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

作者&投稿:荤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

我也是个高中理科生,对化学挺有兴趣,对于你的问题,我想,不是什么学习方法的问题,这个物质的量的计算是需要你清晰的思维的。
首先,你要对基本的前四周期的序号完全清楚
之后,还要计清楚他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物质的量的计算一般都是和相对原子质量一起考的
最后,就是对于那些有小数点的数字,这些有时不是整数,你要大胆的约一下,大概是什么物质,如果是0.几开头的,当然是要先把他们都看成整数。
还有就是要你必须要非常清楚这些概念,把书读透了,而不是整天在找学习方法,我想你可能就是掉入这个误区了。
诚心的希望你可以学好,应该可以对你有点帮助吧。

  化学定量分析常涉及溶液的配制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时,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更为方便。溶质(用字母B表示)的物质的量浓度(molarity)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 Cb 表示,常用单位为mol/L。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由CB=nB/V
  可得CB=(m/M)/V=m/MV
  注意:其中 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二者都表示溶液的组成,可以通过一定关系进行相互换算。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时,首先要计算1L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换算成相应物质的量,有时还需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溶液的体积,最后才换算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首先要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换算成溶质的质量,有时还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n=m/M=V·ρ·ω·1000 /M
  C=n/v
  C= (V·ρ·ω/M)/V= V·ρ·ω/MV=ρ·ω/M
  [式中:ρ—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或g/cm3
  ω—溶质的质量分数
  M—溶质的摩尔质量,数值等于物质的式量
  1000—指1000mL溶液
  以下公式所用与此相同。
  推断过程:假设取 1L溶液,则:C=ρ·ω·1000/M
  若题目中出现了溶解度S,则可用代入上两个公式,得:C={1000·ρ·(S/100+S)}/M
  [式中S—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以g为单位;100—指100g水]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由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不变得 C1V1=C2V2
  (C1、C2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4、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相近时,可以近似看成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
  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时 C1V1+C2V2=C3 (V1+V2)。
  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时 C1V1+C2V2=C3V3
  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高中)
  m浓W浓=m稀W稀(初中)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
  C=ρ·ω·1000/M
  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
  ρ:密度,(单位g/mL)
  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c=n/V
  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
  m(溶液质量)=ρ· V
  溶液的溶质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
  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
  C= n/V
  =(ω·ρ· V /M) / V
  =ω·ρ· V /M V
  =ω·ρ/M
  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

密度大于1g/cm^3的两种相同溶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或被等体积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稀释前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1/2。
因为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等体积混合,溶质的质量分数小的密度小,实际质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的密度大,实际质量大,故混合后质量分数向大的一方偏移,即A*a%+B*b%/(A+B) >(a%+b%)/2 A--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的溶液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小的溶液质量。
密度小于1g/cm^3的两种相同溶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或被等体积水稀释后与之相反,同理可证。

。。。。。