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节气、骨气的名人和故事有哪些?20字

作者&投稿:舌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有节气,骨气的名人和故事有哪些~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而死。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苏武,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1、介子推 有一年逃到卫国,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是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做成汤才被救了一命。
重耳复国成功,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愿意与那帮曾经追随重耳自恃功高的臣子们为伍,就有了功成名就归隐山林的想法。每天托病在家,不去上朝。后来晋文公论功封赏群臣,因介子推当时不在朝,竟然也就把他给忘记了。
介子推有个邻居叫解张,劝说子推去请功封赏。介子推不以为然,笑笑没讲话,后来就背着老母隐居到绵山深谷中去了。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书信的大概意思是“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一蛇于野。”晋文公看了书信后,一拍脑门“啊,子推!我怎么会竟然忘记子推!”于是便派人去请介子推。派去的人回来告诉晋文公子推已经隐居到绵山去了。晋文公亲自带人到绵山去找,可找了很多天都没找到。晋文公很羞愧的说“子推可能是非常的怨恨我,不然不会不出来的。我知道他非常孝顺,如果我们用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老母亲出来见我的。”另外一个大臣也说“当年我们都追随主公,又不是只有子推一个人,现在他以隐居来要挟君王,真是不厚道。看他出来我不羞辱他一番。”
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文公看见后大哭了一场。命人葬之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
2、文天祥
3、张自忠

丁汝昌(1836-1895)字先达,号禹廷,安徽省庐江县北乡丁家坎村人。他自幼饱受贫困的煎熬,18岁参加太平军程学启部,后随程学启投到湘军曾国荃部下,官拜千总。1862年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铭”字营,授参将之职,指挥马队。1874年因他的三营马队被裁撤,遂解甲归田。1877年被重新起用。1888年被正式任命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虽是陆军出身,对近代海军一无所知,但他好学嗜读,虚心求教,克尽职守,任劳任怨,北洋水师在他的统带之下,面貌焕然一新。黄海海战时,他身先士卒,虽身负重伤,仍不肯下舱裹伤,始终坐在甲板上督战。威海卫之战时,他面对敌人的诱降和部分反动官员的胁迫,坚贞不屈,誓死抗敌,最终服鸦片殉国。

方孝孺

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

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先是,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执笔愤而疾书“燕贼篡位”四字之后,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怒,命磔诸市。

孝孺慨然就死

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
岳飞:精忠报国
苏武:苏武牧羊

1三国的徐庶 被曹操用其老母作威胁放弃辅助刘备,却临危不乱 2岳飞被元兵抓住时写的过伶仃洋 3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最有骨气的文人是谁?
答:最终没有释放他,决定将他处死。当文天祥走上刑场的时候,十分从容。问围观的百姓哪里是南方。他要面对自己国家的方向慷慨就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文天祥真正做到了仁至义尽。作为一个文人,他把保家卫国做到了极致,令多少武将汗颜。如此文天祥,可堪最有骨气的文人。

写一篇日记是关于中国最有节气的人物
答:古代讲究“修身治国齐天下”,他也这么做了。他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民族精神。我可能说的很肤浅。理解也不深,但每每想到文天祥,总觉得我中华有此人物,就觉得万分自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在我泱泱中华上才可能出一个文天祥,自豪无以复加。所以他是我最感动的历史人物。

陶渊明的神么故事广为流传 说明他是一个有节气的人
答: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广为流传 说明他是一个有节气的人。陶渊明四十一岁当彭泽县令,一是因为在朝中当官的家叔的介绍,不好推辞,一是因为家里贫困生活的驱使,实是无可奈何之举。当时的县令,有五斗米的俸禄,还有三百亩公田,养家糊口不成问题。坐上彭泽县令的位置,整天如坐针毡,...

有关有骨气的名人和古诗词
答: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屈原的《离骚》

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
答: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

谈迁的资料
答:用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

仿写两个句字 讲节气,讲骨气,陶渊明一生贫穷,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是...
答:文天祥宁死不降,服下水片,这是骨气;谭嗣同为变法而献身,这是骨气;吉鸿昌宁死不降,这是骨气;秋瑾(在敌人面前不屈服,英勇就义) ,这是骨气;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骨气;江竹筠受酷刑拷问之后,难友诗人蔡梦慰用竹签蘸红药水在草纸上写下了《黑牢诗篇》,表达了对江竹筠敬佩。

关羽为何对没骨气的于禁手下留情,却杀了有节气的庞德?
答:自己手里的兵马全部都没有了,在曹操眼里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再者讲在曹营和自己的不对付的将军们,也不会因此放过自己。所以于禁自己心里明白,就算是不投降关羽,自己回到曹营也没有什么好的下场。还不如直接十分光荣地向关羽投降呢。而关羽的性格就是不屑于杀那些没有骨气的人,于禁那么一投降...

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答: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

讲节气,讲骨气,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各位大哥进来看看!急
答:求天理,讲真话,是民族的优良传统,司马迁半生困厄,却著史记求记历史,这是大义。隽永意思大概是值得镌刻,永远流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