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CTV 人与自然 动物世界都播放国外的动物作品。祖国河山这么大,为什么不拍摄本土作品?

作者&投稿:满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自然传奇》《荒野求生》之类冒险节目都是外国人拍的?~

这些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节目基本上都是欧美人拍的,中国人拍的类似片子很少,我也看过一些,且完全缺乏科学性。

原因是:①东西方人兴趣点不一样。国人的兴趣点在当官、赚钱、追星、别墅、豪车、美女等上面。
②中国缺野外探索的敬业科学家。Chinese scientist的名利目的明确:编论文、专著、凑成果争奖项、评职称、当院士。

③去非洲大草原、亚马逊太远,路费贵,又有生命安全问题,无钱请助手,没有商家赞助,商家只愿花巨款捧星追星。
④国人说我们样样都比欧美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比欧美强,还有必要去研究野外生物学吗?

⑤等欧美人拍好了,我们看看也就了解了。总之,东方人聪明,但缺乏智慧和勇气去探索自然。

尽管央视的《动物世界》栏目已陪伴人们走过了近30年,赵忠祥的语音魅力经久不衰,他有如弹钢琴一样动听悦耳的解说,伴随着影像画面里所展现出野生世界的妙趣横生、凶险与刺激,令观众享受之极。可人们似乎都不曾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不论是《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或者是地方电视台所播出的各种野生动物题材节目,其影片素材本身皆非出自我们中国人之手,它们全都来自于西方国家。央视所要做的,仅仅是花钱买下这些影片素材,重新编辑一下,翻译之后再配上中文解说词,这就算是央视制作播出的节目了! 此类纪录片素材大都出自英美、南非、澳大利亚、肯尼亚等国的一些私人机构之手,有许多优秀的野外摄影团队受雇于这些私人机构,为其摄制了大量高水准的野生动物影像素材。这些人大都是来自于英美、欧洲或其它国家的白人,他们既拥有专业的技能素养,又具备强健的体魄、冒险与行动能力,以及某种程度的野外探险与生存能力。南非的白人集团早年都来自英国与荷兰,其国内政治、经济形态也都取决于白人阶层,从本质上看,南非实属一个西方国家。肯尼亚过去曾为英国殖民地,至今仍与英美保持密切的关系,来自西方的野外摄影团队都把这里视为他们的基地或大本营,首都内罗毕机场是非洲最大的航空港之一,西方的旅游者大多是通过这里而进入中部非洲的。 既然一个民族能把卫星、火箭与飞船送上天,为什么就拍不出几部高水准的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呢? 是受到技术因素的限制吗? 显然那不能称其为理由。野外摄影所需要的器材与装备,虽说也算得上是高科技设备,可那些东西不属于敏感技术,一般都不在西方国家对外禁售产品之列。一架有防水功能的长焦距摄影机;一种超微小的摄像头装置。这些东西也许十分昂贵,可要论技术含量而言,它们也太小儿科了!在国内市场上应有尽有,即便一时找不到成品设备,也可以凑足零件把它们组装或改装起来。 或许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是一个很娇嫩的民族,只习惯于坐办公室里操作PC,开个发票签个字什么的,沉湎于轻松舒适的状态由来已久,吃不得那野生丛林里蚊虫叮咬、风餐露宿的苦。我们是一种室内动物,只喜欢在屋里头呆着,不喜欢从事户外活动,即便是到了户外,也总是与人群呆在一起。有几个同胞会愿意孤伶伶的几个人一起跑到野外丛林去从事探险和摄影呢!那多孤单呀!那多危险呀!碰上野兽跟毒蛇可怎么办!后果不堪设想……。 谁能否认说这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呢?

记得采纳啊

首先拍这种纪录片耗时耗力 拍一部大型记录通常要几年时间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拍出来的商业回报又少 而国外不仅有财力 而且还有一班对动物充满热情的工作人员和团体所以就能拍出这种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