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精通9门外语,留辫子,一生迷恋三寸金莲

作者&投稿:连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代末年,随着末代皇帝溥仪,亲手拿起剪刀,“咔嚓”一下剪掉自己的辫子,宣告悬在国人悬挂300多年像“猪尾巴”一样的辫子,告别这个世纪!据说这根辫子,还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供人展览!

然民间还有三个最有名的辫子,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一直伴随他们的终生,他们分别是:

王国维、梁鼎芬、辜鸿铭!

其中最有名,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辜鸿铭!他的人生经历,实在太丰富了,有人把总结下面一句话:

可以说是一个“东南西北”的人!



作为马来西亚的后裔,他留学欧洲十四载,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和八国联军坐在一起吵架是都不带重样的。而且辜鸿铭还获得了文学、理学、哲学、神学等13个博士学位。

他把儒家之作《论语》、《中庸》和《大学》翻译成英文,德文,在国外引起轰动,在欧洲文人圈里流传一句话:

甚至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重庆拜访辜鸿铭,可能觉得自己名气比较大,毛姆写个便条,递给辜鸿铭的门房,结果吃个闭门羹!

后来不得不写个谦虚的求见的信,才得以相见,这段 历史 被林语堂先生收录在《信仰之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世人看辜鸿铭可能近似于疯癫,而毛姆给他一个很客观的评价:

辜鸿铭回国后,留起来辫子,穿起长袍,如同一个特立独行的古怪精灵,被人称为“清末狂儒”!

辜鸿铭可以说是个处处矛盾的卫道夫,当大家对他的辫子提出非议,甚至认为他是“立异以为高”。很少有人知道,在民国开始之前,他已经剪掉辫子,当大家都开始剪辫子的时候,他又开始留辫子,甚至带上假辫子,到处招摇过市。

他一生有很多矛盾之处,说他拥护帝制,袁世凯复辟的时候,他大骂“王八蛋,祸国殃民”,甚至在袁世凯“驾崩”,他还戏班子,邀请好友庆祝三天三夜!

甚至在慈禧过大寿的时候,他大骂道: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很少人去分析这位学贯中西的老先生,为啥会如此叛逆?

回国后的辜鸿铭,潜心研究中华文化,他对比中西文化,感觉东方文明丝毫不亚于西方,甚至高于西方,而此时中国经过甲午战争失败,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开始主张“全盘西化”,来拯救这个古老国家!

辜鸿铭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就是他后来固守传统礼教的重要原因,除了留辫子,他甚至连“小脚”文化、一夫多妻等等封建陋习都一一继承!



他的择偶标准列为三条:

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三寸金莲!

为啥喜欢三寸金莲,在他看来,这和欧洲女人的“束腰”,都是追求美观,都是文化的象征!

他还是“一夫多妻”坚定宣传者,当外国女人质问他之时,他说:

其实他又是一个用情极专的人,一生只有一妻一妾,妻子是淑姑,符合他的三个条件,是个小脚女人,让他非常迷恋。

据说他写作的时候,让妻子脱鞋,去掉裹脚布,一手执笔,一手把玩小脚,顿觉思如泉涌,下笔千言,妙不可言!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挚爱。

关于他的妾,是一个“跨国情缘”,辜鸿铭在青楼偶遇落难的日本女孩贞子,顿生怜悯之心,带回家帮其寻找父母。

后来在妻子淑姑的撮合下,两人结为伉俪,成为一段佳话。



看到上面介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极端的复古保守主义者!

其实读懂辜鸿铭,就读懂当时的中国!

当时国人已经面临了不知道何处何从的境地,而辜鸿铭也面临同样问题,他欧洲之行,发现西方文化无法拯救这个古老的国家,当大家开始学欧洲,他又重新往回拉,可能他也不知道拉向何方,但是他只能靠自己来拖慢这个滑向西方文明的战车,

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请他去英文老师,讲英国文化,他拖个长辫子去讲课,北大学子轰然大笑,他说一句至理名言:

闻听此言,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最后借辜鸿铭一句话,才知道他在维护是什么: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怎么写?
答:首先不得不说辜鸿铭是一个天才。一个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超人。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且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

谈辜鸿铭——何以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言人,为何能在德国红极一时
答:辜鸿铭是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 ,也是一位曾经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化名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时代的误解和政治禁忌,在国内辜鸿铭被世人遗忘了数十年之久。 与之相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 辜鸿铭在西方世界可谓是红级一时。 在当时欧洲人的眼里,...

辜鸿铭获得了哪十三个学位
答:辜鸿铭一生漂泊四洋,学贯中西,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而且他一生获得了十三个学位,更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为复兴旧中国有了很大作用。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辜鸿铭获得了哪十三个学位,希望对你有帮助。辜鸿铭获得了哪十三个学位 辜鸿铭获得了 数学 学位、形而上学学位、道德哲学学位、 自然 哲学...

西方人为何说“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答:言归正传,回来分析具体的原因:1、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倾倒西方人。先生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语等9种语言,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当欧洲刮起“黄祸论”时,辜鸿铭先生愤然用英文发表《文明与混乱》一文,严正驳斥了对中华民族的无稽不公论调,并强烈抨击了西方的政治霸权。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辜鸿铭?
答: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

民国怪人,辫子教授辜鸿铭有什么独特之处?
答: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时候北京的青年们都急于打破一切旧的东西,旧思想、旧文字、旧制度等等,当时辜鸿铭被邀请去北大当讲师,他去北大主要是教几门外语,因为他对外语十分精通,而且在翻译上很有天赋,他曾经用英语翻译了中国许多的国学经典,就是这样一位精通西方文化,并且对语言很有天赋的辜鸿铭,十分...

哪些名人文理兼通?
答:顾毓琇,学贯中西,在数学、电机学、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卓有建树 贺贤土院士,文学、物理均有所突破 黄际遇,天文、数学、自然科学均有所成就 李维格,清末曾为学堂的西文总教习和中文总教习,又为中国冶金第一人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学贯中西,文理兼通。林徽因,文学和...

国学大师辜鸿铭,大家对他有什么评价
答:他绝对是晚清民国的第一大儒,当年他把四书等典籍翻译成外文传给西方,西方人看了都大为认可,尊称他是当代的孔子,而他本人学贯中西,一人精通十几种语言,外语说的比中文还好,八股联军侵华时,慈禧都不敢硬抗,唯独辜鸿铭见了哪个国家的人,就用哪个国家的语言骂他们,偏偏每个国家的人都不敢怎么样...

都说不看紫禁城,要见辜鸿铭,此人有什么事迹?
答:辜鸿铭,祖籍福建,1857年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20岁就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据说精通英、德、法、希腊、拉丁、马来等9种语言,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是中国满清时代学贯中西第一人。辜鸿铭回国后,经人推荐,入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任幕僚达十多年,深得张之洞的青睐,甚至在张之洞的推荐下,获得文科进士的封赏。

学贯中西的民国大学者辜鸿铭为何会遗臭万年?
答:辜鸿铭是民国时期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曾经用外文翻译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受到人们的赞赏,辜鸿铭并没有遗臭万年,只是他有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被人们大加批判,从而忽略了他优秀的地方,认为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那么辜鸿铭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被人们这么讨厌呢?大家应该都听过茶杯与茶壶的说法,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