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汉家人传第六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闵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列传·汉家人传第六

欧阳修

○高祖皇后李氏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其父为农。高祖少为军卒,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 取之。高祖已贵,封魏国夫人,生隐帝。开运四年,高祖起兵太原,赏军士,帑藏 不足充,欲敛于民。后谏曰:“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 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 高祖为改容谢之。高祖即位,立为皇后。高祖崩,隐帝册尊为皇太后。

帝年少,数与小人郭允明、后赞、李业等游戏宫中,后数切责之。帝曰:“国 家之事,外有朝廷,非太后所宜言也。”太常卿张昭闻之,上疏谏帝,请:“亲近 师傅,延问正人,以开聪明。”帝益不省。其后,帝卒与允明等谋议,遂至于亡。

初,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邠、史弘肇等,议已定,入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 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 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谋于闺门!”邠等死,周太祖起兵向京 师,慕容彦超败于刘子陂,帝欲出自临兵,太后止之曰:“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 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 帝不从以出,遂及于难。

周太祖入京师,举事皆称太后诰。已而议立湘阴公赟为天子,赟未至,太祖乃 请太后临朝。已而太祖出征契丹,军士拥之以还。太祖请事太后为母,太后诰曰: “侍中功烈崇高,德声昭著,剪除祸乱,安定邦家,讴歌有归,历数攸属,所以军 民推戴,亿兆同欢。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托于始终。载省来笺, 如母见待,感认深意,涕泗横流。”于是迂后于太平宫,上尊号曰昭圣皇太后。显 德元年春崩。

○高祖弟子侄

高祖二弟三子:弟曰崇、曰信,子曰承训、承祐、承勋。崇子曰赟,高祖爱之, 以为己子。乾祐元年,拜赟徐州节度使。承训早卒,追封魏王。承祐次立,是谓隐 帝。承勋为开封尹。

周太祖已败汉兵于北郊,隐帝遇弑。太祖入京师,以谓汉大臣必相推戴,及见 宰相冯道等,道殊无意,太祖不得已,见道犹下拜,道受太祖拜如平时,徐劳之曰: “公行良苦!”太祖意色皆沮,以谓汉大臣未有推立己意,又难于自立,因白汉太 后择立汉嗣。而宗室河东节度使崇等在者四人,乃为太后诰曰:“河东节度使崇, 许州节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节度使赟,开封尹承勋,皆高祖之子,文武百辟, 其择嗣君以承天统。”于是周太祖与王峻入见太后,言:“开封尹承勋,高祖皇帝 之子,宜立。”太后以承勋久病,不任为嗣。太祖与群臣请见承勋视起居,太后命 以卧榻舁承勋出见群臣,群臣视之信然,乃共奏曰:“徐州节度使赟,高祖爱之, 以为子,宜立为嗣。”乃遣太师冯道率群臣迎赟。道揣周太祖意不在赟,谓太祖曰: “公此举由衷乎?”太祖指天为誓。道既行,谓人曰:“吾平生不为谬语人,今谬 语矣!”道见赟,传太后意召之。

赟行至宋州,太祖自澶州为兵士拥还京师,王峻虑赟左右生变,遣侍卫马军指 挥使郭崇以兵七百骑卫赟。崇至宋州,赟登楼问崇所以来之意,崇曰:“澶州军变, 惧未察之,遣崇护卫,非恶意也。”赟召崇,崇不敢进,冯道出与崇语,崇乃登楼 见赟,已而夺赟部下兵。

太祖以书召道先归,留其副赵上交、王度奉赟入朝太后。道乃先还,赟谓道曰: “寡人此来,所恃者以公三十年旧相,是以不疑。”道默然。赟客将贾正等数目道, 欲图之。赟曰:“勿草草,事岂出于公邪!”道已去,郭崇幽赟于外馆,杀贾正及 判官董裔、牙内都虞候刘福、孔目官夏昭度等。

太祖已监国,太后乃下诰曰:“此者枢密使郭威,志安宗社,议立长君,以徐 州节度使赟高祖近亲,立为汉嗣,乃自籓镇召赴京师。虽诰命已行,而军情不附, 天道在北,人心靡东。适当改卜之初,俾膺分土之命,赟可降授开府仪同三司,检 校太师、上柱国,封湘阴公。”赟以幽死。

初,赟自徐州入也,以都押衙巩庭美、教练使杨温守徐州。庭美等闻赟不得立, 乃闭城拒命。太祖拜王彦超徐州节度使,下诏谕庭美等许以刺史,并诏赟赦庭美等。 广顺元年三月,彦超克徐州,庭美等皆见杀。

承勋,广顺元年以病卒,追封陈王。

呜呼!予既悲湘阴公赟之事,又嘉庭美、杨温之所为。赟于汉非嫡长,特以周 氏移国,畏天下而难之,故假赟以伺间尔。当是之时,天下皆知赟之必不立也,然 庭美、温之区区为赟守孤城以死,其始终之迹,何愧于死节之士哉!然予考于实录, 二人之死状不明。夫二人之事,固知其无所成,其所重者死尔,然史氏不著,不知 其何以死也。当王彦超之攻徐州也,周尝遣人招庭美等,予得其诏书四,皆言庭美 等尝已送款于周,后惧罪而复叛,然庭美等款状亦不见,是皆不可知也。夫史之阙 文,要不慎哉。其疑以传疑,则信者信矣。予固嘉二人之忠而悲其志,然不得列于 死节之士者,惜哉!

○高祖从弟信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司马迁评韩信翻译
答:——《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如下:我曾经到过淮阴县,那里的人告诉我,韩信即使在一介平民时,志气也是和平常人不一样的。那时,他的母亲过世,家里贫穷,韩信无办法按照当时的礼节安葬母亲。但是,他却寻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地势高并且宽敞平坦,可以容纳上万户人家居住的地方作为母亲的墓地。我,...

后汉书文言文答案范晔
答: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 虏中矢者,视创皆沸(肿烂),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 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 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敢死队员)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

《后汉书公孙述列传》翻译成
答:◆公孙述传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哀帝时,以父保任为郎。后来父公孙仁为河南都尉,公孙述就补为清水县长。公孙仁以公孙述年少,派遣门下掾随他到任。月余,掾辞归,向公孙仁说“:公孙述不是等待教导的人。”后来太守以述为能,使他兼摄五县,结果这五个县政事修理,奸盗不再发生了,郡中说有了鬼神。王莽...

关于韩信的故事文言文
答:司马迁写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译文太长,仅把最后司马迁的评价发上,百度不让发别网链接,全文可搜索“史记·淮阴侯列传全文_原文|翻译”原文: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3)
答:《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3)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成大文化17 2022-05-05 · TA获得超过207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夫中人已下,修辞力学者,则躁进患失,思...

指天为誓什么意思?
答:词目 指天为誓 发音 zhǐ tiān wéi shì 释义 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引用 《三国演义》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曰:“吾本无之,何强相逼?”绍曰:“作速取出,免自生祸。”坚 指天为誓 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

初一考试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里面的字都是初一上学过的)
答:(《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

耿弇字伯昭文言文阅读
答:刘秀指著耿弇说:“是我北道主人也”(《后汉书·耿弇列传》)。 时逢蓟县有人作乱,响应王郎,刘秀率兵仓卒南行,手下属官各各离散。 耿弇逃回昌平,说服父亲耿况派寇恂到渔阳与彭宠定约,各发突骑二千,步兵千人。耿弇和景丹、寇恂以及渔阳郡将士合兵南下,沿途击杀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官吏四百多人,获得印绶...

柳宗元《古东门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柳宗元《古东门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金色盛典历史 2022-10-29 · TA获得超过19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4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古东门行原文: 汉家三十六将军...

帮我找一下《后汉书.党锢列传》中关于写张俭那篇文章的翻译!古文学得差...
答: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江夏太守。张俭最初被乡里推举为茂才,认为刺史不得其人,托病不去。延熹八年(165),大守翟超请他做东部督邮。这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无法无天。张俭揭露侯览和他的母亲的罪恶,请朝廷处死他们。侯览把张俭上的章表扣压起来,皇上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