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言 (至少10条)

作者&投稿:姚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可以告诉我有关鲁迅的名言(10条)~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与谋财害命的。--鲁迅

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 鲁 迅
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 鲁迅
3、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 鲁迅
4、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 鲁迅
4、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 鲁迅
5、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 鲁迅
6、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7、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8、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鲁迅)
9、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
10、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11、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
12、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13、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14、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15、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鲁迅)
16、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致赖少麟》一九三五年)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3、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甚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4、看罢,他们是战胜军国主义的,他们的评论家还是自己责备自己,有许多不满。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随感录六十一》一九一九年)
  5、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6、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7、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8、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9、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0、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1、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艨窗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沉恕!(《赌壤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3、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随感录三十九》一九一九年)
  14、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15、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6、中国人原是喜欢“抢先”的人民,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个。(《为翻译辩护》一九三三年)
  1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空谈》一九二六年)
  18、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19、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名言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名言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名言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名言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名言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名言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 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名言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名言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4.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7.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9.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0.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诚信为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