. 材质的匹配性(耐温、耐酸碱状况等)。

b. 机械结构:材料强度与补强设计,循环过滤之入/排口吸清理维护设计等等。

c. 阴、阳极间之距离空间(一般挂架镀铜最少6英寸以上)。

d. 预行Leaching之操作步骤与条件。

2.1.3.2温度控制与加热:镀槽之控制温度依添加特性/镀槽之性能需求而异。一般而言操作温度与操作电流密度呈正向关系,但无论高温或低温操作,有机添加剂必定有分解问题。一般而言,不容许任何局部区域达60℃以上。在材质上,则须对耐腐蚀性进行了解,避免超出特性极限,对镀铜而言,石英及铁弗龙都是很适合的材料。

电镀工艺流程资料(二)
PCBTech.Net 时间:2004-07-09 18:19 来源:中国PCB论坛网 点击:889次
2.1.3.3搅拌:搅拌可区分为空气搅拌、循环搅拌、机械搅拌等三项,依槽子之需求特性而重点有异,兹简介一般性考虑如下: a. 空气搅拌:应用鼓风机为气源,如使用空压机。则须加装AM Regalator降低压力,并加装oil Filter除油。风量须依液面表面积计算,须达1.5~2.0cfm,
2.1.3.3搅拌:搅拌可区分为空气搅拌、循环搅拌、机械搅拌等三项,依槽子之需求特性而重点有异,兹简介一般性考虑如下:

a. 空气搅拌:应用鼓风机为气源,如使用空压机。则须加装AM Regalator降低压力,并加装oil Filter除油。风量须依液面表面积计算,须达1.5~2.0cfm,而其静压则依管路损耗,与液面高度相加而得。空气搅拌之管路架设,离槽底至少应有1英寸距离,离工件底部,应以大于8英寸为宜。一般多使用3/4英寸或1英寸管,作为主管,亦有人使用多孔管,但较易发生阻塞。开孔方式多采用各孔相间1/2英寸,对边侧开孔,与主管截面积1/3为原则。适量之空气搅拌可改善电镀效率,增加电流密度;但如搅拌过度,亦将形成有机添加剂氧化而造成异常消耗及污染。

b. 循环搅拌:在一般运用上,多与过滤系统合件,较须注意的是确定形成循环性流动(入、排口位置选择),及pump选择流量应达2~3倍槽体积1hr以上。

c. 机械搅拌:其基本功能是为了消除metal ion diffusion rafe不足问题。在空间足够之状态下,以45°斜角移动为佳,但一般都采有用垂直向摆动,较佳的位移量约在0.5~1.8m/min,而每stroke长约5~15cm之间。在设定条件时,应注意不可造成因频率过高,使板子本身摆动,而减小孔内药液穿透量。

2.1.3.4过滤:一般均与循环搅拌合并,目的是去除槽液中之颗粒状杂质,避免发生颗粒状镀层。较重要的考量因子有三,分别如下:

a. 过滤粒径:一般采用5u或10u滤蕊。若非环境控制良好,使用更小滤蕊可能造成滤材更换,损耗过多。

b. 材质有多种材质供选择,不同系统光泽剂会有不同之限制,其中PP最具体广用性。

c. Leaching:即便为适用材质之滤蕊,亦须经过Leaching处理(热酸碱浸洗程序)。

2.1.3.5电源系统:供电系统之ripple须小于5%,(对部分较敏感产品甚至须小于2%),另须注意:

a. 整流器最上限、最下限相对容易10%,系不稳定区域,应避免使用。

b.除整流器外接所有接点务须定期清洁外,每月至少用钳表量校一次。

c.整流器最好利用外接洁净气源送风,使内部形成至正压,让酸气无法侵入腐蚀。

2.1.3.6阴极(rack及bus bar):

a. 对铜制bus bar而言,约每120Amp至少应设计1cm2之截面积。同时不论电流/bus bar截面积大小,务必两侧设置输入接点,以避免电流分布不均。

b. 对rach而言,应利用bus bar相接之接点,调整其导通一致,避免“局部阳极”的反生,同时对接点外之部分,亦宜全部予以胶林披覆,并定期检查,以避免因缝隙产生,而增加带入性污染。

2.1.3.7阳极:

a. 铜阳极应采用含微量磷,且均匀分布之无氧铜。其规格可概列如下:

Cu≥99.9% P:0.04~0.06% O≤0.05%

Fe≤0.003% S≤0.003% Pb≤0.002%

Sb≤0.002% AS≤0.001% N≤0.002%

b. 可能状态下尽量不要使用钛篮,因为钛篮将造成 Carriey或High Current Dewsity Brightener增加约20%的消耗,而不使用钛篮的状态,则须注意使阳极高出液面1~2英寸。

c. 对阳极袋的考虑,基本上与滤蕊相同,一般常用Napped p.p或Dynel,并可考虑双层使用,唯阳极袋须定期清洗,以避免因过量的阳极污泥造成阳极极化。

d. 一般均认为阴阳极之比例应在1.5~2∶1,但由于高速镀槽之推出,较佳的考虑是,控制阳极的相对电流密度小于20ASF,来决定阳极的数量,在使用钛篮的状态,其面积的计算,约为其(前+左+右)面积之1.4倍,亦即以钛篮正面积核算其电流密度约应小于40ASF。过大的阳极面积可能造成铜含量之上升,过小则可能造成铜含量不足,且二者均会造成有机添加剂的异常消耗及阳极块的碎裂。

e.阳极在接近液面侧应加装遮板,而深度则应仅为镀件的75%(较浅4~5英寸),在板子尺寸不固定时,则应考虑浮动式遮板,对其左右侧的考虑亦同,故在槽子设计与生产板实际宽度不同,应考虑使用Rubber strip,但须注意当核算面积,加开电流时,应至少降低40%计算。对于此类分布问题,可以“电场”及“流 态”的观念考虑

电镀工艺流程资料(三)
PCBTech.Net 时间:2004-07-09 18:21 来源:中国PCB论坛网 点击:2153次
2.2各流程的作用: 2.2.1酸浸:主要作用是去除板面的氧化层,避免水份带入铜缸而影响硫酸的含量。 2.2.2清洁剂:这种清洁剂是酸性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板面的指纹、油污等其它残余物,保持板面清洁,实际上目前供PCB使用之酸性清洁剂,没有任何一种真正能去除较严重的指
2.2各流程的作用:

2.2.1酸浸:主要作用是去除板面的氧化层,避免水份带入铜缸而影响硫酸的含量。

2.2.2清洁剂:这种清洁剂是酸性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板面的指纹、油污等其它残余物,保持板面清洁,实际上目前供PCB使用之酸性清洁剂,没有任何一种真正能去除较严重的指纹。故对油脂、手指印应以防止为重:而且须注意对镀阻层的相容性与同线中其他药液间的匹配性,及降低表面为张力,排除孔内气泡的能力。

2.2.3微蚀:由于各种干膜阻剂均有添加剂深入铜层的附著力促进剂,故在此一步骤应去除20~50u〃的铜,才能确保为新鲜铜层,以获得良好的附著力。

2.2.4水洗:主要作用是将板面及孔内残留的药水洗干净。

2.2.5镀铜:镀铜的药水中主要有硫酸铜、硫酸、氯离子、污染物、其它添加剂等成份,它们的作用分别如下:

2.2.5.1硫酸铜:提供发生电镀所须基本导电性铜离子,浓度过高时,虽可使操作电流密度上限稍高,但由于浓度梯度差异较大,而易造成Throwing power不良,而铜离子过低时,则因沉积速度易大于扩散运动速度,造成氢离子还原而形成烧焦。

2.2.5.2硫酸:为提供使槽液发生导电性酸离子。通常针对硫酸与铜比例考量,“铜金属18g/l+硫酸180g/l”酸铜比例维持在10/1以上,12∶1更佳,绝对不能低于6∶1,高酸低铜量易发生烧焦,而低酸高铜则不利于Throwing Power。

2.2.5.3氯离子:其功能有二,分别为适当帮助阳极溶解,及帮助其它添加剂形成光泽效果,但过量之氯离子易造成阳极的极化。而氯离子不足则会导致其它添加剂的异常消耗,及槽液的不平衡(极高时甚至雾状沉积或阶梯镀;过低时易出现整平不良等现象)。

2.2.5.4其它添加剂:其它的所有有机添加剂合并之功能,可达成规则结晶排列之光泽效果,改善镀层之物性强度,相对过量之添加剂,则易因有机物之分解氧化,对槽液的污染,造成活性碳处理频率的增加,或因有机物的共析镀比率提高,造成镀层内应力增加,延展性降低等问题。

2.2.5.5污染物:可区分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因破坏等轴结晶结构;造成之物性劣化及因共析镀造成之外观劣化。其中有机污染之来源约为:光泽剂之氧化分解、油墨、干膜、槽体、滤蕊、阳极袋、挂架包覆膜等被过滤出的物质和环境污染物等。无机污染之来源则约为:环境带入污染、水质污染及基本物料污染等项。

2.2.6电镀反应机构:可区分为巨观,亦即电场与流态;微观,亦即光泽剂的效应:两大部分,分别简单讨论如下:

2.2.6.1巨观:镀槽内阴阳极间之关系,实际上与磁场或电场的现象类似的,明显不同的,是发生在液体环境中,而游动的,是有质量的离子。因为如此,故离子之运动;电流氧化还原反应之发生;受到正负极间电场,与离子所带电荷产生之电位能,离子经由循环搅拌、空气搅拌、机械搅拌获得之动能,及离子间之交互作用力等因子的影响,实际上电流密度(区域性的、分布上的、而非平均的),可被定义为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接收的离子数量。由于各项搅拌,除了针对孔内的阴极机械搅拌外;都是全槽均一性的(理想状态);因而对于板面上的状态,几何分布便成为影响的最大的因子。

对全板电镀(pannel plating)而言,亦即阳极、阴极以及遮板之形状、位置。而对线路电镀(pattevn plating)而言,则再增加一项电镀面积分布须做考量,对孔内的状况,则主要在于离子的扩散速率、阴极摆动及电流密度间关系。关于一部分我们可透过浓度梯度与场的图例加以了解。

a.高低电流区:亦即电力线分布之密度;而电力线(电场)之分布正如同磁力线分布,在端角地区,明显的较高许多,故阳极之尺寸最好仅阴极之75%。

b.遮板之作用为阻碍离子之流动,使得局部之电力线密度降低,rudder strip则吸收此过量之电流,二种方式均可解决生产板尺寸不固定位置。

c.线路电镀时的线路分布影响亦为相同关系,可视为原“属于”被镀阻膜覆盖区的电力线转移于周边造成,因而独立线路相对之电流密度变为非常高。

d.对于孔内与板面或大孔与小孔间关系,可以讨论如下:当操作电流密度甚低时,铜离子之析出速度远低于自然游动/交换速度,各区的镀层厚度,自然均一;但一般操作电流较高,必然造成[C]b(整体巨观浓度),[C]D1(大孔孔内浓度)及[C]D2(小孔孔内浓度)各有不同,则反应速率(电流发生)亦自然不同,因而有“孔铜”、“面铜”乃至区域镀厚比问题),故须依赖搅拌增加离子之Mobility以求改善孔内厚度。对高纵横比而言,一方面搅拌之相对影响被降低,另方面,如果槽液之表面张力过高,产生类似“毛细现象”,则搅拌失效,而产生问题。

我目前在做镀镍,铜,锡,铬,锌,你具体电镀什么,很多细节书上是没得,如果你要个大概的介绍,网站一搜一大堆

电镀是做什么的
答:要先镀铜后镀铬塑料电镀是先做导电膜,后电镀我想陶瓷也许如此;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

怎么电镀金属?详细点
答:镀锌方法有:冷镀锌和热镀锌。 冷镀锌也叫做点镀锌,是将去油除锈后的金属物放入盛有锌盐的溶液的设备中,利用电流从正极向负极的定向移动就会在金属物上沉积一层锌。冷镀锌造价便宜,镀出的物品光亮,但是抗生锈能力没有热镀锌好。 热镀锌也叫热浸锌,是将除油除锈后的金属物品放入500度左右融化的锌液...

电镀原理及过程
答:回答:目前电镀行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五金电镀与塑胶电镀,五金电镀相对来比较简单,因为五金本身就是一个导电体,要做到的就是保证工件镀前镀后的外观性与功能性,而塑胶电镀则显得稍微复杂,因为要把一个不导电的塑料变成一个导电体,然后在进行后工序化学电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于你说的原理,其实很简...

电镀行业前景怎样,我想从事电镀方面工作
答:相对而言,电镀行业当前承受了重金属减排的重压。行业本身由于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作坊式工厂,污染治理乏力,导致社会评论不佳。但正规的、规模较大的厂,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电镀行业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

pcb厂电镀知识大全?
答:γ-金属的密度(g/cm3)S-金属镀层的面积(cm2)δ-金属镀层的厚度(cm)由以上两式可得,ηKIt=S×δ×γ,在电镀生产中,δ习惯上用μm作单位,面积用dm2作单位ηKIt=S×δ×γ/100, δ=KItη×100/(Sγ) t 的单位是小时 设D为单位面积流过的电流,D=I/S,阴极的电流密度用DK表示,...

我想知道连接器方面的电镀知识
答:2。目的电镀由改变固体表面特性从而改变外观,提高耐蚀性,抗磨性,增强硬度,提供特殊的光、电、磁、热等表面性质。3.端子电镀知识简介大多数的电子连接器,端子都要作表面处理,一般即指电镀。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保护端子簧片基材不受腐蚀;二是优化端子表面的性能,建立和保持端子间的接触界面,特别...

有没有电镀的相关知识,电镀的种类?
答:我想弄更多的资料上面,但字数限制,就发了这个你先看看吧GB/T5267-2002 [紧固件表面处理]标准介绍紧固件一般都需要经过表面处理,紧固件表面处理的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有电镀、氧化、磷化、非电解锌片涂层处理等。但是,电镀紧固件在紧固件的实际使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在汽车、拖拉机、家电、仪器仪表、航天航空、...

老师,你好,我想问你一下电镀的原理是什么。。。
答:2H++2e→H2↑(氢气)在电镀过程中是不希望产生这类副反应的。在镍阳极板上发生镍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镍离子的反应:Ni→Ni2++2e 有时还有以下副反应:4OH-→2H2O+O2↑+4e 不是所有的金属离子都能从水溶液中沉积出来,如果在阴极上氢离子还原为氢的副反应占主要地位,则金属离子难以在阴极上析出。

我想请教电镀的具体流程和每一步骤的作用
答:具体要看电镀什么,每种电镀流程都不同,同类电镀有些师傅用的工艺也有差别。比如PCB电镀工艺流程:除油 → 粗化 → 预浸 → 活化 → 解胶 → 化学沉铜 → 镀铜 → 酸性除油 → 微蚀 → 镀低应力镍 → 镀亮镍 → 镀金 → 干燥

关于电镀,有哪位自己或周围朋友开电镀厂的吗?解答下疑惑拜托!
答:如果你老板本身也不懂,那只能靠师傅了,改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是成败的关键,当然这些师傅的工资一般也比较高,可以要在10K以上,这些一定要发的,电镀日常的维护,还有问题的处理都是由经验总结来的。一些细节也要重视,比较水质,空气,打气等。一个电镀厂要稳定一般也要半年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