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里>>有哪些经典台词?

作者&投稿:慕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闯关东》的经典台词是什么?~

  尽管没有偶像明星,但是央视的开年大戏《闯关东》收视率一路“闯关”,电视剧以山东汉子闯关东为大历史背景,令众多对“闯关东”还保留记忆的东北和山东人家颇感亲切,也令本剧在东北三省及华北等地收视率一路飙升。

  东北饮食:白酒就大葱,一盅顶两盅

  吉林的李先生表示,“从 《闯关东》可以看到东北人和山东人的生活习惯是怎么融合的,现在的东北年轻人已经分不出来哪些生活习惯是当时山东人闯关东时带入的。”

  《闯关东》中有很多山东汉子说的歇后语,都被观众看成是东北话,这些歇后语鲜活地讲述了东北人的生活状态。“白酒就大葱,一盅顶两盅。”这句被网友奉为经典台词的歇后语道出东北和山东两地人的两大饮食特点,“山东人喜欢吃葱,现在他们的煎饼卷大葱也很有名,而东北人喜欢喝白酒,就是为了御寒,特别喜欢喝度数高的,够劲儿的,喝酒有时不要什么小菜,白酒就大葱,一盅顶两盅。”

  东北文化:二人转来自蹦蹦戏

  除饮食以外,《闯关东》有些情节描写了山东人是怎么把他们的民间艺术带入东北的,沈阳的刘女士酷爱东北二人转,她也爱看《闯关东》,“在剧中能了解到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是如何形成的。”剧中有一段讲,鲜儿在闯关东路上遇到一群同样想闯关东的剧团,她想搭帮,当家带队的就告诫她,唱蹦蹦戏是下九流,女人轻易不能入这一行。而东北地区流行的歌舞小戏“二人转”旧称就是“蹦蹦戏”。

  据二人转老艺人透露,二人转“小帽”的某些唱腔,就是从山东“蹦蹦戏”中借鉴的。其唱腔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山东梆子等曲调。民国年间,二人转艺人社会地位最为低下,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往往从一个乡走到另一个乡,在田间地头,或者农家炕上演出,因而旧称“蹦蹦戏”。

  东北性格:乐观豪爽

  不只有过“闯关东”记忆的中老年观众喜欢看《闯关东》,随着剧集的推进,年轻人也渐渐加入到“闯关东”热潮中,他们在贴吧里,彼此讨教着东北话,什么叫“这人太咕嘟”,什么叫“三老四少”,同时也在讨教中感受着东北人的做人精神,东北人乐观,他们 “不相信虱子能把被单顶起来,蚂蚱能穿着我的鞋跑。”

  作者“垛爷”就表示:看了《闯关东》学到“很多做人、经商、持家的道理,我都跟上课似的还做了笔记。我就希望一部好戏不能跟过场似的看看就算了,应该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指引,最好还能兴起一股思潮。”

字体加粗部分为具体黑话,特强调。其他是整句话及其解释。
比如,“白酒就大葱,一盅顶两盅。”这句被奉为经典台词的歇后语就道出东北和山东两地人的两大饮食特点,
文儿他娘总叫传武“活兽”,就是形容人很“野”、很“倔”、很“拧”,带有“反叛”的意思。还有“孬货”,就是形容人不好,没出息。“虱子不能顶起被单来,蚂蚱也不能穿着我的鞋跑。”(朱开山语)
还有一些土匪的“黑话”。张垛爷说:“我是里口来的(这个地盘的)。老大,看您可不像是这梗子(山头)的。”那人“呸”了一口说:“我浪飞(没入绺子)。”张垛爷说:“爷,给个话。”那人说:“我满转(什么都干),插旗(寻找目标)呢,口渴(没钱),只好别梁子(打劫)。”张垛爷说:“兰头不海(钱不多),我还有活窖(很硬的关系)。”那人站起上下打量张垛爷,一拍腰。张垛爷左手四指,右手三指交叉一揖。
 那文说:“我看你是星(冒牌)!”张垛爷说:“楼子(太阳)在上,倒阳切裂(东南西北)任你打听。”那文问:“里码(同道人)?”张垛爷说:“空子(外人)哪敢起垛。”那文说:“山不转水转,报个蔓(姓)吧。”张垛爷说:“跟头(张)。”张垛爷掏出一摞银元,放到那顶狗皮帽子里,说:“请林子后面的几位兄弟搬姜子(喝酒),山串(喝醉)。”
拓展资料
民俗学者曹保明先生著有《土匪》一书。该书根据伪满康德2年1月《临江县志》,对土匪黑话进行了编篡整理,比较全面,现转录如下,供大家把玩、参考。
据《临江县志》载:
碰码——见面。
碰——有交情。
顶——无交情。
滑——走。
蹻——行路。
水——官兵。
项——钱财。
板山——饮酒。
山串——饮醉。
押白——休息。
活窖——有认识人可以里外勾结。
顶天——帽子。
拉线、线头子——侦探。
嘈腹肯腹——吃饭。
开克——打仗。
踢筋——打伤了。
狗子——巡警。
皮子——狗。
风子——马。
水柜——看人票。
跳子——兵。
飞子柴火——子弹。
别梁子——劫路。
放亮子——放火。
压水——设卡。
漂洋子——水饺。
翻张子——饼。
珍珠闪——粳米饭。
马牙敢——玉米饭。
肯海草——吸食鸦片。
东北当年的土匪黑话有多少? 搜狐历史

http://tieba.baidu.com/f?kz=310867307

朱开山:孩他娘,孩子们,我们这也算是背景离乡了...来,咱们磕个头吧,别忘记这是生你们养你们的地方...(背井离乡的苦楚全在这句话里了。)

传文和那文相亲,那文讲聊斋●陆判挖心,传文说:“俺的娘呀,你不是想把俺的心也挖出来吧?”(憨厚可爱哦)

那文偷懒不想学耕地,传文说:“那都是迷信说法,还说晚上不好耕地呢,咱哪晚上闲着了?”(夫妻恩爱,叫人羡慕啊)

朱开山的擦屁股纸理论——
“咱老朱家的名声全让传武当成揩腚纸扔到茅坑里去了,咱得把它捡回来,洗净了,晾干了,晒它几个伏天的太阳,让老冬的冰雪冻几个来回,你再拿回来闻闻,说不定还有臭味儿呢!”

传文骂道,传武你这个不是人揍的,文他娘一个高从屋里蹦出来,呵斥道:“传文,你骂谁?俺和你爹不是人?打了锅说锅,砸了盆说盆,……他爹,你就让老大这么骂咱俩?啊?屁也不放一个?”(山东娘们,彪悍啊)

那文哭唧唧地说:“先生啊,为妻的活不起了,浑身酸疼得了不得啦,骨头都裂了缝儿了,你快给我捏捏按按,要不然为妻的就熬不到天亮了!”(文字不精彩,要看那神态,要听那声调)

文他娘说:“这大媳妇,别看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可是有点儿二,倒也欢喜人。”那文从门外探进头来问道:“娘,什么是二?”(牛格格真可爱)

那文为朱家赌钱不归,文他娘发牢骚——
“俺早就看了,这媳妇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早晚惹事。还有老三那个玉书,成天攥着张报纸,小嘴巴巴着,新思想啊,要解放啊,解她娘的臭脚吧!两根筷子一般长,早晚都是下脚料。”、 “这块荒料,不知一翅子扎哪儿去了,荒料就是荒料,就可以扎个篱笆墙。”
传文说:“俺出去找找这块荒料,好歹还能扎个篱笆墙,防防野狗什么的也行。”

那文与老海赌钱,醉眼蒙眬笑着说:“我哪儿大你们不知道?”(哈哈,典型的清朝傻格格)

那文赌钱超经典的一段台词:
本人出身格格,刚过百日,老王爷就抱着我在桌上打牌,三岁的时候王爷就让我摸牌,四岁的时候老家院教我牌路,五岁的时候我就会打二十九路,两个色子比自己的儿子听话,一副牌上手摸三把,不用看我就知道它是什么,光码牌我就学了三年,抓起牌来,要幺鸡它不敢给我来二饼,要东风它不敢给我来红中,牌掉到地上不用看我知道反正,看下眼神我就知道你想和什么,论输赢银子拿车拉……和你们玩?这就算抬举你们了!”

在来一段牛格格的经典:
端起酒盅,我就想喊——左右丫头,单弦伺候,上下仆人,洗耳静听,且看我酒到酣处,文房四宝来,我挥诗一首,与月同醉,怎一个好字了得……

还有,牛格格照相那个姿势也很经典

那文拽传文:走吧,回屋睡觉去,我要爆炒你这只活鸡。”(偶也想被爆炒)

那文教育秀儿:“唉,你也是完蛋货,你跟他闹啊!……当兵一年,老母猪赛貂蝉,一个丘八你都没让他动心?……女人没勾引男人的本事,那还算女人吗?”

二人转《大西厢》的唱词
一轮明月呀照西厢,二八佳人巧梳妆,三请张生来赴宴,四顾无人跳粉墙,五更夫人知道了,六花板拷打莺莺审问红娘,七夕胆大佳期会,八宝厅前降夜香……(一定要听,说句闲话,偶河北人,超喜欢二人转,不管是绿色的、粉色的,还是黄色的)

那文:“就是嘛,是肉就比青菜香!”(支持老公,多好的媳妇)

朱开山一笑说:“千万别跟生人下棋,坐到棋盘前的人,手里都有十六个子,你知道他是哪路高人?谁也别把谁看成烂地瓜,任你踩,任你踹。他剩一个卒子,就兴把你拱死了!这就叫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李大嘴的话——低调!低调!)

朱开山:他姓潘的不光是骑咱们头上拉巴巴,他拉完了,还要咱说他的巴巴是香的!(有了擦屁股纸理论,自然要有拉巴巴理论)
潘五爷:我就爱吃筋头巴脑的牛肉(嚼不烂就别吃)
饭店老板:白酒就大葱,一盅儿顶两盅儿。
传文:一根葱立一冬(原来葱也能壮阳,大家去吃啊)
饭店老板:不知道金银不换,知道了全是扯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至理名言,谨记!)
镇三江:……朱家爷俩救我两次命,我可咋还呀!(只有爷们才说这话)

传文颠颠过来,搀住那文,低声笑道:“你本事怪大呀,长翅膀飞出来的啊?”

“把良心放正”(这世界上有几个能把良心放正的?)、

震三江死后,鲜儿说:“我照样当胡子!”(意志坚定,鲜儿确实有当土匪的天赋)

老朱回山东老家,有人对他说“闯关东的人,回来的时候脚底下都带股子风啊,急卡卡往家奔的风……”,回来的脚步“那是迟迟疑疑拿不动腿,不愿离开故土呀。”(心酸,无语)

老朱教育三儿:孙卖爷田心不疼(治理名言,家富不过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