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作者&投稿:逄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一、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中记载的人口数据有:秦朝2000万,西汉末近6000万,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清朝前期3。6亿,清朝晚期4亿,建国初5亿多……这组人口数据说明,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二、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三、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寻求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中国历史人口起源于两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人口密度高于西北人口密度,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

  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亩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口变迁完全归因于粮食的多少和农业生产的兴衰,但农业发展和粮食丰收肯定有利于人口增殖。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也与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的广泛种植有密切关系。

  3。社会环境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

  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总量的减少。三国时期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口的摧残。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环境的破坏。翻开史书,屡有“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人相食啖”的记载。三是造成在籍人口下降。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迁徙。迁徙人口脱离原籍,使国家在籍人口减少。反之,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增殖人口。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环境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就政策而言,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只要 *** 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轻徭薄赋,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就有利于人口增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对人口增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有饥俄而死,也有人口逃散和隐匿人口现象。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 *** 经济政策变化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记和调查制度。人口统计制度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也成为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的人口统计或残缺不全,或有可能失真,但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人口资料,成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口历史变迁概貌的重要依据。



中国的人口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爆发性增长的
答:我国历史上人口爆发性增长是在清朝中期。由于农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雍正时期,人口一举突破一亿大关,并在清朝末期,增长到四亿。

大清朝突然出现人口增长奇迹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葛剑雄教授《中国人口发展史》图册 为什么中国人口在1400年之后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没有人知道确切原因,不过很多学者坚信这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出生率有所增长,其实在中国传统封建农耕社会人口出生率一直都没有很大的波动,而是因为中国那时候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此外,关于人口死亡率下降的解释也有很多种...

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变化及原因
答:众所周知,我们一般所讲的人口转变首先指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是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所关注和阐述的。因此,要考察和研究中国的人口转变,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国传统意义的人口转变历程。由图1可见,从粗出生率、粗死亡率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组合情况来看,如果说一般意义的人口转变始于粗死亡率的下降,那么中国建国初期...

五胡乱华的人口变迁
答:长年的战争使得中国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统一全国后,根据《晋书》记载,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有2,495,804户,16,163,863人。根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发展史》,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许多户口被隐藏,西晋的实际户口为在册户口的2倍多,最高时大约是300...

全国七次人口普查回顾及解析
答:2020年的数据预示着中国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预计将在2021年达到国际标准。这一转变速度之快,显示了中国人口结构变迁的显著特征,也对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趋势,如何调整社会政策,保障老年人权益,将是未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每一次人口普查,都是历史的印记,折射出国家的...

中国从数百万人到现在14亿,人口增长原动力来自于什么?
答:今日之中国农民,不但在中国,还在全世界开枝散叶!非洲有中国的农场,俄罗斯有中国的农场,南美洲有中国的农场。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这个历史悠久民族血脉中队土地的情怀。基建狂魔,农耕狂魔,这两标签就是中国人口第一大国的代名词,这两个标签背后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口史,他所传递的无非,安居乐业,...

人口迁移的特点
答:2. 安史之乱时期的人口迁移: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这一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局面,使得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首次达到均衡。3. 靖康之乱时期的人口南迁: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后开始南下攻打北宋,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人口流入包括今浙江、江苏、安徽...

(高分)跪求:历史上明清时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影响。
答:第三章论述了明朝大规模移民的情况及其移民对儒学的传播与影响。明朝中央政府所进行的大规模移民其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史无前例。根据各种史书记载及现代学者研究,仅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明朝政府迁往云南的各种移民就应在200万人以上。这迅速改变了云南政治经济中心区的民族人口结构,加上明代以前以迁到...

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有哪些?
答:中国人口问题的原因应该包括古代的一些兴民政策吧。请大家具体帮我想想还有哪些?怜怜 | 浏览5961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邀请更新 2009-04-23 最佳答案 明朝之前的几百年之间,中国的人口无太大变化。明朝后期,红薯、玉米等易生长作物的传入,是人口在清初暴涨的基础;清初,因战争导致人口骤降,于是政府实行的...

中国人口变迁?
答:虽然中国历史上从商朝时期就有人口调查[1],在战国前期就有详细的人口统计,可惜文献资料没有流传下来,或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多不完全精确。但自班固编纂《汉书》开始,之后历代16本正史中的《地理篇》大多有人口记载,均为研究人口变迁的珍贵资料。书名中国人口史作者葛剑雄,赵文林、谢淑君页数649页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