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名言,以及准确的解释和意思

作者&投稿:止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励志名言# 导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考 网整理“关于孔子的名言,以及准确的解释和意思”,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割鸡焉用牛刀?解释: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听其言而观其行。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释: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小不忍,则乱大谋。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解释: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关于孔子说过的名言
答:一、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二、出自春秋 ...

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论语的名言,解释
答: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

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解释
答:孔子是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并不是天生的圣人。孔子和我们一样,也有各种的烦恼和痛苦,但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如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

孔子的名言最好有解释
答: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

孔子的名言以及解释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说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必有自己当时可学习的地方,孔子告诉人,每人个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自高自大,不可自以为是,人只有明白自身的不足,人只有认为他人有自己可学习之处才易学到一些东西。巧言乱德 花言巧语有些不合常规,人心思散,不合...

有关孔子的名言和与名言有关的故事。谢谢
答:下面是孔子的名言和系列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孔子的故事:一、智慧圆融——故事...

论语智慧:学习与思考
答:孔子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他的思想和教诲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孔子的名言中选取几句,探讨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和知识的力量。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应该珍惜书籍,让它们成为我们智慧的翅膀。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拥有智慧和知识,就能够克服一切...

有关孔子的名言
答:【启示】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也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答: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08-03-01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58 2015-07-13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名言(至少三句) 270 2017-12-02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1 2011-07-25 孔子与孟子关于坚持的名言 26 2009-02-14 孟子和孔子的名言 397 2007-03-24 孔子和孟...

解释孔子的名言
答: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诲人不倦 huì ré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