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武将官职等级称号

作者&投稿:唱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武将古代官衔等级~

1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2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3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4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5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6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7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8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9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10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11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12 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
13 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14 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
15 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16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
17 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18 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
19 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20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
21 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
22 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
23 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归德中候
24 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
25 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26 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
27 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28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
29 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30 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
31 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古代将军称谓细分晓: 东周 大将军——官名。起于战国,历代多沿用,而以汉代地位最尊。汉初以韩信为大将军,其后又称为大司马大将军,位最尊贵,霍光、王凤等皆曾任之。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大将军——汉时军职最高勋衔。东汉时最高的官职,在朝廷掌有实权。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帝的大将军。三国时魏、吴并增置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唐宋于十六卫皆置大将军;明初徐达为将军;清初年羮尧及诸王也曾授予大将军等号,督师出征,礼遇殊异,然并非常设,事毕则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一》。大将军:位在三公上,掌征伐。属有主簿(记室)、列曹掾(都督)。 将军——指将军。将军——官名。春秋时诸侯国以卿为将军,始有将军之称。战国时用为武官名。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临出征之统帅亦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度辽将军等。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繁,除沿用汉代旧称外,又有龙骧、骁骑等名号,其常置而有专职者仅为少数。唐代,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自唐至元也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总兵官有挂印并带将军号者。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四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黑龙江、吉林、伊黎等边疆地区,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统帅的称号,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四为正一品到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西汉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其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 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苏武的父亲苏建伐匈奴有功,封为“游击将军”、“右将军”。 平东、西、南、北将军——汉置。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三品。 右将军——官名。右将军: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如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可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三品。 护军将军——保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前将军——常设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设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三品。 轻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上将军——主将,统帅。 后将军——将军有前、后、左、右的名号,位上卿。 中将军——将军的一种号。 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不常置,位比三公。二品。 镇东、西、南、北将军——位次四征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二品。 东汉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五品。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四品。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扬武将军——东汉有此职,三国均置。五品。

三国魏 折冲将军——三国魏吴所设杂号将军五品。 将军——魏晋以后,中央军官逐渐形成两类。一类是实职,掌军队。在西晋即领军与护军将军(资格浅的叫中领军、中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各将军,总称“六军”。此外还有“四军”、“五校”。南朝领军将军下属有外监、制局监,掌兵器、兵役,多以寒门充任,一度得皇帝信任,权力膨胀,“领军拱手而已”。一类是虚的荣誉衔,并不领兵。地位最高的为骠骑、车骑、卫诸将军,还有四征(征东、征南……)、四镇(镇东、镇南……)等将军。他们虽不领兵,却“开府”,即建立将军府,设属官(长史、司马及诸参军),以为荣宠。如系实职都督(见下)带将军号,这些属官就要在都督指挥下承担军务。 次将——职位次于主将的将军,即副帅。 安东、西、南、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魏吴有置,蜀无。三品。 安东大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魏吴有置,蜀无。三品。 安远将军——杂号将军。 虎威将军——杂号将军。魏吴有置。 建武将军——三国曹魏置。五品。 建威将军——三国魏置,吴蜀亦置。四品。 昭武将军——三国魏置杂号将军。 昭德将军——三国魏置杂号将军。 讨逆将军——东汉杂号将军。曹魏沿置。五品。 讨寇将军——魏、蜀置杂号将军。五品。 卫将军——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二品。 武卫将军——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四品。 牙门将军——三国魏黄初年间始置,无定员。蜀、吴亦置。五品。 蜀 讨虏将军——东汉杂号。蜀亦置,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右大将军——蜀汉建兴十三年初置大将军。景耀初分置右大将军。 吴 横江将军——仅三国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之。 平戎将军——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上大将军——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五代 辅国大将军——后汉时设立的高级将军职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清 按清制,将军有四类——一是宗室的封号如辅国将军之类;二为各地驻防旗兵长官;三则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四是正一品到从二品武职封赠的官阶

清朝的官制是我国古代最为完备的,比较有代表性。官员品级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文武官员都是如此。但同一品级的文官要比武官更受重视,权利范围也更广泛些,所以总的来说武官地位是不如文官的。具体清代武官品级如下:

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首都卫戍司令。清代只有满族将领才能担任这个职务。
从一品——将军、都统、提督。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陆军各军区司令、海空军司令的级别。

正二品——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副将。
大致相当现在的各集团军首长。

正三品——参将。
从三品——游击。
大致相当现在的师级领导。

正四品——都司。
从四品——城门领。
也许相当于团级吧,以下就不一一对比了。这只是大致的比较,不能与现在的级别一一对应。

正五品——守备。
从五品——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部千总。

正七品——把总。
从七品——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外委千总。
从八品——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外委把总。
从九品——额外外委。

这些武官都有自己设在军营内的住所,但三品以上才能称为“府”。他们也有另外的私宅(有些就设在府邸后面),但按规定在当值(值班)时只能住在军营里,不能随便外出。不过晚清军备废弛,也就没人管了。

这些武官都随下属的部队驻扎在各地,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发生战事,他们当然要按皇帝的命令率领所属军队参战,但一般不迁私宅。因为打完仗大多数还是要回原驻地的。如果要长期换防,也就不得不搬家了。

这些武官的出身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世袭的军职,如贵族子弟或父亲因公殉职,都可以被直接授予官职品级。第二种是科举夺魁而得官。科举分文武两种,参加武科举,考上进士以上级别者,可以授予武职。第三种是从士兵中选拔有才能的立功者,授予武官品级,也就是“行伍出身”。

清代早期的官场是很清廉的,武官都凭才能和战功来获得升职。即使贵族子弟,也绝没有无功受禄的事。但后期官场腐败,贿赂成风,武官升职的“渠道”也就很复杂了。

武将古代官衔等级
答:1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2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3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4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5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6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7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8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9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10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11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

古代打仗军中有哪些官职
答:大将军 大司马 天下兵马大都督

中国古代的武官怎么排位?
答: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

我要赵国武将官职从大到小排列
答:有些赵国首创的官职名称,成为赵国官制的特色,如负责征收赋税的田部吏,作为低级军官名称的官帅将或官卒将,以及传舍吏等,战国时代只有赵国以其作为职官称号。有些赵国所首创的职官,后世名称虽经改易但实际上沿用下来。如博闻师,《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年少,未能听政,立博闻师三”。应劭说:“博闻师,赵谏...

古代武将和文官的官职都叫什么
答: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

求中国古代武将官阶表<时期任意,详细最好>
答: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

古代武将官职一览表是?
答:我国古代的将军,既是高级武官的职位,也用于高级军政官员的称谓,又是军政官员的名誉职衔,甚至作为爵号使用等等。3、大司马 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类似于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现代的“武装部队总司令”。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

中国古代的武将官职及边疆要塞,谁知道
答:【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

我国古代文,武官的大小官位是如何排列的?请说出具体名称,如丞相,骠骑...
答:品级官职 ---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

宋朝武将的品级和名称
答:宋代武官没有正一品,所以从从一品开始,分别是:1、从一品:骠骑大将军。2、正二品:辅国大将军。3、从二品:镇军大将军。4、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5、正三品下:怀化将军。6、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7、从三品下:归德将军。8、正四品上:忠武将军。9、正四品下: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