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用用友U8 先进先出法作为库存管理出库的方式,为什么月末还需要记账成本呢?

作者&投稿:贡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司用用友U8 先进先出法作为库存管理出库的方式,为什么月末还需要记账成本呢?~

这很简单,实际生产中,存货的领用与消耗并不一致,在月末结账时刻生产车间并没有将领用的存货全部转化成在产品,因此车间里未进入生产中的存货应当调整回存货记账,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核算出存货、在产品、产成品、已售产品成本。

一般是月底统一核算销售成本,按月加权平均。当月开的票,1号和31号开的成本是一样的,根据存货采购先进先出。今年要是开去年的发票,开票之前如果今年采购了,而且单价与去年不同,自动结转的话会影响成本单价,可以选择手工结转。
如果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还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系统自动计算存货的出库成本,因此用户不需录入销售出库单中的单价和金额。审核后的销售出库单可以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进行记帐,确认销售成本。

扩展资料:
[例]:某公司于2010年4月初A类库存商品60000元,4月购进50000元,4月销售收入121000元,发生的销售 退回和销售折让为11000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0%,则4月已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
4月销售净额=121000-11000=110000(元)
销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4月销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库存商品成本=60000+50000-88000=22000(元)
8.零售价法: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和加权平均法一样的弊端,是一种由月末推算月初的管理方法,并不适合用计算机来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成本

一般是月底统一核算销售成本,按月加权平均。当月开的票,1号和31号开的成本是一样的,根据存货采购先进先出。今年要是开去年的发票,开票之前如果今年采购了,而且单价与去年不同,自动结转的话会影响成本单价,可以选择手工结转。如果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还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系统自动计算存货的出库成本,因此用户不需录入销售出库单中的单价和金额。审核后的销售出库单可以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进行记帐,确认销售成本。
拓展资料
1、先进先出,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这就是先进先出。先进先出法(FIFO, first in first out)是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先购入的商品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计价的。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期末存货额,比较接近市价。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优缺点:其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资本保全。而且,先进先出法对发出的材料要逐笔进行计价并登记明细账的发出与结存,核算手续比较烦琐。
适用性
3、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余额按最后的进价计算,使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期末存货的帐面价格反映的是最后购进的较低的价格,对于市场价格处于下降趋势的产品,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能抵御物价下降的影响,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消除了潜亏隐患,从而避免了由于存货资金不实而虚增企业帐面资产。这时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库存物资保持一定余额的条件下,帐面的存货计价永远是最初购进的高价,这就造成了存货成本的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不一致。

先进先出法是库存商品的记账和管理方法,销售产品的成本每月末要由库存商品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且库存商品的月末成本也会加权平均出库存商品的成本。库存商品成本要与主营业务成本区分,同时也要知道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因为库存管理出库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成本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采用的先进先进就不用计算成本。这是不同的概念。

用友的存货模块需要记账,才能将相关信息传递到总账;要不你的出库成本只在库存管理模块,没有反应到总账上

是月末的存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