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刚进水泥厂 想问下磨机的相关知识 请大家帮帮忙 谢谢

作者&投稿:怀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们好好 我是水泥业新手入门 想请教你们下水泥磨的一些知识 望多多指教 不胜感激 谢谢~

影响粉磨过程的因素
物料的粉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影响因素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磨机的
结构、工艺流程、研磨体的级配和物料本身的特性等,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一、磨机各仓的长度
磨内各仓的隔仓板是把磨机合球的分为几个仓室,使研磨体分仓配球,并阻止物料过快
地通过,使粉磨工艺更加合理。一个磨机应分几个仓和每个仓应该多长,这主要视磨机
的长度、产品性能和细度的要求而定。磨机的仓数多,能根据各仓的物料情况比较合理
地确定研磨体的平均球径和级配,但仓数多,隔仓板也多,磨机的有效容积的利用率将
减少,流体阻力也增加,将影响磨机的产量;若仓数少,粉磨空间较大,但研磨体的级
配不能应磨内物料颗粒变化要求。一般根据磨机长度(l)和直径(d)之比来确定仓数
。根据大量的磨机调查资料,磨机的仓数可按如下原则定:
单仓 分双仓 分三仓或四仓
各仓长度比例不适当,将造成粗磨与细磨能力的不平衡,也会影响粉磨效率,出现产
品过粗或过细的现象。根据实际生产资料统计,磨机各机度度所占百分数可参考表2-18
L1=30-40%,L2=60-70%
L1=25-30%,L2=25-30%,L3=45-50%
闭路L1:L2=1:2
L1:L2:L3=1:1.5:2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各仓长度比例应考虑下列因素作适当的调整:
1、对于开流磨:粉磨高标号水泥时,细磨仓应酌情增加其长度,以增加物料的细磨时
间,使产品达到度要求。2、对于安装分级衬板的磨机,应增加分级仓的长度,并减少
仓的数目。
二、入磨物料粒度
入磨物料粒度的大小,是影响磨机产量的主要因素。若入磨物料粒度较大,磨机第
一仓必须加入较多的大球,才能击碎物料,这样磨机第一仓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破碎的作
用,这在粉磨过程中是极不合理的。目前破碎机的电能有效利用率为30%左右,而磨机
的电能利用率仅为3%左右,所以入磨粒度越大,磨机产量越低,电能消耗越大。为了节
约电能和提高磨机产量,在物料入磨之前应先将其破碎至0.025米以下的粒度,使物料
的破碎任务尽可能由破碎机去承担。目前我国多数工厂都采用这种措施来提高磨机的产
量,取得较好的效果。入磨物料的粒度缩小以后,多球的平均球径也相应要缩小,才能
提高粉磨效率。
应该指出,小直径的磨机,对于降低入磨物料的粒度尤为重要。 由于磨机直径小
,因而钢球的冲击力也小,当入磨粒度降低以后,粉磨效率就会提高。
入磨物料粒度缩小以后,破碎机的电耗也相应提高,因此,应该综合考虑破碎和粉
磨系统的经济平衡。
据国外资料介绍,物料粒度对磨机产品影响有如下的关系:
式中 提高磨机产量的系数,以小数表示; 原来入磨物料的平均粒度(毫米); 变
化后的物料平均粒度(毫米)。
三、物料的易磨性
物料的易磨性(或称易碎性)是表示物料本身被粉磨的难易度的一种物理性质,用
k表示。式中 物料的易磨性系数(或称作易磨性); 被测物料的比表面积值(厘米
克);标准物料的比表面积值(厘米克)。
易磨性的测定是将被测物料破碎至5-7毫米的粒度,与福建平潭标准砂在相同的粉
磨条件下,分别粉磨相同的时间,然后分别测定其比表面积值(不能测比表面积的可测
定其筛余细度),得到 和 ,便可计算出易磨性系数。
易磨性系数越大,物料越容易粉磨,磨机产量越高。
物料的易磨性与物料的性质有关,如石灰石,由于它的结构不同,其易磨性也相
差很大,尤其是水泥熟料的易磨性相差更大,经研究证明,水泥熟料矿物中硅酸三钙的含
量增加,熟料易磨性好,容易粉磨;当熟料中的硅酸二钙含量增加,则熟料的韧性大,
易磨性小。一般鉴定熟料易磨性的大小都以硅酸二钙的含量而定,有人试验它们之 间
的关系如表2-19。水泥熟料的易磨性还与煅烧情况、冷却速度有关。如生产中的黄心料
,它的结构致密,异常坚硬,易磨性小,若含量过多,就会严重影响磨机产量;冷却快
的熟料比冷却慢的熟料易磨性好,若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其易磨性也变好,立窑
生产的多孔熟料比回转窑熟料的易磨性好。对于高炉矿渣,若出炉后很快进行急冷处理
,其结构疏松多孔,易磨性就好,反之,待温度降低后进行处理,易磨性就差。物料的
相对易磨性,参阅表2-10。
四、入磨物料的温度
物料温度对易磨性和石高都有影响。入磨物料温度越高,易磨性就越差。在水泥磨
细度较高的区域内,由于研磨体与物料的摩擦,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再加上物料本身
带入磨内的热量,因而磨内温度更高,水泥细粉颗粒带有静电荷。使水泥粉的最小颗粒
粘附在研磨体和衬板上,严重妨碍粉磨过程的进行。当温度超过100c时,物料小颗粒表
面相互隔离的一层空气膜受到破坏,使粘附现象更为严重。当磨内温度升高之后,还会
使石高部分脱水,不但会导致水泥速凝,而且也会粘球。实践证明:当磨内物料温度超
过80c时,磨机产量将会下降。
磨内温度升高之后,还可能使轴承温度也随之升高,磨体由于热应力的3作用,会
引起衬板变形,螺栓断裂。由于轴承发热,润滑作用降低,就有可能造成轴瓦的合金熔
化而产生设备事故。筒体的热膨胀也会对中空轴产生较大的侧向压应力。另外在一些采
用袋式收尘器的工厂,由于磨内的高温气体进入收尘器内,损坏了棉毛织品,缩短收尘
袋的使用寿命,降低收尘的效率,其结果使大量水泥飞散在空中,即污染了环境,又造
成浪费。
由于入磨物料温度影响较大,因此一般控制在100c以下为宜,最好不超过80c。有
的工厂往往将温度很高的物料入磨粉磨,使出磨水泥温度在140c以上,这是十分不妥的
,也不可能提高磨机产量。
由于分解炉窑的产量很高,工厂规模也随之增大,不可能采用更大的储库和储存更
长的时间。因些,降低熟料温度的经济合理的方法是在出窑熟料入储库时,喷入雾状的
冷却水,其优点是经济、简单。
熟料在良好的冷却条件下,温度急速降低,由于内应力的影响,熟料本身产生一些
细小的裂纹,增加其易磨性。
五、入磨物料的水分
入磨物料的水分对干法磨机的操作影响很大。当物料含水量大时,由于磨内温度高
,使物料水分受热变为水蒸气与细粉一起粘附于研磨体和衬板上,形成“缓冲垫层”或
堵塞隔仓板的篦孔,阻碍物料流通,使粉磨效率低,因此要求各种物料的水分如表2-20
所列。
综合水分1.5%,产量下降,2.5%产量下降15-30%,
熟料应小于0.5%,矿渣小于2%,火山灰2,石灰石1.5,粘土1,石膏10
六、粉磨产品的细度
若要求生料在煅烧过程中和水泥与水作用生成水泥石的物理化学反应速度快、反应
完全,就必须增加生料和水泥的比表面积(即粉磨得细些)。但为使物料磨得细些,只
好减少喂料量,使物料在磨内停留的时间长些;要求物料过细,磨内折细粉将增多,过
粉碎现象和缓冲作用就严重。这样必然降低磨机的产量,增加电耗。
七、磨机通风
加强干法的通风能提高磨机的产量,降低电耗。这是因为加强通风以后,磨内的微
粉被气流带出,减少磨内过粉碎现象,改善粉磨条件,提高粉磨效率;加强通风还可排
出磨内水蒸气,防止粘球和堵塞现象;另外还能降低磨内温度,防止磨头 灰,改善环
境卫生,减少设备磨损。
我国有些水泥厂加强磨机通风后,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九、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率
闭路磨机选粉效率的高低对磨机产量的影响很大。选粉机的效率高,能将出磨物料
的合格细粉分离出来,改善磨机的粉磨条件,提高粉磨效率。然而选粉效率高,磨机的
产量不一定高,因为选粉机本身并不起粉磨作用,也不能增加物料的比表面积。所以选
粉机的作用一定要同磨机的粉碎作用相配合,才能提高磨机的产量。
生产实践证明,对一级闭路长磨选粉机的效率一般控制在50-80%;二级闭路拾短磨
一般控制在45-55%。最理想的选粉效率要经过多次试验来确定。循环负荷率l是指选粉
机的回粉量t(即粗粉)与成品量g之比,即:l=t/g(%)
循环负荷率决定着入磨和入选粉机的物料量,反映出磨机和选粉机的配合情况。为
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减少磨内过粉碎现象,就应适当提高循环负荷率。但是若把循环
负荷率提得很高,而不与虑磨机的操作情况,又会使磨内物料过多,反而降低粉磨效率
;若循环负荷率过小,磨内已经合格的细粉不能及时排出,出现过粉现象,引起缓冲作
用,因而失去了闭路系统的作用。所以闭路磨机必须在适当的循环负荷率下操作,才能
提高磨机的产质量。
各种不同粉磨系统的循环负荷率l可按下列范围考虑:一级闭路水泥磨l=150-300%
一级闭路干法生料磨
l=200-450%
循环负荷率与磨机规格、产品细度有密切关系。例如闭路短磨比闭路长磨的循环
负荷率要大些。因为磨机短,应增加物料通过磨机的循环次数来增加粉磨时间,以达到
要求的粉磨细度;磨制细度很高的产品(如高级水泥),也要适当提高循环负荷率,才
能达到细度的要求。
十、球料比
物料的球料比就是磨内研磨体的质量和物料质量之比。它说明在一定研磨体装载量
下粉磨过程中磨内存料量的多少。如球料比太大,会增加研磨体之间以及研磨体和衬板
之间的冲击摩擦的无用功损失,使电耗增加,产量降低;若球料比太小,说明磨内存料
过多,就会产生缓冲作用,也肢降低粉磨效率。根据一些工厂的生产经验,开路磨机的
球料比在6左右时粉磨效率较高;闭路磨机应低些。实践经验表明:当磨机正常运转时
,第一仓的钢球大部应露出料面半个球,第二仓应能见到钢球,第三仓的钢段百于料层
下1-2厘米。若发现球料比不适当,应调整研磨体的装载量、级配,选择合理的隔仓板
有效面积和篦孔的大小,使球料比符合要求。
球料比的测定方法有实测法和计算法两种。
(1)实测法:使磨机在正常运转中停下来,分别称量磨内的球和物料的质量,即可算
出球料比。(2)计算法:根据下式算得。式中 磨内的球料比; 磨内研磨体装载量(
吨) 磨机产量(吨); 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分),可根据实测确定,闭路系统磨机
,当循环负荷率为l(以倍数计算)时,球料比为:
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对于粉磨效率和产品质量关系很大。物料流速太快,产品细度
变粗;反之,若物料流速太慢,则产品变细或产生“过粉碎”现象,产量低而电耗大,
因而降低粉磨效率。所以在生产中应把物料的流速控制适当,特别要注意头仓物料的流
速不应快,使粗粒物料尽可能在头仓磨得细些,否则粗粒跑到二仓磨不细,就有可能产
生“跑粗”而被迫减料或停料,影响磨机产量。一般的讲,双层隔仓板比单层隔仓板的
物料流速快;平均球径大,物料流速快。
不正常情况下的操作
影响磨机操作的因素很多,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这里只介绍几种操作中出现的不
正常现象、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1、饱磨
“饱磨”也叫“闷磨”、“满磨”,是磨机运转不正常 一种现象。物料在磨内不能
有效地被粉磨,以致使磨内物料越积越多,这时磨音发闷,电流表读数下降,磨尾出料
少,严重时还会出现磨头返料现象,操作上就称为“饱磨”。
产生饱磨的原因可能是:
(1)喂料量过多,或入磨物料粒度变大、硬度大而未及时调整喂料量;(2)入磨物
料含水量过多,通风不良,造成“糊磨”,使钢球的冲击力减弱,物料流速变慢;(3
)钢球级配不恰当,,如一仓小球过多,冲击力不足,或钢球磨机严重而未能及时补充
因而粉磨作用减弱;(4)隔仓板损坏、研磨体窜仓而造成级配失调;(5)有选粉机的
磨机因其回料过多,增加了磨机负荷。
产生饱磨时,一般先减少喂料量,如效果不明显,则需停止为料,加入少量的干煤
(生料磨)或干矿渣(水泥磨),待磨音正常后,再逐渐加料至正常操作。若停止喂物
仍无效果,则应停磨处理。
2、包球
“包球”的象征是磨音低沉,有时发出“呜呜”的响 。磨尾卸料控筛处有很大的水气
昌出,物料较潮湿。产生包球后,研磨体的粉碎力很弱,常在磨尾卸出大量未被粉碎的
小料粒。
产生包球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如下:
(1)入磨水分物料太大,使细粉粘附在研磨体表面。这时可加入少量干煤(生料磨)
或干矿渣(水泥磨)便可逐渐消除粘球现象。
(2)风管堵塞 ,通风不良,磨内水气不能及时排出,也会导致磨内物料过潮湿而引起
包球。这时应清扫风管,使磨机正常通风。
3、隔仓板的篦孔堵塞
隔仓板篦孔堵塞的象征是产品细度细,磨音低,产量显著下降。其原因是入磨物料
的水分太大而磨机通风又不良,磨内水气又不能及时排出,使物料粘于隔仓板的篦孔上
。其次是大块物料及格铁等杂物塞于篦孔中,使物米不能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应降低
物料水分或停磨清理篦缝。

我想进织布厂当学徒。哪有当学徒的帮帮忙。

基本知识看教材。三言两语说不清
三、研磨机的级配
(一)研磨机级配的意义
磨内的被磨物料有不同的粒度,在料磨过程中单纯考虑研磨体的装载量是不全面
的,还必须考虑使用不同规格研磨体,以提高粉磨效率。将不同规格的研磨体按一定比
例配合使用,就称作研磨体的配。
物料在粉磨过程中,开始时块度较大,需用较大直径的研磨体的冲击,随着物料
块度变小,就需小直径的研磨体进行研磨,使物料和研磨体很好地接触。在研磨体装载
量不变的情况下,缩小研磨体的尺寸,便能增加物料与研磨体的接触,提高研磨能力。
所以在实际生产要求有几种尺寸的研磨体配合使用,即能保证具有一定的冲击能力,又
有一定的研磨能力。
(二)选择研磨体级配的原则
物料的粉磨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工艺过程,在考虑钢球级配时应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物料的硬度、粒度、粉磨细度、工艺流程等。根据生产实践经验,选择研磨体的级
配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1)入 物料的粒度和硬度大,成品要求较粗时,钢球和钢段的直径应大些;反之则可
小些。加入钢球的最大直径可以根据入磨物料的最大粒径用下式近似求得:
D=28(d)1/3
式中D 钢球的最大直径(毫米); d 入磨物料的最大粒径(毫米)。
在工厂生产中,钢球的级配常以钢球的平均球径来选择。根据物料的平均粒径查表
2-14,得到相应的钢球平均球径,作为配时参考。
(2)大型磨机和小型 磨机,生料磨和水泥磨的钢球级配应有区别。由于小型磨机的筒
体较大型磨机的筒体短,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短,所以在入磨物料的粒度、硬度相
同的情况下,为了增加磨机的研磨作用,并控制物料流速,它的平均球径应较大型磨机
小。
在磨机规格和入磨物料粒度、易磨性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生料细度一般比水泥细度
粗,所以生料磨的平均球径应比水泥磨的大。
(3)磨内只用大钢球,则钢球之间的空隙大,物料流速快,出磨物料粗。为了控制物
料流速,满足细度要求,经常是大小球配合使用,减少钢球之间的空隙,使物料在磨内
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粉磨效率。
同一仓里的研磨体级配,钢球一般采用4-5种规格,钢段用1-2种规格。对于中长磨
机,头仓的最小球径就是二仓的最大球径。各种磨机各仓常用研磨体尺寸见表2-15所示
。(4)各仓研磨体的级配,一般大球和小球少些,中间规格的球应多些。如果物料的
粒度和硬度都大,则应增加大球的数量而减少小球的数量。表2-16列出了几种磨机的研
磨体级配供参考。
(5)单仓球磨全部用钢球,而不用钢段;双仓磨的头仓应是钢球,后仓则是钢段;三
仓以上的磨机一般是前两仓装钢球,三仓和四仓装钢段。为提高粉磨效率,在一个仓内
球、段不应混合使用。
(6)闭路磨机第一仓钢球尺寸比开路磨机要大些,一般相差0.010米。闭路磨机的填充
率应该一仓大于二仓,二仓大于三仓;开路磨机的填充率一般一仓小于二仓,二仓小于
三仓。
(7)研磨体的总装载量不应超过设计允许的装载量。
(三)平均球径的计算
各仓钢球配球后的平均球径是分析球仓工作情况是否良好的主要依据之一,它的
大小与粉磨物料的粒度、硬度、成品要求细度有关。配球后的钢坏平均球径Dc的计算式如
下:
Dc=∑DiMi/M

式中Dc 钢球平均直径(米);Di 各种规格钢球的直径(米);Mi 直径为Di 的钢球的质量,M为钢球总质量
(吨)。
四、研磨体填充率与级配的检验方法
研磨体的装填量和级配是否合理,必须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检验方法简介如下
。1根据磨机产质量来检验
当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粗时,说明研磨体装载量不足或磨耗大,此时须添加研
磨体。有时磨机的产量很高,但产品较粗,这可能四于磨内研磨体的冲击力过强,研磨
能力不足,物料的流速快所致。这时应适当减少大球,增加小球和钢段,从而增加研磨
能力,同时减少研磨体之间的空隙,使物料在磨内的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
时间,以便能得到充分的研磨。如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细,其原因可能是:(1
)小钢球太多,填充率太大,致使冲击破碎作减弱;(2)大球太少,冲击力减弱。
2、检查磨内物料的情况
在磨机正常运转喂料正常的情况下,根据生产经验,钢球应露出半个球于料面外为
宜。若钢球外露太多,说明球径过大,装载量过多;反之,则说明球径过小,装载量不
足。在细磨仓,研磨体上应覆盖着0.010-0.020米的薄料层为宜。若存料过厚,说明研
磨体装载量不足,反之说明装载量过多。
3、根据磨音判断
若球仓钢球冲击声音强,说明破碎能力大;细磨仓的声音弱而发闷,说明细磨能力
不足,此时应减少球仓的填充率或减少钢球平均球径,反之,则应提高其填充率或加大
平均球径。
4根据筛析曲线判断
磨内研磨体的级配是否合理,还可用筛析曲线来检查。筛析曲线的绘制方法如下:在
磨机正常运转、正常喂料的情况下,以同时停磨和停料的方法将磨停下,打开磨门盖入
内取样。从磨头开始沿磨长每隔o.5米为一取样点,在每一取样点处的截面上又取3-5个
样(磨头、隔仓板和筒体横截面的两边衬板处为必须取样点),将每个取样点所取的试
样混合均匀,并编好仓号和点的记号,即作为该取样点的来均试样。然后将各试样进行
筛析,得到各取样点的筛余百分数。以筛余百分数为纵坐标,沿磨机长度各取样点的距
离为横坐标,把各筛余百分数值标余作标上,将各百分数值点联结起来便成为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称为筛析曲线,如图2-50所示。根据筛析曲线变化的斜率来分析研体的级配
和调整是否合理。
研磨体级配合理,操作良好的磨机,其筛析曲线的变化应当是:在第一仓比较陡靠
近卸料端应平斜下降。如果曲线中出现斜度不大或有较长的一段接近水平线,则表明磨
机的操作情况不良,物料在这一段较长距离过程中细度变化不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研
磨体的级配、装载量和平均球径大小等不适当;也可能由于磨机各仓的长度比例不当而
造成,前后仓研磨能力不平衡。这时就应根据线段出现的水平位置调整磨内相应地段研
磨体的数量与级配,若调整后效果仍不显著,则可适当改变仓的长度。
根据我国水泥厂的生产经验,在选粉设备的三仓长磨中,第一仓未的细度(4900/
厘米筛筛余)为50-70%,第二仓未的细度应为30-40%。对于四仓长磨,它的第一仓未
的细度这 65-75%,第二仓为25-40%,第三仓为20-30%,这样就能保证出磨物料细度
在10%以上。
根据以上分析检查判断的结果,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改变磨机的粉磨条件,以
达到提高粉磨效率的目的。
五、研磨体的补充
磨机在运转过程中,研磨体会逐渐磨耗,因而改变了原来的装载量和级配的比例,
如不及时添加新的研磨体,就会降低粉磨效率,降低产品质量和产量。
研磨体磨耗的大小与其本身的质量以及被磨物料的物理性质有关。铁球比钢球磨耗
大,破裂的也多;粉磨水泥时比粉磨生料时的研磨体磨耗量大,特别是粉磨矿渣水泥时
,钢球的磨耗量更大。粉磨不同的物料的单位产品研磨体的消耗量如表2-17所示。
(一)常用的补球方法
工厂中常用的研磨体添补方法有如下几种:
1、按磨机单位产品的研磨体消耗量添补
新调配好的研磨体,把各仓装入的研磨体数量记录下来,生产一段时间后,以研磨体总
加入量减去磨内剩余的研磨体量,即为这一阶段研磨的总磨耗量,然后用这一阶段生产
的产品总量去除,即得研磨体的消耗量。用数学式表示如下:
式中 单位产品研磨体消耗量(公斤吨物料); 磨机内第一次装入的研磨体质量(公
斤) 每隔一段操作时间,向磨内补充的研磨体质量(公斤);更换研磨体时,由磨
内倒出的研磨体总质量(不包括碎球、过小的球和铁渣)(公斤);磨机从第一次装研
磨体至更换研磨体这一段量间内所处理的物料总产量(吨)。
在计算单位产品研磨体消耗量时,应把球和段分开。补球时,根据过去某一阶段生
产的产品数量,乘上单位产品的研磨体消耗量,就得到该补充的研磨体的量。
2 、按填充率的变化补充
这种方法是:先由图2-50查得填充率,再用式(2-48)计算出磨内所存的研磨体量
。以原来的装入量减去磨内的存留量即得应补充之研磨体量。
3、按电动机的电流变化补充
在研磨体调整之后待磨机正常运转时,记下电机电流表的读数,作为电机负荷的基
准值、。当磨机运转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研磨体的磨损而减轻了电机的负荷,补充研磨
体之量应使电机电流达到原来的基准负荷值为止。
4、根据经验补充
磨机运转一段时间(7-10天)应加入一定量的大球,其添加量一般为装球量的1-2%
左右。段仓是每隔10-14天补充一次,其补充量是装载量的3%左右。
在生产中,上述各种补球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往往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
样更接近于实际。
为减少添补钢球的停磨时间,可与磨机的定期修理设备结合起来进行。由于钢球在
磨内磨损后系由大球变为小球,故每次添补时都补充最大的球。但是在生产中虽然定期
添补研磨体,也不能保持原来的级配比例,同时物料中会混入一些铁渣进入磨内,另
外由于长时间的磨损,小钢球也会变为过小的球,这些都会影响粉磨效率。因此,当磨
机运转三个月左右之后,必须将磨内研磨体全部倒出清理,并重新配球。倒出的研磨体
应根据不同尺寸分类,以便重新使用。

知识都是理论,最重要的是实践,希望比多去煅烧车间,磨粉车间实际的看看会对你你有帮助

你想了解磨机哪方面的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