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 治 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邹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中的治是什么意思?~

“治”的本义是“治水”。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项工作”,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治疗”;处理坏人是“惩治”。还引申出“治理好的”,特指国家太平。
具体在古汉语字典里大致有如下解释:
1治理,管理.如:"故治国无法则乱."
2安定,合理,有秩序.与"乱"相对.如成语"长治久安";
3修治,整训.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4研究.如

“治”的本义是“治水”。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项工作”,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治疗”;处理坏人是“惩治”。还引申出“治理好的”,特指国家太平。
具体在古汉语字典里大致有如下解释:
1治理,管理.如:"故治国无法则乱."
2安定,合理,有秩序.与"乱"相对.如成语"长治久安";
3修治,整训.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4研究.如:治学.
5医治.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6惩处,对付.如: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7准备,制办.如:治丧,治酒.
8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省治,府治,县治.
9姓.

仅供参考.

治 zhì 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动〉

(1) (形声。从水,台声。①( 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

(2) 治理;管理;统治 [administer;govern]

如:治公(治理公务;办公);治戎(治军,用兵);治具(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治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

(3) 办理;处理 [handle;treat]

如:治办(善于办理事物);治剧(办理繁杂的工作);治事(办理公事);治数(处理各种事务);治宜(处理事务合宜);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

(4) 经营 [manage]

如:治产(经营产业)。

(5) 治;治疗 [cure]

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该死,怎么治疗也不行);

(6) 惩处;惩办 [punish]

如:治释(惩治与赦免)。

(7) 审理 [try]。

如:治狱(审理案件);治问(犹审问);治验(审问证实)。

(8) 修筑 [build;construct]

(9) 整顿,训练 [drain]

如:治礼(讲习礼仪)。

(10) 研究 [rearch;study]

如:治经(研究经学)。

2、〈名〉

(1) 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seat of a local government]。如:省治;县治。

(2) 政治 [political affairs]

如:治体(政治法度);治号(治令; 政令);治务(政务); 治绩(政绩)。

(3) 姓

3、〈形〉

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stable]

如:治强(安定强盛);治康(国家太平安宁);治乱(安定与动乱)。


扩展资料:

“治”字相关成语介绍:

1、不治之症: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2、治丝益棼: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做事不得要领,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九回:以今日外交吃紧,若舍事实而争言法理,势必旷日持久,治丝益棼,陆沉之忧,悬于眉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治



有治理的意思 有治世 的意思

“治”的本义是“治水”。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项工作”,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治疗”;处理坏人是“惩治”。还引申出“治理好的”,特指国家太平。
具体在古汉语字典里大致有如下解释:
1治理,管理.如:"故治国无法则乱."
2安定,合理,有秩序.与"乱"相对.如成语"长治久安";
3修治,整训.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4研究.如:治学.
5医治.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6惩处,对付.如: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7准备,制办.如:治丧,治酒.
8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省治,府治,县治.
9姓.

和现代差不多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