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九年级有哪些重要知识点,谢谢

作者&投稿:佛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è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ó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è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è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è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è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著名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
三、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1217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五、和平交往的意义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腊字母è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质:阿基米德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
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著名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纪,历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14世纪前后,意大利è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
3、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
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过程:
①迪亚士—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开辟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并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开辟通往美国的航路;
③达·伽马—葡萄牙资助­—1497--1488年—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
3、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
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 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查理二世复辟,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3、颁布时间、目的及其意义
①时间:1689年;
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③意义: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国及欧洲的移民、非洲黑人。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
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2、开始: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
3、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凭我过来人的经验,你重点看看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内容、朝代改革的内容,世界历史就那几次有名的革命,还有带动世界发展的经济活动。

世界史教学内容概述
(一)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那时,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和剥削,也没有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亚洲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地区,相继出现了国家,进入奴隶社会。这些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对日后历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在世界上,中国最早进入封建社会。中国的近邻朝鲜和日本也逐渐进入封建社会。亚洲的阿拉伯和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成为庞大的封建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它的废墟上,出现了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等国家。法兰克国家包括其后的查理曼帝国的历史,具体反映了西欧封建化的进程。9世纪中期,在查理曼帝国的版图上,诞生了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封建国家。9世纪,在不列颠出现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法兰西、英吉利较早摆脱封建割据状态,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德意志和意大利则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松散状态。
(三)欧洲封建文化由于受到基督教的控制和压抑,科学和人文精神遭到窒息,长期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亚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和科技曾一度领先于欧洲。
在世界古代时期产生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四)14、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母体内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历史开始向近代迈进。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欧洲殖民国家在亚洲、非洲、美洲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但是殖民掠夺是这些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一大重要内容,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阶级力量在发展,世界出现了近代的曙光。
(五)14世纪到17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是人类一次大规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的深入展开和科学的发展,使欧洲先进国家迅速摆脱封建统治。同时期的东方封建国家却继续维持和巩固封建制度,有的还推行闭关自守政策。它们日益脱离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开始处于落后挨打的被动境地。
(六)在一些欧洲国家以及英属北美殖民地,资产阶级和民族独立的进步力量日益壮大,开始向封建制度和殖民统治挑战。从17世纪中期开始,历时二百余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时代。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几经反复,夺取了政权,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刺激了殖民扩张和掠夺。
1848年欧洲再次发生革命,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使这两个封建国家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稍后的德意志、意大利通过战争取得统一,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七)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和其他国家先后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使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促成了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并引起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八)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国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的建立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治统治权的重要尝试,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九)19世纪初,拉丁美洲各殖民地先后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并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国家。19世纪中期以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反殖民侵略和反封建的斗争。
(十)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英、法、德、俄、美、日等国瓜分殆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迅速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在18、19世纪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和著名作品。
(十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苏维埃俄国战胜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并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相对稳定。
(十四)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意大利、日本和德国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十五)二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由于新科技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某些调节措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国内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缓解。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进行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十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第三世界各国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亚洲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七)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战后以来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90年代以来,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安全。
(十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原子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人类社会揭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帷幕。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初现端倪。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史教学内容要点
★一、早期的人类
二、亚非文明古国
1.古代埃及
2.两河流域的古国
3.古代印度和佛教兴起
4.古代亚非文化
★5.中国在亚非文明古国中的地位
三、古代希腊和罗马
★1.爱琴文明
2.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和罗马帝国
4.希腊罗马文化
四、欧洲封建国家
1.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
2.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和欧洲封建社会
★3.拜占廷帝国
4.基督教
五、亚洲封建国家
1.朝鲜
2.日本
3.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
4.奥斯曼帝国
六、资本主义的兴起
1.资本主义的萌芽
2.文艺复兴
3.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
4.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2.克伦威尔的统治
3.1688年政变
八、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1.后起的殖民国家
2.世界头号殖民帝国——英国
3.疯狂的殖民掠夺
4.种族灭绝和黑奴贸易
九、美国独立战争
1.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和统治
2.独立战争的进程
3.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2.革命的进程
3.拿破仑帝国
十一、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
十二、工业革命
1.英国的工业革命
2.交通运输的变革
3.工业革命的影响
十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人运动的兴起
2.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十四、1848年欧洲革命
1.法国革命
2.普鲁士、奥地利、匈牙利革命
十五、美国内战
1.美国的领土扩张
2.内战的爆发
3.北方取得战争胜利
十六、俄国的改革
1.彼得大帝的改革
2.废除农奴制
3.俄国的扩张
十七、日本明治维新
1.幕府的封建统治
2.武装倒幕
3.明治维新
十八、德意志、意大利统一
1.德意志统一
2.意大利统一
十九、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
2.巴黎公社
二十、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二十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矛盾的发展
1.国际工人运动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2.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3.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二十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2.萨拉热窝事件
3.重大战役
4.战争的结束
二十三、近代的科学和文化
1.自然科学的成就
2.文学艺术的发展
★3.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革命的胜利
2.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二十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4.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5.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6.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二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阴谋
2.大战爆发
3.德国占领西欧、东侵苏联
4.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6.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7.法西斯的灭亡
二十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二战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2.欧洲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美国的霸权政策
4.美苏争霸
二十八、第三世界的兴起
1.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
2.非洲独立浪潮
★3.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4.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十九、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4.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十、现代科技与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
2.知识经济的出现
★3.现代文化

九年级历史中考考点
答:1、洋务运动 2、新文化运动 关于人物 主张(口号,4提4反) 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 1、中共一大 2、遵义会议 3、中共七大 4、十一届三中全会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制,衣、食、住、行、用等变化 三、日本历史 1、文化改革-- 内容、作用 2、明治维新--...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三学生赶快收藏
答:10.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美国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初三学生必备历史考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答:预习主要是知识准备,即上课前独立地自学好上课内容。在新授课的这段时间里,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开学至今,历史课用的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要求是提前自己独立完成。初三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利用率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答:1、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亚非文明古国最主要的原因是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3、历史上曾在伊拉克这一地区创造高度文明的国家是古巴比伦王国,它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的,在两河流域还诞生了...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三学生赶紧记下
答:中考历史有哪些必背知识点 1、文艺复兴: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意义:为欧洲...

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
答:2、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人(国家):葡萄牙人 (葡萄牙)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国家):英国人 (英国) 。3、三角贸易的起点、终点是:欧洲 。4、三角贸易的影响(后果): ①、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加速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 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答:1.主要内容: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从而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政治体制。2.意义: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答: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十、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十一、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答:对中考而言,历史虽不是主科,却也是至关重要。本文整理了历史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答:历史的知识点比较多,建议同学们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接下来分享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供参考。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