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是什么时候取消的?

作者&投稿:毛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到底办到啥时候结束?~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现象是服务于人民公社的,也就是说值到人民公社撤消才结束人民吃国家大锅饭的现象。
1983年国家撤消了国家在基层的组织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自治委员会。这时候人民公社中的大食堂才逐渐撤消。
详细经过一时半刻说不清楚,最主要的还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不过具体中央的任务分配到各个省份可能有所不同。

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彻底取消。1983年10月,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1984年底完成建立乡政府工作。
到1984年底,已有99%以上的农村人民公社完成了政社分开工作,建立了9.1万个乡(镇)政府,并建立了92.6万个村民委员会。
政社分设后,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和规模可以多种多样,不再自上而下强行推行某一种模式,既调整了生产关系,又改进和加强了农村政权工作。

扩展资料:
我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很短时间内,全国农村就实现了公社化。人民公社是党的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九五八年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产物。
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而成,一般一乡建立一社,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和政社合一。
经多次调整后,1962年起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以生产队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制度。
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按照各人所得劳动工分取得劳动报酬。社员可种植少量自留地,并经营少量家庭副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改变人民公社制度下存在的平均主义和社员缺少经营自主权的状况,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村人民公社

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彻底取消。1983年10月,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1984年底完成建立乡政府工作。

到1984年底,已有99%以上的农村人民公社完成了政社分开工作,建立了9.1万个乡(镇)政府,并建立了92.6万个村民委员会。

政社分设后,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和规模可以多种多样,不再自上而下强行推行某一种模式,既调整了生产关系,又改进和加强了农村政权工作。

政社合一体制

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实际上是在社会一体化基础上将国家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高度统一的基层政权形式。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撤乡、镇并大社,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行使乡镇政权职权,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

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成立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秘书(有的由会计兼任)、保管员、出纳员、民兵队长、治保主任和妇代会主任。公社干部为国家干部,大队干部一般都脱产或不脱产的村民担任。

大队下辖生产队,设立队务委员会,选举队长、副队长、妇女副队长、会计(兼记工员)、保管员。



  食堂化是中国大跃进时期的产物。1958年大跃进期间,蔚县曾出现过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全县“食堂化”即为其中之一。食堂刚建立,存有若干共同特点:吃饭不定量,能吃多少吃多少;吃饭不掏钱,都记在账本上(有的食堂连账都不记);大概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造饭——早晨粥,中午糕,晚上焖饭煮山药。有些食堂在饭菜上,还不断变换花样,尽量让群众吃饱吃好。有的食堂摆开方桌,由服务员端菜端饭,仿佛置身于饭馆。

  食堂化   1958年10月,蔚县在实现高产化、水利化、绿化、电气化、机械化的口号声中,又掀起了“食堂化”高潮。旨在打破千年来一家一户各自为炊的传统生活方式,进而变革为一个生产队、几个生产队、抑或一个自然村建立一个食堂,以达到解放妇女劳动力及“一大二公”的目的。   食堂化这一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象雨后春笋一样,在蔚县的八百庄堡次第出现。大锅台,大烟囱,大笸箩盛饭,大斗盆放糕,每到开饭时间,男女老幼都到食堂去进餐,饭饱后拿着碗筷回家去,连锅都不刷洗,确实令人悠悠自乐。   社员家来了客人,跟炊事员打个招呼,一块到食堂去吃饭,一切都非常方便。   当时,各公社都培植了一两处典型食堂,搞得更为突出。兹举吉家庄公社大上碾头村食堂为例。该村食堂就是一处名播遐迩的示范食堂。食堂里摆着大方桌,花磁碗、红漆筷统由食堂备好。服务员都头戴白帽,身穿白褂,送菜端饭招待周到。   在一周内,中午饭不重复,虽是粗粮却能细做,花样翻新充肠可口,博得人人满意,不论从哪里来的干部,只要走进食堂,就落座吃饭,不需出示任何证件。1958年11月,县里曾在此召开过大型现场会,赢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全县类似这样的食堂并不罕见。当时,笔者曾到下油涧村下乡督促秋收工作,在食堂吃饭,饭菜十分可口,炊事员十分热情,饭后竟拒收粮票与饭费。笔者执意要付,管理员郑重地说:“俺们食堂有规定,对谁都不收粮票和饭钱——眼看就要过共产主义了,不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嘛!”   当时,流传着:“吃饭有食堂,花钱有银行,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架桥梁”的民谣,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据《蔚县大事记》记载,1958年10月6日“全县食堂化运动,进一步形成高潮,据县委办公室统计,全县已办起了食堂2981个,参加食堂入伙的91299户,31500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随着食堂化的形成,一部分劳动力便投入到为食堂服务的范畴内,管理员、炊事员、服务员不能缺少,碾米、磨面、担水、供燃等均需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因此,一个生产队或一个村落,围绕着一两处食堂,形成众多人参加的服务网络,每日为筹措柴米油盐而碌碌不息。1958年各村为保证食堂用粮方便,先后“建立米面加工场1212个,占用加工人员达2889人”(《蔚县大事记》)。   由于吃饭不定量,来客不记账,进入1959年,农村大部分食堂均感到库存空虚,粮食不足,于是不得不改弦易辙,变不定量为按人定量,变顿顿吃干为两稀一干,并实行小粮票制度。每月初按人定量,发给各户一个月的小粮票,每日凭票打饭,吃多吃少随其自便。从此,食堂里的大方桌都搬掉了,服务员“改行”了,熬烩熟菜的制度也取消了。每到开饭时,社员们端盆拎罐,到食堂去打饭,然后拿回家里吃。社员们由于没有自留地,既无淹菜,又未晒菜,只吃从食堂领回的熟饭,尽管每日人均能吃到一斤粗粮,却仍然难以吃饱吃好,遂不免产生了饥饿的感觉。为减少饥饿,有些村庄生产条件较好,食堂管理人员关心群众生活,他们为使饭食增量而千方百计动脑筋。做成掺和着山药、萝卜、南瓜、甜菜的特制饭食,一斤小粮票就能吃到熟饭三、四斤,让社员勉强吃饱肚子。然而,大部分食堂却难以达到这样,只是按定量供应熟饭,以致不少社员家仅半个月就用完30天的小粮票。   粮票紧张,群众饥饿,有些大队采取权宜之计,食堂暂时停顿,把口粮按月供给社员,让其各自在家做饭,以缓解矛盾。然而,11月份全县开展了“反右倾,鼓干劲”运动,恢复与建立公共食堂再次掀起高潮。将未入食堂的鳏寡病残户也收揽入食堂,全县入食堂者达到99746户,所有农户基本上都入了食堂。   1959年,蔚县农业生产未能获得全面丰收,难以成为公共食堂的坚强后盾。跨入1960年,社员口粮每日仅能吃到5两,形势愈加严峻。   为渡过难关,响应“低指标,瓜菜代”的号召,全县普遍开展了抢收野生植物的群众运动。发动群众走向野外,广泛采集可食植物的种籽与茎叶,作为代食品。“吉家庄公社组织590人,4天采集稗子籽21890斤,再生黍子600多斤;暖泉公社6天时间,采集各种野菜、树叶91.6万斤,雨生粮食6937斤”(《蔚县大事记》)。   1960年9月初,“中共蔚县县委关于大搞代食品向全县人民发出‘动员令’。要求9月以前全县每人每天平均吃到0.3斤代食品中。

在人民公社时期,作为劳动组织基本单位的生产队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答:生产队一开始是由高级农业社发展再到大跃进时期的生产队。在这一时期生产队以人民公社为标志组织所在的公社成员设立公共食堂就餐,期间劳动不计报酬。在这政策运行期间由于全国出现饥荒,食堂也随之在1961解体。在1962年的时候还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开始推行“三包”政策,但该政策还未经实行推广就...

过去生产队是什么样子的
答:你好,过去生产队绝大多数最初由高级农业社过渡而来;之后进入“大跃进”阶段的生产队组织,这期间以人民公社大食堂为标志,即所有农户及其家庭成员在生产队所设“公共食堂”就餐,劳动不计报酬。大致是这个样子:1、食堂建立之初,吃饭不记账、不受定量限制,也就是当时人们开始想象的“共产主义”,其时也...

中国农村食堂化是哪一年
答:“吃饭不花钱”的宗旨得到空前发展,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试点“向共产主义过渡”。但这一试验型的“共产主义大锅饭”没过多久便宣告终结,最后在全国农村的公共食堂,按照农民的意愿相继解散。大跃进的影响 大跃进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鼓励农民加入集体组织生产,实行“大规模、高...

人民公社食堂为什么失败
答:大饥荒,“人民公社食堂”被迫解散。人民公社大食堂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的产物。在公社化运动中,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的宗旨得到空前发展,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试点“向共产主义过渡”。但这一试验型的“共产主义大锅饭”没过两三年便宣告终结。

初二历史 急!急!
答: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办公共食堂。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的下降。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而成,一般一乡建立一社。1958年6月,查岈山人民公社成为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2]。1958年9月,蚂蚁岛人民公社成立[3]。1962年起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

城市人民公社简史
答:1958年的中国,随着毛泽东的宏大构想,城市人民公社如春风般吹遍城镇,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将家庭妇女和无业者纳入集体管理。郑州率先实践,标志着这一改革的兴起。中共决议和中央批示明确了城市公社的定位,至1960年,全国超过1000个人民公社覆盖了77%的城镇人口,包括公共食堂、托儿机构等便民设施应运而生。

1961年党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
答: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中国自1959年开始,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大放“卫星”夸大产量导致的巨额粮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锅饭”造成的农村粮食短缺,致使国民生计发生严重困难。同时,由于左倾思维和民族...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
答:(1) 春 联 所处时期 判断理由(不得摘抄原文)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 “公共食堂"、“公社”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新中国成立时期 人民当家作主,获得新生 (2)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或设特区;改体制。(其他言之...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
答: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要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使其向纵深发展。要以少量的投资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配套成龙,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

吃大锅饭易导致什么?
答:在大锅饭问题上,某些人抨击最厉害的是我国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出现的公共食堂,有些人甚至将其认定为1959年至1961年发生全国性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1958年的时候,农村在大办公共食堂,城里也在大办公共食堂,后来,农村的公共食堂垮掉了,而城里的公共食堂绝大多数坚持了下来。我们只要看一下我们周边:机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