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简介赵匡胤的一生! 略详细一点

作者&投稿:台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赵匡胤的一生简介?~

公元927年2月,赵匡胤出生在今河北涿县的一个官宦世家。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任后唐铁骑第一军指挥使。
949年,22岁的赵匡胤离开家,投到枢密使郭威手下任职,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959年正月,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太子柴宗训继位。小皇上没有政治威信,更无法掌控局势。于是,赵匡胤抓住时机,与赵普、石首信等策划了“陈桥兵变”。
960年正月,北汉联合契丹,即辽,共同南犯。赵匡胤奉命抵抗。军队驻扎在距汴京北20里的陈桥,赵匡胤的手下在这里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顺利夺取了皇权,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赵匡胤深知自己得天下是靠的“陈桥兵变”,因此,他害怕黄袍加身的故事会再次上演。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宋太祖利用巧计,使大将主动交出手中的兵权,历史上将此次事件称为“杯酒释兵权”。之后,他还将禁军中的统兵权与发兵权相分离,将大权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他又削弱宰相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政权,国内政权稳固之后。宋太祖就开始着眼整个中国。他针对北强南弱的特点。为避免与强大的辽国争雄,与宰相赵普商议,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
宋太祖统一天下,不仅靠武力,更靠攻心。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敌人,都是一样仁爱。他每次领兵打仗。都再三叮咛要安民而不要掳掠,反对滥杀无辜,安定和统一是他战争唯一的目的。宋太祖的宽仁厚爱。使他赢得了百姓和一大批义士的拥护,为他统一全国创造了良好的“人和”条件。最终用了13年的时间,统一了除北汉外的所有地区,基本上使中国恢复了完整的版图。
976年,宋太祖于万岁殿暴死,其死因至今不明。

赵匡胤生平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中国宋朝第一任皇帝(960—976年在位)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宋朝是向封建社会后期迈进的转折时期,表现在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加强,世俗地主取代门阀士族成为统治阶层的中坚,社会风气趋向保守等。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个人作用也促进了这些变化的发生。

赵匡胤出身于武将世家,于公元927年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中,从小也喜爱习武。在崇尚武力的五代乱世,他的背景和特长对于他攀上权力巅峰帮助很大。22岁那年,据说受到一名高僧的指点,他投奔到郭威的军中,并受到郭威养子柴荣的赏识。951年,郭威废掉后汉皇帝,建立后周,三年后,柴荣继位为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即发动了关键的高平之战,赵匡胤以宿卫的身份救护柴荣,立下大功。此后,赵匡胤又在攻南唐等战役中立功,官拜殿前都指挥使,成为柴荣的心腹大将。959年,赵匡胤在柴荣临终前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实际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赵匡胤奉命领兵抵御辽国的入侵,当队伍行进到陈桥驿时,赵匡胤据说是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哗变的士兵拥立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由此开始了赵宋320年的统治。同年,赵匡胤迅速将打着为后周复仇旗号的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起兵镇压了下去,坐稳了江山。

坐上皇帝宝座之后,赵匡胤面对两个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结束在唐末以来形成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和消除武将暴动政变的隐患,维持政治的稳定。在他16年的统治期间,解决这两个问题始终是他全部政策的核心。

赵匡胤根据对客观形势的分析,采纳了赵普的按“先南后北”顺序来统一全国的建议。963年,以“借道伐虢”的计策,一举灭亡了荆南和湖南两个割据政权,964年派大将王全斌等分水陆两路西进,仅用66天便灭掉富庶的后蜀,971年灭南汉,975年派大将曹彬等,用浮桥渡江攻灭了南唐。至赵匡胤去世之时,仅剩下南方的吴越和北方的北汉在苟延残喘,全国(传统的汉人地区)统一实际已成定局。

961年,赵匡胤以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和平地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但这仅是军事改革的开始。赵匡胤将军权分成三个部分,禁军将领只有统兵权,而军队调动权则由枢密院掌握,后勤供应由“三司”负责,而皇帝则居中调度,成为唯一一个掌握全部军权的人。通过军事改革消除了军事政变的隐患,赵匡胤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通过军事政变夺权的开国之君。

同时,为防止地方军事割据,赵匡胤将天下重兵、精兵集中到首都附近布防,而只给地方留下弱兵。并逐步将各地的地方长官由武将换成文官,同时派通判到各州制约知州,所有政令必须由通判和知州共同签署才能生效。

收军权的同时,赵匡胤派转运使到各州官吏财政,地方的财政收入除必要的经费支出外,全部由转运使收归中央。这样,又收回了财权。

在政权方面,赵匡胤采用了“四权分立”,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文武权柄,三司掌财政,御史台和谏院掌监察和舆论,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了宰相(同平章事、中书省首长)的权力和礼仪待遇。并缩短官员任期,实行职位和职权分离等,以防止官员在某一职位上培植个人势力。

赵匡胤生长于五代乱世,深知武将专权的祸害,这可能是促成他“右文抑武”政策的根源。他除了广泛任用文人为官以取代武将外,还立下了包括“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者”在内的誓碑。对历史的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对于科举制的改革。他禁止了唐五代以来盛行的“公荐”、“公卷”等考前推荐制度,使试卷成了评定录取的唯一标准,大大增加了考试的公正性,使没有任何背景的穷人也有机会中式。他还确立复试、殿试制度,同样有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宋代文化发达,文人地位较高,与赵匡胤的首倡不无关系。

赵匡胤在位期间未明立继承人,但他封其弟赵光义为晋王、开封尹、同平章事,对自己的儿子则没有给予任何权力,传位于赵光义的意向已十分明显。976年,赵光义在“斧关烛影”的疑云中登上帝位。赵光义是赵匡胤事业的良好继承者,统一了除幽云十六州之外的全国(传统的汉人地区),继续巩固了中央集权,使北宋政权通过了发展的“瓶颈”。

赵匡胤的伟大之处除了结束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大体上统一了汉族地区外,还在于他生长于残酷血腥的五代乱世,却开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在于他成长于戎马倥偬的生涯,却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文人文化蓬勃发展的氛围。但他使权力过军事分集中于中央,致使地方力量衰弱,不足以拱卫中央;他的军事改革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降低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以致后来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他营造的使各级各部门互相牵制的官制,也降低了办事效率,导致冗官冗政。这些都使他受到后人的指摘。我认为,对历史人物不必过于苛求。赵匡胤根据时弊改革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形势,而他的后继者们未能根据时政的变化,继续去完善去改革,导致了积贫积弱,这也不能归罪于赵匡胤。

赵匡胤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不仅是开创了一个朝代,他还是一个阶段性转型的实现者。他在这个影响世界的帝王排行榜中列第58位。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因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因的相关资料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那天天气极为寒冷,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入寝宫,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们两人自酌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总是躲在后边,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见殿前雪厚几寸,便用玉斧刺雪,还不时对他弟弟说:“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当夜赵光义依照没走,留宿于禁宫。第二天天快亮时,禁宫里传出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了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

历史上所谓“烛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认为“烛光斧影”也许不是疑案,只是晋王赵光义戕兄夺位的借口。宋太祖安排后事是宋朝的国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单独入宫,并且赵光义又在喝酒时退避。用玉斧刺雪,这正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进行过争斗的状态,晋王一狠心杀死宋太祖。要是不这样写,这段史料也许会被封杀。

不过,关于光义弑兄的原因,史书上另有一种说法。《烬余录》称,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费氏。孟昶死后,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别宠爱。赵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时赵光义胆大妄为,以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机调戏花蕊夫人,可没想到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后、太子赶到之时,赵匡胤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赵光义趁机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赵匡胤就升天了。由此可知,赵光义趁夜黑无人,赵匡胤昏睡不醒的时候调戏他觊觎已久的花蕊夫人,谁知赵匡胤突然醒来发觉了,也许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赵光义,可是因为病体虚弱,体力不足,未砍中赵光义。赵光义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不管用何种方式都不能取得其兄的原谅与宽恕了,预料到自己将会死得很惨,于是一狠心便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然后慌忙逃回府中。宋太祖赵匡胤是病怒交加而死,还是他弟弟杀死的呢,谁也不知其详。不过十分清楚的是,赵匡胤之死与其弟赵光义当夜在皇宫内院的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这个疑案,也有一些人为赵光义开脱罪责,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道:“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从这一记载来看,宋太祖赵匡胤过世时,他弟弟赵光义并不知晓,也没在宫中呆过,似乎可以洗去“烛影斧声”的嫌疑了。

但是,自从赵光义继帝位后,赵匡胤的长子德昭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次子德芳又于公元981年无故而死来看,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摆脱不了“烛光斧影”、“戕兄夺位”的嫌疑。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因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因的相关资料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那天天气极为寒冷,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入寝宫,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们两人自酌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总是躲在后边,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见殿前雪厚几寸,便用玉斧刺雪,还不时对他弟弟说:“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当夜赵光义依照没走,留宿于禁宫。第二天天快亮时,禁宫里传出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了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
历史上所谓“烛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认为“烛光斧影”也许不是疑案,只是晋王赵光义戕兄夺位的借口。宋太祖安排后事是宋朝的国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单独入宫,并且赵光义又在喝酒时退避。用玉斧刺雪,这正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进行过争斗的状态,晋王一狠心杀死宋太祖。要是不这样写,这段史料也许会被封杀。
不过,关于光义弑兄的原因,史书上另有一种说法。《烬余录》称,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费氏。孟昶死后,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别宠爱。赵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时赵光义胆大妄为,以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机调戏花蕊夫人,可没想到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后、太子赶到之时,赵匡胤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赵光义趁机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赵匡胤就升天了。由此可知,赵光义趁夜黑无人,赵匡胤昏睡不醒的时候调戏他觊觎已久的花蕊夫人,谁知赵匡胤突然醒来发觉了,也许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赵光义,可是因为病体虚弱,体力不足,未砍中赵光义。赵光义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不管用何种方式都不能取得其兄的原谅与宽恕了,预料到自己将会死得很惨,于是一狠心便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然后慌忙逃回府中。宋太祖赵匡胤是病怒交加而死,还是他弟弟杀死的呢,谁也不知其详。不过十分清楚的是,赵匡胤之死与其弟赵光义当夜在皇宫内院的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这个疑案,也有一些人为赵光义开脱罪责,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道:“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从这一记载来看,宋太祖赵匡胤过世时,他弟弟赵光义并不知晓,也没在宫中呆过,似乎可以洗去“烛影斧声”的嫌疑了。
但是,自从赵光义继帝位后,赵匡胤的长子德昭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次子德芳又于公元981年无故而死来看,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摆脱不了“烛光斧影”、“戕兄夺位”的嫌疑。
编辑于 2013-12-15
查看全部2个回答
刘兰芳评书赵匡胤演义_正版全集在线听_免费下载

值得一看的刘兰芳相关信息推荐
热门评书大全,高品质音频,自动连播,无弹窗无广告。精彩不容错过!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广告 
电视电影京东电视,全面屏,大视野!
值得一看的电视电影相关信息推荐
电视电影「京东」电视,超大视野,超强画质,沉浸观感,丝毫毕现,智慧互联,畅享新视界!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电视剧的_找电视剧的上拼多多_品质又实惠
电视剧的,热卖排行,电视剧的_超值性价比,品质保障。免费下载拼多多APP查看热门商品。
572020-06-03
想知道有关赵匡胤的一生的资料,有的请告诉我
赵匡胤 黄抱加身登帝位 南征北讨定天下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大凡粗知中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有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这里说的就是赵匡胤利用军权,发动政变,建立宋王朝,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故事。 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3月21日,地点是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他在北上的途中,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招兵买马,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后来,郭威拥兵自重,在将士的要求下,废汉隐帝.建立后周。此时的赵匡胤由于拥立有功,提升为禁军军官,后受郭威义子柴荣信任,提升为开封府马直军使。从此,他跟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征战南唐的过程中,他对周世宗表现出无限的忠诚。例如,当他攻占滁州后,其父夜半举兵到滁州城下,叫他开门,他却说:“父子虽然是至亲,但城门的开闭,却是王事。”结果,其父只好等到天亮才进城。南唐统治者看到赵匡胤所向无敌,曾用重金收买他。而赵匡胤把收到的礼品三千多两白银,原封未动地交给周世宗,进一步得到了柴荣的信赖。公元959年,柴荣逝世前,把赵匡胤提拔为殿前都点检,成为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 在滁州,对于赵匡风来说具有意义的是,他结识了辅佐他将来创立北宋王朝的核心人物赵普,这无异于刘备结识了诸葛亮。当年八月,赵匡胤刚被任命为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立即把赵普要到身边做节度推官。同时,他在军中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身边,以盟誓结义的古老方式,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结成义社十兄弟。赵匡胤集团逐步形成。 周世宗柴荣死后,七岁幼子柴宗训继位。公元960年,军权在握的赵匡胤乘机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了大宋政权。 以和平方式进行朝代更替,可以说是赵匡胤集团的既定策略。有利于社会安定,巩固统治,继续进行周世宗所未竞的统一大业。 从公元907年至公元959年,短短53年内,中原换了五个朝代,更换了八姓十三君。刚刚轻而易举夺取后周政权的赵匡胤,深知他人掌握禁军兵权对自己统治的危害性,为此事,他食不甘味,睡不安枕,为了使各位宿将交出兵权,他想出一计。公元961年7月,宋太祖召集石守信等人喝酒。指出自己天天睡不好觉,担心自己的皇位有朝一日被人夺去,众人大惊失色,忙请示赵匡胤他们该怎么办。赵匡胤于是赐给了这些官员许多良田美宅,让他们辞官归家、欢度晚年。这就是所谓“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在谈笑风生中,平静地进行了一场夺权斗争。这在中国历代君王中,可谓首屈一指,也应该说是一场文明的权力移交方式。 在解除了身边握有重权的禁军将领的军权之后,宋太祖又取消了禁军内的一些重要职位,逐步形成了禁军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的“三衙分立”制度,规定三衙只有带兵权,没有发兵权。枢密院虽有发兵权,却无统兵权,这样互相牵制的结果,把军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这是宋太祖对军事机构的重大改造,这样一来,基本上消除了武人发动兵变的可能性。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宋太祖还一步步地剥夺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从而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使唐末以来那种割据称霸一方,动不动就与中央抗衡的节度使职务,变成一种没有实际权力的荣誉虚衔。与此同时,为了削弱地方兵力,下令从地方兵中挑选精兵壮丁组成中央禁军。并立更戍法,把禁军派往外地,三年一轮换,造成兵无常帅,将不识兵的局面,使北宋的禁军互相钳制,成功地防止了宋王朝没有成为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 宋太祖初步巩固了内部,但他并不能安枕。他对赵普说:“吾睡不着,一榻之外,皆是他人家也”。他深深懂得,对他这个新生政权的威胁不仅来自内部,而且还来自外部,他决心扫灭群雄,改变分裂局面,统一天下,完成周世宗未竞的事业。 在当时,北有北汉、契丹,西有后蜀,南有南唐、南汉、吴越、荆南等国,它们大多偏安多年,统治腐朽,内乱频仍,这无疑给宋朝统一天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针对这一情况,宋太祖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对辽和北汉,北宋在削平南方割据势力前,基本上采取守势,只在边境适当显示武力,并对来犯之敌适当反击。同时与辽王派使臣经营和好,力图保持北方战线的暂时安定,对于南方诸国及割据势力,赵匡胤采取选择时机,利用矛盾,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一一平定。公元963年,首先平定荆南和湖南的封建割据势力;公元965年,又消灭了后蜀政权;接着,公元971年9月,一举消灭了南汉政权;公元975年消灭了南方诸国势力最大的南唐政权。南唐灭亡后,南方剩下的吴越和福建漳州、泉州等地的地方割据势力,迫于北宋的强大,也先后臣服。“先南后北”的封建统一战争的“先南”部分,基本告一段落,但宋太祖念念不忘的是恢复汉唐旧疆,平定北汉,收复燕云16州。他两次出兵北汉,后一次还是他亲自出马,但都因辽兵的增援而未成功,此志未遂,宋太祖把平定江南诸国所得金帛运回汴京,建立了封桩库,准备贮满五百万之后,向契丹赎回燕云16州,如果契丹不肯,就用这笔钱作为军费,兵戎相见。到宋太祖去世,除北汉外,基本上结束了延续几十年的分裂局面,中原和南方地区实现了“天下一家”。 宋太祖虽然是个行伍出身的专制帝王,在加强专制主义皇权方面不惜余力,但是,随着他登上皇位,就开始了从军人向政治家的转化。这一方面是他自己的主观所为,另一方面也是整个北宋统治集团这样来塑造他。他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统一战争中证明是正确的“先南后北”方略,就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对宋太祖影响最大的,应当说是辅佐他登上皇位的重要谋士赵普。赵普在赵匡胤登基之后的所为,虽然不象是唐太宗手下的魏征,但也是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赵普推荐一个人提任一个官职,太祖不同意,君臣对峙了二天,经赵普的据理力争,最后宋太祖终于领会赵普举荐的正确,欣然同意。还有一次,赵普提出给一个宋太祖很反感的人升官,宋太沮不同意,双方争论起来,太祖大怒,说道:“我就不给他迁官,你能怎么着我?“赵普严肃地说:“刑赏,天下之刑赏,怎么能以陛下你一个人的喜怒来决定呢?” 当了皇帝的赵匡胤逐渐认识到文人在太平年月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很注意用文人,并要求武臣也要看书学习,正是他的清明之举,所以宋的官吏们都极力地维护他的权威。他也在赵普等大臣的协助下,制定了一系列重文轻武的政策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他把改革军事机构的原则应用到改革政治经济制度上来。使内外抑制,集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中央,宋太祖实行政务、财务、军务分立制度,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同时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既协助宰相处理政务,又防止宰相专权。设三司使主持财政,号称计相,由枢密使负责军政。在地方实行州县二级制,州县的行政长官经常调整。以知州知州事,并设通判,互相牵制。在财政上,削夺地方上的财权,设转运使来管理地方财政,除度支经费外,一律运用京师,这既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又断绝了地方上藩镇兴起的经济基础。为了保证各项制度的实施,赵匡胤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监察制度,谏官由皇帝亲自挑选,成为天子的法官,督察各级官员的工具。同时,为扩大统治基础,恢复科举制度,把殿试制度固定化。在经济发展方面,整顿混乱的赋税制度,实行轻徭薄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繁荣工商业等一系列的政策,使北宋的社会经济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在用人上,宋太祖赏罚分明,不念旧恶。在灭后蜀时,主帅王会斌等人贪残杀降,尽管平蜀有功,还是被降职责罚,清廉的曹彬和转运使沈义任都被特加优赏。有个叫董遵海的武将,在宋太祖浪迹天涯时曾仗势欺侮太祖。宋初,董遵海有此过失被告发,被太祖召见,心想必死无疑。这时,宋太祖告诉他:“我不会念旧恶的”。并对他委以重任,还把他陷于辽朝幽州的母亲用黄金赎回来,董遵海感激万分,也更加用心守边,立下战功。在赏罚分明的同时,太祖也不随意猜疑大臣。有一天,他到赵普的府弟私访,正好吴越王钱椒送十瓶东西给赵普,说送的是海物。宋太祖让赵普打开瓶子,见里面装得全是用来贿赂赵普的瓜子金。赵普大为吃惊,忙跪下请罪,言明自己并不知道瓶内所装的是金子。宋太祖坦然地说:“收下不要紧,他以为国家的事都由你书生决定呢。”一件本来可以兴起刑狱的事就这样平息了。对大臣不随便猜疑,就使得宋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能够保持稳定的局面,这对宋太祖顺利进行统一和削夺藩镇权力两条战线的斗争,也有不能忽视的作用。 公元976年10月,年仅50岁的赵匡胤突然去世。围绕太祖之死,有一个烛光斧影的传说。其一为10月20日晚,突然阴云密布,顷刻之间大雪和冰雹从天而降,太祖立即把他的弟弟开封尹赵光义召到寝宫,摆酒对欢,寄托后事。当夜,赵光义就住在宫中。第二天五更,太祖驾崩。这种传说和猜测,汇集一点就是怀疑太祖是被太宗杀死的。 宋太祖赵匡胤以一介武夫,黄袍加身而登上皇位,他南征北讨,统一天下,结束了自唐中叶就开始的二百年的分裂局面,开始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新时期,他草创的许多祖宗之法,特别是中央专制主义集权,为宋王朝的昌盛发展创造了条件。他的一生以武功居多,但他却扭转了近百年来的重武轻文之风。“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史册上,宋太祖可以说是一个为数不多的杰出帝王。
16 浏览1870
赵匡胤的生平简介
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 他从一名不文的流浪汉到当上皇帝,只用了10年时间,即位的时候不过33岁。 赵匡胤非常仁慈,统一中国后对所有被他灭掉的君主,都养起来。而他的弟弟赵光义,则阴险毒辣,毒死了好多人。赵匡胤临死,还规定子孙后代都不许杀柴家人,也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 赵匡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尊重知识分子。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也是最民主的朝代。 赵匡胤改变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在他之前,五代政治极不稳定,将领动不动就篡位夺权,而他之后,中国再也出不了臣子夺权篡位的事情了。 扩展资料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参考资料:赵匡胤-百度百科
103 浏览686182019-09-06
赵匡胤的一生简介?
公元927年2月,赵匡胤出生在今河北涿县的一个官宦世家。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任后唐铁骑第一军指挥使。 949年,22岁的赵匡胤离开家,投到枢密使郭威手下任职,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959年正月,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太子柴宗训继位。小皇上没有政治威信,更无法掌控局势。于是,赵匡胤抓住时机,与赵普、石首信等策划了“陈桥兵变”。 960年正月,北汉联合契丹,即辽,共同南犯。赵匡胤奉命抵抗。军队驻扎在距汴京北20里的陈桥,赵匡胤的手下在这里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顺利夺取了皇权,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赵匡胤深知自己得天下是靠的“陈桥兵变”,因此,他害怕黄袍加身的故事会再次上演。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宋太祖利用巧计,使大将主动交出手中的兵权,历史上将此次事件称为“杯酒释兵权”。之后,他还将禁军中的统兵权与发兵权相分离,将大权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他又削弱宰相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政权,国内政权稳固之后。宋太祖就开始着眼整个中国。他针对北强南弱的特点。为避免与强大的辽国争雄,与宰相赵普商议,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 宋太祖统一天下,不仅靠武力,更靠攻心。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敌人,都是一样仁爱。他每次领兵打仗。都再三叮咛要安民而不要掳掠,反对滥杀无辜,安定和统一是他战争唯一的目的。宋太祖的宽仁厚爱。使他赢得了百姓和一大批义士的拥护,为他统一全国创造了良好的“人和”条件。最终用了13年的时间,统一了除北汉外的所有地区,基本上使中国恢复了完整的版图。 976年,宋太祖于万岁殿暴死,其死因至今不明。
3 浏览942018-10-27
赵匡胤的生平
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间纪元九六○~九七六年。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宋史》太祖本纪中曾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匡胤的父亲赵宏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从这段评语来看,匡胤是和其它同年的孩子们,大不相同的。唯一共通的情形,就是不爱读书。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已是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训继位。临死前,世宗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于该花费的地方,却是十分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 九七六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宋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究竟真象如何,由于史料阙如,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饰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实录》历经三次而无成,虽然已篡改和掩盖了大量的真象,太宗还是不满意。太宗对《太祖实录》异乎寻常的关注,足以说明太宗非正常继位的奥妙,而“烛影斧声”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猝死之谜的传说: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

赵匡胤生平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中国宋朝第一任皇帝(960—976年在位)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宋朝是向封建社会后期迈进的转折时期,表现在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加强,世俗地主取代门阀士族成为统治阶层的中坚,社会风气趋向保守等。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个人作用也促进了这些变化的发生。

赵匡胤出身于武将世家,于公元927年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中,从小也喜爱习武。在崇尚武力的五代乱世,他的背景和特长对于他攀上权力巅峰帮助很大。22岁那年,据说受到一名高僧的指点,他投奔到郭威的军中,并受到郭威养子柴荣的赏识。951年,郭威废掉后汉皇帝,建立后周,三年后,柴荣继位为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即发动了关键的高平之战,赵匡胤以宿卫的身份救护柴荣,立下大功。此后,赵匡胤又在攻南唐等战役中立功,官拜殿前都指挥使,成为柴荣的心腹大将。959年,赵匡胤在柴荣临终前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实际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赵匡胤奉命领兵抵御辽国的入侵,当队伍行进到陈桥驿时,赵匡胤据说是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哗变的士兵拥立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由此开始了赵宋320年的统治。同年,赵匡胤迅速将打着为后周复仇旗号的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起兵镇压了下去,坐稳了江山。

坐上皇帝宝座之后,赵匡胤面对两个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结束在唐末以来形成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和消除武将暴动政变的隐患,维持政治的稳定。在他16年的统治期间,解决这两个问题始终是他全部政策的核心。

赵匡胤根据对客观形势的分析,采纳了赵普的按“先南后北”顺序来统一全国的建议。963年,以“借道伐虢”的计策,一举灭亡了荆南和湖南两个割据政权,964年派大将王全斌等分水陆两路西进,仅用66天便灭掉富庶的后蜀,971年灭南汉,975年派大将曹彬等,用浮桥渡江攻灭了南唐。至赵匡胤去世之时,仅剩下南方的吴越和北方的北汉在苟延残喘,全国(传统的汉人地区)统一实际已成定局。

961年,赵匡胤以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和平地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但这仅是军事改革的开始。赵匡胤将军权分成三个部分,禁军将领只有统兵权,而军队调动权则由枢密院掌握,后勤供应由“三司”负责,而皇帝则居中调度,成为唯一一个掌握全部军权的人。通过军事改革消除了军事政变的隐患,赵匡胤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通过军事政变夺权的开国之君。

同时,为防止地方军事割据,赵匡胤将天下重兵、精兵集中到首都附近布防,而只给地方留下弱兵。并逐步将各地的地方长官由武将换成文官,同时派通判到各州制约知州,所有政令必须由通判和知州共同签署才能生效。

收军权的同时,赵匡胤派转运使到各州官吏财政,地方的财政收入除必要的经费支出外,全部由转运使收归中央。这样,又收回了财权。

在政权方面,赵匡胤采用了“四权分立”,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文武权柄,三司掌财政,御史台和谏院掌监察和舆论,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了宰相(同平章事、中书省首长)的权力和礼仪待遇。并缩短官员任期,实行职位和职权分离等,以防止官员在某一职位上培植个人势力。

赵匡胤生长于五代乱世,深知武将专权的祸害,这可能是促成他“右文抑武”政策的根源。他除了广泛任用文人为官以取代武将外,还立下了包括“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者”在内的誓碑。对历史的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对于科举制的改革。他禁止了唐五代以来盛行的“公荐”、“公卷”等考前推荐制度,使试卷成了评定录取的唯一标准,大大增加了考试的公正性,使没有任何背景的穷人也有机会中式。他还确立复试、殿试制度,同样有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宋代文化发达,文人地位较高,与赵匡胤的首倡不无关系。

赵匡胤在位期间未明立继承人,但他封其弟赵光义为晋王、开封尹、同平章事,对自己的儿子则没有给予任何权力,传位于赵光义的意向已十分明显。976年,赵光义在“斧关烛影”的疑云中登上帝位。赵光义是赵匡胤事业的良好继承者,统一了除幽云十六州之外的全国(传统的汉人地区),继续巩固了中央集权,使北宋政权通过了发展的“瓶颈”。

赵匡胤的伟大之处除了结束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大体上统一了汉族地区外,还在于他生长于残酷血腥的五代乱世,却开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在于他成长于戎马倥偬的生涯,却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文人文化蓬勃发展的氛围。但他使权力过军事分集中于中央,致使地方力量衰弱,不足以拱卫中央;他的军事改革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降低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以致后来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他营造的使各级各部门互相牵制的官制,也降低了办事效率,导致冗官冗政。这些都使他受到后人的指摘。我认为,对历史人物不必过于苛求。赵匡胤根据时弊改革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形势,而他的后继者们未能根据时政的变化,继续去完善去改革,导致了积贫积弱,这也不能归罪于赵匡胤。

赵匡胤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不仅是开创了一个朝代,他还是一个阶段性转型的实现者。他在这个影响世界的帝王排行榜中列第58位。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因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因的相关资料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那天天气极为寒冷,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入寝宫,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们两人自酌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总是躲在后边,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见殿前雪厚几寸,便用玉斧刺雪,还不时对他弟弟说:“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当夜赵光义依照没走,留宿于禁宫。第二天天快亮时,禁宫里传出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了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

历史上所谓“烛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认为“烛光斧影”也许不是疑案,只是晋王赵光义戕兄夺位的借口。宋太祖安排后事是宋朝的国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单独入宫,并且赵光义又在喝酒时退避。用玉斧刺雪,这正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进行过争斗的状态,晋王一狠心杀死宋太祖。要是不这样写,这段史料也许会被封杀。

不过,关于光义弑兄的原因,史书上另有一种说法。《烬余录》称,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费氏。孟昶死后,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别宠爱。赵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时赵光义胆大妄为,以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机调戏花蕊夫人,可没想到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后、太子赶到之时,赵匡胤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赵光义趁机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赵匡胤就升天了。由此可知,赵光义趁夜黑无人,赵匡胤昏睡不醒的时候调戏他觊觎已久的花蕊夫人,谁知赵匡胤突然醒来发觉了,也许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赵光义,可是因为病体虚弱,体力不足,未砍中赵光义。赵光义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不管用何种方式都不能取得其兄的原谅与宽恕了,预料到自己将会死得很惨,于是一狠心便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然后慌忙逃回府中。宋太祖赵匡胤是病怒交加而死,还是他弟弟杀死的呢,谁也不知其详。不过十分清楚的是,赵匡胤之死与其弟赵光义当夜在皇宫内院的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这个疑案,也有一些人为赵光义开脱罪责,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道:“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从这一记载来看,宋太祖赵匡胤过世时,他弟弟赵光义并不知晓,也没在宫中呆过,似乎可以洗去“烛影斧声”的嫌疑了。

但是,自从赵光义继帝位后,赵匡胤的长子德昭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次子德芳又于公元981年无故而死来看,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摆脱不了“烛光斧影”、“戕兄夺位”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