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体征高度提示为多发性硬化

作者&投稿:豆卢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样的症状才能确定是多发性硬化~

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构成了MS的主要临床特点。
MS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我国MS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MS临床表现复杂。
1.首发症状 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复视,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尿急或尿流不畅)等,某些病人表现急性或逐渐进展的痉挛性轻截瘫和感觉缺失。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时间短暂,数天或数周后消失,但仔细检查仍可发现一些残留体征。
2.首次发病后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可再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再发。感染可引起复发,女性分娩后3个月左右更易复发,体温升高能使稳定的病情暂时恶化。复发次数可多达10余次或更多,多次复发及不完全缓解后病人的无力、僵硬、感觉障碍、肢体不稳、视觉损害和尿失禁等可愈来愈重。
3.临床常见症状体征 MS患者的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患者主诉一侧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麻木感,检查时却可能发现双侧锥体束征或Babinski征。眼球震颤与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指示为脑干病灶,是高度提示MS的两个体征。
(1)肢体瘫痪多见,常见不对称性痉挛性轻截瘫,表现下肢无力或沉重感。
(2)约半数病例可见视力障碍,自一侧开始,隔一段时间再侵犯另一侧,或短时间内两眼先后受累。发病较急,常有多次缓解-复发,可于数周后开始恢复。
(3)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复视约占1/3。病变侵犯内侧纵束引起核间性眼肌麻痹,侵犯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导致一个半综合征;其他脑神经受累少见,如中枢性或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咬肌力弱、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
(4)半数以上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包括深感觉障碍和Romberg征。
(5)约半数病例可见共济失调,但Charcot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和吟诗样语言)仅见于部分晚期MS患者。
(6)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MS可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如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可能因周围神经P1蛋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MBP为同一组分,均发生脱髓鞘所致。
(7)可出现病理性情绪高涨如欣快和兴奋,多数病例表现抑郁、易怒,也可见淡漠、嗜睡、强哭强笑、反应迟钝、重复语言、猜疑和迫害妄想等精神障碍。
晚期病例检查时常发现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和构音障碍、某些或全部肢体可出现锥体束征、感觉或小脑体征。已经确认某些症状在MS极为罕见,如失语症、偏盲、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严重肌萎缩和肌束颤动等,常可作为MS的除外标准。
4.除上述神经缺失症状外,MS的发作性症状也不容忽视。例如,Lhermitte征是过度前屈颈部时出现异常针刺样疼痛,自颈部沿脊柱放散至大腿或足部,是颈髓受累征象。球后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通常可视为MS发作时的表现,也常见单肢痛性痉挛发作、眼前闪光、强直性发作、阵发性瘙痒、广泛面肌抽搐、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等。但这些极少以首发症状出现,倾向以固定模式在数天、数周或更长时间内频繁再发,可完全缓解。某些以罕见症状或非常规方式起病的MS病例常使诊断困难,如年轻患者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MS。
5.视神经脊髓炎和横断性脊髓炎两个特殊综合征,是MS最典型的发病模式,也是建立MS诊断的特异性依据。当然,以上综合征,本身也可以是一独立的疾病,在一段时间内MS的诊断只能是假设的。
(1)视神经炎:约有25%的MS患者(在儿童比例更大)球后或视神经炎是首发症状。其特点为急性发展,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单眼部分或全部失明。部分患者在视力丧失前1~2天有眶周疼痛,疼痛可因眼球运动或触压眼球而加剧。少数患者视力减退在数月内进行性发展,类似压迫性病变或视神经固有肿瘤的表现。常发现黄斑区暗点和盲点(偏心)。也常见其他范围不同的视野缺陷,甚至可为偏盲、同象限性盲。有些病例同时或几天或几周内双侧视神经受累。有1/8的患者将重发。约有一半患者有视盘肿胀、水肿(视盘炎)。视盘炎出现与否取决于脱髓鞘病损距视盘的距离。视盘炎和因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视盘水肿不同,前者常表现为严重而突发的视力丧失。视神经事实上是大脑传导束的一部分。视神经受累符合MS仅侵犯CNS的原则。
约1/3的视神经炎患者完全恢复,剩余的大部分即使有严重的视力减退和视神经盘苍白也可有明显的改善。色觉障碍常持续存在。视力改善一般在发病后2周,或在经皮质激素治疗后不久。一旦神经功能开始改善,在数月内可持续好转。
1/2或更多的单纯视神经炎患者最终发生MS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如果首次视神经炎发作于儿童期,发展为MS的危险性最低(提示一些在儿童期发病的疾病类型不同)。Rizzo和Lessel在一项前瞻性调查中发现,74%女性患者和34%的男性患者在视力丧失发病15年后发展为MS。观察时间越长、检查越细致发现最终发展成为MS的比例越高。多数在首次发作的5年内出现其他症状。实际上,很多临床为单纯视神经炎的患者,MRI发现大脑白质有MS病灶,说明无症状播散性病损已存在。
是否不伴随其他脱髓鞘证据的单纯性视神经炎是一种局限型的MS或者是另一种疾病过程尚有争论。常见的视神经炎的病理基础是脱髓鞘性改变。血管炎损伤或由于肿瘤、囊虫对视神经的压迫很少引起中心或偏心盲点。
(2)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常见的一种脊髓受累的急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无论是单一急性病程还是慢性(多发)病程类型,在多数情况下被视为MS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脊髓病损与视神经炎是等义的。用横贯来形容脊髓炎是不准确的,意指脊髓横断面的结构都受累及,一般在垂直轴上影响范围较短。但多数情况脊髓的症状是不对称、不完全的。
该病的临床特点是快速出现下肢瘫痪、躯干感觉平面、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锥体束征。CSF呈中度淋巴细胞增高和蛋白升高,但在疾病的初期阶段脑脊液可为正常。1/3的患者在发病前数周内有感染性疾病史,这种情况多为感染后所致单相脱髓鞘性病变。不到一半的患者在脊髓发病的同时有其他神经系统无症状性病灶,或者5年内发现弥散的临床症状。因此,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较视神经炎与MS相关性为小。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横贯性脊髓炎会发展为MS,只有长期的随访才能发现这一关系。
同一部位复发性脊髓炎,经细致的MRI检查未发现有其他部位脱髓鞘病灶的患者引起人们的注意。部分病例甚至在脑脊液中出现寡克隆带。此种情况临床不少见。多数人同意,这是一种局限性、复发性的脊髓型MS。值得一提的是,单纯的复发性脊髓炎偶尔伴有红斑性狼疮,合并有结缔组织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有其他自身抗体的存在。同样,视神经炎也有仅局限于视神经的多次复发。
一旦MS的诊断成立,可发现数个临床综合征规律地出现。约1/2的患者为混合或全身型,临床表现为视神经、脑干、小脑和脊髓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另30%~40%的患者显示为不同程度痉挛性共济失调和四肢末端深感觉障碍,基本符合脊髓型MS。非对称性痉挛性下肢瘫痪是进展型MS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小脑或脑桥延髓小脑型和全盲型各占5%。因此,混合型和脊髓型约占临床病例的80%。
MS患者常表现有精神异常,部分病例表现为欣快。更多的病例表现为抑郁、易激惹和脾气暴躁。其他精神错乱如保留记忆力丧失、全面性痴呆或精神混乱状态可有一定规律地发生于疾病的后期。MS的认知障碍较符合前面所述的“皮质下痴呆”。有严重意志缺失的额叶综合征是晚期MS常见特征。2%~3%的MS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有一次或反复的痫性发作,这是由大脑皮质或临近皮质的病症引起。
6.其他变异型MS
(1)急性多发性硬化:是罕见的恶性型MS,表现为在几周内大脑、脑干、脊髓联合受累,导致患者呈木僵、昏迷或去大脑状态,有明显脑神经和皮质脊髓束异常,症状进行性发展可在几周或数月内死亡。尸解发现肉眼可见的典型急性MS斑。惟一与一般型MS不同的是多数硬化斑的新旧一致,许多静脉周围髓鞘脱失区融合明显。通常CSF细胞反应活跃(细胞数增加)。
(2)多发性硬化并发周围神经病:MS的患者可同时伴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或各种各样的单神经病。这种关系带来一些推测和矛盾。这种结合的偶发性提示MS和周围神经病发生的可能是巧合,但又难以解释后者为什么是一种非常具有特征的周围神经病。中枢和周围神经都可发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改变,发生在后者导致慢性、炎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当然,根性和周围神经性运动和(或)感觉症状也可因累及脊髓神经根进入区或脊髓腹侧白质内穿出纤维。在MS的后期有患维生素缺乏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

多发性硬化患者症状
(1)肢体无力:最多见,大约5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首发症状为一个或多个肢体的无力。运动障碍一般厂肢比上肢明显,可为偏瘫、截瘫或四肢瘫,其中以不对称瘫痪最常见。腔反射早期正常,以后可发展为亢进,肠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2)感觉异常:浅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躯干或面部针刺麻木感,异常的肢体发冷、蚁走感、痞痒感和尖锐、烧灼样疼痛及定位不明确的感觉异常。此外被动屈颈时会诱导出刺痛感或闪电样感觉,从颈部放射至背部,称之为莱尔米特征。
(3)眼部症状:常表现为急性视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多为急起单眼视力下降,有时双服同时受累。核问性眼肌麻痹是多发硬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旋转性眼球震颤常高度提示本病。
(4)共济失调:约见于半数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硬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旋转性眼球震颤常高度提示本病。
(5)共济失调:约见于半数多发性硬化患者。
(6)发作性症状:可出现持续时间短暂、可被特殊因素诱发的感觉或运动异常。
(7)精神症状:多表现为抑郁、易怒、脾气暴躁。亦可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力缺乏。

多发性硬化病灶位置不一症状也不一,脑脊髓任何一部位发病的病理及临床症状都不一样,没有统一的公式定性。
治愈恢复多发性硬化的标准是病灶再生修复,不再复发,获得近于正常的功能。多发性硬化是脱髓鞘病灶因治疗延误复发并迟发病灶缺血变性纤维化,可以治愈,但非激素能愈,激素并不治病,是激发人体最佳抗病替能的药物,经它治疗淹盖病情,病毒替伏,大量的激素使用会导致免疫更为低下,加之本身的神经功能不全偶遇病毒或炎症病情就会复发再度的严重损伤脊髓,若失治或延误治疗则会继发更严重的多发性硬化灶,反复的复发病毒会侵袭整个脑部和脊髓导致痉挛性瘫痪并危机生命.早期的治疗多以激素及蛋白疗法治疗,但疗效难以控固,由于长期的治疗缺乏致病情有时继发轴索损害,从而复发使神经功能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继发加重后恢复更为困难。没提供资料只能为你提供理论性治疗方案:治疗除正常的激素治疗在减激素的同时可逐步用中药替代天然激素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营养神经,中西医复合扩张微循环使受损残余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病情继续发展。并兴奋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病灶恢复神经,并使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不再复发达获得各种功能早日康复,。需帮助发来发病时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病历,病史为你指导。

头晕,记忆力下降,恶心呕吐,肢体无力,麻木,束带,出汗多为主症

除了渐冻人症(ALS),还有哪些罕见病?
答:严重者轻轻一个拥抱也会导致其骨折,如不及时接受治疗将终生残疾。主要特征为:频繁骨折、身材矮小、听力渐进性失聪、眼睛巩膜呈蓝色等,民间俗称“瓷娃娃”,尚无治愈方法。血友病 一种伴性遗传出血性疾病,患者通常为男性。患者终生依靠凝血因子药物维持生命。甲型血友病缺乏第八凝血因子,发病率为万分之...

引起眩晕症的原因有哪些?应该怎么治疗?
答: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

什么叫白塞氏
答:慢性期行MRI检查应注意与多发性硬化相鉴别。MRI可用于神经白塞病诊断及治疗效果随访观察。 胃肠钡剂造影及内窥镜检查、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有助诊断病变部位及范围。 肺X线片可表现为单或双侧大小不一的弥漫性渗出或圆形结节状阴影,肺梗塞时可表现为肺门周围的密度增高的模糊影。高分辨的CT或肺血管造影、同位素肺...

什么是旋晕症?怎么治疗?
答: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

头晕会有哪些病症
答: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

老年人面部表情发呆是怎么回事
答:b 如属周围性面瘫,也不能简单地称为面神经炎,亦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 a 因为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鉴别诊断见前面的论述。 b 因为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

如何区别晕厥和癫痫
答:没有明显后遗症。而癫痫大发作常有发作后嗜睡和阳性神经体征,如果发作后意识没有恢复清醒,还处于模糊状态也高度提示癫痫的可能。⑥脑电图:在晕厥发作时主要为慢波,晕厥发作后脑电图正常,而癫痫多有相应的异常放电波。⑦原发病的检查:如测量立卧位血压差大于30毫米汞柱应考虑直立性低血压,...

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是什么
答: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是什么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率1.8‰,7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组...

眩晕症由哪几种病因引起。日常需要那些注意事项,饮食方面的等等。_百度...
答:(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

眩晕症都有什么表现
答:患耳初为低调吹风声耳鸣,久之则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眩晕发作时多突然耳鸣加剧,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3.耳聋 早期不自觉耳聋,多次眩晕发作后始感明显。一般为单侧。偶呈双侧性。耳聋在眩晕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好转,呈波动的性听力损害,严重时可无波动。听力损害的总趋势,常随发作次数每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