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问题

作者&投稿:瞿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编制现金流量表~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首先,这个公式不能说完全正确。
利息支出是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所谓减去预提费用中 “计提利息”贷方余额,意思是要减去未付现部分,严格说还要加上期初贷方余额;
减去票据贴现利息支出,是因为这里认为票据贴现不属于筹资活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及其讲解,长期借款利息和在建工程利息之类也在本项目反映,但会计核算利息支出不包含这部分,而在“在建工程”,所以要加上在建工程利息。

现金流量表是怎么编制的?
答: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总括分类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有关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资料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直接获得,也可以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

现金流量表若干项目的编制
答:二是按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三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部分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应当相等;正表部分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三部分之和,即正表部分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有关现金流量表编制中碰到的几个问题求解
答:现金流量表编制是根据每笔现金收付手工归类。实务中有以下几个问题不清楚,求教。1、房租收入会计上入其他业务收入,现金流量表中是归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还是其他?2、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中的商品与劳务的含义。购买商品是单指购入对外销售的商品吗?企业用于内部消费而支付的水电费、修理材料及修理费等都应归入其他...

现金流量表在工作中如何编制
答:现金流量表在工作中编制,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计算公式如下:(1)主营业务收入(指净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如销售多余材料、代购代销等)(来自于利润表);+(3)销项税发生额(业务中分析);+(4)(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期初金额-期末金额);+(5)(预收账款期末...

关于现金流量表编制时遇到的问题
答:1、如果是备用金等和生产经营有关的个人借款,放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时有两种:1、“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冲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的现金”,如果在当月就还的,建议用第二种,如果期限比较长的,建议用第一种。2、计提工资没发放不会产生现金流量,发放...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答:1、按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直接法是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主要类别列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
答: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

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对应关系
答:1.编制现金流量表要按月编制,现金流量须逐月累计,最后生成年度现金流量表。2.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是记帐凭证。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逐张翻阅全部记帐凭证。判断一张记帐凭证所记录的金额是否列示于现金流量表,应采用会计科目优先制,即根据凭证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来作出判断。一张完整有效的记帐凭证,有...

现金流量表怎么编制
答:1.编制现金流量表要按月编制,现金流量须逐月累计,最后生成年度现金流量表。 2.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是记帐凭证。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逐张翻阅全部记帐凭证。判断一张记帐凭证所记录的金额是否列示于现金流量表,应采用会计科目优先制,即根据凭证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来作出判断。一张完整有效的记帐凭证,有许多要素组成,最基本...

编制现金流量表应注意什么?
答:1.编制现金流量表要按月编制,现金流量须逐月累计,最后生成年度现金流量表。 2.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是记帐凭证。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逐张翻阅全部记帐凭证。判断一张记帐凭证所记录的金额是否列示于现金流量表,应采用会计科目优先制,即根据凭证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来作出判断。一张完整有效的记帐凭证,有许多要素组成,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